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制度是目前中国大陆高校普遍采取的一种学生管理制度。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对学生第二课堂相关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引导
1 案例简介
金融系2012级学生江同学初入大学,性格内向,羞于与人交往,对于大学四年缺乏规划,处于较为迷茫的阶段,对于大学里的生活适应能力较差。但是,经过笔者观察和几次交谈发现其认真、踏实、好学等优点。大学四年,笔者作为兼职辅导员,通过定期与其谈话的方式,积极引导,为其拨开迷雾,鼓励其积极参加学生活动,就学习方面笔者亦和专业老师勤沟通,根据其学习状况给予其建议,建议其考研。目前,该生已被江苏省某知名211高校金融系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2 案例分析处理
2012年9月新生军训期间,笔者在走访女生宿舍的时候发现了在宿舍一角闷不做声、看着书的江同学,内向的她与同宿舍其他三位活泼外向的女生形成了鲜明对比。通过谈话,我了解到江生来自江苏盐城,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她本人高考失误,与一本擦肩而过。这实在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女孩子。军训结束,我找到江谈话,询问她对于学生组织的想法,她坦言,自己比较细心踏实,可能适合做一些比较细致繁琐的工作。针对其实际情况,我推荐她加入校科协办公室,做日常飞信发送、材料整理汇总等工作。其次,笔者觉得校科协平台广阔,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同学,对于其日后的发展有利无弊。果不其然,该生大一一年的表现获得了老师、同学的广泛认可,她用踏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折服了所有人。逐渐熟悉科研项目的申请、开题、季度验收、中期检查、结题答辩等过程。
大二开学,该生主动找到笔者,表示感谢,并向我报告,她已成功竞聘科协副部一职。当我问到她对于大二这一学年的规划时,虽然言语表达方面仍有些吞吞吐吐,但是相比较于大一的彻底迷茫状态已有很大的进步。鉴于她有考研的意向且勤奋好学,笔者在鼓励、表扬之余,还建议她多与专业老师沟通,跟着老师做些论文,提升专业素养,亦为日后的考研做好充足的准备。大二一学年,随着其对学术科研的兴趣越来越高,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自己申报课题、撰写小论文、论文发表、研究报告,主动参加一些学术交流等。
大三开学伊始,在一次谈话中,笔者了解到该生对于毕业之后的方向有些犹豫不定。据她袒露,家中亲戚及周围的朋友觉得她性格沉稳,建议她报考公务员,原本下定决心考研的她在亲友的关怀和建议中有点摇摆不定。笔者知道情况后,向其陈述了考研和公务员的利与弊,但是没有提出明确的建议。在了解她家庭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专业老师的意见给出了我的建议:考研。大三一学年,笔者依然不定期与其谈话,一方面了解她考研的准备情况,另一方面帮助她克服心理方面的问题,舒缓压力。在大三一整个学年中,她学习、工作两不误,在准备考研期间,还担任校科协会长兼学习科技部部长,学生干部工作经历也让她有了很大的改变,谈吐之间透露出与众不同的气质,遇事也愈加沉稳。
2016年5月的某一天,该生向我传达喜讯:已被江苏省内某211高校金融系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3 工作思考和建议
迷茫期是大多数大学生进入大学所必经的阶段,而且部分学生的迷茫期持续时间较长,部分学生的迷茫期是间歇性的。对于身处迷茫期的大学生,辅导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辅导员,关键在“导”。什么是导?即引导。为学生拨开迷雾,为他们引路,根据其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建议。避免其走不必要的弯路。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要善于观察,正确引导学生,做好引路人。通过以上案例,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首先,主动谈话,了解其思想动态。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愿向人主动袒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作为辅导员,我们有必要不定期约谈学生,春风化雨,用真心去感化学生,一步一步地诱导学生袒露心声。在谈话的过程中了解其思想动态,只有了解其内心想法,才能更加顺利地开展后续的工作。
其次,注重与专业老师的沟通。高校辅导员毕竟不是专业的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是需要通过与专业老师的沟通来了解。对于学生未来走向的重大问题提出的建议,必须建立在与专业老师沟通的基础之上。而辅导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了解有限,这就需要与专业老师勤沟通。只有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才能更好地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第三,要学会让学生“忙”起来。那么怎样让学生“忙”起来?比如可以让其参加一些学生组织,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在学生组织里,认识到更多的人,增长自身才干,提升综合素质。人一忙起来,自然不会无所事事,更有助于其走出迷茫,明晰未来的方向。人“忙”起来,便不会胡思乱想,在“忙”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不至于浑浑噩噩度过大学四年。
第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出自己的建议。前面讲到我们应该主动找学生交流谈心,对应的,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之后,对于其中暴露的一些问题,我们要有清晰的认知和判断。学生能够向我们吐露内心的想法是信任我们的体现。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给出自己的建议,尽力给学生最大的帮助。所谓“因材施教”,在开展学生工作,我们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循循善诱。
第五,多些微笑,多些鼓励。 辅导员的定义是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的教师。在我们平时开展工作时,应对学生多些微笑,多些鼓励,俗话说的好:“良言一句坚冰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味的批评学生,教育效果甚微。对待学生,特别是大学生这个充满朝气、有自己见解的群体,更要注意方式方法。鼓励是对于学生所取得的成绩的肯定,更是推动他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动力。
作者简介
陆承俊(1995-),男,江苏省扬州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14国贸专业学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
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 江苏省常州市 2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