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里
摘要:在资产阶级新闻学中,新闻专业主义是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受到了西方新闻工作者一致推崇,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新闻职业规范。本文主要围绕新闻专业主义,就其在中国化的实践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历史发展;本土化探索
在西方新闻行业中,新闻专业主义是其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职业规范。在我国新闻界中,存在着以下几种问题,第一是娱乐化泛滥,第二是职业道德缺失。重新树立新闻专业主义这面旗帜,对专业主义的理论进行改良,并且对其实践进行探索,重新构建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功能,有着“解放”的意义。
一、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历史发展
(一) 20世纪初期,新闻专业主义思想的启蒙
20世纪初,我国受到了西方新闻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新闻学者和报刊已经出现了较重的专业主义成分,例如邵飘萍与邹韬奋等人认识到了“受众本位”的观念,并且将为读者服务作为其报刊的理论基础。认识到了要客观公正的去报道新闻,认识到了记者的作用,认识到了记者的责任,以及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培养新闻专业人才,并且对这些认识都加以实施。邵飘萍的特殊贡献在于认识到了新闻的主体地位,将其作为改革报纸的重要条件,认识到要改良新闻要依靠记者。而首先将新闻作为学问来加以研究,并且提倡培养新闻人才的,在我国当属徐宝璜[1]。在1918年,其回国之后向中国新闻界介绍了美国新闻事业的主要现状。在接下来的十年,我国新闻业主要借鉴美国的新闻业的运行方式。
而这一时期,张季鸾在新闻实践方面进行了专业主义的探寻。他在主政《大公报》时,提出了著名的四不主义,第一是“不党”、第二是“不卖”、第三是“不私”、第四是“不盲”,表达了媒体一定要独立和中立的理念。
(二)我国党报体系的专业主义探寻
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的党报理论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体系。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第一次新闻改革,改革内容中提到要将新闻实践纳入到新闻传播体系当中。在1956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第二次新闻改革,改革体现了对新闻传播规律的认可。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长期受到制约的新闻观念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在1990年之后,新闻事业一方面属于上层建筑,另一方面又属于第三产业,而这一双重性质得到了新闻理论界的一致认可。新闻专业主义进入到了新闻人的视野当中。随着多年的新闻改革,为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
在1991年,央视对《焦点访谈》进行了定位[2],第一,时事追踪报道;第二,新闻背景分析;第三,社会热点透视;第四,大众话题评说;并且还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报道原则:首先,要确保事实准确无误,新闻记者不能够先入为主,在新闻报道时不能偏听偏信。记者在发掘新闻时,要冷静的进行观察,切忌感情用事,将主观意识渗入其中。针对一些争议性的采访时,要听取各方的意见,不能对问题进行轻易的下结论。其次,在进行评点时,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能够扩大批评面。第三,要尽量去争取一些权威人士的表达,与他们进行深层次的合作。第四,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普遍性,要为受众所关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最后,要有结果,给受众一个可以进行回味的空间。
二、新闻专业主义本土化的探寻
(一)中国新闻体制改革
事业单位与企业化运作模式,是我国传媒业的具体运作模式。该模式使得我国传媒业的发展一度繁荣,但是也对我国传媒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在我国新闻体制改革中,李良荣教授对其进行了突破性的构想[3]。他认为,我国新闻体制要进行改革,就需要走“双轨制”之路。他将我国的媒体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的新闻媒体是属于党的喉舌,其中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是党委机关报,第二是新闻中和电视频道,第三是新闻综合电台频率等等。另一类的新闻媒体不属于党的喉舌,其中包括各种都市报,各种电台。我国的新闻媒体大多具有双重属性,属于党的喉舌的媒体具有更多的事业性质,而那些不属于党的喉舌的媒体具有更多的企业属性。
属于党的喉舌的新闻媒体的功能一般是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传达,将国家的一些重要新闻进行发布,此外,其主要是以宣传为主,接受我国全体党员的监督。而那些不属于党的喉舌的新闻媒体其主要是提供信息服务,对它的间接管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是非党的媒体管理委员会,第二是媒体的行业协会,第三是政策通气会。非党媒体拥有以下几种权利,第一是独立的人权,第二是独立的事权,第三是独立的财权,而在这当中最为重要的是以下两种权利,一种是相对独立的编辑权,另一种是相对独立的经营权。
(二)开展传播者的媒介素养教育
在媒体的机构设置中,可以在其中增设独立的主管媒介素养教育部门,定期对新闻工作者进行专业素养培训。通过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让他们具有较为专业的新闻理论知识,有着丰富的传媒业务尝常识等等。要不断的加大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培训,以提升他们的专业化水平[4]。美国的新闻业能够转件发展成为一种专业,主要受到了普利策在20世纪初期所推行的新闻教育的影响。今天,我国新闻业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同样需要新闻教育的的培训发展。
(三)建立职业规范
对新闻工作者的准入制度进行广泛的推行,对于一个职业来说,获得职业资格证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其意味着专业的学问,应该获得劳动市场竞争的重要保护。这也从侧面上反应了其树立壁垒权力的合法性。故此,有着专门知识技能应该立刻纳入到职业机构当中,成为职业制度维护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建立新闻自律机制
新闻专业主义有着其独特的核心内容,那就新闻工作者对自身的控制。以自律来求得自由,可以为媒体赢取更多的活动空间。为了防止出现更多的他律,那么就需要自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建立新闻自律机制[5]:
1.完善与新闻传播有关的相关法规,在时机来临时建立新闻传播法。
2.成立专门的机构,就如同媒介道德委员会一般,以达到加强对我国媒体道德规范的约束。
3.对违规的新闻从业人员或者新闻媒体进行通报批评,并且做出相应的违规处理。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如果一个行业的专业化程度不够,那么它的职业行为才会受到更多的外部控制,而不是来自内部的压力。而一个行业的专业化程度如果较高,那么它的职业角色往往会通过职业理念形成,被每一个从业个体所自觉履行。
【参考文献】
[1]张小玲,王玉琪.探索自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解困之策[J].新闻研究导刊, 2016(11):64-65.
[2]陈致中,雷册渊.党报新闻专业主义之探索研究——基于8份党报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11):60-66.
[3]王璐.试论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在我国的实践与探索[J].新闻世界,2014(07):368-369.
[4]胡辉平.新闻专业主义的本土化探寻[J].巢湖学院学报,2011(05):54-57.
[5]陈文高.论新闻专业主义及其本土化策略[J].求索,2007(02):16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