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西安 710000)
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综述
李丹丹 博士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安710000)
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检验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相关文献层出不穷。本文依循国际上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试图通过对经济增长收敛的纷繁文献进行总结和梳理,对研究中国跨地区和跨产业经济增长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顾和总结,并介绍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从而为中国经济增长收敛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经济增长收敛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两大理论的争论仍在进行。其中,以索罗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生产要素存在边际递减的特性,资本劳动比率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具有较高的资本边际收益、人均资本增长率和人均产出增长率,由此享有较快的增长机会,使得低收入国家或地区可以向高收入国家或地区追赶,这就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收敛性。而以罗默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则认为由于存在外部性、知识溢出、专业化分工等因素,形成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的内生累积,可以实现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增,进而实现可持续增长,发达国家人力资本存量较高,因此穷富国家收入水平可能不会收敛。但是,新经济增长理论在其研究中,也揭示了如果技术能够在不同的经济系统间扩散,技术模仿取得后发优势,这可以使模仿者的增长加快,产生收敛性的可能。由于新古典增长模型与内生增长理论在收敛性上存在不同的观点,因此检验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的文献层出不穷(Prochniak,2013)。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整体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各地区和各产业经济增长却不均衡,因此,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不同学者得出的结论却不尽相同,这是由于研究方法、引入的变量、数据等的不同所造成的。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长是收敛还是发散?中国不同省份和不同产业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的结果是什么?进一步地影响跨地区和跨产业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因素有哪些?以往文献也对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进行了总结和研究,然而研究并不全面。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某一个产业经济增长收敛问题的研究还很有限,相关综述性的文献或只是对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亦或只是对跨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梳理,缺乏对产业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研究,也没有包含近几年国外经济收敛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则将研究视角进一步拓宽,进一步总结和梳理了国际上理论前沿的跨地区和跨产业的经济增长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
因此,本文依循国际上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首先总结和梳理了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实证研究方法,接着归纳了中国跨地区和跨产业经济增长的收敛趋势;进一步对影响跨地区和跨产业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最后总结出对中国经济收敛性的研究启示和展望,以期引起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为缩小中国各个地区和产业经济增长的差异、促进中国地区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经济增长收敛实证方法述评
目前,研究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实证方法很多,总体来说可以划分为四种方法,即横截面(包括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法、统计指标法和分布动态法。其中,横截面(包括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法是研究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的主要方法,检验方法主要是β收敛检验和σ 收敛检验。其中将β收敛进行细化,又分为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
1.横截面(包括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法。具体如下:
其一,绝对β收敛。绝对β收敛检验方程为:
其中i表示地区,t表示初始时期,T表示期末时期,yit和yiT分别表示i地区初始时期和期末时期的人均产出或者收入,B是常数,uit是误差项。收敛系数β则取决于初期的人均产出或收入水平。绝对β收敛认为,如果收敛性存在,人均产出或收入增长率与初始水平则呈负相关关系,所有经济体可以达到相同的稳态,
其二,条件β收敛。由于对于绝对收敛假说的实证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质疑,条件β收敛检验则对其假定条件进行了放宽,也就是在绝对收敛方程式中加入一组控制变量如人力资本等,研究初始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提出经济收敛的原因,如外商直接投资差异说、人力资本差异说、发展战略说、劳动力流动说等,公式为:
Xit即为控制变量。由于条件β收敛考虑了不同地区间具有差异性的经济变量,能够避免遗漏解释变量,符合现实中复杂的条件,因此条件β收敛在实证检验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其三,俱乐部收敛。俱乐部收敛是在条件β 收敛假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具有相似的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和结构特征(如人口增长率,市场开放度等)的区域,其区域内部可以达到相同的稳态,而区域之间的差异却无法缩小。检验俱乐部收敛的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γit是期末第t年各个经济体的人均GDP增长率,yi0是期初各个经济体的人均GDP,α1是常数项,α2为估计的参数。如果α2为正且显著,那么该区域的n个经济体呈现俱乐部收敛。
其四,σ收敛。σ收敛是属于绝对收敛的范畴,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地区间人均收入或产出的离差将不断地趋于缩小,它是对产出存量水平的描述。假设σ是一个随机变量,σ和时间趋势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σt=+t+ε ,其中,t表示时间,是待估参数,体统计显著性,则σ收敛成立。
随着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及内部的经济增长都表现出空间非均衡性,地区经济增长表现出空间依赖性,要素流动、技术扩散和信息交流等使得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相互影响,因此,在研究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时空间效应不可忽视。Rey and Montouri(1999)首次在横截面模型分析中加入因变量的滞后项或误差项滞后项构,分别为截面空间滞后模型和截面空间残差模型。Islam(1995)首次运用经济增长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认为动态面板数据可以使得一些参数同时反映特定国家或地区和不同时间段的影响。Yu and Lee(2012)则将空间溢出效应和动态面板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个体效应(资源禀赋差异以及文化差异)和时间效应,使用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来探究条件收敛性的问题。
2.时间序列方法。时间序列方法分析的目的在于检验经济体之间的人均产出的差异性是否为暂时和短期性的,通过判断各经济体人均产出数据之间是否存在单位根或协整,然后确定各经济体增长是否收敛。
假定每个相对人均产出在长期都趋向于其各自的不随时间变化的补偿差异均衡水平,则某区域在t时期的相对人均产出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Ye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均衡差异,ut是相对人均产出对均衡的偏离之和,而ut又可以分解成一个确定性线性趋势和一个随机过程:
其中,v0是相对人均产出对均衡的初始偏离,β是确定性收敛速度,将(6)代入(5)代入得:
其中α=Ye+v0。如果 Yt没有单位根,也就是说在较长时期内各个区域之间的人均产出差异具有零均值的平稳随机过程特性,冲击对 Yt的影响是暂时的,在长期仍将返回补偿差异均衡水平,同时α 和 β负向相关符合截面方法界定的β 收敛,那么该区域人均产出存在随机收敛。如果Y具有单位根且存在那么这i个区域相对人均产出具有共同随机趋势。共同随机趋势要求人均产出数据之间必须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协整向量形式为[1,-γ ]。
但是,Hadri(2000)认为横截面单位具有的异质性以及人均收入序列中存在转移成分该方法没有将其进行考虑,这使得实证结果往往拒绝收敛假说。随后一些学者提出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面板单位根检验,主要包括三种方法,第一种是Levin-Lin检验(简称LL检验),该方法可以看作是Dickey-Fuller检验的推广,第二种是拉格朗日乘数检验,第三种是Hadri(2000)提出的基于回归残差的LM检验。面板单位根检验增加了时间序列方法的解释力和检验力。但是时间序列方法在国际金融购买力平价(PPP)中运用较多,在经济增长收敛的实证检验中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3.统计指标法。统计指标法主要有HHI系数和Theil系数、平均代数偏差系数、基尼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等,它们主要是通过统计描述和分解的方法将各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平等表现出来。
HHI系数和Theil系数。HHI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gi和pi为i经济体的产出量和人口数量,G和P为所有经济体的产出量和人口数量。如果Theil系数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变化,而HHI系数表现出增长的趋势,那么可以说明地区间不平等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发达地区间的收入转移;相反,如果HHI系数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变化,而Theil系数表现出增长的趋势,则表明地区间不平等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欠发达地区间的收入转移。
平均代数偏差系数。HHI系数和Theil系数具有对样本数量敏感的问题,平均代数偏差系数(简称MLD系数)则能对其进行缓解,不考虑分析对象的数量。计算公式为:
其中, gi是i区域的规模。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基本定义为:
其中,N是经济体(如省份)的总数,k是样本区域的个数, nj和 nh表示的是j区域和h区域内的经济体的个数,yijt表示的是在j区域内t时期各个经济体(如省份)的人均GDP,yhrt表示的是在h区域内t时期各个经济体(如省份)的人均GDP,越大说明地区差距越大。基尼系数的优点就是计算简单、结果直观。
加权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Vw是加权变异系数,xi是第i个区域的人均GDP,x-是各个区域人均GDP的均值。 pi是第i个区域的人数, p是各个区域的总人数。第i个区域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即权系数。Vw越大,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4.分布动态法。分布动态法是一种非参数估计法,主要包括马尔可夫链方法和核密度估计法。
马尔可夫链方法。马尔可夫链是一种时间和状态均为离散的马尔可夫过程。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收入会向不同的收入峰值形状进行集聚,称之为“极化”,如果极化表现为以下两种,即一种是所有国家或地区向高收入水平进行集聚,另一种则是所有国家或地区向低收入水平进行集聚,这就是所谓的“双峰”分布。马尔可夫链方法假定收入分布演化的过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具有一阶马尔可夫性质。当该方法假定所有国家或地区在时刻t的收入分布为Ft,相应的概率为ξt,ut是一随机干扰,T*ut则是ξt-1到ξt的映射,ξt=T*(ξt-1,ut)=T*ut(ξt-1) ,然后通过刻画长期的跨国或跨地区的收入分布来反映是走向平等的趋同还是存在收入“极化现象”。
核密度估计法。假设f(X) 表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均收入序列X:(X1,X2…Xn)的真实密度函数,核密度估计法可以用来描述该国家或地区人均收入序列X的分布,定义如下:
其中, K(·)表示的核函数形式,通常取对称的单峰概率密度函数。h 为窗宽,即平滑参数 ,n 为观察值的数目,s 和 R分别为 X 的标准差和四分位间距。x 的取值方法是,将 X 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异分为 N 份。该方法在趋同研究的收入动态法中非常流行。
总体来说,横截面(包括面板数据)模型是目前学者们研究经济收敛性问题应用最广泛的实证方法,能够通过对影响经济增长差异的各种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进而找出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时间序列方法揭示了时间序列上的动态变化特征,检验经济体之间人均产出的差异性是否为暂时和短期性的,然后确定各经济体增长是否收敛。统计指标法主要是通过统计描述和分解的方法将各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平等表现出来,计算相对简便,但不太系统和全面。分布动态法是是一种非参数的估计法,将地区间的收入分布格局视为某种概率分布,可以通过图形直观地展示收入分布的形状和跨期变动趋势。随着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及内部的经济增长都表现出空间非均衡性,地区经济增长表现出空间依赖性,要素流动、技术扩散和信息交流等使得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相互影响,因此,在研究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时空间效应成为研究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现状研究
目前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文献层出不穷,按照其研究视角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地区层面研究跨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另一类从产业层面研究跨产业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而对于跨产业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研究还很有限。在从宏观经济层面研究经济增长收敛性时,国内外学者主要基于两种视角进行分析,一种是从收入或者产出的宏观角度分析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这是目前大部分学者所采用的。即便如此,但是由于不同的学者采用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以及控制变量具有差异,其研究结果也就不同。还有一种是从微观因素的角度如资本、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视角探讨其收敛性,其中从劳动生产率视角来探讨成为主流。
1.中国跨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研究。由于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异,大多数文献研究跨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时使用的是横截面(包括面板数据)回归分析中的条件收敛和俱乐部收敛模型,研究初始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提出经济收敛的原因, 如外商直接投资差异说、人力资本差异说、发展战略说、劳动力流动说等,得出的结论大致分为三种:
第一种结论认为中国各省份整体上不存在绝对收敛,如果将影响不同经济体经济稳态的外生因素如地理优势、市场化程度等加以控制,中国省际经济增长出现条件收敛。何雄浪(2013)研究了中国1953-2010年地区经济增长的绝对收敛性,并在此基础上加入财政政策与人力资本等控制变量来检验其条件收敛性。实证结果在引入财政政策与人力资本两个影响因子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性,不存在绝对收敛。赖永剑(2011)从劳动生产率视角来研究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性。他在新古典条件收敛模型中通过加入物质资本投资率、人力资本投资率等控制变量,使用SUR模型研究发现,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存在条件收敛,其收敛速度为0.0337。他将地区劳动生产率收敛过程进行分解后认为产业内纯生产率收敛是其最主要的组成成分。
第二种研究结论则认为中国经济更多地表现为俱乐部收敛。彭文斌和刘友金(2010)通过对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进行研究后发现,中国东、中、西各区域内部呈现俱乐部收敛的特征。覃成林等(2012)将空间外溢考虑进区域增长模型,以长江三角洲为例,对空间俱乐部收敛进行了经验性检验,实证发现存在空间俱乐部收敛,速度为 1.57%,区域经济增长的确受空间外溢影响。
第三种结论则是认为中国自1978年经济改革导致了沿海和内陆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也增加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区域差异,直到21世纪中期中国各个省份的经济差距才有所缓解。Anderson et al.(2013))认为2003年后,后来者(主要是指内陆省份)比领导者(主要是沿海省份)增长更快和生产率水平开始收敛。由于政府政策和劳动成本及沿海陆地成本的上升,工业生产向北部和西部转移。作者认为区域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分水岭时期,后来者可能成为经济的行进速度标兵。
2.中国跨产业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研究。目前有关中国经济增长收敛的现有研究绝大部分都是从宏观整体经济总量水平的研究视角出发,对产业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研究还很有限。然而,如果只是单纯地考虑整体经济的收敛性,忽视不同产业在地区经济差距变化方面的差异,得出的结论可能有误。通过对中国跨产业经济增长收敛性现有研究的梳理,可以把这类文献分为两类。
第一类文献是在不同产业的宏观经济层面分析中国地区间的不平等和经济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各产业劳动生产率在地区间呈现收敛趋势,其中第一、第二产业收敛明显且速度较快,东、中、西三大区域内部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梯度明显。刘黄金(2006)以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为研究视角,对中国各产业不同地区间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与收敛问题进行研究。通过β收敛检验表明,添加优惠政策、城市化及地区虚拟变量后,各产业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存在条件收敛,而且收敛的速度较快。高毅蓉、袁伦渠(2014)运用泰尔指数和σ 收敛性检验分析了中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他们对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区的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不断缩小,呈现收敛趋势,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区域内部差异比区域间差异更大。
第二类文献是用企业水平的数据分析了中国跨地区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收敛性,研究认为中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落后区域开始追赶发达区域,同时伴随着产业的空间扩散。Deng and Jefferson(2011)利用1995-2004年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分析了中国跨区域的产业收敛。实证表明,从1995-2004年,中国沿海和内陆区域的劳动生产率差距缩小,落后区域展现出了落后优势。Qu and Zhang(2012)发现2004-2008年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东部地区的地理集聚减少,并认为在经济活动向内陆区域再分配的背景下,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内陆地区更高的资本回报率和人均利润率是关键因素。
(一)跨地区收敛的影响因素
对于跨地区收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FDI)和技术选择等。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通过知识溢出、专业化分工等因素可以实现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增,抵消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是推动可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李秀敏(2007)等众多研究均表明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可以通过提高资本和劳动的生产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达到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效率,这与经济增长的速度直接相关。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动通过各种外溢效应将技术传播到其它产业,这同样加快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张军(2009)等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第二产业的持续增长,对生产效率有明显的改善。大部分关于FDI 的研究都认为FDI可以通过溢出效应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武剑(2002)通过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西部地经济增长差异显著,这与FDI 的差异具有直接的关系。技术进步可以使落后的地区从外部发达地区的技术进步中得益,引入先进的技术从而获得较高的增长,实现向发达地区的收敛。林毅夫和张鹏飞(2006)认为技术进步的状况是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关键因素。
(二)跨产业收敛的影响因素
对于跨产业收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文献主要是研究了跨产业生产率差异的影响因素。Rizov and Zhang(2014)利用企业微观数据表明,经济活动的密度、经济政策和结构性因素对产业生产率水平和增长差异具有影响。Lin et al.(2011)研究了产业集聚与生产率之间的正的相关关系。他们认为政府应该继续实施工业园政策,创建具有正的外部性的高科技企业城市群,这样可以提高企业水平的生产率。在集群中的中小企业从集聚的正外部性中获得的利益要比大企业多。而这种正外部性与信息共享、更容易找到专业人士和更低的运输成本等密切相关。因此,政府可以更加积极地推动工业园小企业的发展,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生产率水平。此外,外国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最高,其次是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因此,私人企业的生产率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此外,政府应该继续推动国有企业的重组,加强管理和提升生产效率。
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是近几十年来各国学者都普遍重视和广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目前,由于不同的学者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研究所选择的研究范围、研究时段以及研究模型、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使得该论题的研究还处于全面深化的过程中。横截面(包括面板数据)模型是目前学者们研究经济收敛性问题应用最广泛的实证方法,能够通过对影响经济增长差异的各种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进而找出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时间序列方法揭示了时间序列上的动态变化特征,检验经济体之间的人均产出的差异性是否为暂时和短期性的,然后确定各经济体增长是否收敛。统计指标法主要是通过统计描述和分解的方法将各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平等表现出来,计算相对简便,但不太系统和全面。分布动态法是是一种非参数的估计法,将地区间的收入分布格局视为某种概率分布,可以通过图形直观的展示收入分布的形状和跨期变动趋势。由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其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存在着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将空间计量经济与上述实证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正在成为研究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发展趋势。
从研究视角来看,现有研究大多是基于宏观整体经济层面,运用省际数据进行分析,缺乏基于产业视角的研究。而现有文献对于产业收敛性的研究绝大部分都是对于整体产业生产率的测度,对于具体产业的收敛性尤其是使用四位数产业数据进行研究的文献还比较鲜见。有关产业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对于解释中国跨地区收入的不均衡增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国外一些研究表明,不同产业之间在地区经济差距变化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如果忽视了这种差异,只是在总体水平上分析,可能会得到错误的结论,只有很好地理解次级单位(如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收敛机制,才能把握人均GDP趋同背后的原理,研究地区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历程更有助于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因此,从未来研究趋势来看,很有必要从不同产业层面研究经济增长收敛性,可以尝试在细分层面上考虑经济增长的收敛趋势,对于解决实际经济发展问题更加具有操作性和科学性。
1.Próchniak M,Witkowski B.Time stability of the beta convergence among EU countries:Bayesian model averaging perspective[J].Economic Modelling,2013(30)
2.何雄浪.空间相关性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动态收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1953-2010年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3(7)
3.赖永剑.地区劳动生产率差异分解与条件收敛——基于产业经济的结构分析[J].产经评论,2011(1)
4.彭文斌,刘友金.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特征[J].经济地理,2010(4)
5.覃成林,刘迎霞,李超.空间外溢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基于长江三角洲的案例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2(5)
6.Andersson Fredrik N. G., David L. Edgerton and Sonja Opper, A Matter of Time:Revisiting Growth Convergence in China, World Development, forthcoming.2013
7.刘黄金.地区间生产率差异与收敛——基于中国各产业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1)
8.高毅蓉,袁伦渠.我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及收敛性分析:1985-2010年[J].经济问题探索,2014(6)
9.Deng, Paul and Gary Jefferson. Explaining Spatial Convergence of China’s IndustrialProductivity[J].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11,73(6)
10.Qu and Zhang.Has the ‘flying geese’ phenomenon in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occurred in China? In McKay Huw, & Ligang Song (Eds.), Rebalancing and sustaining growth in China.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2012
11.李秀敏.人为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协调发展——来自中国省级区域的证据[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6(3)
12.张军,陈诗一,GaryH.Jefferson.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J].经济研究,2009(7)
13.武剑. 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J]. 经济研究,2002(4)
14.林毅夫,张鹏飞.适宜技术、技术选择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6(3)
15.Rizov, M. and Zhang, X. Regional disparities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a: evidence from manufacturing micro data,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s.2014
16.Lin, H. L, Li, H. Y. and Yang, C. H. Agglomeration and productivity: firm-level evidence from China’s textile industry[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1,22 (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FDI与我国产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相关性的实证研究”(07BJY074);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政策研究”(2013KRM12)
F01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