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研究

2016-11-12 04:30林高忍徐亚力
中国市场 2016年37期
关键词:国际经验企业所得税发展历程

林高忍+徐亚力

[摘要]在企业所得税制度产生到发展的近百年历史当中,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纷纷采取了持续性的改革措施,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这也是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自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企业所得税的改革也呈现出了降低税率并扩大税基、简化税制、鼓励企业研发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特征。为适应这一世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文章拟通过介绍国际改革的趋势并对我国企业所得税税制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分析,最后结合我国的具体现状以及税制基本理论,提出我国企业所得税税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国际经验;改革;发展历程;对策建议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135

1引言

企业所得税在国际上又称“公司所得税”或“法人所得税”,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可以说是世界各个国家的重要税种。以2014年数据为例,我国企业所得税占全年税收收入的2068%,显示出了企业所得税的重要地位。同时,企业所得税还有宏观调控的作用,是政府发挥职能的重要手段,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企业所得税的改革,以期提高本国的竞争力。

自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进行了数次企业所得税改革,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降低税率以及拓宽税基,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对税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更好地吸引外资、保持和提升固有的竞争力,世界各国都采取了更积极的改革措施。我国也不例外,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进一步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等重要的经济问题,都要求企业所得税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国际经验以及中国实践具有深远意义。

2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国际经验

21背景介绍

第一,税制本身的弊端:主要是高税率对经济体的伤害,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高税率一方面减少了纳税人的工资收入或者税后利润,使得纳税人倾向于减少劳动的供给,增加闲暇的消费,同时也打击了企业进行生产投资的积极性,企业作为社会生产的主体,在一定时期内会造成社会总产出的减少,抑制效应增强;在另一方面,较高税率的情况下往往伴随着名目繁多的优惠条款,那么首先税制变得更为复杂,征管成本上升了,其次,享受优惠政策也侵蚀了税基,使得税收收入功能受到挑战。

第二,经济全球化: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资本的流动性,又因为税收影响着资本的国际流动,因此企业所得税政策会直接影响到外资企业的投融资决策,一个国家的所得税税率相对较高时,会导致本国的资本外流,同时对国外资本的流入也是一个伤害。

22国际上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具体措施

第一,降低税率、简化税率档次并拓宽税基: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了“公平、简化和经济增长”的所得税改革目标,主要措施就是降低税率以及扩大税基,这也成为了一项公认的改革标准,发展中国家受此影响,纷纷效仿,整体上将所得税税率降低。21世纪初期,OECD成员国将公司所得税综合税率直接降低,发展中国家也陆续推出了减税计划。新加坡从2003年起,企业所得税税率从245%降至22%,2005年调整到20%;2003年印度将公司所得税税率从35%降到30%;越南2004年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定为28%。OECD,Tax Database,2006全球金融危机的袭来,全球范围内再度兴起新一轮的减税浪潮。日本对年所得不超过800万日元的中小型企业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从22%降为18%,美国针对小企业在2008年和2009年度发生的经营亏损可以往前结转5年,俄罗斯自2009年1月1日起,下调企业所得税率4个百分点。[1]

第二,实行税收指数化措施:税收指数化措施可以弥补由于通货膨胀而导致的纳税级次的爬升所带来的影响,因为采取该措施,纳税扣除额和应纳所得额的适用税率将会自动调整,从而剔除了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突出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措施:为了应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世界各国纷纷加强了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力度,具体措施有:对企业研发活动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给予税收抵免以及加速折旧等。美国允许对新设备的投资实行加速折旧并简化折旧的计算程序,马来西亚在2002年预算草案中的税收政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所得税和费用的扣除政策,包括对投资鼓励、出口服务以及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等多项优惠政策。[2]

总的来说,提高税制竞争力是全球范围内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2007年OECD发布了《公司所得税的根本性改革》的报告,该报告对OECD成员国近年来的公司所得税改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公司所得税的改革近年来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政治议题,因为政府需要提供一个更加具有竞争力的财税环境。3促进中国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对策建议

3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历程及评价

在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同日公布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制定的第一部企业所得税法。之后,随着一系列的“利改税”、开征私营企业所得税、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实施,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企业所得税法,集聚了多年积累的征管经验,是一部科学规范、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法律。可以说企业所得税改革经历了一个逐步规范、统一的渐进式的改革历程,在改革中也逐步恢复税收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从形式到实质体现税制的创新和完善。

32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对策建议

第一,以提升税制竞争力为导向:童锦治、舒逸之、余杨飞云(2010)认为提高税制竞争力是全球范围内新一轮公司所得税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较为紧密,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应对日益加大的国际税收竞争压力,可以考虑适当降低所得税税率或者增加扣除等措施。

第二,完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乔根森(1963)认为,所得税优惠政策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加速折旧和投资税收抵免是促进投资增加的有效途径。一是完善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一方面是涉农企业所得税优惠,“三农”问题历来受到党中央重视,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和鼓励,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第三产业税收优惠,当今世界,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越来越高,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迫在眉睫。二是完善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优惠政策。安体富,王海勇(2007)认为应及时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拓宽税基,也可以发挥税收优惠的政策导向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重、杨昌辉、梅玉华(2010)认为目前我国的企业所得税自主创新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优而不惠”对纳税人仅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技术研发与科技创新是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三是完善扶持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就业是民生之本,世界各国都对中小企业给予了大量税收优惠。可以在优惠形式上多样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第三,加强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一是要转变管理模式,树立服务理念。要将服务融入到管理体系中,一方面,杜绝税收违法,保障国家收入;另一方面向“服务型”转变有利于和谐纳税。二是完善后续管理体系。明确法治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保证纳税的有序推进。三是重视人才队伍培养。建立常态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对简并纳税流程、建立和谐协作机制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杰弗里·欧文斯根本性税制改革——国际视角[J].税收译丛,2006(2)

[2]杨虹,黄云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与各国税收优惠政策的新变化[J].税务研究,2005(9)

猜你喜欢
国际经验企业所得税发展历程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