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
我最亲爱的,你过得怎么样,没有重视的日子,你别来无恙?你是否还一如从前,若守着高砌的秦砖汉瓦,珍护着曼妙的唐诗宋词?人们说,总有一个瞬间,让你想拼尽全力保存,亦有一种文化,令你刻骨铭心,永不遗忘。那么现在,你是否已被刻骨铭心,又是否已被永不遗忘。
我最亲爱的,最亲爱的传统文化,你,怎么样?
楚辞论语 传统
一句哲理,传承千年源远流长;一曲离骚,痛人心扉令人感慨。传统之精髓,在于传承;传统文化之重要,在于它可以历经千年审视,却依然傲然挺立、岿然不动。
《论语》乃儒家之本,一是传统文化之根基。它似乎是命运多舛的女子,秦朝的焚书,西汉的独尊,隋唐的推崇,民国的复兴,都未使他绝迹;它又似意志坚定的有志青年,纵然天下对我评头论足,我也坚信我有我的美好。正如方舟子的书中所说,一万个人中只有一个天才,而我,就坚信我是那个天才。此番自信飞扬,如何不令人敬佩。
《论语》如此,楚辞亦是。那是在战火纷飞,奸人当道的战争中少有的一颗赤子之心,却在诬陷与怨恨中坠入水底,留下为世传诵的楚辞,作为最后的纪念。那一曲《楚辞》,抒发了多少抱负,即使他已然被流放;那一曲《离骚》,郁结了多少悲愁,使人被发行吟“长太息以掩涕兮”;那一曲《离骚》,又指引了多少方向,震撼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心灵。
屈原,也许有一天,你的身影消失在世界的尽头,但你流传的文化,正如楚辞,熠熠闪光,永不磨灭。
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它们穿越千年历史,只为使你忆起,那年,有人叫孔子,是如何穷其一生,来传扬他的仁义;亦有一位屈原,是如何于悲愤中化作满江水。
我曾踏月而来。
唐诗宋词 文化
漫漫唐宋,悠长在史卷深处;款款诗词,点缀在历史长河。传统文化之盛世,若唐宋居二,便无朝敢称首。笔墨纸画,独自徜徉,疏远了尘嚣。那一卷文字,扰乱了谁人的相思,又舒展了谁人的眉眼。那一只画卷,澎湃了谁人的遐想,又喧嚣了谁人的情愁。纵观唐宋,有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闲适,也有辛弃疾“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有苏轼“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的相思与无奈;亦有李清照“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愁绪与悲苦。唐诗宋词,未尝不是传统文化中那最富色彩的一抹意蕴。穿越千年,只为你而来,只为你诵读这盛世的文采,为你留下这未散的芬芳。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在唐宋,找寻传统文化的残迹,收集千年遗落的旧梦。
尾声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最是那一面惊鸿,谱写了多少文人梦,传承了多少中华情。寒冬腊月,漫天飞雪似你来;春水乍起,春风十里不如你。暮春三月,我在遥远的现代,做一场传统文化的梦,梦里,你依然繁华,像你初始模样。
传统文化,我最亲爱的传统文化,只愿繁华落尽,世事沧桑,你依旧高贵,一如你最初模样。
(指导教师:刘坚 评委:徐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