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菲
摘要:随着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我国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框架进行了调整,使得行政事业单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化同步发展。首先,本文简要概述内部控制的概念以及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其次,分析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流程中,内部控制的发展状况和存在哪些不足的原因。最后,根据分析原因的结果,提出了完善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相关措施,促使了行政事业单位更健康、更长远地发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市场经济;内部控制;工作流程;措施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以及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概念
内部控制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为了保障会计制度和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使用有限的资源提升单位的整体效益,促进社会经济活动正常发展,并在内部建立实行一系列互相牵制、互相调节且不断地进行管控和监督的方法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是指行政机构和事业机构为了实行控制目标,经过拟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相关措施以及按程序执行,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潜在风险,进行合理的防御和管控。
在行政机构和事业机构的管理工作过程中,内部控制既是该单位的一项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又是该单位的一条重要的管理体系。内部控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具有科学的和有效的管理意义,同时,也是行政机构和事业机构未来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二)构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意义
1.在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内控是全面促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根本
实行完善健全的内控制度,保证内部控制在法律法规的条框下履行其该有的职能,提升执法效果,实行控制目标,使其起到主动的推进作用,同时,也能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为行政和事业单位稳定的运行做出巨大的贡献。从而,为全面促进依法治国建立夯实的基础。
2.实行行政和事业机构的内部控制是提高机构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
通过实行内部控制体系,将业务、会计及信息的管理建立高密度融合,使其统一化、同步化。将制约机制体系镶嵌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中,有效地紧密衔接,完善其制度体系,使得机构防御管理风险,提高业务和管理水平,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更规范,同时,确保管控经济的各项活动的需要。
二、分析目前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内控的问题
目前,各级的行政和事业单位比较关注加强内部制度和监管,根据该单位的业务特点设立管理制度,促进业务工作流程顺利展开。但是该单位的内部控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控制体系有缺陷
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存在多方面的缺陷:1.没有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在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中,常常会任凭其主观意识和业务经验,进行管理和把控。2.内部控制制度过于简化、抽象,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不能为指导工作中的业务办理。3.对于一些新事情和新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滞后现象,远远落后于动态事物的发展,同时,针对管理风险的把控,不能及时有效地识别,致使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呈现出“漏洞”、“真空”。
(二)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在行政和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中,由于一些高层经常性地把工作核心放在单位的经营效率,而没有注重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对内控的认识不足,对风险管控的宣传没有到位。以为内部控制就是高层管理人对下属的部门业务的检查,针对制度的设置,没有从根本上以内控为系统的全面了解和认可,其中下属部门也并没有组织人员系统性地学习内部控制制度,致使行政和事业单位在部门之间,缺乏内控制度互相制约和配合。这样的内控环境妨碍了行政和事业单位长远的发展。
(三)职能缺位,缺乏复合人才
目前,行政和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一些单位出现混岗的现象。在业务和审批的工作流程中,设立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由于基层人员少、工作量大,经常会出现管理的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是同一人,身兼多职,导致责任划分不清、职能错位等,使得信息化管理体系难以发挥其有效的作用,势必影响到内部控制职责的效率和效果,既消耗了资源,也难以实现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的目标。
(四)风险的把控能力差
随着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和事业单位所要面临的环境也在快速的变化,复杂多变的风险存在着隐患。一方面,在行政和事业单位工作的过程中,业务人员风险意识差,没有设立有效的、统一的风险防御和风险把控体系,当面对风险时,人们往往相互推诿,失去了把控风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是收专业技术和知识的影响,有关联的业务人员无法正确的判断风险、转移风险、降低风险等,原因是对影响风险因素的掌握不深入、不全面,因此,未能将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内控作为把控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
三、改进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制度
行政和事业单位必须依据其自身的特点,设置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划分为两个部分,其一、针对财务制度进行整改,强化财政收支,并对其使用有效地合理控制,减轻资金的浪费,同时,推进财政预算的管理进度。其二、可以利用绩效或业绩的考核体制,实行行政和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模式,只有确保其各个部门的预算透明化进行,才能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从而更加快速完善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体系。
(二)强化内部控制环境的建立
行政和事业单位的领导及管理者应该把内控的建立当成单位内部的重要部分,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保证制度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严格按照内控制度、体系来制定重大决策和管理。首先,在引进人才、培训上,严格遵守内控制度,保证引进的人才的标准,实行专业的人才培训岗位,并实施合理的、有效的奖惩制度,提升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其次,根据各项业务的种类、特点,合理设置及规划各个部门的业务和职能,设置内控机构,即使员工相互配合,各司其职。最后,通过营设和烘托行政和事业单位良好的工作氛围,培养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态度,开辟创新和协作互助的精神风采。
(三)加强风险管理的措施
通过设立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内部控制系统的设置。首先,将行政和事业单位在业务和审批的工作流程中,对工作权限实行设置,用系统实施把控授权审批制度,明确职能岗位,使业务办理人员和授权审批人员相互分离,达到不相同的职能之间互相牵制,尽量消减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其次,行政和事业单位的领导及高层人员应当提高防范风险意识,设置风险评估机制,预防、识别和控制内控工作中的风险,建立行政和事业单位有效的责任制,为有效的开展内控工作做好科学性的保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行政和事业单位是行使政府职能的重要单位,对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既是提升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也是实现我国社会体制变革的必然趋势。因此,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行政和事业单位在办理业务工作的过程中,行政和事业单位应该从实际出发,紧密连接法律法规,从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实施、监督、管理、反馈等各个方面,有效地修正各项内控制度体系,将内控流程系统建立成完整的闭环,为我国社会主义长远发展提供了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桂兰.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5 (12).
[2]邬学敏.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及建议分析[J].会计师,2015 (24).
[3]资义林.如何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改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J].低碳世界,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