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观疗法的毒品成瘾人员的依恋关系研究

2016-11-15 11:35黄辛隐沙小晃段越张珂柳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内观观者毒品

黄辛隐 沙小晃段 越张 珂柳 毅

(1.苏州大学 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2.江苏省太湖强制隔离戒毒所,江苏 苏州 215006)

基于内观疗法的毒品成瘾人员的依恋关系研究

黄辛隐1沙小晃1段 越1张 珂1柳 毅2

(1.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123;2.江苏省太湖强制隔离戒毒所,江苏苏州215006)

毒品成瘾行为对于社会和个人都有极大的危害,如何有效降低成瘾人群的复吸率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经过筛选,对12名强制戒毒人员进行七天集中内观,以探究内观疗法对毒品成瘾个体依恋关系的干预作用,以及降低复吸可能性的效果。结果发现:(1)毒品成瘾个体在家庭因素方面主要受早期不良亲子关系和管教模式的影响;(2)内观疗法有助于毒品成瘾个体重组依恋内部记忆,重构依恋工作模式,改善依恋关系,是有效干预毒品成瘾的可行方法。

毒品成瘾人员;内观疗法;依恋关系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毒品成瘾的人数与日俱增,在毒品问题上不仅存在着传统型毒品问题造成的持续困扰,还存在着冰毒、氯胺酮等合成毒品与传统毒品问题的相互交织,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功能,影响社会安定。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毒品成瘾行为的成因涉及个人、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使得对毒品成瘾行为的干预更加复杂与困难。

(一)毒品成瘾与依恋关系

在探讨毒品成瘾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较多研究者关注到了毒品成瘾者家庭的依恋关系。依恋是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连结,依恋行为从个体出生持续发展到死亡,且早期的依恋经验会持续保存于个体的认知、情感及行为中,影响个体的生活适应与亲密关系。[1]对父母的依恋包括积极的亲子关系、良好的沟通方式以及有效的管教方式等。[2]依恋研究从童年早期依恋发展到青年期及成人依恋,以Main(1985)等人为代表的发展与临床心理学派的研究者将成人依恋定义为“成人关于童年与父母关系的记忆和心理表征”,更强调早期依恋的预测性,关注父母的养育行为对子女依恋模式、心理健康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3]目前成人依恋的测量方法以依恋关系访谈和依恋问卷为主。[4]早期研究发现,与父母的依恋关系是偏差行为的重要预测变量,即良好的亲子关系能降低偏差行为的发生,青少年与父母关系越亲近,获得父母的支持越多,则较少发生违反校规、滥用药物等偏差行为。[2]不良的依恋关系可能导致家庭成员出现毒品成瘾的现象,另一方面,家庭也是帮助毒品成瘾者防止复吸、戒除毒瘾的重要因素。[5]研究表明,吸毒者的父母对子女往往有三种不良的教养方式:完全忽视、自由放任和轻视。[6]在吸毒青少年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态度呈两极分化:不是动辄惩罚或干脆放任自流,就是过度关心与保护,甚至包揽前途。前者容易使青少年形成反社会的攻击性性格;后者则会导致青少年形成依赖人格,缺乏判断力和独立性。[7]可以说依恋关系与问题行为具有某种系统性的关系,因为个体的问题行为可能是一种情绪困扰的信号,也可能是情绪表达或应对策略的替代性表现。[8]

(二)内观疗法及其疗效

研究采用的内观疗法(NaiKan Therapy),其形式是以身边的人,特别是母亲或重要他人为对象,以“对方为我所做的、我为对方所做的、我给对方添的麻烦”三个问题为主题,以回忆的方式不断地对自己在成长中的各个阶段进行反思。[9]这个过程中成员的感受和体验恰好展示了每个个体依恋关系的图景,能为依恋关系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厚重的第一手访谈资料。

同时,早前研究已发现,内观疗法在适应障碍、轻性心身疾病、某些神经症及反社会行为等疾病的治疗中取得很好的疗效。针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发现,内观疗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10]同时内观疗法能显著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11]结合内观疗法与行为疗法对强迫症进行治疗的研究发现,内观疗法可以显著减少个体强迫思维出现的频率和强迫行为的持续时间,显著提高个体自我觉知能力。[12]针对人格障碍患者研究发现,内观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症状,结合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内观疗法以后整体功能状况得到提高;[13]有研究者同样发现内观疗法能够促进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对自身不足的内省,有利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14]相比森田疗法、人际心理治疗与团体心理治疗,集中内观疗法对长期抑郁同样有显著疗效、且疗效更加持久。[15]另外,内观疗法也是治疗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有效方法,由内观引起的心理变化促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内观,这也是维持内观疗效的关键。[16]研究者还利用内观疗法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结果发现内观疗法促使患者产生内疚和感激之情,治疗之后患者体重大幅上升,饮食行为和情绪障碍同样得到了改善。[17]

内观疗法对成瘾行为的治疗效果也多有报道:早前有研究运用内观疗法治疗酒精依赖患者,结果7例有效、5例无效,该研究在2002年报告23例有效。[18]另有研究者也发现内观疗法能有效治疗酒精滥用。[19]国外有研究在监狱内对滥用酒精和毒品的犯人进行内观疗法干预,发现犯人对酒精、大麻、可卡因的滥用程度下降,并且对与酒精相关的问题行为和精神症状得到好转,对生活表现出积极心态。[20]针对毒品成瘾群体,内观疗法能够改变吸毒者对毒品的种种误解,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认知力和自制力,增强其自信心并在环境中找到积极改变的动力,提高了新型毒品依赖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降低复吸率,表明在临床治疗中内观疗法具有应用价值。[21]当然,内观疗法不是针对成瘾行为的特异性的、立竿见影的疗法,且不是直接干预成瘾行为本身,而是扰动其认知、情感结构、重构认知和情感结构,因此有别于其他干预手段的疗效。

(三)问题提出

综合前人研究可以发现,家庭环境是影响个体走上毒品成瘾之路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帮助防止复吸和戒除毒瘾的重要资源。依恋关系则是研究毒品成瘾个体家庭关系的切入点,而少有关于依恋关系是怎样具体影响毒品成瘾行为的研究。研究试图采用内观疗法探究毒品成瘾个体的依恋关系,从丰富的访谈资料中归纳出毒品成瘾个体的依恋风险因素;并且通过内观,使个体对生命中重要他人不断内省,扰动其依恋关系的情感、认知结构,帮助个体从早前依恋经验中找到积极资源,从而降低复吸的可能性。以此来验证内观疗法干预毒品成瘾行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的对象选自于2014年9月至10月在某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的人员。结合参与动机、家庭情况及戒毒情况的前期访谈结果,共选取12位强制戒毒人员,均是自愿参加研究,曾吸食合成毒品,身体无残疾、无严重疾病,3个月内会重归社会。表1是12位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由表可知:研究对象吸毒行为发生在青少年期向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表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表

(二)内观疗法实施过程

研究采用7天集中内观疗法,过程中要求内观者围绕“别人为我所做的、我为别人所做的、我给别人添的麻烦”这三个主题进行分阶段内观。内观对象从母亲开始,再是父亲、祖辈、配偶子女、亲戚和朋友等;内观对象顺序可根据内观者自己的意愿进行讨论。时间按生命中重要时间段进行划分,如按幼儿园、小学1-3年级、小学3-6年级、初中、高中一直到现在等。对亲人的内观不限于1次,在对其他亲人或重要他人进行内观的过程中,也可内观曾内观过的亲人或重要他人;也可单独对曾内观过的重要他人进行2次内观。每天有5到6次面接,面接师倾听内观者上一个阶段内观的内容和感受,并给予鼓励和积极关注,面接过程中要求内观者分享的内容尽量具体。早晨第一次面接时内观者须报告前一晚的梦境,并思考梦境与内观的关系。

12名内观者每天5:30起床,每晚20:00内观结束。内观室设置屏风隔断,保证12名内观者互不干扰。内观前分发纸、笔和笔记本,在内观过程中所想可写于本子上,以防遗忘。内观过程中可进行的事项包括内观、喝水、上厕所、抽烟(不可在屏风中抽);其他事情一律禁止。

(三)内观材料分析

研究分析材料来自内观面接访谈以及内观前初始访谈和内观后发言的录音,将录音转录为文本文件。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流程(如图1)辅助使用QSR NVivo 7.0质性分析软件,该软件可以帮助研究者完成:编码与搜寻;产生规则、建立理论;建立索引、逻辑关系、网络概念等工作。[22]过程中开放式编码阶段是将原始文本材料编码为自由节点,初步形成范畴;关联式编码阶段是将自由节点归类到树状节点,划分适当的范畴并建立关系;在核心式编码阶段,通过反复查询与比较形成更加成熟的概念,进而建立完整的概念框架。[23]

图1 扎根研究一般流程

三、结果

(一)导致个体毒品成瘾的依恋风险因素

研究对每个内观者面接访谈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不难发现12位内观者的家庭环境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家庭结构完整,父母、家人多为溺爱,对他们不同年龄段的几乎所有的物质需求都给予满足;二是家庭结构不完整,父母离异剩余一方或者其他家人对他们照顾有加,在他们犯错或闯祸后多为宽容的态度,不予及时正确的引导,或是父母双方对他们都不管不顾,他们从小寄人篱下,没有安全感和被支持感。

在开放式编码阶段,针对内观者所展现的早年依恋经验以及成年后不断发展的依恋关系状态中突显的问题,采取开放式的态度进行初步编码,比如:父母离异、与父亲沟通少、与母亲相处时间少、童年父亲角色缺失等。进一步的关联式编码阶段共析出10个范畴:父母婚姻问题、与父亲关系紧张、童年父母角色缺失、父母教育方式不一致、父亲过度管教、缺乏引导、物质要求过度满足、过度保护、祖辈溺爱、自身亲密关系问题。核心式编码阶段在反复查询原始资料,探讨现有范畴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得出导致个体毒品成瘾的依恋风险因素是:早期不良亲子关系、早期不良管教模式以及不良亲密关系。具体引文举例见表2、表3及表4。

早期不良的亲子关系的表现是:父母婚姻问题(共9人提及),多名内观者表示父母婚姻问题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事情之一,对于父母分居或是一方出轨承担了较大的精神压力;与父亲关系紧张(共6人提及),与父亲沟通较少、关系疏远的情况在12名内观者中较为多见,在对父亲内观时他们的回忆内容和感受少;童年父母角色缺失(共6人提及),父母有一方常年不在家或者由祖辈隔代抚养或者借住在亲戚家,对于父母角色缺失的内观者在内观初期态度较为淡漠,深入的回忆需要面接师的鼓励和支持。

早期不良管教模式的表现是:父母教育方式不一致(共3人提及),父母一方要求严苛一方宽容宠爱,在一方管教的时候另一方会出面护着,父母双方也会因为观念不和而争吵;父亲过度管教(共3人提及),部分内观者反映父亲会有打骂、禁足等暴力行为,也影响到了他们与父亲的感情;缺乏引导(共3人提及),家人在他们犯错之后一味地包容而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不管是生活中的小事还是原则性问题;物质要求过度满足(共7人提及),多数内观者家境优越,父母家人对他们的物质需求都给予极大的满足,而他们则一直处于向家人索取的状态;过度保护(共11人提及),多数内观者都是家中独子,父母家人为他们安排生活、承担了本该需要自己承担的生活责任;祖辈溺爱(共5人提及),多数内观者的祖辈对他们无原则地溺爱,阻碍了他们正视自己的问题、承担责任。

不良亲密关系的表现是:自身亲密关系问题(共5人提及),多数内观者因为个人毒品成瘾的行为导致亲密关系破裂,与女友分手或者与妻子离婚。另一方面,在亲密关系中会有缺乏沟通、欺瞒对方、争吵冲突等问题存在,他们会通过吸毒来寻求慰藉。

表2 导致个体毒品成瘾的依恋风险因素1

表3 导致个体毒品成瘾的依恋风险因素2

表4 导致个体毒品成瘾的依恋风险因素3

(二)内观中依恋的认知表征

内观要求内观者围绕“别人为我所做的、我为别人所做的、我给别人添的麻烦”这三个主题对过往经历进行系统回忆。这个过程中内观者对亲子关系和父母教养行为进行了整合、反思,对依恋关系产生了新的认知体验;同时对自己的毒品成瘾行为进行了深刻反思。对这一部分材料的编码结果如下:

开放式编码:反思吸毒、吸毒造成麻烦、吸毒成本感触、感受对亲人的伤害、感受亲人的心痛等;进一步的关联式编码共析出5个范畴:吸毒再认识、觉知、被爱感、自发改变动机和积极体验;核心式编码为认知觉察。具体引文举例见表5。

表5 内观中依恋的认知表征

吸毒再认识具体表现为:对吸毒行为(共7次提及)、吸毒造成的麻烦(共19次提及)、吸毒成本(共6次提及)、因吸毒而撒谎(共5次提及)的重新认识。其中重新认识到自己吸毒的行为给父母家人带去的麻烦表现突出,针对“我给别人添的麻烦”这个问题,成员都意识到了自己的吸毒行为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且给家人朋友造成了影响;在吸毒成本感触方面,内观给了他们估算自己在毒品上花费的经济成本的机会,当他们面对巨额数字时,都很惊愕、后悔,纷纷表示这笔钱花得实在太不应该。

觉知具体表现为:感悟(共8次提及),内观者在内观的过程中对自我及自我与家人的关系有了新的体悟,增加了与家人的连带感;感受对亲人的伤害(共6次提及),内观者意识到了自己吸毒行为对亲人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感受亲人心痛(共6次提及),他们也再次体验到亲人因为自己走上吸毒之路的痛心。

被爱感具体表现为:对父爱或者母爱的再次体验和感知(共3次提及)。

自发改变动机具体表现为:决心戒毒(共11次提及),经过深刻的反思和体悟,内观者一致坚定地意识到戒除毒瘾的必要性,表示了戒除毒瘾的决心;决心为父母为亲人(共5次提及),同时他们也表示重归社会之后要为父母家人做些事,为自己造成的伤害做些弥补。这是内观者戒除毒瘾、降低复吸可能性的强有力的内在动机。

积极体验具体表现为:在内观过程中,感受到内观对自己的积极意义和正向影响(共5次提及)。

(三)内观中依恋的情感表征

内观过程中,内观者对自身过往行为和亲子关系进行对比反思,产生深刻认知体验的同时还伴随丰富的情感体验。他们的情感变化也是内观干预有效性的有力体现。这一部分材料的编码结果如下:

开放式编码:大逆不道、亏欠父母、缺责任心、内心难受、心痛、后悔、内疚、对不起等;进一步的关联式编码共析出5个范畴:自责、痛苦、愧疚、感激和情感表达;核心式编码为健康型罪恶感和积极情感。具体引文举例见表6。

表6 内观中依恋的情感表征

健康型罪恶感具体表现为:成员表现出对父母亲人的自责(共5次提及)、愧疚(共21次提及)和痛苦(共12次提及),这种罪恶感是触发改变的强大内在动机,被称为“健康型罪恶感”。

积极情感具体表现为:内观者同时也表露了对父母家人的感激(共4次提及)和爱(共2次提及),这也是他们重归社会后戒除毒瘾的重要情感资源。

四、讨论

对毒品成瘾个体依恋风险因素的分析可知,早期不良的亲子关系和早期不良的管教模式对毒品成瘾行为的影响显著。而国内的成人依恋研究主要集中在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等方面,早前研究也发现家庭社会背景等方面因素可能影响到成人依恋类型的分布。[24]Main和Kaplan等人提出:成人对其早期依恋经验的回顾,以及这些早期经验对于当前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影响和成人对这种影响的评价,会成为一种与依恋有关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表征。而研究采用的内观疗法使内观者对早前的依恋经验产生了新的认知、情感体验,产生了一定的干预效果。[25]

(一)从亲子关系看依恋对个体毒品成瘾的影响

亲子关系是依恋关系的重要表征。由表2可以看出,12位毒品成瘾成员中有9位父母的婚姻出现问题,表明父母的婚姻问题对个人的偏差行为是存在一定影响的。有研究者认为,父母离异对青少年毒品成瘾的影响,归根到底是由于家庭结构破裂导致家庭关系失调造成的。[6]家庭关系和谐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寻求情感支持,减少对毒品这种强烈感觉刺激形成依赖的可能性。12位成员有一半的成员和父亲关系不好,多为疏离或沟通不良。而早前研究表明,父亲在个体的成长过程的作用更在于建立规则,子女需要遵守规则以获得父亲的认同,这区别于母亲对于孩子无条件的爱,所以父亲积极参与对个体亲社会行为和行为规范的发展意义更大。[26]可见与父亲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降低个体毒品成瘾的概率。有一半成员的早期生活中父母或其中一位角色缺失,在内观的时候能回忆出的事件很少,体验很不深刻。然而父母的支持和参与能够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应对策略,解决问题和降低依赖毒品的可能性。[27]

之前的研究也证实亲子关系问题对毒品成瘾的显著影响。有研究对湖北地区17 名吸毒成瘾者进行家庭环境调查,结果发现吸毒者的家庭在亲密度、情感表达方面的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28]研究同样发现,青少年海洛因依赖者的家庭环境中存在较多的不良因素,如家庭的亲密度比对照组明显偏低,而矛盾性和控制性比对照组略高[29],研究从不同角度验证了不良的亲子关系对个体毒品成瘾行为的显著影响。

早前研究利用依恋量表同样证实了不安全型依恋对成瘾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依恋“焦虑”维度(担心或害怕被抛弃或不爱)和毒品成瘾有显著正相关,“亲近”维度(对与他人亲近感到舒适的程度)、“依赖”维度(感觉可以依靠他人)与毒品成瘾呈显著负相关。[30]海洛因滥用者主要是恐惧—回避型依恋,致幻剂滥用者主要是专注型、恐惧—回避型和冷漠—回避型,大麻滥用者主要是冷漠型和安全型。[31]研究利用内观疗法来描绘毒品成瘾人员的依恋关系状态,是对量表测量的补充研究;相较于传统依恋关系量表的结果,通过内观疗法的面接访谈能获得更加丰富的资料。但由于参与内观者人数有限,不能对依恋关系做明确的归类。

由此可见,降低毒品成瘾人员复吸率可以从修复亲子关系入手,而毒品成瘾人员对自身亲子关系的再认知与自我改变动机是有效干预的可切入点。

(二)从管教模式看依恋对个体毒品成瘾的影响

父母的管教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不同依恋类型的形成。父亲对子女过分干涉多形成不安全依恋类型或先占型依恋类型。[32]同时,依恋焦虑与母亲、父亲控制呈显著正相关。[33]研究发现,内观者家庭不良的管教模式中物质要求过度满足和父母过度保护问题比较突出。12名内观者中,一部分受到父母及祖辈过多关注甚至溺爱,在物质方面得到过分满足,生活受到过多的保护甚至是干涉;但是父母对子女行为规范的发展缺乏引导,对他们的精神及心理发展缺乏关注。12位内观者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在校有违规违纪行为,步入社会有暴力、撞车撞人等行为,在这些方面家人缺乏应有的教育和引导,在社会规则和原则性问题方面的教育是十分欠缺的。从研究获得的材料来看,这一部分内观者与父母形成了基于物质需求的紧密依恋关系模式,他们与家人的联结来源于物质需求的索取与给予。

同样,早前研究就发现,家庭条件优越,父母过于溺爱、生活上关注过多而行为上管教不严且经济上放纵也是导致吸毒和复吸的重要原因。[34]有研究对武汉市310位女性吸毒人员的家庭背景和教养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以下三种不良教养方式在吸毒组中比例突出:(1)完全忽略型,表现为对子女漠不关心;(2)自由放任型,表现为过多溺爱,却又不理解子女;(3)轻视型,表现为父亲武断专横,母亲过多干涉。[35]其结果与研究结果一致,这些早期不良的管教模式导致一部分成员与父母形成一方不断索取一方无条件给予的依恋关系模式,这种看似紧密的依恋关系,实则降低了父母对子女行为偏差问题的约束力。

多数毒品成瘾人员的父母对子女生活及物质需求关注过多,但是对子女的精神发展缺乏关注,会导致子女在人格和社会化发展方面存在缺陷,抵御不住毒品的诱惑而走上吸毒的道路。研究结果再次表明,父母给予物质支持的同时,情感支持及明确规则同样有必要。

(三)内观有助于重组依恋内部记忆

依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依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模型。依恋关系的工作模式是一种认知、情感性的构造,是在婴幼儿、儿童与父母行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他人和自我的一种心理表征。[36]Cummings和Davies指出,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式会自动储存并重组过去经历的记忆。虽然这个模式相对稳定,但随着个体经历的不断丰富,这个模式有可能会发生改变。[37]个体在成长中逐步内化重要依恋关系的相关信息,内部工作模式的内容也会不断丰富。[8]George,Kaplan和Main于1985年设计了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AAI)来研究依恋表征,AAI 是一种半结构式的访谈,包括15 个按一定顺序设置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求个体对早期依恋关系、失去依恋对象、与依恋对象的分离等经历进行回忆和描述,并对这些经历在其个人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加以评价。[38]

而研究采用的内观疗法,在探究内观者早期依恋经验的同时,重组了他们依恋的内部记忆。内观前初始访谈材料整理结果看到12名成员只有5次提及后悔、触动这样的情感,对家人的情感流露不多;对自身的吸毒行为多是不以为然的态度。但在内观过程中,他们共38次表露出自责、后悔、愧疚、痛苦等情感,包括想到亲人来看望自己有感触、不能照顾家人亲人自责愧疚、想到不能陪伴自己的子女而痛苦等。在与面接师分享过程中,成员也有越来越多的情感流露。

内观前,内观者的被支持感不强烈,被问及“在戒毒过程中获得怎样的帮助”时,只有3次提到获得了戒毒所工作人员或者同事家人的帮助;且提到毒品的影响时,成员的回答一致是对自己身体、精神状态的影响,而忽略了自身的吸毒行为给家人朋友带去的深重伤害和影响。可以看出,内观前他们思考问题多以自我为中心,与家人的连带感不强烈。通过对“别人为我做的事情”这一问题的思考,让内观者重新体验了被支持感,比照反思了自己的行为之后,对父母亲人的付出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在内观后的发言中,“感谢”“珍惜”“决心戒毒”“感恩”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这样的珍惜和感恩也能帮助这些内观者在以后的生活中,用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式面对生活。

研究的结果表明,内观疗法帮助12名成员重新挖掘了被遗忘的过往经历和内部记忆,对于依恋关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内部整合和修复,新的觉察和体验帮助内观者的认知和情感发生转变,从而产生了戒毒的内在动机。综上所述,内观疗法不仅可以了解毒品成瘾人员的依恋表征,还能重组依恋的内部记忆,是针对毒品成瘾人员可行有效的干预方法。

五、结论

毒品成瘾个体在家庭因素方面主要受早期不良亲子关系和管教模式的影响。

内观疗法有助于重组依恋内部记忆,帮助重组依恋工作模式,改善依恋关系,是干预毒品成瘾的有效可行方法。

[1]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Attahment[M]. New York:Basic Books,1969.

[2]董旭英,王文玲.国高中生依附父母、接触偏差同侪、传统价值观念与偏差行为的关联性之差异性研究[J].犯罪学期刊,2007,(2).

[3]Main M,Kaplan N,Cassidy J. Security in infancy,childhood,and adulthood:A Move to the Level of Representation[J].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1985,(2).

[4]吴薇莉,方莉.成人依恋测量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2).

[5]俞晓歆,姜永.男性戒毒者的父母教养方式与成人依恋的关系[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3,(4).

[6]秦琴,张进辅.影响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家庭因素述评[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9,(1).

[7]夏国美.社会学视野下的禁毒研究—青少年吸毒问题调查[J].社会科学,2003,(10).

[8]余晓歆.影响男性强制戒毒人员复吸的依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9]王祖承.内观疗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1988,(3).

[10]王敏,陈俊,王祖承.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1).

[11]陆如平,盛嘉玲.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1(2).

[12]东振明.内观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一例报告[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5).

[13]张莹波,丰兵兵,陈俊,等.内观疗法治疗人格障碍1例[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1).

[14]陈俊,徐鹤定,方贻儒,等.内观疗法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 1例[J].上海精神医学,2007,(5).

[15]Tashiro S,Hosoda S,Kawahara R. Naikan therapy for prolonged depression:psychological changes and long-term efficacy of intensive Naikan therapy[J]. Seishin shinkeigaku zasshi= Psychiatria et neurologia Japonica,2003,106 (4).

[16]Nukina S,Wang H,Kamei K,et al. Intensive naikan therapy for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and panic disorder:clinical outcomes and background[J]. Seishin shinkeigaku zasshi= Psychiatria et neurologia Japonica,2004,107(7).

[17]Morishita S. Treatment of anorexia nervosa with Naikan therapy[J]. International Medical Journal,2000,7(2).

[18]徐鹤定,王祖承.内观疗法治疗酒依赖及随访[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2,(1).

[19]何蕊芳,李忠义.内观疗法治疗酒滥用4例[J].上海精神医学,2005,(6).

[20]Bowen S,Witkiewitz K,Dillworth T M,et al. Mindfulness meditation and substance use in an incarcerated population [J]. 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2006,20(3).

[21]姚英滨,高军.内观疗法对新型毒品依赖患者生活质量和复吸的影响[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3,(3).

[22]吴继霞,黄希庭.诚信结构初探[J].心理学报,2012,(3).

[23]郭玉霞.质性研究资料分析:NVivo 8活用宝典[M].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4]李同归,杜姗姗. 50例手术患者的成人依恋类型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4).

[25]Van IJzendoorn M. Adult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parental responsiveness,and infant attachment:a meta-analysis on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5,117(3).

[26]黎志华,尹霞云,蔡太生,等.父亲参与教养程度、父子依恋关系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5).

[27]Mikulincer M,Florian V. Appraisal and coping with a real life stressful situation:the contribution of attachment styles [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21(4).

[28]严红英,陶志阳.吸毒者家庭环境因素分析[J].青年研究,2005,(10).

[29]耿靖云,姬红瑞,杨茂彬.青少年海洛因依赖者人格特征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8,(7).

[30]Kassel J D,Wardle M,Roberts J E. Adult attachment security and college student substance use[J]. Addictivebehaviors,2007,32(6).

[31]Schindler A,Thomasius R,Petersen K,et al. Heroin as an attachment substitute? Differences in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between opioid,ecstasy and cannabis abusers[J].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2009,11(3).

[32]Kilmann P R,Carranza L V,Vendemia J M C. Recollections of pa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attachment patterns for college women of intact vs. non-intact families[J]. 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6,29(1).

[33]刘琴,周世杰,杨红君,等.青少年依恋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5).

[34]苏锦馨.香港女性滥用药物问题与治疗康复服务发展[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1998,(1).

[35]陈咏梅,王增珍,等.武汉市310名女性吸毒者的家庭背景及教养方式[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1999,(4).

[36]王争艳,刘迎泽,杨叶.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研究概述及探讨[J].心理科学进展,2005,(5).

[37]张小妮.青少年依恋和自我概念、受欺负状况的关系[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38]周春燕,黄希庭.成人依恋表征与婚恋依恋[J].心理科学进展,2004,(2).

[责任编辑:江波]

Research on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of Drug Addicts with the Naikan Therapy

HUANG Xin-yin1*SHA Xiao-huang1DUAN Yue1ZHANG Ke1LIU Yi2
( 1.College of Education,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23, China; 2.Taihu Drug Addiction Treatment in Jiangsu, Suzhou, Jiangsu 215006, China )

Drug Addiction does great harm to the addicts and their family. How to reduce the relapse rate effectively is a hot topic in the treatment of drug addiction. This study selected 12 drug addicts, who were invited to attend the 7-day Naikan therapeutic treatment, and tested the efficacy of this therapy to reduce the relapse ra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discipline patterns are the major factors leading to drug addiction; (2) the Naikan Therapy recombines the addicts' internal attachment memory, reconstructs the attachment mode and improves the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and (3) the Naikan Therapy is a feasible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reduce the relapse rate.

drug addicts; Naikan Therapy;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黄辛隐(1958—),女,江苏张家港人,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临床心理与咨询研究。

B849

A

2095-7068(2016)03-0096-11

2016-07-12

猜你喜欢
内观观者毒品
内观疗法你听说过吗?
销毁毒品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青年艺术100』总监彭玮解读:IN/OUT的内观与反思
内观疗法在抑郁症康复期中的应用
端午节观龙舟赛
内观认知疗法对大学生述情障碍干预研究
火烧毒品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