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2016-11-16 18:08招吉韬
校园英语·上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

招吉韬

【摘要】新加坡在谋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东方价值观为根本,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具体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色,同时根据其特色阐释了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关键词】新加坡 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学校

一、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

新加坡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实行“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各扫门前雪”的分散局面。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应殖民政府教育部的建议,新加坡才有了统一的道德教育课程,以“伦理学”为教材,其内容是对个人品德的教育。然而,总体看来,教育水平低,教育普及程度不高,而且教育的层次高低也不配套。

1965年正式成立新加坡政府后,根据本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的全面考察,提出了一揽子改革教育机构与制度的政策性措施。进入70年代后,国家的迅速工业化和城市化,使新加坡的物质生活条件大为改善,随着西方腐朽和颓废价值观的侵入,以李光耀为首的新加坡领导人开始倡导“精神文明”,倡导诚实、节俭,对长辈和权威尊敬、行孝道,以及社会和国家至上等。90年代初期,新加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政策做了更理智、更科学化的调整,提出“采用一套新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给学生灌输应有的道德心、社会责任感及正确的价值观念。并采取一些更有效、更有创意的辅导课程,来促进学生学业、人格和社会意识等方面的发展,这一切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有温情、具独立思考的公民,并为他们步入急剧变化的技术时代做准备。”从此新加坡的教育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色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东方价值观为核心,在兼容东西方古今德育精华的基础上不断改变和完善,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色,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德育为先,高度重视道德教育。李光耀指出:“我们汇合了来自中国、印度以及马来世界不同地域的移民,我们必须给我们年轻的一代以共同的基本社会准则、社会价值观以及道德教条。这些准则、价值观以及教条将能塑造完整的未来新加坡人”。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新加坡政府把学校作为开展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要求所有学校的所有班级都要开设正式道德教育科目,并把道德教育提高为一门主课,尊德育为德、智、体、群、美五育之首。

2.尊重传统,大力推行儒家伦理教育。面对东西方文化双重交汇的影响,新加坡坚持“技术上依赖西方,精神上固守东方”倡导东方价值观。政府曾明确指出,“要借助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国家经济,提高科技水平,但在人的价值观念方面要“保持东方的价值观念”,尤其要“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和价值观。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儒家伦理纳入学校正式开设儒家伦理课的国家,也是近年来世界上最积极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家之一,将传统道德和价值观作为抵御西方消极影响的支柱。

3.立足国情,注重国家意识的培养。新加坡是一个多元语言、多元宗教、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其中有宗教信仰的新加坡人占全国人口的83%。鉴于此,新加坡政府十分注重对国民进行“国家意识”教育。在新加坡,国家意识教育是和“我是新加坡人”的民族意识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学校注重培养学生认同国家及其利益,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国家和社会尽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4.注重整合,吸收东西方文化之精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历史发展,使新加坡处在东西文化之冲突和交汇之中。正如一位在新加坡工作多年的美国记者所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比新加坡的文化交流程度更高的了”。对繁多的文化,新加坡政府既没有采用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也没有盲目地兼收并蓄,而是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吸纳东西文化中之精华。在教学方法上,新加坡高校则把东方注重系统道德规范教学和西方注重培养道德思维判断力有机结合起来,引进西方的一些先进的教育方法,如文化传递法、价值澄清法、道德认知发展法,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已获得很好的效果。

5.渐进式和全民化的道德教育。新加坡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全方位展开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则针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认识特点灌输不同的内容,分阶段、分层次展开。新加坡政府颁布了详细的思想政治教育人纲,从小学到大学,课程循序渐进,涉猎了不同的课题。各年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要求不同:低年级偏重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而高年级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种由浅入深的教育符合教育对象和教育活动的规律,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新加坡非常重视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政府通过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等手段,来为学校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巩固学校的道德教育成果。

三、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新加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有益做法和成功经验,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优化具有以下四点启示:

1.强化政府行为,确保以德育为首的地位得到落实。通过研究新加坡道德教育的特色,我们清楚地看到,新加坡政府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不是停留在一般性号召上,而是采取切实有力的举措推动其实现。这些有力而具体的措施保证了道德教育在新加坡学校的应有地位,使它在新加坡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相形之下,我国对道德教育的重视更多的是停留在口头上或文件上。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有政府和地方行政出面组织,由教育专家作参谋,把校内的道德教育与校外的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从而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道德教育氛围。

2.面向世界文化,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我国和新加坡同样,面临着东西方文化的冲击,我们应恰当地解决好东西方文化的关系,兼收并蓄,传统文化现代化,注重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中国人。

新加坡注重民族精神教育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中华民族要在21世纪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致力于民族精神的大力弘扬,把道德教育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我们要认真加以区分,对既存的传统文化进行扬弃,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新特点,使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能够被优化成具有一种符合新时期要求所需要的形式。各高校可根据地区实际情况适当开设诸如《论语》、《诗经》之类的课程,课程形式既可以线下邀请资深专家来课堂讲授也可以采取慕课的形式由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真正实现将优秀传统美德与文化和我国现在实际相结合,做到学有所用。

3.加强德育实践研究,探求德育途径的多样化。相形之下,我国学校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对于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养成以及社会实践重视得不够,故造成一部分学生知行分离、言行不一。有学者指出重视实践特别是社会实践在价值观教育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我们的德育不能在只是填鸭式的灌输了,要想让德育内容真正渗透到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必须使用多种途径来进行德育。我们的政府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学生们所想和所见的相一致,让道德真正内化并指导言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校德育效果的提高。

4.注重法制教育,坚持德法兼施。新加坡是一个高度法治的国家,认为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法制作为基础和保障,必须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强制人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形成良好而文明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我国正在实施“依法治国” 和“以德治国” 相结合的战略方针,其目的是通过法律的约束作用使之内化为人们“心中有法”,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要不断强化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思想。

四、总结

本文通过回顾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阐述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提出要以德育为先,继承优良传统,加强教育实践,注重法制教育。只有认真研究和继承那些在我国历史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优良道德思想和行为准则,同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以运用,才能培养出真正富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刘宏伟,孙艳艳.新加坡德育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1(1).

[2][新加坡]李光耀.李光耀40年政论选(中文1版)[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6.

[3]张鸿燕.当代新加坡道德教育的主要特色及启示[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4).

[4]满媛.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5(9).

[5]邱爽,贾艳莉.新加坡的道德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 (10).

[6]王灵芝.儒家伦理思想在新加坡道德教育中的升华及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12(3).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