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2016-11-14 21:44郑修婷
关键词:护理安全心内科风险管理

郑修婷

【摘要】目的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评价安全管理效果。方法 医院自2015年在心内科开展“安全管理伴我行”活动,组建了“安全管理小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综合文献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现场调查法,收集不良事件报告,咨询上百名患者、科室护士的意见,收集资料,进行讨论,进行因素分析,制定改进策略。结果 2015年,危象抢救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延迟出院率低于2014年,护理满意率高于2014年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较多,来源复杂,强化护理管理可控制风险。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安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6.0.02

科学的护理管理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关注重点。只要有护理活动便存在护理风险,护理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护理不安全事件已成为威胁护士、患者及其家属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以跌倒为例,报道显示约为40%~70%的跌倒造成人身伤害,多见头面部、手部创伤,误吸误咽等不良事件还可能直接导致窒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心内科收治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危象多,老年人比重高,自护能力差、主诉能力不足,护理不安全因素较多,更应做好风险管理。为此,医院自2015年在心内科开展“安全管理伴我行”活动,制定落实了一系列的改进策略,成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心内科住院部年收治患者800~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主要为重度高血压、各种类型的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急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1.2 方法

1.2.1 不安全因素分析

医院组建了“安全管理小组”,均为护理责任小组组长,经验丰富。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综合文献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现场调查法,收集不良事件报告,咨询上百名患者、科室护士的意见,收集资料,进行讨论,认为心内科不安全因素主要如下。

(1)科室因素。①危象较多,主要以猝死、急性心力衰竭与呼吸衰竭等,以次数为例,合并高血压、糖代谢紊乱、卒中病史房颤病史者,出现猝死风险较高,猝死发生时间,猝死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入院1~3周内,日间特别是晨间是猝死的高发时间段;②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高,联合用药较普遍,人均用药8~9种,部分患者甚至联合15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特别是老年人、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者;③病情易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如心绞痛等冠脉事件易被情绪剧烈变化诱发[2]。

(2)护士原因。①业务能力不足,护士循证能力不足,多数护士只能机械的按照护士长、医师的安排制定护理对策,特别是在护理路径落实之后,护士无法有效的发挥能动性,预见性的识别风险,开展护理干预,反应迟钝,护士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仪器设备参数读取与反馈等能力不足,部分护士应急能力不足;②对护理风险缺乏足够的重视,或松懈大意,如在患者进入康复期后,便放松警惕,未开展饮食指导,导致家属饮食管理不当,引起腹胀、便秘甚至导致误吸误咽。

(3)患方因素。①自护能力不足,本身存在护理风险,如有一定的行动能力但行走不稳易出现跌倒,家属对疾病、护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提供护理时过于随意,如帮助患者穿衣、行动时,用力过猛,出现直立性低血压;②对护理安全缺乏足够的重视,如在使用热水时,疏于照料导致烫伤,在患者起夜时不做好扶持导致跌倒等。

(4)管理因素。①医生、患者、护士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仍存在医嘱护理遗留、患者不遵医等问题,如指标监测活动遗漏;②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缺乏足够的信任,特别是对于新入职护士,患方对其业务能力寸质疑;③科室存在人力不足情况,整体护理不能落到实处;④护理文书仍存在不合格情况。

1.2.2 改进策略

关注高危人群,建立风险等级管理制度:①将猝死、跌倒、压疮等纳入关注目标,采用量表评价或参阅相关文献中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简单评价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给予强化关注,编制风险要素表,粘贴在患者床头,调整护理干预内容,如对于跌倒高风险者,强化宣教,让患者及其家属重视跌倒预防,除穿防滑鞋外,还传授患者防跌倒措施,如“起床3个30 s”,避免频繁俯身,若有头晕、疲乏症状,及时起身,行动迟缓者家属需做好搀扶,反复起夜者护士需做好巡视[3-4];②重视阶段性健康教育,注重评价反馈,入院时即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告知需注意的基本事项,发放宣传手册,以供阅读,耐心解释,答疑解惑,手册对于自学能力、能动性较好的患者及家属非常有效;③在走廊等易发生跌倒区域,增加警示标识,保证良好的照明,做好病房巡视,及时发现设备、药械故障,巡视中发生隐患,及时提醒,如床头摆放过多的杂物、地面有水渍等;④落实护理技术准入制度,鼓励团队协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护理安全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定期考核,对于评价较低者,进行强化培训,并重新进行岗位安排,优化护士人力资源配置结构[5];⑤注重护患沟通,尽量安排1名护士负责1名患者,若有换班需要,及时介绍,注重深化护理内涵,争取患者及其家属信任,引导患者及其家属主诉,积极争求意见与建议,对合理的意见可予以落实。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015年,危象抢救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延迟出院率低于2014年,护理满意率高于2014年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护理安全管理是一个技艺求精的过程,心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较多,基于不良事件进行溯源分析,有助于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相关护理关节中的安全隐患。医院心内科基于相关文献、心内科不良事件报道等资料,咨询上百名患者、科室护士的意见,基于详实的资料,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策略。结果显示,2015年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护理满意率上升。

参考文献

[1] 甄锡云,张丽敏,郭毓萍,等.心内科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3):693-695.

[2] 李卫青.内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12):1364-1365.

[3] 党晓红.心内科住院病人心脏性猝死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3,2(9):123-124.

[4] 强珂皎,王 静.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93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7):144-14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医政发〔2012〕30号.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S].2012.

本文编辑:孙春宇

猜你喜欢
护理安全心内科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分析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风险管理途径
关于对低年资护理带教的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胃管误插入气管不典型症状1例教训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研究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