岳嵩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高校网络文明志愿行动的工作机制,提出了高校网络文明志愿行动的路径和工作原则。指出,要组建一支“学校-学院-团支部”的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建立一套有效的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管理培训体系,建立一个推进网络文明志愿行动的工作平台,打造一批贴近青年学生的网络文明志愿活动。同时,要把握紧扣“思想引领”、落实“活动效果”、注重“工作创新”、堅持“产品原创”的工作原则。
【关键词】 高校;网络文明志愿行动;路径构建;工作原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谋划思想意识形态、网络安全,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等工作时,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中共中央2015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意见》,团中央《关于广泛组建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深入推进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的通知》提出,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
与此同时,2016年1月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网民中青年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9.9%,由此可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群体,网络已经融入每个青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正在逐渐改变着该群体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网上舆论引导,进一步完善共青团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工作体系,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明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这将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新媒体环境下有效开展共青团工作提供参考。
一、高校网络文明志愿行动的工作机制
1、协同创新机制
在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工作中,高校应充分发挥学校团学工作组织优势和学科专业优势,以“加强组织、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推动工作”为目标,通过协同创新机制对全校各部门、单位所属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努力构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功能准确、成果丰富的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工作体系。高校团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牵头引导,依托新闻与传播学科优势、信息化管理处的技术优势,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理论优势,多方联动,共同发力,将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工作落到实处。
2、项目运行机制
从项目化管理的方法中探寻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工作的有效机制是工作高效开展的有效方式。在工作的各个环节,将“互联网+”思维嵌入到日常专项工作中去,分项目进行推进落实,比如网络舆情项目、网评文章项目、文化产品创作项目、微刊生产项目、网络活动策划项目和新媒体与青少年研究学术项目等。从宣传、教育、实践三个角度切入,进行项目化管理,嵌入式运行,专业化设计,阶段性推进。
3、量化考核机制
完善的志愿者考核与激励机制是推动青年网络文明志愿服务的重要保障。高校应从学生自身需要和利益出发,在科学手段的引导下,辅以有力的规章政策的支持,建立一个以生为本、和谐有序的网络文明志愿服务考核激励机制,将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工作纳入到学校共青团工作考核体系、学校学生工作体系和部门精神文明创建中去。例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并出台《网络文明志愿服务管理办法》、《网络文明志愿者量化考评机制》和《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工作规范》,切实增强网络文明传播的实效,推动网络文明志愿服务工作深入开展。
二、高校网络文明志愿行动的路径选择
1、组建一支“学校-学院-团支部”的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
高校应结合学校的办学规模与办学特色,围绕学生干部、专业教师和专职团干部三个层次,参照学校组织管理体系的特点进行学生组织指导和管理,构建由学校党委宣传部门领导、共青团组织指导、二级学院负责的分级管理的网络文明志愿行动队伍。制定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管理办法和工作手册。在组建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过程中,要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志愿服务热情高、网络宣传技能强的青年学生,在队伍中要配备专职教师团干部和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配合网络宣传工作的正常开展,通过他们将党团的声音传递到青年学生中去,增强党团参与网上舆论引导工作的声势和成效。
2、建立一套有效的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管理培训体系
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的理论与实践培训是提升网络文明志愿者网络舆论应对技能的重要载体,通过专题培训和考核,引导各基层支部网络宣传员力争扮演好“正面声音的放大器,负面声音的消减器,网络舆情的采集器”三个角色。在管理和培训中,要求各级网络宣传员要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文明上网习惯,不信谣、不传谣,不随意发表不正确的信息,在面对网络不和谐声音和不文明现象时,要勇于担当,敢于发声。对于正能量信息,鼓励各网络宣传员积极转发,通过自身的担当和力量为和谐网络空间添砖加瓦。同时,除理论培训外,高校应注重实战演练与理论培训相结合,开展网络文明志愿行动的实战演练。
3、建立一个推进网络文明志愿行动的工作平台
高校在开展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应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积极整合新闻学、传播学、信息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资源,充分利用好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的有利条件,多方联动,共同构建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平台,围绕青年网络文明志愿服务行动能力提升,发挥资源集聚和协同创新优势,抓好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整体规划,系统推进及考核评估,将网络文明志愿行动打造成为助推团员青年思想引领“牵引器”、“助推器”,进一步提升网络文明志愿行动的服务水平和实战能力。
4、打造一批贴近青年学生的网络文明志愿活动
在开展网络文明志愿行动过程中,高校应迎合学生的思维方式、阅读习惯和话语体系,用图解取代文字阐述,用网络热词代替传统说教。其次,创新工作手段,变关注者为参与者。让学生成为网络发声的主体,让他们参与到互动中来。第三,灵活、规范化管理机制。明确的任务分工搭配完善的组织结构,确保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工作稳扎稳打,不断推进。针对新问题、新处境积极出谋划策,及时反馈,适时调整宣传策略。比如南京师范大学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促进青年学生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组织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开展“@E起来·身边的核心价值观”主题微博接力活动,针对校园生活、重大时间节点、重大历史事件等,精心设置微博接力主题,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展现青年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识,将网上引导与网下践行相结合,在互联网上大力营造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三、高校网络文明志愿行动的工作原则
1、紧扣“思想引领”
开展网络文明志愿行动的根本落脚点在“思想引领”。因此,高校應整合宣传资源,形成宣传合力。一方面,通过网络、电视台、杂志、橱窗和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平台,弘扬正能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做到“天天有声音、周周有亮音、月月有强音”;另一方面,结合时事政治和新闻热点,每月设立不同的微博接力专题,以吸引学生长期参与,引领舆情。
2、落实“活动效果”
高校应引导全体网络文明志愿者深刻认识自身工作的意义重大,在工作上与组织时刻保持密切联系,上下级互动,各部分联动,在完成已下达任务的同时,针对新问题、新处境积极出谋划策。要及时把握社会焦点、网络热点,青年关注点,将政治理论内容转化为内涵丰富、青春时尚、更易青年接受的形式,准确、生动的进行理论解读和宣传,确保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工作卓有成效。
3、注重“工作创新”
一是创新参与方式,注重青年学生主体性发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青年学生不应是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主动参与者。参与活动的每一学生都是主动学习者、传播者和践行人。二是创新宣传方式,强化宣传效果。采用简单易行的方式,利用青年大学生碎片化时间,让广大青年学生用文字、照片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浓郁的宣传教育氛围,在青年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圈中形成巨大教育合力。
4、坚持“产品原创”
坚持“产品原创”,重点培育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高校在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在网络上发声的同时,积极引导网络志愿者主动做好“提供内容稿件、撰写评论文章、参与网上讨论”等工作。同时要及时观察,积极培育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青年学生,引导他们以自己的热情、专业背景和影响力,理性建言、普及常识,维护公平正义。同时,高校应积极探索建立共青团网络智库,打造高质量网络文化产品如宣传视频、游戏、漫画等,将这些网络文化成果固化编辑出版,使共青团网络宣传工作既有思想、有品位,又有青年味、网络味,增强内容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赵争,冉昆玉.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角色定位及发展路径探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5(12)87-90.
[2] 王慧,张勇.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社会身份认同的构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6)14-16.
[3] 王潘潘.浅析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网络文明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4)172-173.
【作者简介】
岳 嵩,南京师范大学团委书记,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