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玲, 李 琼
(华北科技学院 环境工程系, 河北 廊坊 065201)
环境管理体系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可行性分析
黄玲, 李琼
(华北科技学院 环境工程系, 河北 廊坊065201)
以目前高校实验室环境与安全为出发点,提出实验室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根据环境管理体系适宜性特点,分析了高校实验室建立与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同时解析了高校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需求。最后指出高校实验室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是适宜的选择,可以解决本校环境问题,而且也可以引领社会其他组织机构推行该体系建立实施,共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管理体系; 实验室管理; 环境安全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教学和实训的基础平台,是高校教师和硕士生、博士生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1]。随着近些年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展,各类层次的学生人数随之上升,实验室规模也因之扩大。不但如此,随着国务院关于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决策提出,各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无论从实验(实训)项目还是设备仪器原材料上更需要翻番。规模与原材料种类数量的剧增带来了更多潜在的威胁,而这些威胁无一例外都会同时带来环境与安全的问题。实际上环境管理与安全管理是息息相关的,它们的宗旨都是为人类创造一个安全的生存、发展环境[2]。二者无论谁出现问题,另一方问题必然伴随。这可以从近几年出现的高校实验室恶性安全事故造成的事发地和附近环境的污染得到证实。因此,从环境管理的角度去分析实验室潜在危险因素是有助于实验室安全防护的。
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MS)是基于ISO4001标准的世界先进管理体系,其目的是通过组织日常规范的环境管理工作实现减少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承诺和应尽义务。环境管理体系由5个一级要素(环境方针、规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和管理评审)、17个二级要素组成,其结构见图1。
图1 环境管理体系结构图
该体系以策划、实施、检查、行动模式循环运行,其中17个二级要素分属于每个环节。每次循环中发现体系中所有要素管理的潜在漏洞,修订相应管理程序并实施。因此整个体系呈现阶梯式上升,其目标是“没有最完善,只有更完善”,符合持续发展理念。
2.1广泛的适用性
EMS适用于全球任何组织,因此它不只适用于传统意义上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同时可应用于目前污染物排放量日益增加的高等院校。但可惜的是,尽管目前我国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极为迫切,但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颁发数只从2011年的72 142张增加到2013年为96 580 张。虽然年增长率为15.7%,但总量远远低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而其中高等院校通过认证的更是极少[3]。
2.2污染预防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努力建设美丽中国[4]。环境管理是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其重要性等同于环境工程技术手段。EMS的指导思想就是从源头预防和减少污染的发生,而不是末端治理。在这个体系中,通过主动的自我决策、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把环境管理技术充分应用到整个实验室运行中,建立起污染预防体系,将污染遏制在潜在的摇篮中。
2.3法律法规符合性
有研究认为虽然国家环保总局已将全国的实验室、化验室、试验场的污染都纳入到环境监管范围,但是国家环境保护职能部门并没有具体的约束性法规[5]。
EMS的建立与实施的法律基础就是我国制定的各种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实验室依照EMS进行管理,就是要依据二级要素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程序文件识别并遵守国家的、地方的、相关国际的环境法律法规。因此,实验室建立EMS,实际上能够作为考核约束实验室环境绩效的有效措施。同时建立EMS使得高校实验室从被动接收法律、法规的约束变为主动以法律、法规和其他规定来要求自己。实验室进行的各种建设就会遵从当地的环境保护规划,严格执行环境法律法规制度,积极促进实验室污环境管理体系与当地环境保护体系的衔接[6]。
2.4系统化、程序化的管理
高校实验室建设和运行需要诸如校长办公室、教务、资产设备管理、财务和后勤等相关部门配合,因此它的管理不是依靠实验室相关学院就能做好。而EMS可以通过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这一要素的设计对实验室环境管理所需的资源给予保证,同时对所有的相关部门进行合理的作用明确和职责权限分配。
EMS系统化体现在拥有一整套关于17个二级要素程序文件,体现了管理体系的PDCA管理模式,通过不断循环的策划、实施和运行、检查和评审将环境因素完善起来,杜绝任何可能性的发生。而目前现状是大部分高校实验室只是依据教育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这样的规章和一定的专业知识、经验制定一些本实验室的“实验操作规程”“实验室安全手册”“有毒有害化学品存放、管理制度”和相关的“安全条例”[7]。这些文件仅仅是EMS中属于策划下的二级要素环境管理方案的程序文件的一小部分,在运作层面这些制度一般没有经过几轮次实施和运行、检查和评审,因此其在有效控制潜在污染和危险方面的作用是肯定要受到质疑的。
另外,多数研究在分析实验室管理难点时认为实验室所存在的污染问题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和措施,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实验室环境管理的难度[8]。EMS不但通过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而且能通过程序化的管理解决这个问题。在EMS中通过一级要素检查下的二级要素的设计,可以把日常和特殊实验室项目运行产生的环境安全影响纳入到定期监测程序中,通过不符合评判程序监督不好的环境安全影响,根据结果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约束污染安全事故的发生,将环境污染和安全管理常态化、程序化。
2.5文件化支持
EMS文件化是系统管理化的最终体现。在体系文件制定中,以初始评审为前提,将5个一级要素和17个二级要素所涉及的程序、操作指导进行充分、有效的策划,体现了源头控制污染的原则。同时,文件化的体系使管理正规化、常态化,可以彻底改变出事时下通知重点检查,无事时视若无睹的状态。文件化的体系能够更好地协调相关部门,由于在文件制定时清楚表达了实验室管理的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相应的环境因素及其管理方案,无论管理者还是执行者都明确自身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做到何种程度。
3.1高校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近几年,全国高校实验室事故时有发生,引发爆炸、火灾和有毒气体排放,造成人员伤亡[9]。而以上只是有突出影响的高校实验室环境安全问题。实际上,高校实验室的日常使用各环节都存在环境因素,一直潜在地影响当地的环境安全。有数据显示,福建某高校16个院系中有12个院系下属的实验室存在污染物排放,涉及废气、废液、固体废物、噪音等问题。其中的危险废物占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所认定的47大类中的28类,比例高达59.6%[10]。高校素来是科研一线阵地,对于危化品的使用不可能完全禁止,因此这种隐患不是依靠禁令就能消除的。
3.2高校的社会责任
高校的发展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是社会责任承担者,是社会思想的引领者。这个引领要体现出前瞻性和创新性,把研究领域中的理论方法与实际结合起来,时刻满足社会需要[11]。但事实上高校在多数情况下只是强调学生的专业教育、科学研究,对于学科领域内的知识实际应用却做得远远不够。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全国309所高校设环境工程专业,但是真正能将环境保护理念和知识应用到学校管理中的高校屈指可数。在某些高校实验室管理漏洞分析中仍然有师生环境保护意识薄弱、领导重视不够的问题,这在以讲授研究环境问题、保护环境为己任的高校确实是一个讽刺。
事实上,高校有管理好环境问题的高级人才、学科知识和社会资源。这些优势能否发挥在环境安全管理上取决于领导和师生坚定的环境保护信念、先进管理体系和相关领域知识实践能力。
3.3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目前很多地方高等院校的发展遇到规模扩大和经费不足的阻碍,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高校浪费严重。多数研究认为应该加大政府投资、加强社会捐赠、提供社会服务和开源节流等[12]。从客观上来说,只有开源节流是高校自身可以决定执行的措施。在消费较多的实验室进行EMS体系建立过程中不但分析环境污染因素,而且对于资源与能源的过度使用因素也要逐一排查,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程序来控制。事实上日本高校纷纷建立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来节约办学成本,加强学校持续发展[13]。
高校的持续发展还依赖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高校若能以实验室环境管理为契机,将EMS中所有要素的实施贯穿到整个师生工作学习中,不但学校能够解决环境问题、节约成本,而且学生也能够在各行业领域内发挥作用,为母校赢得荣誉,使学校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像对待眼睛、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是现今时代所有中国人都应有的态度,作为有素质、有能力和社会引领责任的高等院校应该首当其冲行动起来。对高校中的环境污染与安全问题最大的制造单位——实验室进行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最适宜的选择。其最终目的,一是解决目前日趋严重的实验室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二是为高校整体实施EMS提供经验和实施方法;三是成为全社会组织机构实施EMS的样板,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
References)
[1] 易国顺,赵邦枝,李名家,等.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70-173.
[2] 何冬玲,罗书美. 浅析安全和环境的关系[J].林业劳动安全,2007,20(1):17-19.
[3] 田建红,柳颖. 我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现状评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4(5):161-163.
[4] 郑春龙. 台湾地区推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164-168.
[5] 方林,黄宏海. 高校实验室的环境污染与防治措施[J].化学工程师,2008(2):47-49.
[6] 伍小军. 高校实验室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1):176-178.
[7] 张志强,李恩敬.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86-188.
[8] 朱菊芬,刘加彬,彭丽萍,等.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9):223-226.
[9] 实验室安全管理. 国内外校园实验室事故案例选[EB/OL]. (2014-11-26) [2016-03-30].http://safe.hdu.edu.cn/index.php?c=content&a=show&id=324.
[10] 施作霖. 实验室污染不容忽视[J/OL]. (2009-03-07) [2016-03-30].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3/07/content_10961850.htm.
[11] 严隽琪.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OL]. (2013-06-15)[2016-03-30].http://www.qstheory.cn/zxdk/2013/201306/201303/t20130316_217057.htm.
[12] 李雪斌,黄瑞雅. 西部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短缺的成因与对策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4):47-48.
[13] 任良玉,陈贵林. 日本高校为何引入ISO14001认证及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174-177.
Analysis on feasibility of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 in laboratory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uang Ling, Li Qiong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Department,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angfang 065201,China)
The importance for the laboratory environment management is first emphasized in view of the current laboratory environment and safety issue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hen the feasibility and demand for the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 are analyz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for this system. Finally,it is concluded that establishing and implementing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 are an appropriate choice,which can solv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addition,it can also take the leading for other social organizations to implement the system and jointly promot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 laboratory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safety
10.16791/j.cnki.sjg.2016.09.062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2016-03-30
华北科技学院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3142014017)
黄玲(1972—),女,河北廊坊,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和环境安全评价.
E-mail:huangling@ncist.edu.cn
G482
A
1002-4956(2016)9-02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