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的判断型存在句

2016-11-14 09:03丁韵
现代语文 2016年9期
关键词:儒林外史

摘 要:判断型存在句是表存在意义的判断句,用来确认人或事物的存在状况。在汉语存在句中,判断型存在句主要包括“是”字句和无中介动词句两类。

关键词:判断句 《儒林外史》 “是”字存在句 无中介动词存在句

存在句的语用类型包括叙述型、判断型和描写型三类。判断型存在句是带判断性质的存在句,用来确认人或事物的存在状态[1](P244)。三大语用类型并非泾渭分明,但大体来说,判断型存在句主要包括“是”字句和无中介动词句两类。

一、“是”字存在句

“是”字存在句由判断系词“是”充当B段,A+“是”+C结构。从逻辑上说,“是”字存在句在表示特定时空中某种事物存在的同时,否定其他事物或情况存在的可能。因此,“是”字存在句的语用价值在于,对某种存在状态具有强烈的确认性,判断意味十分明显。

(1)这革囊里是什么物件?(第十二回)

(2)这革囊里是血淋淋的一颗人头。(第十二回)

这两个句子是《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中的一问一答,问话人已知革囊中有物件,只是想确认“是什么物件”,回答确认了“是一颗人头”。因此,从此二例很容易得出结论,“是”字存在句在已知“存在”的基础上,多了“判断”和“确认”的附加义。

(一)语义类型分析

学界对“是”字存在句的语用类型的研究结论较多见的是认可空间类句,而否认时间类句和时空混合类句。吕叔湘(1980)阐述“是”字的存在句用法时说:“主语一般为处所词语”[2]。储泽祥等(1997)也认为“是”字存在句的“前段一定不能是时间”[3]。在《儒林外史》的“是”字存在句用例中,空间类句占据多数确属事实,但时间类句和时空混合类句也有所见。在《儒林外史》中共见“是”字存在句68例,其中空间类句49例,时间类句3例,时空混合类句16例。

1.时间类句

(3)在六朝时是四百八十寺,到如今,何止四千八百寺!(第二十四回)

(4)僧官忙回过头来看时,是佃户何美之。(第四回)

(5)平常每日就是小菜饭。(第十八回)

时间类句仅见此三例,例(3)时间词语表示的是本体时间,例(4)表代体时间,例(5)是本体代体时间同现的用例。

2.空间类句

(6)门外是个茅草棚。(第三回)

(7)这盒子里便是先君的骸骨。(第三十九回)

(8)他家一门都是龙睁虎眼的脚色,……(第四十五回)

(9)我这敝教酒席没有甚么吃的,只这几样小菜,……敝教只是个牛羊肉,又恐贵教老爷们不用,所以不敢上席。(第四回)

空间类句共49例,其中虚化空间用例仅上述例(8)、例(9)两例,其他用例均为实体空间。

3.时空混合类句

在所见16例时空混合类句中,时空并列的仅见2例。

(10)但赘进门来十多日,香房里满架都是文章……(第十一回)

(11)人只看见他大门口,今日是一把黄伞的轿子来,明日又是七八个红黑帽子吆喝了来……(第十八回)

例(10)为先时后空,例(11)为先空后时。除此两例外,其他各例均由位移性动词短语充当A段,时空交融。例如:

(12)过了城隍庙,又是一个湾,又是一条小街。(第十四回)

(13)上到山顶,便是一个八角亭子。(第三十三回)

(14)走将进去,便是三间屋……(第四十回)

此类句子多用于描写人物活动过程中的移步换景,《儒林外史》中此用例最为多见。王建军说:“位移的发生既离不开时间,又离不开空间,这正是此类存在句的时空呈交融状态的内因。”[4]

(二)结构类型分析

1.关于A段

如上例(12)~例(14),出现在时空交融类的“是”字存在句A段的都是动词短语,动词性成分充当“是”字存在句的A段在近代已经习见。

“是”字存在句的A段还是以名词性成分居多。例如:

(15)里面是三间大楼。(第十四回)

(16)地下都是水磨的砖。(第十四回)

(17)篱门内是鹅卵石砌成的路……(第三十三回)

(18)前面三里之遥便是一个村店……(第三十五回)

《儒林外史》中的“是”字存在句的A段所见的名词性成分都不算复杂,方位词和方位短语居多,例(18)稍复杂一点,由方位词加名词短语构成。

在《儒林外史》中偶见一例介词短语充当“是”字存在句A段的用例:

(19)在六朝时是四百八十寺,到如今,何止四千八百寺!(第二十四回)

主谓短语也可以充当“是”字存在句的A段,所见不多。在《儒林外史》中未见此用例。略举一例其他近代语料中的用例:

(20)众人观看,乃是一只无头的黄毛虎。(《西游记》第四十六回)

2.关于B段

“是”的前加成分多为限制性的副词,以“都”“又”“便”“就”等最为常见。例如:

(21)才进二道山门,两边廊上都是几十层极高的阶梯。(第十四回)

(22)过了一个小桥,照着那极窄的石磴走上去,又是一座大庙。(第十四回)

(23)中间便是唐玄奘法师的衣钵塔。(第二十八回)

(24)藤花旁边就是篱笆门。(第二十三回)

(25)门口也是个茶室……(第十四回)

(26)中间定是一个水晶结子……(第二十八回)

(27)一个月洞门过去,却是一个大院子,一个马棚。(第五十二回)

除了限制性的副词以外,“是”之前也偶见修饰性状语的用例。例如:

(28)只见那园里高高低低都是太湖石堆的玲珑山子……(第五十三回)

修饰性成分是指向存在主体的,因此它也可以移至“是”之后,就近修饰存在主体。《儒林外史》中未见,其他文献用例如下:

(29)两只大瓮、两个席篓,还有两条布袋、大缸、小瓶,尽都是满满的私盐。(《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八回)

此外,还见“是”字前出现插入语成分的用例:

(30)里面想也是个花园,有些楼阁。(第十四回)

由于“是”的动词性很弱,因此它排斥任何后附成分。

3.关于C段

C段存在主体仍是以名词性成分为主,在数量上占据绝大多数。以上所举例句中,大多是名词性成分充当的C段,而且《儒林外史》中的“是”字存在句用例的C段也大多简单。

除了名词性成分充当C段外,主谓短语也能充当“是”字存在句的C段。名词短语C段大多表示存在的某种事物,而主谓短语C段可以表示存在的某个事件,《儒林外史》中所见3例:

(31)诸名士看这湖亭时,轩窗四起,一转都是湖水围绕;(第三十回)

(32)后面火舱里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妇人在里边掌舵;(第五十一回)

(33)人只看见他大门口,今日是一把黄伞的轿子来,明日又是七八个红黑帽子吆喝了来……(第十八回)

《儒林外史》中未见动词性成分充当“是”字存在句C段的用例。

二、无中介动词存在句

系动词“是”作为存在句中介,“在时空词语和存在主体之间的连接作用比较松散,有时可在语境支持下自行脱落”[1](P246)。《儒林外史》中也可见类似用例:

(34)忽然前面一对高灯,又是一对提灯,上面写的字是“盐捕分府”。(第十八回)

(35)同着一直走到一个巷内,一带青墙,两扇半截板门,又是两扇重门。(第十九回)

(36)合面又是三间敞榭,横头朝南三间书房后,一个大荷花池。(第三十一回)

以上三例,“是”字句和脱落了“是”字的A+C存在结构同现,这里所谓的“A+C存在结构”就是无中介动词存在句。据此,王建军等学者推测无中介动词句导源于上古汉语的无系词判断句式,这是合理的。另一方面,无中介动词句因为缺少中介动词B段,因此它忽略存在方式。齐沪扬(1996)在论述“零动词句”的存在方式时说:“零动词句单纯表示某一位置点上的一个物体,至于物体以什么方式留存在位置点上,零动词句无法在形式上做出解释。”[5]基于以上两点,由无系词判断句式演变而来可能决定了无中介动词存在句带有判断意味,忽略存在方式的表达决定它的描写性不强,故而将无中介动词存在句归入判断型句更为恰当。

无中介动词句是“A+C”的二分组合,缺乏中介成分B段。依据C段存在主体是否前加定语的区别,又将其细分为定名谓语存在句和“NP1+NP2”型句两类。

(一)定名谓语存在句的结构特征

此类存在句由定名结构充当句子的C段,借用杜瑞银(1982)的提法,称其为“定名谓语”存在句,“是指表示存在事物的名词与它的修饰语结合,不借助于动词,直接充当句子谓语的一种句型,其形式是:‘处所词语+定名词组。”[6]在语料中,谓词性成分充任C段的无中介动词句确有所见,但它们也都可以用谓词性成分后省略了名词性中心词来解释。

例(34)~例(36)都是定名谓语存在句与“是”字存在句同现的用例,在《儒林外史》中还可见此类句与“有”字句及行为动词中介句同现的用例。如:

(37)两人坐定,看见河对面一带河房,也有朱红的栏杆,也有绿油的窗栏,也有斑竹的帘子,里面都下着各处的秀才,在那里哼哼卿卿地念文章。(第四十二回)

(38)左边一个仙鹤,右边竖着一座二十个字的碑。(第十四回)

1.关于A段

A段的时空词语以名词性词语占绝大多数,一般由方位词或方位短语充任。如:

(39)里面几本残书和几两银子……(第八回)

(40)旁边一张土炕。(第三十五回)

(41)城里几十条大街,几百条小巷,都是人烟凑集,金粉楼台。(第二十四回)

(42)左边窗子口一张长桌,一个秀才低着头在那里写。(第二十三回)

动词性成分充任A段的用例与“是”字存在句相仿,多是位移性的。例如:

(43)走上去,一个大庙,甚是巍峨……(第十四回)

(44)果然走不到一里多路,一个小小山冈,山冈上一个少年在那里打弹子。(第三十九回)

A段位置上也偶见介词短语和主谓短语,在《儒林外史》中未见相关用例,但在其他近代语料中偶有所见。如:

(45)当中蛮阔的两扇黑漆大门……(《醒世姻缘传》第五回)

(46)可可的和尚方才坐定,才敲动鼓钹,一阵黑云,倾盆大雨下得个不住……(《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回)

几种成分复合充任A段的用例在《儒林外史》中也有所见。例如:

(47)横头朝南三间书房后,一个大荷花池。(第三十一回)

2.关于C段

C段的定名结构,其定语由数词、数量短语、表示数量的其他修饰性词语以及表示状态的修饰性词语充当:

(48)那山上几百番子,藏在上洞里……(第三十九回)

(49)上面一个横匾,金书“南屏”两字。(第十四回)

(50)钻进一个石罅,见石壁上多少名人题咏……(第十四回)

(51)屋后横七竖八,几棱窄田埂,远远的一面大塘,塘边都栽满了榆树、桑树。(第一回)

C段存在主体以名词性词语为主,也偶见谓词性成分,但语义仍然是指向名物的,可以看成是其后省略了名词性的中心词。例如:

(52)不想头顶心里一点疼痛(的感觉),着实难忍……(第三十五回)

由此可以认为名谓语存在句在句法上属于名词性谓语句,因其C段居于谓语位置,因此可见前加副词修饰的用例:

(53)打开看时,共五百两银子。(第五回)

(二)“NP1+NP2”型存在句的结构特征

两个名词性成分直接依靠语序排列起来构成主谓结构,充分体现了汉语语义型语法的特点。如果把A段的时空词语记作NP1,把C段表示存在主体的名词记作NP2,那么此型句就可以记作“NP1+NP2”型存在句。

1.A段的[+周遍性]语义与C段数量定语的脱落

此型存在句是结构最简单的一种存在句。其A段以表示空间位置的处所词语为主,且在语义上大多包含[+周遍性]的语义特征。例如:

(54)一个人从屋檐上掉下来,满身血污……(第十二回)

(55)只见椅子上坐着一个人,一副乌黑的脸,两只黄眼睛珠,一嘴胡子,……(第二十九回)

(56)只见楼上走下一个肥胖的道士来……满腮胡须……(第三十回)

这些表示空间位置的名词前面都有“满、一”等限制性成分,使其带有[+周遍性]的语义特征。在“是”字存在句里也有类似用例。如:

(57)但赘进门来十多日,香房里满架都是文章,(第十一回)

(58)僧官迎了出来,一脸都是笑……(第二十八回)

(59)只见一路都是深林密箐。(第三十九回)

(60)他家一门都是龙睁虎眼的脚色……(第四十五回)

这似又可证明前述无中介动词存在句与“是”字存在句的相近关系。

刘顺(2001)认为,名词前面作定语的数量短语是影响名词谓语句自足的语言形式[7]。而“NP1+NP2”型存在句的C段前之所以可以脱落数量短语,正是因为A段词语[+周遍性]的语义特征。“从语义上说,此类句式表示存在物充满整个处所,因此,从说话人的心理感觉来说,注意焦点不在事物的数量上,而是把事物看成充斥整个空间的一个整体。”[8]即使个别用例的A段不带有明显的[+周遍性],但整个句子在语义上强调存在物之多,充满整个处所,它的C段名词前也可以脱落数量短语。例如:

(61)城里城外,琳宫梵宇,碧瓦朱甍,在六朝时是四百八十寺,到如今,何止四千八百寺!(第二十四回)

(62)园里合抱的老树,梅花桃李,芭蕉桂菊,四时不断的花。(第三十五回)

事实上,还有个别句子,它们的A段既不包含[+周遍性]的语义特征,全句又没有明显的周遍充满的意思,C段名词之前仍然没有数量定语,在《儒林外史》的用例中有以下两种情况[9]:

第一,对存在主体的数量说明通过非数量定语的其他方式呈现。如:

(63)到晚来,两边酒楼上明角灯,每条街上足有数千盏。(第二十四回)

第二,句子用于对存在事物进行罗列式的介绍。如:

(64)只见中间奉着灵柩,面前香炉,烛台,遗像,魂幡。(第四十八回)

(65)殿上泰伯神位,面前供桌,香炉,烛台。(第三十七回)

2.关于C段

“NP1+NP2”型存在句的C段以名词和名词短语为绝大多数,以上所举各例均为名词或名词短语充当C段。《儒林外史》仅见2句例外:

(66)枣子底下,一封一封,桑皮纸包着。(第五回)

(67)我们这里生苗、熟苗两种,那熟苗是最怕王法的……(第四十三回)

例(66)、例(67)的C段由数量短语充任。

“NP1+NP2”型存在结构除了独立成句外,常常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和补语。例如:

(68),在河里捉鱼。(第三十六回)

(69)书房内满壁诗画……(第十一回)

(70)晁夫人唬得<通身冷汗>。(《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回)

3.“满/一N1的N2”结构

潘文(2005)记作“满N1的N2”的结构在《儒林外史》中也有所见,都是呈现为“一N1的N2”形式,其中的“一”与“满”一样,都具有[+周遍性]。潘文阐述了三点:第一,“N1都是表处所、容器意义的名词”;第二,“N1前的‘满、全之类的修饰语”;第三,“有‘满之类词语修饰的表处所的名词后面就可以是孤零零的名词。”[10]基于这三点,“满/一N1的N2”结构与“NP1+NP2”存在结构非常相像。所见的几例“满/一N1的N2”结构有1例独立成句:

(71)循着塘沿走,一路的朱红栏杆。(第二十二回)

其他各例都并非独立成句,它们在句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和补语。各举一例如下:

(72),一网打尽。(《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四回)

(73)那人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第三十六回)

(74)只见那朋友的儿子,挂着一身的孝。(第四十八回)

(75)他那一双稀烂的蒲鞋,踹了他<一书房的滋泥>。(第五十五回)

(三)无中介动词存在句的语义类型分析

无中介动词存在句在语义类型分布上极不平衡,以空间类句占绝大多数,时间类句和时空混合类句所占比例极小。

1.时间类句

无中介动词存在句时间类句仅见3例:

(76)到晚,果然一乘轿子,两个“巡抚部院”的灯笼……(第二十七回)

(77)次年,二十里外杨家村一个姓杨的包了去教书,每年三十两银子。(三十六回)

(78)打开看时,共五百两银子。(第五回)

例(76)、例(77)A段时间词语表示本体时间;例(78)A段时间词语表示代体时间。

2.空间类句

此型句空间类句仍然占据绝大多数,前述诸例大多为空间类句,此处不再赘举用例。与“是”字存在句相似,空间类句中表示虚化空间的用例极少见。无中介动词存在句中的空间类句全部都是现实空间用例。

3.时空混合类句

所见时空混合类句略多于单纯时间类句,在《儒林外史》中见5例。如:

(79)到晚来,两边酒楼上明角灯,每条街上足有数千盏。(第二十四回)

(80)便跟着丫头走到厅背后左边一个小圭门里进去,三间楠木厅,一个大院落,堆满了太湖石的山子。(第四十回)

例(79)A段为时空并列,先时后空;例(80)A段是位移性描述,时空交融。

(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明清白话小说存在句研究”[项目编号:2014SJD772]。)

参考文献:

[1]王建军.汉语存在句的历时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3:244,246.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34.

[3]储泽祥,刘精盛,龙国富等.汉语存在句的历时性考察[J].古汉

语研究,1997,(4):13-20.

[4]王建军.时空在汉语存在句中的表现形态[J].语文研究,2005,

(4):15-18.

[5]齐沪扬.表示静态位置的一种零动词句[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

科学版),1996,(3):125-131.

[6]杜瑞银.“定名谓语”存在句[J].汉语学习,1982,(4):

9-15.

[7]刘顺.影响名词谓语句自足的语言形式[J].汉语学习,2001,

(5):18-22.

[8]宋玉柱.名词谓语存在句[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

(4):87-90.

[9]丁韵.近代汉语存在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10]潘文.试论“满N1的N2”的结构和功能[J].语文研究,2005,

(2):12-14.

(丁韵 江苏泰州 泰州学院人文学院 225300)

猜你喜欢
儒林外史
单宝塔诗
《儒林外史》中的家庭伦理理想论析
清代优贡制度下的“辩才”
从《儒林外史》来看明清科举制度
《儒林外史》中“土仪”一词考释
浅析《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形象和讽刺艺术
从匡超人的形象变化看《儒林外史》的主题
儒林中的“美”与“丑”
从《儒林外史》看科举制度下学儒的生存百态
试谈小说情节素材的文本解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