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娣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JF“can-do”评价体系在《基础日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王连娣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随着日语教育日趋国际化,日语学习俨然成为一门艺术、一种工具,日语教学也应与时俱进,适时变改,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是当前日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课题。结合JF标准及“can-do”评价体系,重新考量高校当前的 《基础日语》教学方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教学,对 《基础日语》教学进行试验性改革,找到适合辽宁省乃至中国高校 《基础日语》教学的教学指导理论及切合实际的教学指导方案,对日语教育今后的长足发展、日语教学方法的创新、日语学习者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日语能力考试过级率的提升等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及指导意义。
JF标准;“can-do”评价体系;《基础日语》;实践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以“用日语促进彼此的理解”为理念,以“CEFR(欧洲语言学习、教学、评估共同参考框架)”为基础,于2010年开发出了一套适用于全球化背景下日语教育的“JF日语教育标准”(以下简称JF标准)。“can-do”是JF标准用来衡量日语语言能力和语言活动达成度的评价体系。因此,本课题的JF“cando”评价体系即JF标准下用来把握日语达成度、明确学习目标、评价学习效果的“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can-do)评价体系。
《基础日语》广义上主要指大学一二年级所学习的基础阶段日语;狭义上包括:《基础日语精读》、《基础日语听力》、《基础日语会话》等。本课题的《基础日语》即指狭义的大学一二年级《基础日语精读》课程。
由于JF标准是2010年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公布的一份用于测评和评估日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文件较新,因此,把此理论应用于基础阶段日语教学改革的研究还寥寥无几。理论研究方面,陈姗姗、王珏、李乐对“JF can-do标准”对基础日语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概要性论述,研究篇幅主要集中在对“JF can-do标准“的解释上,日语教学改革方面的论述所占比例甚小。乔颖则从宏观视角对“JF标准”对中国日语教育的挑战及冲击做了阐释。实践研究方面,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近几年来一直通过举办教学研讨会、邀请日语教学工作者研修等方式,对此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分析与论证。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以“用日语促进彼此的理解”为理念,以“CEFR(欧洲语言学习、教学、评估共同参考框架)”为基础,于2010年开发出了一套适用于全球化背景下日语教育的“JF日语教育标准”(以下简称JF标准)。“can-do”是JF标准用来衡量日语语言能力和语言活动达成度的评价体系。因此,本课题的JF“cando”评价体系即JF标准下用来把握日语达成度、明确学习目标、评价学习效果的“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can-do)评价体系。该标准的出台,为在不同国度、不同环境中的日语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了解各自教与学水平统一的衡量尺度。日语水平和能力的评估手段也不局限于测试,可以通过对学习过程所做记录的回顾和反思,为学习者提供更为客观公正和科学的评价。
JF标准按照“使用日语能够胜任和完成特定的任务”对语言使用熟练程度进行了等级划分。共分为入门级(A1)、基础级(A2)、进阶级(B1)、高阶级(B2)、流利运用级(C1)、精通级(C2)六个等级。这些等级的设定提供了一个基准的框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某一等级的语言能力再进行深入划分。为了更加清楚明晰的区分六个等级,JF标准提供了作为参考尺度的各级能力的语言描述。
“can-do”是JF标准对语言能力和语言活动进行不同分类后的详细描述。它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提倡把“完成任务”和“完成课题”作为教学目标,以此提高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这些目标的设定,将明确学生各个阶段的任务和课题,学生通过不断的“完成任务”和“完成课题”,无形中提高了自身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及异文化理解能力。
JF标准强调外语学习掌握语言知识本身不是目的,语言的本质在于用于互动与交际。外语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交际能力的提升及对异文化的理解和包容。研究JF标准下的“can-do”评价体系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一个更加贴近社会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小组活动、问题讨论、角色扮演、短剧表演、语言游戏等不同形式完成语言交际的各项任务,激发语言潜力,逐渐善于表达,懂得表达,逐步提升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那么此评价体系如何切实有效地应用到基础日语学习中呢?以下做简要的设计和阐述。
(一)创新日语课堂教学模式。
按照语言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语言交际活动的形成分为:接受和理解、语言产出和语言互动三个阶段。具体到课堂环节的设定可细分为:课堂导入、接受和理解、产出表达、现实场景再现四个流程。
首先,课堂导入。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导入应该是教师的任务,但是新标准认为导入阶段最好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由二者共同商量、讨论制定学习目标,明确运用这一课所学的内容能够完成哪些任务,并在JF标准的“can-do”一览表中找出对应的水平等级和分类。这样,带着共同目标,教师与学生可以分头行动,完成各自的“教”与“学”准备。这也是促进教师和学生彼此沟通和理解的第一步。其次,接受和理解。这个环节教师起到引导作用。教师需要结合本课内容给学生呈现大量的容易促进学生理解的例子及解说,促进学生快速且透彻的理解。再次,产出表达。这个环节需要学生动起来,进行大量的操练,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能够自由表达想法及观点的机会,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促进第二阶段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最后,现实场景再现。这个阶段是语言互动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部分。教师可以不拘一格,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形式,让学生自由发挥,随意展示,通过角色扮演或者游戏等形式把本节课的所有内容展示出来,释放自我,真实互动,增强学生完成课题和特定任务的能力。
以上展示的是JF标准下《基础日语》课堂教学模式。它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摒弃了传统的重视语法,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形式,更重视学生日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它的特色在于在预先设定某一特定话题的前提下,借助于“can-do”这一工具,从指定教学目标到完成教学任务,整个过程体现出了师生共同参与、团结协作,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处理问题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提升了交际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指定相应的课堂评价标准,以此对学生整个课堂活动的表现做出全面的评价。评价标准可以从课堂表现、语言表达、参与度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二)记录与保留自主学习档案。
学习档案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轨迹的记录”。它既是学习者产出活动的记录,也是反映学习者学习情况的系统资料。在JF标准中学习档案由语言能力评价、学习的记录、学习的成果三部分构成。学习档案就像是一个文件夹,它记录着学习者学习的整个过程并以文字或图片形式保留下来,对学习者来说意义重大。通过建立学习档案,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把握以下内容。首先,评价是教育和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次,对于学习的评价,相对于结果,过程更重要;最后,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档案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找到提高语言能力的方法。此外,每个阶段的学习过程结束之后,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和小结,促进了学习者对自身学习情况反思并督促改进的有效手段。比如,可以让学习者对自己的演讲稿的初稿和终稿进行比对,通过比对发现自己的问题,反思自己的过错。这个环节往往被人们忽视,而通过这样的小结和反思,可以对过去的学习进行总结,扫除未来学习的障碍。通常,学习档案要求用日语完成,但是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也为了更加清晰明了的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根据每名学生的实际日语掌握情况灵活使用语言。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独具特色的学习档案。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记录和保留并非建立学习档案的终极目标,学习档案向我们展示了学习者目前的日语水平,要学习者明白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还欠缺什么,还需要做什么,这才是学习档案的真正价值所在。这样学习者可以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朝自己的目标稳步迈进。
JF标准体现了外语教学的新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标准会更广泛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而“can-do”模式目前仍属于探索阶段,如何更科学地制定自我评价表和学习评价标准,营造真实的语境,形成“学生参与型教学”都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如何将其更有效地应用到基础日语课堂教学及自主学习中还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
[1]陶魏青.JF标准下“can-do模式”在提高日语专业技能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11):68-69.
[2]谢咏梅.成人高校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12):70-72.
[3]乔颖.日语教育、学习、评估的参考标准--«JF日语教育Standard2010»与中国的日语教育[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4):72-80.
[4]茹辉,吴江.JF日语教育标准中的“can-do模式”在日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4(1):138-140.
[5]杨改学.现代远程教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4):144-151.
H36
A
1671-864X(2016)10-0172-02
本文系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5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F“can-do”评价体系在«基础日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5XJJGZXXM07)》的阶段性成果。
王连娣(1983.1-),女,满族,辽宁鞍山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日语系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日语语言文化领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