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消费文化的社会学解读

2016-11-10 01:46张邦愉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审美趣味

张邦愉

摘 要:以往的审美趣味发展史证明,美学的范畴是在进步和落后美学及理论相互斗争、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下前进;那么,今天在这种渗透和张力下以互联网、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媒介引领时尚表现出来的审美趣味标准有意无意地支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价值标准是否值得思考呢?

关键词:渗透与张力;审美趣味;追逐

爱美之心,属人之天性,且自然流露在人类审美文化发展进程中,人对美的追逐和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息。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认知以及经济的发展,少数的人脱离了繁重的物质生活劳动而专门从事艺术实践,审美逐渐跨越贫苦百姓的日常生活,演变成今天被崇高化的“艺术”,成为少数人的特权。这种受到约束失衡状态下更是强烈地激荡着普罗大众探讨“美”的热情,希望把“美”从美学的禁锢里释放出来,让美成为通俗易懂的流行语,既符合伦理,又切合实际。

一、审美趣味的转型

从新石器时期至今,人们都未曾放弃对美的追逐。每个时代的审美趣味都在变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美学家们对其的探讨方式、定义和标准。在美学范畴的历程上,美学家们早已对外在的世界和现实生活、个体和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思考;对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及美学范畴独立自足地深入剖析,得出了相当可信并带有强大张力的美学主张。“美”从外观开始,并用“文”表示文身,是身体的一种修饰、一种外观。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日常生活领域趋向多层次多方面地美化,并使之具有社会的神圣意义——社会地位尊卑。因为具有神圣意义,使得有野心的诸侯们为了享受高级的修饰来凸显自己的身份地位,“文”就彻底沦变了。“文”,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其内在的矛盾彻底暴露出来。此后,孟子以内在的“气”替代了对“文”的追求,提出“以实之谓美”;庄子则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孟子、庄子提出的观点否定了“文”的外观之美,“气”的萌生冲击了“美”的外观定义,并对后来中国的审美范畴影响深远。按以往的审美趣味发展史看,审美趣味是允许和必然存在多样化并存及更替的,今天在这种渗透和张力下以互联网、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媒介引领时尚表现出来生活化的审美趣味标准有意无意地支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价值标准是否值得思考呢?审美趣味生活化的目的并没有要通过审美获得心灵的舒展或者形而上的慰藉,而是为了装饰生活以创造出感性的外观或引人注目的形象,让审美成为生活方式。

二、审美趣味生活化的追逐

渴望“美”的理想不断鞭策着人类用不停息的精神追求,毋庸置疑,美的标准与审美习惯是在相对稳定中不断变化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美”的高雅、高冷化,而是渴望“美”在实用、通俗的基础上展现一番。为了让“美”更加贴切和展现社会审美心理的嬗变,以互联网、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媒介全面渗透进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如设计师们在服饰、影视、建筑、产品包装甚至是美容、美甲等方面无不彰显着审美生活化的力量。

首先以摄影为例,作为“美”创作的主体艺术家摄影的作品会利用某种摄影技巧来让你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此吸引人的注意,特别是具有人文关怀的摄影作品,均是以纪实居多(图1),大多是关注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走进生活、深入生活、记录生活,因而其中的美是让人能有真切感受的,完全符合我们现在对“美”的真实性追求;审美的生活化渗透中,在数码高科技支持下,商家们投资大量的人力、物力研发了各种自拍软件提供给大众一种审美创造者和欣赏者合二为一的审美体验机会。同时也是有意无意间暴露了在数码高科技的强力渗透与审美的时尚包装的介入下人们对“美”的追逐问题实际上是失衡了。如,“白”“瘦”观点的植入使得欣赏者在对自己的自拍进行了变样的追逐,照片经过一番“美白”“瘦脸”“磨皮”处理之后虽然是很美(图2),满足了人们对美好形象的虚荣欲望,但是与本人相似度仅为百分之五十甚至更低,看上去极不真实,既显得荒诞不经又助长了亚洲“三大邪术”之说。面对这种极其不真实的“美”,为了讽刺这类照片还延伸了一个新词汇“照骗”。为了制衡这种表面化的审美趣味,学者们对审美趣味提倡回归到内在美,主张发育自然,以及崇尚精炼、清新、平易的审美特点,重新提出了“野”“拙”“残缺之美”,这些都深刻蕴含着对自我欣赏的确认。

其次服饰为点,我们对美的追逐又回到了人类追逐美的起点——装饰自己。在欧洲,人们入殡时需要穿婚庆时穿过的衬衫,以便在另外一个世界能够顺利地找到自己的配偶。中国古代颇有不同的是,在张法著《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一书中有研究“原始人身体上作何种文饰,是由图腾决定的。公侯、大夫、士等要怎样穿戴,乘几匹马的车,在什么场合、遇什么对象作何种举止言谈,是由礼决定的。颜色、线条、声音、饮食、居室等配合比例尺度是由礼规定好了的”。如今,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都在装扮自己,设计师们也利用各种美学原则去不断设计更新服装及各种时尚品去满足人们对“美”不同的追求。而这又出现极端问题——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已经失去了“内容”,为了让自己光鲜亮丽一点、为了他人觉得自己更有品味一点——都是为了炫耀,为了表现优雅吸引异性:一部分人买衣服常常处于被动状态,并不是看着这个衣服是否适合自己,而是在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下看着自己喜欢的哪个模特或者明星穿了很好看,甘愿跟随着媒体和时尚而消费,无意识地去追逐潮流。追逐这种瞬间崛起瞬间幻灭的时尚对于内心孤独或者说个性十足的人来说有安全感,它准确地反映出了这个社会的经济水平。

最后,还有一个影视类为传播途径。如今,人们越来越依赖影视之类的媒介提供的信息来保持与外界生活的沟通与交流,这某种意义上加快了人们获取审美文化信息的速度,凝缩各种生活化审美趣味的交集点,也影响着人们对“美”追逐的步伐和方向,但传媒们将“美”在悄无声息中引向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平面广告、电视模特以及女主人公的形象等都是借助繁复的计算机软件制作向观众们展示了不真实的美。无孔不入的“美”的氛围中渗透到受众审美意识里,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审美理念。一旦受众心里接受了这个设定便开始寻求变美的方式来改变长相,轻微一点的就是化妆,化妆就会不断流行“烟熏妆”“裸妆”等,期待最后变成“网红”;更为极端的是去美容院经过医生手术刀的“淬炼”使自己变成与影视明星相似的脸,结果变成了“面瘫”脸。这一系列事件在我们生活里已成为了寻常事。我们甘愿被这种现状所操控吗?我们何不把打扮自己转变为如何内在关爱自己呢?

三、结语

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无论是读诗作画、听音乐等高雅的审美娱乐生活,还是看电视、逛街、美容美发等实用的生活活动,审美趣味的缺陷不仅是个性偏爱,反而渗透到整个社会,大部分人的偏爱成为了默认的审美标准。没有普遍的永久的美感原则,美感都是在个体偏爱的基础上生成集体的偏爱,这种性质的共同审美倾向影响后代,甚至会成为民族的审美趣味标准。浙江大学傅守祥在《审美化生存》一书中提道“在这样的时代趋势中,成熟的大众文化本应该既注重日常生活的感性体验又不放弃价值理性维度的意义追求,既着意于审美愉悦的欢乐行解放又不舍精神维度的精神提升,并以此来制衡生活的表面化、形象化、感官化所带来的无深度的不可承受之轻,在俗化的文化氛围和生活化的审美环境中,跳出日趋严峻的‘欲望陷阱‘反省缺失和‘欢乐黑洞状况,实现人类真正的审美解放。”那么对于消极和潜在的审美趣味,我们应当理智地选择这种声色享乐和感性体验去自我发现、自我肯定,避免自己被现代科技手段乔装的视像文化渗透得麻木、肤浅。

参考文献:

[1]傅守祥.审美化生存——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象与哲学批判[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珍·露丝·贞德莱尔.追寻美之音符[M].卢欣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3]徐放鸣等.审美文化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8.

[4]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5]陈大柔.美的张力[M].商务印书馆,2009.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

猜你喜欢
审美趣味
从景物的关系探讨景物描写能力提升策略
立体构成教学中怎样进行现代审美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