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基
内容摘要:本论文指出了目前我国不同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习作中具有的共性与存在的差异,找出了差异中不足点出现的主要原因,并用基础课“立体构成”教学为例,详细论述了有效改进不足点需注意的事项与应用的教学方法。结论——在教学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现代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使学生设计的习作,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与较强的现代美感。
关键词:现代审美能力、审美趣味、立体构成教学
近几年在与国内不同层次高校进行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经验与成果的交流中,发现这样一些共存的情况:各学校均重视专业基础知识的系统讲授,重视基本技能的渐进训练,重视不同思维方式的比较介绍,重视精细制作习惯的良好培养,重视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大力提倡。同时,从不同学校用于交流的代表性学生习作中,也发现了明显的不同情况:某些学校的学生习作,让人感到新颖,简洁,大气,现代,而另一些学校的学生习作显得常见、繁杂,小气,陈旧。那么,在我国不同学校艺术设计类同专业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基本相同,掌握的基本技能十分接近,应用的设计方法相当类似,了解的思维方式几乎一致,制作的精细程度近于等同,均在积极鼓励大胆想象与创新的情况下,为何出现了不同学校的学生习作,在艺术品味与美感方面明显的不同呢?这可是艺术作品本质方面的区别啊!对此现象与问题,通过认真地比较,分析与详细地了解,探讨,找出了差别出现的主要原因,即不同的高校对学生的“审美趣味引导、审美水平提高,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与选择的教学方法之不同所造成的。下面,以艺术设计类专业共同的基础课“立体构成”的教学为例,针对课程中不同阶段的部分练习,详细论述在教学中解决习作“艺术品味不高、缺乏现代美感”问题应注意的一些事项与应用的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1,卡纸片上棱线形体的制作练习:此练习是立体构成教学中最初进行的、必做的技能练习之一。在卡纸片上制作直线形棱线形体,可用手工直接折纸做出,也可用刀尖依靠直尺边轻轻划线后折出,还可用专用的压痕笔依靠直尺边适度压线后折出。但用这三种方法分别做出的直线形棱线形体造型,视觉效果有明显不同。其中,用压痕笔依靠直尺边压线后折出的直线形棱线体,其棱线笔直挺拔,圆润光滑,更具现代美感;用压痕笔依靠万能曲线尺(或手工精心制作的曲线模板)压线后折出的曲线形棱线体,其棱线弯曲流畅、光滑圆润,更具现代美感。所以,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三种方法去做同种棱线体的练习,然后组织学生通过观察与比较,直观感受用不同方法与不同工具制作的棱线造型给人的不同感觉,提高学生对现代美感的感知,认识与表现能力。
2,曲线折棱形成曲面立体造型练习:这是纸张材料造型的可能性研究练习之一。其有效的练习过程是,先在一片卡纸的不同位置,画一些不同弧度的曲线;然后,沿曲线折纸,尝试性地研究纸张沿曲线自然地形成“突起”的棱状形的各种可能性。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在一片纸上有些曲线是可以折成棱状形的,但有些相当勉强或无法完成。对这些现象,老师要给予详细的分析与讲解,使学生明白什么形态的曲线在纸张的什么位置,可以折出“突起”的曲线状棱形;什么曲线在什么位置是不能直接折出“突起”的造型,但如果应用其它手法加以辅助之后,又可变为具备造型的条件。接下来,特别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折出曲线形的“突起”棱形后,平面的纸张变为有趣奇异的不同弧度曲面的形态。最后,引导学生利用曲线折棱,使纸张变为曲面的可能性,从而用一张平面的卡纸,设计出曲面状立体效果的新颖美观的立体造型。
3,点状体单元形的群化构成练习:在立体构成中,“点状体”是指小小的立体形状,相对于作品整体的有限空间,给人以点的感觉。“点状体”的常用形体有小小的三棱锥,四棱锥,立方体、八面体、圆台体,棱台体,圆锥体等。在以单元形为基础的群化构成练习中,可将某种同一的、近似的或不同的“点状体”,排列在某种设计好的骨格之中,最终会形成“点的面化”效果的浮雕式立体造型,给人以强烈的韵律感与现代感。
4,薄块体单元形的群化构成练习:首先,决定选用何种厚度的板材;其次,选用或设计作为单元形的“薄块体”本身的形状(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缺扇形圆,缺扇形方等);接下来决定群化构成时所用单元形的种类(同种,两种或多种),选用何种组合方式、预算其数量。在构成练习的过程中,要尝试上下叠层堆积组合,左右或前后竖式并置组合等。同时,还要在不同的组合过程中充分考虑其它的因素(如在单元形平行移位叠层堆积中,遵守的等差值或渐变移位叠层堆积中遵守的渐变数列;在单元形旋转移位叠层中所用轴线的方向、位置及单元形旋转的角度;在连续循环式组合中,单元形反复的次数与循环的节点等)。因为对这些因素的不同处理,均会使构成后的整体形象出现完全不同的感觉。
5,基本几何体上的切割造型练习:此练习是对实心材料制作的某种基本几何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球体、圆锥体等),用切割的手法直接进行造型的练习之一。具体地讲,对某个基本几何体,在其不同的部位《角部,棱部,面部,中心部等),沿水平、垂直,倾斜方向,用平面,曲面或折面方式进行切割,使某种基本几何体变为具有新特征的立体造型。此练习表面上看起来比较简单,但要设计出新颖独特美观的形象,实为难度较大。因为在切割造型过程中,要综合性的考虑多种因素,如整个形体长宽高之间的比例关系,实的部分与挖空的部分之间的对例关系、掏空的凹陷部分的深度、曲面形与平面形之间的对比度,实的部分与虚的部分形象的对比统一,切割完成后新造型的放置方式,设计的新的立体形象给人的感觉等。所以,教师在对此练习的指导中,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想法进行多种方式的切割,提倡多尝试,多比较,反复考虑多种因素的可能性与形体内在组合关系。这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比较能力、发现能力、选择能力、审美能力。
在结束论述前,还需对一个教学的环节做出说明,那就是在每次练习的具体指导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练习的重点与难点,选择性地对优秀的立体构成研究性作品(如图1,图2)和以立体构成方式设计的杰出的应用性立体造型作品(如图3,图4)进行赏析。这会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起到增强兴趣,提升品味、提高审美的作用。
总之,在立体构成课的教学过程中,除了系统讲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正确传授基本的技能以外,教师要在课程不同阶段的每一次的习作指导中,从材料工具的选用,基本要素的确定、造型手法的选择,表现技巧的练习、构成形式的尝试,凹凸关系的调整,空间位置的安排中,一点一滴地讲述有关现代美感的表现问题,逐渐使学生对现代造型空间美感的认知有所了解,逐渐使学生的审美趣味向追求现代造型本体语言观念转变。教学中长期坚持这样做的结果,学生的现代审美水平会逐渐得到提高,现代审美能力逐渐得到培养,才能较好地、准确地选用或创造新的表现语言,新的表现形式,才能创造出新颖独特的具有现代美感的立体构成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