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月婵
刘醒龙乡土小说的人文关怀
◆史月婵
刘醒龙乡土文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浓浓的人文关怀。在现代化的语境中呈现人的生存处境,对人性进行深切的探察,这是刘醒龙作品的突出特征,而在批判中理解人性的丑,积极弘扬人性的善,这也是作者自身审美理想的寄托。在当下文学创作普遍丧失理想性维度的状况下,刘醒龙的小说始终不忘探索人性这一经典的文学主题,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感,这种创作态度值得敬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物质文明的进步使人们的衣食之忧得到解决,市场化为人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与物质的享受,但市场经济的实用性与功利性特征,又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消解。人们虽然解除了生活危机,但是又受到了人文精神失落危机的困扰。对道德理想进行说教,阐述人的理性尊严,关注人生,体现价值追求,这些不再是九十年代以后文学创作的主话题。在一些文学创作中,缺失了对人文精神的阐述,“人”在文学中悄然逝去,虚无缥缈的人性灵魂在文学作品中游荡,因此文学本来坚固的根基受到了挑战,在社会市场的发展中,文学由于缺乏依托对象而显得孤立无援。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精神的守望者,一大批作家仍然坚守着创作纯文学的阵地,坚持着形而上的追求,对文学的本质进行弘扬。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他们对人文精神世界的存在起着守护的作用。虽然在商品化的社会中,他们略显孤独,但也就是这份孤独成就了他们自身的伟大。他们的作品刺激着人们的文学感官,阐述着文学的人文意义,价值规范的标准也因此得以充分体现。在这些孤独者的身影中,刘醒龙表现得尤为明显。作者从创作伊始就将“人”的问题呈现在读者面前。刘醒龙从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黑蝴蝶,黑蝴蝶……》登上文坛,如今已经出版了十部小说,共十卷,二十三部中短篇小说集,共二十六卷,所发表的文字达到上千万,创作了多部为人所熟知的小说,如《凤凰琴》、《村支书》、《挑担茶叶上北京》、《分享艰难》,再如《天行者》、《圣天门口》等,其中《挑担茶叶上北京》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天行者》更是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另有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入围的长篇小说《圣天门口》改编成电视剧。他在耐心和持久的创作中赢得了声誉。在商业化的影响下,刘醒龙依然秉持着一个作家的良知而写作,他试图以自己的写作震醒世人的麻木和不仁,他日后也基本沿用了这一创作信念。在当时,这种思考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与当时的主流文学创作主旨存在较大差异。但是无论他随后的创作风格如何变化,他一直坚持不媚俗、不奉承,从不改变自己的创作信念,力争成为一个“上不巴天、下不挨地的孤家寡人”①。
刘醒龙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述,体现出他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他把乡村人的爱恨情仇和喜怒哀乐作为他创作的源泉。从一定意义上来看,人对于社会和人类的责任感,也就是人的理性良知,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而反映当下劳动人民的生活,也就是社会良知和人文精神的体现。多元化是现代社会文学创作的渠道特征,不可否认的是在众多的创作中,缺失了对农民群体的创作,虽然这反映的只是文学创作的侧面,但是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醒着人们对社会良知的认同。文坛需要“正义感”,刘醒龙认识到“一种作家是用思想和智慧写作,一种作家是用灵魂和血肉写作,对于文学来说,后一类作家更为紧要,更为珍贵”②。从刘醒龙的作品来看,他的创作离不开农村和农民,他的小说大都在描述农村人的生活,向人们呈现着农村人的命运形态。他把社会底层人物作为自己创作的主人公,在城市繁华的映衬下,他们更加体现了农村人生活的艰辛,他们中不但有惨淡经营下城市工厂的工人,还有生活在城市贫民区的小商小贩。孙太平、林茂、作为知识分子代表的赵老师,这些被刘醒龙成功塑造的人物,都是农村人的代表。孙太平,出自作品《痛失》,是农村中基层干部形象的代表;林茂,出自作品《寂寞歌唱》,是中国私营企业领导的代表;知识分子赵老师,出自作品《威风凛凛》,他隐忍的处事原则代表着中国农村一大批知识分子的生活处境。突出表现乡村女性人物形象也是刘醒龙作品的特征,他从现实的角度表现女性烂漫的特征,让读者印象鲜明。也就是说,刘醒龙作品的主角都是生活在中国农村的各种人物,他们的喜怒哀乐构成了刘醒龙作品的描述。这些描述的组成与作者自身的生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他的先辈人居住在团风县上巴河张家寨村,他的童年因父亲工作调动的关系,他们的生活从大别山腹地的英山县石头嘴镇开始,一直处于不定的状态,单单小学几年间,就各地辗转,漂泊不定的生活,让他尝尽各种生活考验的艰辛,因此大别山的生活在他的记忆中格外深刻。生活环境的转变让他见识到不同的人和物,对乡村有了更深的感触,这也为他作品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纵观刘醒龙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他的作品的人文立场与农民的血脉相通,就相对于全国人口而言,有80%的人口为农民,就全世界人口来看,也有16%的人口为农民,但纵观文学史的历史发展,很少有作者把作品的主角定位到农民身上,真正以农民为主题,把阐述农民精神和灵魂作为文学创作的开创人是鲁迅,由此之后,人们意识到农民问题应该成为作家创作的一个主要方面。“以冷静的态度,抱着少有的热情,对中国农民的生活进行观察,你的心灵除了震撼之外,还会有痛楚的感觉。”③他的创作对象一直是农民,这也是他令人钦佩的地方。文学关注的对象应该是人,而作为数量最多的农民应该成为当代作家关注的对象,因为文学也叫“人学”。
关注普通民众的命运,这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有迹可循,例如屈原的悲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痛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鲁迅的豪迈“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些诗句将人文精神展露无遗。中国的乡土文学作家除了包括鲁迅、沈从文、汪曾祺等,还包括贾平凹、刘醒龙等,他们的创作在怀念农村生活的同时,还向人们展现了不同时期中国农村生活的风貌。通过对这些乡土小说的阅读,读者在真实感受底层农民生活状态的同时,还了解他们生活的苦难与艰辛,以此对他们的生活予以关心。
阅读刘醒龙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农民生存状态的真实表达,就是他乡土小说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社会的进步带动了人们生活的改善,而先锋实验和圈套叙事成为作家们热衷的话题,因此他们在创作中虚化了农村和农民的生活,甚至还带有明显的漫画性质,这些作家在自己的理念下,在作品中屏蔽了农民生活的现实。但是刘醒龙则在创作中反其道而行之,他更多地把突出农村生活的艰辛、表现低层小人物生活的不易,作为自己创作的主题,将真实的农村生活呈现在读者眼前。以他的代表作《村支书》为例,身为一村之长的主人公村支书,同样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文中做了这样的描述:“五口闷闷地低头将各自碗里的粥喝得哗啦一片响,桌子中间只有一碗腌辣椒。”④通过这些描述,农村生活的严酷性跃然纸上。再看他的作品《凤凰琴》,文章的主人公是生活在大山深处的界岭小学里的师生,作品这样描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学生们的早饭是放了盐和辣椒压味道的昨夜的剩饭”,“有的学生自己伸手到腌菜缸里捞起一根白菜,拿在手里嚼着……”⑤这些场景的描述,不禁让人联想到非洲的难民。教师没有正常的工资可得,学生在夏天漏雨冬天漏风的教室里学习,学校的运行仅靠着教师孙四海提前卖掉自家的茯苓而勉强维持。作者刘醒龙通过他的笔让人们感受到了底层农民生活的艰辛,其目的就是唤醒社会大众,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他的作品在丰富人物形象描写的同时,加深了人们对乡土人物的认识和了解。
描述农村人生活的真实状况,是为了从人文的角度引起人们对农民的关注。也就是说刘醒龙的作品最终的落脚点是为了激发人们对人性的关注,从积极的方面对人性的发展进行思考,体现了作者积极向善的期望。“科学技术促进现代化发展,人文精神则主导人性的发展。”⑥纵观现代文学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对农民做了两种不同风格的描述:一种描述,是阿Q系列,最先出现在鲁迅的作品里,他们是中国愚昧农民的代表,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作者对此的描述是为了对更多的中国人进行心灵上的启迪,达到文学救国的目的。第二类描述,是对美好人性的描述,源自沈从文对湘西世界的描述,但更多体现的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化的世界。纵观刘醒龙的作品,他是从现实和哲学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乡土文学的创作,因此不同于前两种的描述,一方面不像鲁迅那样对国民性进行严峻的批判,另一方面也不像沈从文那样从清新的角度对乡村生活进行赞美。他将自己和鲁迅先生做了对比,认为鲁迅先生主要通过作品来批判国民的劣根性,而自己与之完全相反,通过文学作品来展现国民的优劣性,但是同时又打破理想主义色彩,把人性放置于现实生存之中加以检验。通过作品的每一处细节去展现人格、尊严和价值规范。刘醒龙后期在张家嘴水库工作生活,这段生活让他品尝到了生活的五味杂陈。也就是说这一特定时期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作家作品的内涵。生存的压力一直存在于刘醒龙的生活中,这让他对人性有了更深的感触,让他写作中对人性美的描述更加真实,对人性恶的批判也更加深刻。细细品味他的作品,文章主人公的可爱或者是可恶,都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不存在无所谓的同情,也不存在无所谓的指责。作者总是对人性抱着乐观的态度,他的作品是他对美好人性向往的寄托,他将复杂的情感寓意与文中小人物的塑造,从温情的角度批判人物性格的弱点。比如说在《村支书》这部作品中,主人公村支书个性鲜明,自尊心极强,受到村民的一致推崇。与社会发展实际相比,老支书的思想和行为明显已经落伍,可是尽管如此,他依然显得可爱,依然受到村民的欢迎。刘醒龙塑造老支书人物形象的出发点不在于表现表现老支书的顽固、跟不上潮流,而是提醒人们注意时代的变化,提高生命强度和人格强度。小说《凤凰琴》中所有人都为转正名额明争暗斗,但当以转正名额为象征的利益突然来了之后,大家一下子都在想:它有什么意义,既然我不能离开这个穷山沟,这样的利益又有何意义?其实,拿到转正名额和没拿到转正名额,这里面并没有可以办成铁案的对与错。小说因此提供了一个极大的思索空间。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这类问题,在道德上选择对了,以日常人生的标准来衡量却是错的。其实还有与之相反的选择,利益总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而道德却与人生密切联系。无论是对还是错,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对为了争夺转正名额而进行各种不道德行为的批判下,刘醒龙其实也带有些许同情与理解。他真正想要批评的是不公正的社会,民办教师们在艰难的环境中为了孩子们的启蒙教育而努力,得到的却是连生活基本需求都不能满足的廉价酬劳。商业文明的发展,冲击着当代作家的创作,对传统乡土文化资源的汲取,代表着对时代社会堕落的拯救。
近一百年以来,中国文学发展之路并不平坦,而是几经曲折,对乡土文学的抒写时断时续,甚至一度被掩盖,但是中国作家一直坚守着对乡土情怀的热爱,没有将其彻底放弃。刘醒龙是无数中国作家其中之一,他自始至终从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衡量自己,并不断将中国文人所具有的“士”气与中国近代化作家的追求结合在一起。刘醒龙的作品大都是对农村底层民众生活的描述,但是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我们透过弱势群体的苦难生活,更多的是对人性美与丑的关注,对和谐心灵的追求,作者写作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为当代人提供当代人文精神的新视界。在同情的基础上予以关怀,这是刘醒龙的创作作品的主要特征,他对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艰辛的描述,首先体现了他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同时也体现着他对人文理想的价值的追求,作品中对人性美与丑的描述,不仅是作者思想内涵的体现,也是他对世人的警醒。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刘醒龙展开了他的创作,通过对普通人的现实关怀,引申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分析刘醒龙的作品创作,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因此可以说,刘醒龙的创作在警醒人们对现实进行思考的同时,还对建构现代乡土文明社会起到了必不可少的推动作用。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城乡二元对立成为最突出的特征,崇高日益淡化,娱乐甚嚣尘上,可是刘醒龙却不盲从,希望能够从起点寻找文明。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勤勤恳恳,并在作品中展现了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成为当代文坛中一颗耀眼的星。
注释:
①胡孙华:《武汉作家刘醒龙摘取茅盾文学奖》,《长江日报》2011年8月21日。
②刘醒龙:《创作手记——仅有热爱是不够的》,《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5期。
③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当代》2003年第6期。
④刘醒龙:《村支书》,《刘醒龙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223页。
⑤刘醒龙:《凤凰琴》,《刘醒龙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270页
⑥彭文中:《迷失: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学的人文关怀》,《当代文坛》,2003年第3期。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