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作品《g小调前奏曲》

2016-11-16 06:06王嘉盈
北方音乐 2016年18期
关键词:尼诺夫拉赫玛前奏曲

王嘉盈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 肇庆 526020)

浅析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作品《g小调前奏曲》

王嘉盈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 肇庆 526020)

西方音乐史上,19世纪20年代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演奏家、指挥家拉赫玛尼诺夫作为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灵魂人物,其24首《前奏曲》是创作的成熟和繁荣时期完成。本文通过对其创作背景的了解,加上曲式分析、音乐特点进行论述,以此来体会作品的感情深度和创作技巧,深刻感受其浪漫主义音乐色彩,从而浅析他的钢琴作品。

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曲式结构;节奏;演奏技法

一、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的创作背景

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是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师从著名的俄罗斯钢琴名师——兹维列夫,16岁考入莫斯科音乐学院,而其获金奖的毕业作品——《阿列克》则公演于莫斯科大剧院。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俄国工业大革命时期,动荡的社会背景,来自于俄国每一位公民的自由呐喊。当时,各种激进、消沉同时影响着俄国的文艺思潮,与此同时涌现出一部分继承发扬俄罗斯优秀传统的艺术家。老一代有柴可夫斯基,而年青一代则以拉赫玛尼诺夫为主。

二、《g小调前奏曲》的曲式分析

拉赫玛尼诺夫所作的24首《前奏曲》可以说是他最具特色的作品之一。而《#c小调前奏曲》,在当时就已经引起了巨大的震撼。而本文所探讨的《g小调前奏曲》受欢迎程度是仅次于《#c小调前奏曲》。《g小调前奏曲》是复三部曲式结构。下图为曲式结构分析图:

这是一首以展开型中部(插部)构成、带有进行曲风的复三部曲式。调性为g小调。

(一)呈示部(Alla marcia)

呈示段A(a+a1)是一个(9+7)的非方正性、开放性的平行乐段,由独特的进行曲风格的g小调构成、带有俄罗斯小调独有的哀伤气氛的主题旋律贯彻始终。后段为引申型发展。引申型中句以呈示段为基本,转至B大调,节奏有所变化,后半部回到原调;这样的处理既显示出带动力的再现特点,又加强了半终止的结束感。

(二)展开型中部(Un poco meno mosso)

展开型中部也称为插部。和声带着旋律,旋律推动音乐的发展。以主调的同名大调(G大调)显示出抒情的主题,处处透露着幻想般的激情。属准备的强奏像是引出再现部,但没有直接再现,这是在属音上进行的特殊处理。而在G大调上出现了假再现片断。随后通过主调的属和声的过渡引出真正的再现部。中部的展开性处理,是针对其音乐进程的推动,模糊界限,从而强化结构内部的融合性。

(三)再现部

假再现的主题片断是从属调性上的先现,结构不完整。再现是在从属调开始,但它是属于再现部的完整结构中,因此,它的调性回归是在结构内完成。再现部是首部主题的变化再现。利用和声改变音乐性格,将乐曲推至高潮。调性上的流连及主题节奏型的综合,是再现部的音乐体现出动力化的功能。尾声部分(coad)综合了呈示段A的主题节奏型以及后段B的旋律化特征,具有总结全曲的性质。

三、《g小调前奏曲》和声与调式的安排

(一)歌唱性的旋律

气息悠长,音色纯朴是歌唱性旋律的创作特征。人们常用“抒情性”或“歌唱性”来形容他的音乐。

大和弦式旋律:大和弦式旋律展现出不一样的风格,有震撼人心、气势磅礴(如谱例17-22小节)。旋律不具即兴性。起伏较小的旋律线条,最为典型的俄罗斯风格——宽广优美的长线条(如谱例34-37小节)。以三度关系为主的和弦重叠:乐曲再现部的高潮,连续强调主属和弦的重要性,是色彩性强烈的和弦连续进行(如谱例71-75小节)。拉赫玛尼诺夫很好地把俄罗斯特有的旋律宽广线条与极窄的音级起伏结合在一起,给人带来与众不同的听觉盛宴(如谱例84-86小节)。

(二)色彩性的和声

内声部采用多层次的对位和特殊转调,只在和弦内部加入调式特征音。这是传统和声技法的核心(如谱例20-22小节)。以外音的和弦形式出现,与调内和弦形成明显色差关系,形成一种特殊的听觉效果,被称为“色彩性装饰和弦”(如谱例48-49小节)。

(三)复杂性的织体

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除了优美动听的旋律著称外,还有其复杂繁茂的织体结构。以琶音和柱式和弦为主。那层层叠浪的旋律,略带拉式的伤感(如谱例36-37小节)。以平行柱式和弦为主。节奏鲜明而有力(如谱例17-20小节)。厚实、丰满的和弦(如谱例36-37小节)。除此之外,还有半音结构、调性重叠、替代和弦、减五度等。而在和弦方面,他为符合自然音响的规律性考虑,不使用高度不协和和弦。

四、节奏动力特色与演奏要点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有了活的灵魂,音乐才有生命存在。拉赫玛尼诺夫对命运有一种不能言语的恐惧感,这首《g小调前奏曲》中也同样充斥着属于命运的脚步声。

作品的首部节奏鲜明,应注意强弱对比在曲调中的表现。p以渐强的方式达到f。首部的后段要弹得有力且富有弹性,注意音乐的起伏(如谱例1-3小节)。

首部主旋律在低声部。插部右手和弦要深,保持长,触键慢,要有歌唱性。同时注意中声部,左手琶音为主旋律的伴奏,流畅、轻巧即可(如谱例34-37小节)。再现部节奏的出现,使音乐语言不断发展。演奏时既要表现出弹力,又不能过于轻快,而是对生命无法压抑的热情抒发(如谱例50-52小节)。尾声以渐弱的钟声随风而去,在宁静中结束。演奏此段要弹得灵巧而流动。

五、结语

拉赫玛尼诺夫用独特的音乐语言进行创作,突出民族性与个性化的结合。他的创作在技术与艺术上,融合古典浪漫主义传统与俄罗斯音乐思潮。他是“把现代与柴可夫斯基和挈柯夫,布洛克和斯克里亚宾的时代连接起来的最后一人”。

[1]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J].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285-303.

[2]于润洋.中国艺术教育大系[J].音乐卷: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334-336.

[3]见恩特里斯.二十世纪作曲家剪影[J].[苏联]国家音乐出版社,列宁格勒分社,1971:166-167.

[4]王次炤.音乐美学[J].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7-139.

[5]高为杰,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1-172.

猜你喜欢
尼诺夫拉赫玛前奏曲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浅谈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以《音画练习曲》Op.39 NO.9为例
钢琴前奏曲
试论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的演奏技巧及方法
传奇女飞行员“逃美”激怒阿富汗
浅析拉赫马尼诺夫《悲歌》的音乐风格
前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