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类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讨

2016-11-15 17:56高强吴薇薇摆倩倩
科教导刊 2016年25期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高强 吴薇薇 摆倩倩

摘 要 根据目前国内高校工程硕士培养的实际情况,发现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现行培养模式的不足进行思考之后,指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 民航背景 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1 研究背景

民航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其高投入、高风险特点突出,民航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及质量培养不仅事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随着国际民航组织对民航相关企业从业人员在专业及规范性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民航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已从传统意义上的理论知识过硬提高至需切实具备快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传统的群体性管理教育模式的弊端慢慢显露出来。民航高校正通过调整办学方针,细化培养环节等方式积极探索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民航人员培养新模式。对想要继续深造的在职人员来说,报读工程硕士研究生无疑是补齐工作所需的更高层次理论短板的最佳途径。工程硕士是与工学硕士处于同一层次的学位,是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的重要评判标准。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录取大多通过两种方式:参加全国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或高校自主命题入学考试。针对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在职人员,其主要的培养方式是“进校不离岗”,但要求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本文针对目前国内民航高等院校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指出现行培养模式的不足并给出合理建议。

2 民航类工程硕士培养面临的问题

2.1 新生入学基础偏薄弱

民航业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对现行的民航运营机制及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体系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改革。在新的管理体制下,民航从业人员解决包括管理理念、规章制度、资源配置及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各方面问题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民航企业运营效率的高低。只有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才能合理利用系统资源,充分发挥好系统的整体优势,使民航系统的运行效率、管理水平、服务质量迈向新台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级工程硕士研究生基本信息统计结果显示,在156位来自近70所不同本科院校的工程硕士研究生中,本科为工学专业的学生人数不足总人数的50%,更进一步的统计结果显示,在取得工学学士学位的学生中具有民航知识背景的学生仅占总人数的30%,可知民航专业招收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基础普遍薄弱,而后期由于工作原因又将面临在校时间短,学习资源占有量少等问题,直接导致培养质量的提高面临很大的困难。

2.2 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首先,工程硕士的培养以源源不断地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工程建设部门输送工程技术应用、管理等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宗旨。得益于丰富的实践经验,申请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结合实际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普遍很强,他们最缺乏的是与前沿科技相结合的理论知识。

其次,由于学校软硬件资源有限,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共用的教材不能及时反映民航业最新技术动态和需求。

再次,非全日制学生无法保证充足的在校学习时间。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录取大多通过全国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或高校自主命题入学考试两种方式,在职培养的学生占多数,动机多为加强专业技术水平获得学位的同时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但学生仅利用周末及业余时间攻读硕士学位,很可能由于工作与学习时间的不合理分配,使正常的学习进度受到影响。

最后,由于民航运输系统的组织机构、保障体系、投融资等方方面面的实践操作都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民航相关的问题研究、技术改进及体制机制的创新。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民航业亟待解决的航班延误、航线规划及空域分配不合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改革方案,然而,民航业内部繁琐的运营机制及各部门间的密切联系使得现有体制内任意微小的调整和变动都将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创新的研究成果得不到及时的验证和应用,优化改革无异于纸上谈兵。而工程硕士研究生由于其本身注重科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观念,很容易对民航大背景下纯科学研究的意义产生怀疑。

3 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应对措施

首先,工程硕士研究生普遍存在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其课程设置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根据企业及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划增设如下几类课程:一是前沿型课程,这类课程不只是局限于某些课题的研究,更着眼于学科未来的发展,如专题讲座。二是交叉型课程,根据不同学科发展和交叉渗透的趋势,适当设置跨学科及交叉学科的课程。三是技术应用型课程,为加强工程硕士生参与工程实践的能力而开设。四是信息类课程,为训练学生追踪、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其对信息的敏感性而开设。考虑到工程硕士生大部分都是单位骨干,为长远发展做准备,还应设置计算机应用类、经济管理类、行业发展类等宽口径课程供学生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自主选择。

其次,工程硕士研究生所沿用的现有教材,在前沿科技理论的传播和教授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性,高校在充分考虑民航业对前沿科技发展需求的同时,应结合自身科研进度,组建相关领域的科研小组,鼓励并督促教师编适用于工程硕士培养的创新型教材,为工程硕士的培养提供更专业的平台。

再次,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的问题,可以对工程硕士生进行时间相对集中的课程教学,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学生也能真切感受学校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氛围,这对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工程硕士生“进校不离岗”的就读方式进行集中授课,既可以按时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时数,又解决了工程硕士生平时忙于工作难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问题。但由于授课时间过于集中,容易增加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难度,如果在每次集中授课结束后暂不考试,前后两次课程之间安排一定次数的答疑,及时帮助学生解惑,待下次上课时再进行考核,就可以很好地改善集中授课产生的吸收率偏低的现象。

最后,关于民航大背景下,工程硕士研究生难于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实践以验证其有效性的问题,本文从两个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在教学方面,应选派实际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来任课,同时加大邀请业内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现场教学和课题指导的力度。在科研方面,可以通过建立服务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校内培养基地,工程硕士通过校内实践培训与导师共同研究、解决企业难以克服的工程难题。通过依托工程硕士的校内培养基地,有望使校企联合申请重大科研项目的构想成为现实。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安排学生承担项目中的具体工作,使其在理论知识与课题实践综合运用的过程中推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切实帮助学生通过科研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实现自身为企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

4 对现行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改进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与质量则是其办学层次的重要评价标准。

目前国内的硕士生培养模式为导师负责制,但工程硕士由于其“进校不离岗”的特殊就读方式容易造成学生无法与导师进行实时沟通的问题。其次,术业有专攻,由于导师精于自身研究专业的深度挖掘而在知识的广度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无法做到对各方面知识样样精通,从而阻碍了科研的顺利进行,由此引发了我们对导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建议实行导师组制度,由教授、专家任组长,与多位导师共同构建研究生指导团队,每个研究生有一位直属导师,同时接受团队其他导师的辅助指导,导师组共同研究制定并实施该团队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计划,导师与学生进行团队性质而非个体的一对一培养。这也是目前导师制度改革在各大高校推行进程中的导向型方案。

众所周知,工程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在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积累方面有很大差别,但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培养模式进行区分,仍为传统的培养流程,即:阅读文献书籍,建立庞大的理论知识储备库;探寻现有理论的不足及科研盲点,确定研究方向,综合所学知识并将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水平;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工程生产中。

但这种传统的培养模式存在一个弊端:理论知识摄取的针对性相对较差。很多学生为破除后期学术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但尚不可知的知识壁垒,将大量时间和精力分散在多个知识领域中,而最终相当一部分知识并没有在研究中得到有效利用。

针对工程硕士操作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对其培养流程做相应调整。即:从工程实践及企业需求出发,以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参考,确定研究对象;针对性的积累实用型专业知识,结合企业及学校资源深入探讨并解决相关问题;将研究成果以实践报告的形式呈现,对科研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可能存在的知识壁垒进行总结作为以后研究的有益借鉴。

最后,就工程硕士最终的学位论文考核而言,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指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设计)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也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由此可知,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评判标准更侧重于实用性,这与真正学术意义上的“论文”有所不同,我们建议将工程硕士最终的学位论文以“学位报告”的形式呈现,将学术报告成果是否有助于企业运营效率的提高为评价标准,这更符合工程硕士的培养宗旨。

5 总结

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不断推进改变了我国工科学位类型单一的状况,符合现阶段大中型企业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民航背景下的高校只有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为重要途径,完善适用于民航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切实推动企业发展的技术应用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管理人才,为促进民航业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春明.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与管理,2002(2):135-136.

[2] 袁俊榆.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模式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4):196.

[3] 李迎.产学研结合与工程硕士培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2):75-76.

猜你喜欢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孙思扬作品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教学探索
美国工程硕士招生模式的借鉴性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实践优化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