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纯纯
摘 要:吴敬梓在《儒林外史》刻画了许多三六九等的人物,借此揭露了科举制度下的众生相与社会百态。其中的许多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也能给我们当今社会一些启发与警醒。争名逐利,到头来也只是一场空。
关键词:儒林外史;人物形象;讽刺艺术
不管在哪种社会、哪个时代,人总是有分3、6、9等,当然其中的标准是不尽相同的。在吴敬梓笔下的那个时代,不同的人心中的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差别,也许世俗人与许多达官贵族一样认为加官晋爵的人才是上等人,但是在吴敬梓和我们这些几百年后的读者心中,自有我们的评判标准,那就是一个人的德行。
首先自然要赞扬一下那些上德之人,这些人能在整个社会都崇尚入仕的风气中出淤泥而不染,在众人皆醉的情况下孤单地清醒着,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第一个自然是王冕,虽然王冕不是出生贵族,没有机会去到学堂,但是也正因为这样的契机,使他的思想跳脱出了科举制度下学生思想的僵化,他的视野广阔,眼睛不止盯着书本,更看到了人民的生活与政治时局,他的优点正是八股取士下的文人们所欠缺的。王冕是一个不羁的人,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做自己觉得应该做与想做的事情,当然他做的事情也都是符合礼义的。同时,他也是一个大孝子,亦不忘礼乐章法。即使在经济困难的条件下,王冕还是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趋炎附势、欺善怕恶,正是因为他心中没有对名利的执着追求,他才能做到坦坦荡荡,自然率性。还有聚在南京的几位一时传为佳话的杜少卿、庄尚志和虞育德,相比之下,他们要比王冕幸运,因为他们能遇到惺惺相惜的朋友,至少心灵不会那么孤单,回想起他们在繁华的南京城广结好友,饮酒作诗,无拘无束,自由惬意地享受生活,真是令人钦羡!杜少卿尽心竭力地去侍奉只是他的门客的娄老爹,足见他德行之高,不仅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更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仅如此,他更能坦然面对财富,拥有的时候乐于与人分享,为天下人都能慷慨解囊。回归普通人的生活后,他依然能享受生活,与妻子携手欣赏美景,不顾那些腐儒的指指点点,所以在所有人中,我最欣赏的就是他,他身上没有传统读书人的陈腐气,多了一些自由惬意的空气。而这些上德之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汲汲于富贵。
当然更不乏一些道德低下之人。从第十六回可以看出匡超人本是一个孝子,为了父亲可谓是尽心竭力毫无怨言,为人也是忠厚老实的,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坚持苦读的精神更是令人钦佩。然而就是那几场考试,使一个本性如此纯良的人变得自私自利,贪得无厌,卑躬屈膝,趋炎附势丑态毕露。倒不是那几场考试有什么力量,而是它们让他初尝金钱地位的滋味,此后,它们便一直引诱着他,直到他沉沦在名利场里无法自拔。他结交了一群想走“终南捷径”的假名士,也开始做他的梦。家里尚有结发妻子却在外另取新妻,不断夸口自己的文章为今世之最,诋毁他人的作品,为了钱谋替人考试事后把此事推得一干二净,连对于自己有恩却身陷囹圄的潘三爷唯恐避之不及。他的丑陋形象可见一斑。
再回到科举本身,《儒林外史》是以它高超的讽刺艺术而闻名的,这本书本身就已被灌注了很多作者对科举制度的看法,更准确地说是批判。首先是科举对读书人的荼毒。第一点自然是眼光的局限性,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大部分学生就只读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的范文,已是高中举人的范进却不认识苏轼就是一种典型,博览群书、学富五车这些词用在他们身上应该并不恰当吧,也许他们也真正经历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十年寒窗苦,但是其实他们更多的是在与一场考试作斗争,而不是在关注文字和学问本身。这样的他们被选拔出来处于同时代文学界的高位,却不具备文人最基本的人文素养,是否很讽刺呢。其次是科举制度下学生思想的僵化,八股取士延续了几百年,这几百年来所有学生读同样的书,接受同样的教育被灌输同样的思想,他们的思想大都千篇一律,被束缚在一个既定的框架中。而那些脱颖而出的人,只不过是多用了一些华丽辞藻为干瘪的思想粉饰,其本质其实是大同小异的。从马二先生所说的历代举业可得知,这是为所有读书人提供平等的机会和确切的努力方向,但也真真切切地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再者科举制度的重压下很多读书人的心理状态其实是很不健康的。学生们对科举考试对功名的渴求已到了痴迷的地步,在这样的制度下面,他们的心理是脆弱的,甚至是不健全的。一场考试会决定之后一生的荣辱,在这样的长期重压之下,他们如何能够拥有健康的身心?不知是否是作者有意设计的,书中每有人高中,便会伴随着其家人的逝世,倒是那些不求功名的人可以尽享天伦。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作者的价值观。科举制度的作用是为朝廷选拔官员,这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如果操作不当便会沦为贪污腐败分子蛀蚀国家根基的毒药。结合匡超人在潘三按照潘三的吩咐替考赚钱可以看出科举制度下其实炎症不断,那看似光鲜亮丽的表面其实有着很多错综复杂不为人知的权钱交易。这不仅使科举具备的最大优势“公平”被破坏,更助长了官场腐败的风气,随着这种风气的不断蔓延扩散,官员沆瀣一气,整个国家的政治体系都将岌岌可危。
读完《儒林外史》,相信很多人都会对科举有自己的评价。但是无论褒贬,最重要的是从现在看到过去,现在的高考和国考多多少少也有科举的影子在吧,今昔对比我们应该反思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我想这才是历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