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梅+邵玲+邓新芳
摘要: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2014年喀纳斯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得出喀纳斯景区2014年各类型土地的生态占用情况,最後根据生态盈余看出喀纳斯景区自然资源利用的可持续状况。结果表明,2014年喀纳斯人均生态足迹为11.729514,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056231,人均生态足迹远大于人均生态承载力,而由于喀纳斯景区的生产性土地是有限的并且是不能增加的,所以提出只有相应减少生态足迹,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减少赤字状况的出现。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to calculat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Kanas in 2014 and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produc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various types of land in Kanas scenic area in 2014, and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Kanas scenic ecological surplus, makes out the sustainable situation of th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Kanas scenic are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 capita of Kanas was 11.729514 in 2014,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per capita was 1.056231; the per capita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is far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because productive land was limited and not increased in the Kanas scenic area, only to reduc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increas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land resources could reduce the deficit situation.
关键词: 生态安全;生态足迹;生态赤字;喀纳斯
Key words: ecological security;ecological footprint;ecological deficit;Kanas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9-0045-03
0 引言
旅游业是目前世界上占比较大的产业,旅游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并且为旅游目的地创造了更多的产值和收入。新疆的旅游业发展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由此也带来社会、环境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负面影响。生态安全以及旅游生态安全也在旅游业发展和研究的过程中被提出。生态安全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人们所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和环保产业为的生态系统综合平衡[1]。随着生态旅游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旅游地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研究中也已经融入了旅游地生态安全的思想。本文试图通过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来研究旅游地的生态安全。
1 喀纳斯旅游现状
喀纳斯在蒙古语里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主要由喀纳斯湖及周边雪山、草原、白桦林共同组成。它集冰川、湖泊、河流、草原、森林、牧场、民族风情、珍稀动植物于一体的综合景区[2]。喀纳斯景区主要分三大块,喀纳斯湖景区、禾木村以及白哈巴景区,三大区内共有大小景点55处,喀纳斯景区由于在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都保持了原始的风貌,其更具有生态旅游开发价值。然而现实中,景区的旅游资源仍然是一种粗放型的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及资源有一定的破坏,例如:景区内修建公路、宾馆以及人工建筑和景点。另一方面,喀纳斯景区每年的客流量都在增加,游客数量过多,超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容量,以及游客的保护环境的意识也是千差万别,势必会给景区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环境的破坏[3]。
另外景区对人文环境的保护不够,喀纳斯是中国蒙古族图瓦人唯一的聚居地,也是人类农耕文明之前游牧文化的鲜活博物馆。这里始终保持着图瓦人的民俗风情,这也是喀纳斯景区重要的人文资源。随着景区客流量的逐年快速增长,外来人员对当地图瓦居民的生活、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冲击。旅游地独特的人文景观及其文化价值是生态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之一,也体现了旅游地旺盛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发展生态旅游就要协调好旅游经济发展和当地人文价值保护的关系[4]。
2 相关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最早于1972年被提出,它的含义是指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5]。最初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但随着发展过程中一些社会、文化、环境问题的出现和加深,人们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支柱是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只有这四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让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在保证当前旅游景区资源和文化完整的前提下,使旅游景区的资源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能满足后代人发展的需求。这个理论主要强调的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与发展并举,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当地居民的支持,以及游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2.2 生态足迹理论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EF)又称“生态占用”“生态脚印”,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于1992年首次提出的[6,8]。1996年,其博士生Mathis Wackernagel在生态足迹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足迹分析法。它是通过测定在一定的地域、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条件下,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资源消费和废弃物吸收所必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与给定区域所能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进行比较,从而衡量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7]。
3 生态足迹实证研究
3.1 目前旅游生态足迹应用的领域
①不同尺度旅游地生态足迹实证研究:省域及城市尺度;旅游景区尺度。
②单项旅游项目的生态足迹实证研究:旅游餐饮生态足迹研究;旅游交通生态足迹研究;旅游废弃物生态足迹研究;旅游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旅游线路产品生态足迹研究[10]。
③旅游者生态足迹研究:吃、住、行三个领域。
3.2 生态足迹模型
3.2.1 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是指任何已知人口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总面积[9]。生态生产性土地是指具有生物生产能力的陆地和水域。根据生态生产力的大小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六种类型,即:耕地、草地、林地、化石能源地、建设用地、水域[11]。均衡因子,由于不同类型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生产力不同,因此需要用均衡因子将这些生产力差异的生态生产性面积进行等量化处理,转化成具有相同生态生产力的面积,以汇总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
3.2.2 均衡因子
均衡因子是某类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平均生产力除以全球生态系统的平均生产力,表示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潜在的生产能力[12]。本文采用国际通用的均衡因子如表1。
3.2.3 产量因子
由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管理方式及自然因素的不同,不仅单位面积的耕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化石能源地、水域的生态生产力差异很大,即使是单位面积相同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生态生产力也不相同。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类型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的面积不能直接比较衡量。需要用产量因子对同类生态生产性土地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不同地区同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生产力差异。我国各类型生态生产性土地的产量因子[13]如表2。
3.2.4 生态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是从供给的方面来考虑,又称生态容量。是指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完整性的前提下,一个地区能够提供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总面积[14]。加入产量因子均衡化处理后相加即可得到可供利用的生态承载力。在计算生态承载力时应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
3.2.5 生态足迹理论模型
EF=Nef=n∑(ri·ci/pi)
式中:EF代表总的生态足迹,N代表人口数,ef代表人均生态足迹,ri代表均衡因子,ci代表第i类商品的人均消费量, pi代表第i类商品的世界平均生产能力[6]。
3.2.6 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
EC=Nec=N(ajrjyj)
式中:EC代表区域总的生态承载力,N代表人口数,ec代表人均生态承载力,aj代表人均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rj代表均衡因子,yj代表产量因子。
3.2.7 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计算模型
ES/ED=EC-EF
式中:ES代表生态盈余,ED代表生态赤字。
将调整后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二者进行比较。当EF
4 喀纳斯生态足迹核算
4.1 核算
通过生态足迹模型对2014年喀纳斯景区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计算得出如表3、表4、表5、表6的计算结果。
4.2 分析
通过以上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出,2014年喀纳斯人均生态足迹合计为11.729514,生态承载力为1.056231;生态足迹远大于生态承载力,就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喀纳斯景区的生态问题严重,生态呈现赤字状况,生态赤字为10.673283。从生态足迹的计算可以看出,耕地、草地、建筑用地、化石能源用地的占用最大。
4.3 措施
从数据看,目前的形势不容乐观。喀纳斯景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它的生态承载能力是不变的。可利用的生态生产性土地也是有限的,那么只有通过减少生态足迹,才能改善生态赤字的状况,而生态足迹大部分应该是有外来游客和旅游从业者的生活和消费产生的。因此在旅游人员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只有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从而尽可能减少自身对景区生态足迹面积的需求,从而来减少生态赤字。
参考文献:
[1]刘旭玲.自然遗产地旅游生态安全评估与调控研究——以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为例[D].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博士论文,2008(5).
[2]张海霞,张旭亮.文化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探析——图瓦人村寨旅游开发的启示[J].生态经济,2006(2).
[3]韩磊.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评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9(5).
[4]杨兆萍,张小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J].地理科学,2000,20(5):453.
[5]曹利军.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9.
[6]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0(10):8-10.
[7]刘化吉.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县域生态环境评价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2.
[8]WACKERNAGEL M, RESS WE. Perceptual and structural barriers to inb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Economics from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spective[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6,20(1):3-24.
[9]刘宇辉,彭希哲.中国历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可持续性评估[J].生态学报,2001,24(10):2257-2262.
[10]何淑勤,郑子成,孟庆文,等.基于生态足迹的雅安市土地生态安全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0,17(6):118-122.
[11]张帅,董泽琴,王海鹤,等.基于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计算——以某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496-7498.
[12]陈涛,程畅,张雯娜,宫留留.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远安县可持续发展动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4):190-192.
[13]郭荣中,申海建,杨敏华.基于灰色模型的长沙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预测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5,22(4):195-200.
[14]周静,管卫华.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南京可持续发展研究[J].生态学报,2012,23(20):6471-6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