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

2016-11-14 21:44石磊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42期
关键词:动手学会课文

石磊

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具体地说就是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是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的外显标志之一。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和运用学法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教学内容的深层体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质疑问难,鼓励积极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的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传统的教学观往往是教师依照“常态曲线”建立起对教学的期待,然后通过教师的启发、评价、矫正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定型化的教学模式被布卢姆称之为目前教育制度中最浪费和最有危害的一种。而学生学会提问无疑是摆脱这种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良药,也是开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一把“金钥匙 ”。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有:

第一,解题问。就是引导学生看到课题后,学会提出想了解的问题。好的题目往往用精警的词语,对课文内容和主旨作富有特色的浓缩和概括,立意高妙,引人入胜。解读这样的题目,往往也就成了学生读懂全文的纲要,它不仅能提挈全文,而且又能聚集文意,贯通文脉。

第二,疑惑问。就是要求学生预习后,针对不理解的地方发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疑问和解决疑问。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针对疑惑的地方提出问题,聚集自己的思维指向。

第三,诱导问。就是深入学习教材时,诱导学生质疑。起始阶段,学生往往在提问时抓不住要领,这就需要教师在关键处扶一把,由浅入深地设置一定的坡度,教会学生提问,渐渐达到会问的目的。《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佛牵,强而佛抑,开而佛达。”这就是强调教学重在启发诱导学生敢于提问,善于发问,擅长发问。针对一篇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每课的课后练习来学会提问,具体研读课文时,可以利用课后练习和结合中考热点题型来设计问题。

二、参与讨论,鼓励畅所欲言——引导学生学会讨论

所谓“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众多的学生间的对话,相互交流,实现教学目标。它是一种群体性的合作学习,讨论法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单向信息传递的束缚,能够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信息传递,因此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显著的效果。学生参与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消除胆怯,剖析教材,大胆质疑。引导学生消除胆怯的心理因素,针对教材内容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有理,能够自圆其说就好。黑格尔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应多多鼓励学生发表独创性的见解,要求学生不是被动地掌握现成的知识、结论,而是积极地参与到对知识的内容和形式的构建中。俗话说:“灯不拨不亮,理不争不透。”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文本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讨论主题,理解题旨。就是引导学生围绕文章的主题讨论,理解文本的主题。在一堂课中的哪个环节组织讨论,讨论什么问题,至关重要。把握好讨论的主题,即决定着讨论的方向,又关系到讨论的价值,可以说是组织讨论的艺术之魂。

第三,筛选要点,恰当表达。信息的传送方式一般是接受信息到输出信息,接受有一个筛选的过程,输出有一个怎样表达的过程,如果说接受信息是听的过程,那么听后会说就是一个输出的过程。有输入和输出才符合信息学的有关原理,针对别人发言的内容观点,或赞同,或反对,或需要补充等都要说一说,评一评。这样做不仅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对培养学生听后会说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三、动手操作,获取实践信息——引导学生学会“动手”

学生的操作过程是学生思维过程的体现,因此,动手操作不但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金桥”,而且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更是学生主动性学习的重要外显性标志之一。

首先,鼓励学生动手画一画。初中语文课本之中,有一些文章特别是说明文的内容,是可以借助于想象画出来的。例如,教学《向沙漠进军》中风沙的主要进攻方式之一阵地战时,鼓励学生细读文字材料后动手画一画,学生更容易理解阵地战进攻的要旨。

其次,鼓励学生动手演一演。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课本中的词句或片段,是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让学生演一演能够表演的文字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的具体可感的表情身体运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是学生整体的语文素质。

猜你喜欢
动手学会课文
学会分享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动手动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