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视角下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组织架构设计研究——以河南省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为例

2016-11-09 08:49翟运开
中国软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医疗系统架构远程

翟运开

(1.郑州大学 管理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2.移动医疗技术与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52; 3.数字化远程医疗服务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52)



协同视角下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组织架构设计研究
——以河南省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为例

翟运开1,2,3

(1.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2.移动医疗技术与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52; 3.数字化远程医疗服务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52)

远程医疗有助于缓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资源匮乏,对其重视程度已上升到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战略高度。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远程医疗系统的体系架构与项目特点分析其组织需求,提出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阶段的网络型组织架构和运行阶段的平衡矩阵型组织架构,并以河南省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为例进行论述,对其他省市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协同管理;远程医疗系统;组织架构

一、引言

远程医疗因其更高的可及性、质量、效率和成本效益,在减少诊断差异、改进临床管理以及在全球范围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1-2]。特别是远程医疗克服了卫生保健提供者和患者之间距离和时间的限制,可以帮助传统上服务水平不足的社区(医疗服务和人员很少的偏远或农村地区)[1],对病人、家属、卫生工作者和卫生系统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利益[3-4]。美国、法国等通过立法和政策对远程医疗的定义、实施条件、医生资格和协议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使其远程医疗获得较快发展[5]。

我国更明显地存在着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尤其是偏远地区医疗资源落后的情况,对远程医疗的需求尤为明显。国务院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多次印发文件,强调将发展远程医疗服务作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和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重要手段[6-8]。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将远程医疗规模化应用以及依托互联网扩展远程医疗服务提到了新高度[9]。截止2014年9月,69%的省区着手建立相应级别的远程医疗中心[10],大型医疗机构也逐渐成为远程医疗系统建设的最重要主体,河南、山东、新疆等省区相继建成了覆盖全省的远程医疗系统。

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利益主体,如何组织实施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和运营是当前需要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但却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学术界对远程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概念、核心技术原理、系统集成等方面,在系统建设组织、运营体系、协同创新机制、利益协调等方面的研究不足。项目组织结构设计得是否合理,决定了项目工作的成败,对于远程医疗系统建设这一新型项目,科学适用的组织架构已成为当前推进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概念界定与文献研究

(一)远程医疗的内涵演进

远程医疗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但其内涵和外延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欧洲著名远程医疗学者R. Istepanian[11]认为远程医疗即通过远程通信方式进行远距离地监护及共享医学知识。美国远程医疗协会(ATA)[12]将远程医疗描述为通过电子通讯的手段在不同地点之间交换病人的医疗信息从而改善医疗诊断水平的一种先进医疗诊断体系。世界卫生组织(WHO)[13]倾向于从远程健康的角度定义,认为远程医疗指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交换的信息以实现远距离卫生保健服务。魏冀等[14]将远程医疗描述一种将现代医学、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国卫医发[2014]51号),明确指出:远程医疗服务是一方医疗机构(邀请方)邀请其他医疗机构(受邀方),运用通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本医疗机构诊疗患者提供技术支持的医疗活动,医疗机构运用信息化技术向医疗机构外的患者直接提供的诊疗服务,属于远程医疗服务。

综合以上研究并结合远程医疗的实际发展情况,本文认为现阶段的远程医疗指通过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医学技术的综合运用,实现跨区域的医学信息采集、交流、诊断、治疗及医疗教学和社区保健等各种医疗相关活动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远程医疗的本质是医疗服务,服务的主体是医疗机构,以视讯系统等专业技术设备为支撑,其基础是医疗机构之间或医疗机构与远程医疗信息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需要以高度安全、确保医疗信息交互质量的专用网络为信息传输通道,随着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可以作为信息传输通道的补充。

远程医疗系统是远程医疗活动的支撑平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医疗服务提供者——即医疗服务源所在地,一般是位于大城市的医疗中心,具有丰富的医学资源和诊疗经验;远地寻求医疗服务的需求方——是当地不具备足够医疗能力或条件的医疗机构,也可以是家庭患者;联系两者的通信网络和诊疗装置——通信网络可以包括普通电话网、无线通信网以及通信卫星网等,医疗装置包括计算机软硬件、诊疗仪器等。

(二)项目组织架构设计文献分析

工程项目组织架构设计包括管理组织架构设计和项目参建方之间的关系架构,即组织内架构和组织间架构。工程管理组织架构(即组织内架构)可以沿袭企业组织结构理论进行设计选择,常见的类型有三种:职能型组织结构、项目型组织结构和矩阵型组织结构。对于大型工程项目,在矩阵制基础上衍生出了职能矩阵、平衡矩阵、网络式、综合集成式[15]等形式。而针对项目参建方之间的关系架构(即组织间架构)而言,集成化是发展趋势,如张劲文[16]提出了通过组建项目动态联盟的组织模式实施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的管理;张双平等[17]针对项目组织的变化,提出了流程导向型多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与集约化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两种新型的组织结构模式;洪巍[18]结合大型工程的复杂性,研究了大型工程的虚拟组织结构特征及组织结构的有效性问题。

由于参与建设和运营的主体较多,国内外很多大型项目的建设均涉及到跨组织协作,而各项目自身本质特征存在着差异性,这些项目的组织管理方式也各不相同。表1对一些重大项目所采取的组织模式及其特点进行了归纳,有利于在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组织模式建构的借鉴。

三、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组织架构设计

(一)远程医疗系统的体系架构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技术指南,我国远程医疗系统由两级远程医疗监管与资源服务中心、三级医疗机构终端站点、一个专用业务网络以及一套应用系统等组成,如图1。两级远程医疗监管与资源服务中心在整个体系中居于后台管理的角色,是整个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的核心管理要素。

表1 跨组织活动的项目制组织模式的类型及特点

图1 远程医疗系统的体系架构

三级医疗机构终端站点分为省级医院服务站、市(县)医院服务站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站点。一个专用业务网络以国家级远程医疗监管与资源服务中心为骨干网络的核心节点,向下接入省级医院、市(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救护车等业务单元,实现入网机构互联互通。一套应用系统是由区域远程医疗监管与资源服务中心、远程医疗信息资源中心、9 类远程医疗应用子系统组成的软硬件与业务应用一体化的体系。

远程医疗系统作为多学科综合集成、多平台联动、多主体共用、面向基层和个体提供服务的具有明显医疗属性的复杂信息系统,一般具有可扩展性和开放性、高效性和先进性、完善性和丰富性、友好性和实用性、多元化和动态化、安全性等技术特征[24-26],这些技术特征决定了项目建设的基本流程、组织设计与运营体系,是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组织架构设计的基础。

(二)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的组织特点与协同属性

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的组织是围绕系统建设目标,硬件企业、软件企业、通信企业、医疗机构等多主体在一定的协作规则下从事系统建设活动及相关管理活动的开放协作网络。基于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所需要的创新性、多组织协调、软硬件结合、人财物匹配等属性,项目建设的组织具有以下复杂性特征:多主体——参与主体一般包括了当地卫生行政主管机构、各级医疗机构、通信企业、软件和硬件企业;多级性——项目组织根据不同维度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项目组织任务,可以分为决策层、管理层、施工层等,多级性决定了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的信息传输存在明显层次性;自组织性——项目不同参与主体在不同方面互动、合作,生成相对协调的结构关系和行为的属性,项目内部有着大量互动过程是在没有任何人为组织、控制的情况下参与主体相互作用自然演化的;协调性——项目组织由多方独立组织构成,工程组织成员具有独立管理、独立运行的能力,在完成工程项目目标的同时还追求各自独立的利益目标,跨组织的协调是远程医疗建设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创新性——项目建设缺乏成熟的经验、方法体系、技术路径等,需针对具体情况开展创新性设计、施工、运营与管理,项目管理需基于多主体协同创新而产生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

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组织架构设计的目标是在系统建设各项约束下,处理好多级多主体之间的关系,使数量众多、层级众多的参与主体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各参与单位利益目标一致、共担风险、协同创新,共同致力于系统的优化,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因此,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组织架构的设计要以发挥跨组织协调功能为中心,通过有效的组织设计和良好的协调机制,平衡参建主体的多元利益诉求,并引导有利于远程医疗系统建设目标的多元主体行为演化。

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涉及主体多且各阶段涉及主体具有很大的动态性,基于多主体协同的组织模式就成了远程医疗系统建设的必然选择,需要实现建设业务的关联和随需而应两个基本目标。建设业务关联是指要将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所涉及的不同业务环节进行充分整合并纳入统一平台进行管理,任何一个业务环节的动作都可以轻松启动其它关联业务的运作,实现业务与业务之间的平滑链接,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搭建了跨组织的信息共享技术架构,通过数据总线技术打通了不同机构、不同业务应用模块之间的隔离。随需而应是指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需要将不同组织的人、财、物、信息和流程等资源整合在统一的平台上,并通过网状信息和关联业务的协同环境将它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三)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的组织架构需求与构建方向

基于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的基本特点,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的组织架构一般有以下几个需求。其一,完善的顶层设计,确保各参与主体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系统建设。其二,跨组织沟通的能力,推动不同主体之间的快速、及时沟通。其三,职能部门弱化,分权程度高,由于不同领域需要有不同的主体进行主导,组织形式以分权为主而非职能化管理。其四,组织结构要具有灵活性和相对柔性,在不同建设阶段其参与主体及各主体之间的联系方式会根据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组织结构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其五,进行多项目管理,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涉及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各应用子系统的建设、与基层医疗机构的互联、与其他省级卫生信息平台的互联等,均可以看作是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和运营中的单独项目,因此,对远程医疗系统建设进行组织管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多项目管理的过程。根据表1对目前已有的大型跨组织项目组织架构的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远程医疗系统建设组织架构的设计问题。

1.以网络型组织为主体

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及运营阶段均涉及到医院、设备供应商、软硬件供应商等不同主体,资源的共享、信息的畅通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不同的阶段甚至同一时期不同的项目之间存在着差异性,要求组织结构具有相对柔性,能够随时调整以适应项目的需求。网络型组织具有减少信息不对称性、促进信息流通的特点,同时也是一种自适应的多变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组织各种资源,迅速建立有效的局部网络,当需求消失时,各资源可在短时间内重组以适应新的组织需求并投入到另外的组织网络中[27]。

2.合理采用矩阵型组织结构

矩阵型组织作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跨机构组织形式,既具有职能型项目组织和项目式项目组织的优点,又能避免这两种组织形式的缺点,具有项目目标明确、资源利用灵活有效、相对独立、适用性强等突出优点,但在统一指挥、过度分权、责权不清、协调困难等方面存在明显缺点,要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来决定矩阵型组织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类型。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要求组织中职能部门弱化,可以采用强矩阵式项目组织架构,即小项目的项目经理直接向大项目经理汇报,而无需向职能部门汇报,大项目中分离出的小项目可作为独立组织,从而对专业化的工作具有更大控制权。

3.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

项目管理办公室是一个组织为集成所有项目经验和资源而设置的管理机构,它可以为组织各种项目共享资源或组织的各种项目管理提供服务。远程医疗系统自身的特点决定其建设过程中组织架构具有跨组织沟通能力及多项目管理等特性,设立项目管理办公室对进行多参与主体的资源和机会优化、控制整体项目的实现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四、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组织架构设计案例分析

(一)河南省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概述

河南省是典型的人口大省和医疗服务大省,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基层卫生资源匮乏尤其是优质卫生资源的严重匮乏,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上具有典型代表性。河南省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的主体单位是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该中心是1996年依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郑大一附院)成立的我国最早一批远程医学中心之一,目前,中心建成了涵盖19家省辖市中心医院、136家县级医院和110余家乡镇、社区、村卫生机构和新疆哈密地区、山西晋城、四川江油等省外医疗机构,形成了“省中心-省辖市分中心-县中心站-乡镇服务站-基层服务点”联动的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成了以数据交换平台为主、视频会议系统为辅的两级联动远程医疗综合服务平台,日综合会诊量120余例,开展着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应急救治、远程手术示教等业务,在技术水平、网络规模、服务规模等方面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是我国远程医疗示范基地之一。但还存在以下亟需提升完善之处:与医疗急救信息系统及呼叫中心等实施整合;进一步融合各种移动终端,覆盖乡镇、村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乃至家庭等[28]。最终,河南省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的目标是实现与其它省市、上级机构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进行业务创新,着力服务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和个人,发挥远程医疗的内在价值。

目前,各地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主要存在两种建设技术路线,一是省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建设,通过行政手段协调各级医疗机构承担远程医疗业务,最典型的是贵州省;二是依托区域性中心医院建设覆盖一定范围的远程医疗系统,不再建设全省统一平台,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别依托自治区人民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北省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四川省依托华西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分别建设相对独立的远程医疗系统。河南省远程医疗系统则兼具这两种技术路线的特征,依托省内实力最强的医疗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全省统一的远程医疗综合服务系统。相比于其他省市远程医疗系统,河南省远程医疗系统的显著特征是:其一,视频会议系统和数据交换平台相结合,确保医疗服务属性。由于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投资大、回收期长、公益性服务色彩重,各省市主要建设了保障医疗活动远端真实呈现的视讯会议系统,缺乏区域统一的远程医疗数据交换系统。河南省则在建设覆盖全省的视讯会议系统基础上,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分布在全省各地的远程医疗专用数据中心并形成了云服务架构,实现了独特的基于数据交换的远程医疗服务,与《国家卫生计生委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2014)》高度一致,代表着未来我国远程医疗系统建设的方向,但也决定了河南省远程医疗系统建设的复杂性。其二,全省统一的规模化、专业化运营服务体系,形成了专业服务队伍,各级医疗机构相互协调。由省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且主管机构赋予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系统建设运营、专家库建设、质量控制、调度、监管等职能,统一管理全省远程医疗业务,较好地协调了省市县各级医疗机构,形成了各方互利的发展格局。其三,建立了专业技术团队,以科技开发促规模应用。在开放合作的同时,拥有软硬件开发与集成等专业科技队伍,建设了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平台,以科技创新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引领全国远程医疗发展。

基于以上典型特征的分析,可以发现河南省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以独立的各级医疗机构为主体,以虚拟的组织架构推动具体的医疗协同业务开展,具有联网医院数量多、性质复杂、规模不一,设备多样、互通困难,服务内容多、业务系统多,视讯会议系统和数据交换平台相结合,科技开发与业务运营相互支撑,省中心和省辖市分中心两级分中心协同运行等特点,其建设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项目协同创新过程。

(二)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阶段的组织架构

在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阶段,尤其是省级及以上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主导中心医院与县级及以下各医院之间协同医疗平台、省级远程医疗平台与外省市远程医疗平台的建设均可以视作是该大项目下的子项目。而随着系统建设的进行,各项目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动,故该阶段宜采取网络型组织架构,以各子项目为节点形成网络状结构,实现各参与建设单位和组织之间的全面协同,同时需要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对整个项目的进行监督和控制。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的组织架构如图2。

首先,以政府或区域中心医院为主导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牵头制定系统建设规划,确定关键技术创新及其任务分配,明确参与主体的不同资源投入力度,引导并整合各级医院参与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当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形成示范效应后,参与建设的政府机构逐渐退出,区域中心医院承担牵头作用,负责协同不同机构共同参与系统设计、技术攻关、施工和管理。

其次,软硬件提供商、远程医疗服务提供商、网络集成商、各级医院、科研机构等参与主体在各子平台的建设中围绕子项目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按照确定的项目技术方案支持各个子平台的建设。鉴于信息平台建设的相似性,各子平台建设主体要充分沟通,建立各子项目之间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形成网络状的协同交流途径,当某一子平台完成建设后,这些参与者即随着项目的完成而解散,并根据需要投入到新的子项目中,形成新的协作组织。

最后,省内远程医疗平台与省外平台的协同。为解决省内医疗资源紧缺、技术水平不足等问题,真正促进更大范围内的医疗资源共享,牵头单位要根据系统对接的目标协同制定技术攻关方案,并协调各自系统的参与主体特别是技术力量进行实施。

目前建设的河南省远程医疗系统属于升级改造建设项目,在系统建设中选用区域中心医院主导的网络型组织结构。郑大一附院牵头该系统的建设,制定系统改造技术方案,联合相关企业进行协同技术攻关。河南省卫生计生委、科技厅、财政厅、郑大一附院及各联网医院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由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实施项目管理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引导省内其他医院积极参与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建立辐射全省的省级远程医疗平台,开放接入所有医疗机构,与省外远程医疗平台对接,方便医疗条件较差的医院与医疗资源先进的医院之间的远程合作,提供便捷的远程医疗服务。

图2 网络型远程医疗系统建设组织结构

(三)远程医疗系统运行阶段的组织架构

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化,专业化运营是远程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运行阶段须以第三方机构即远程医疗运营企业进行支撑,以企业化实施商业模式的设定、运营及创新,组建专业运行团队实施远程医疗服务的推广、医疗服务、核心服务开发及维护等活动。在远程医疗系统运行阶段,不仅有运营企业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也要以专业分工为基础成立专业团队,将监督、维护等分别看作不同项目,以项目制形式协助运营企业保持远程医疗系统的持续运营。平衡矩阵式组织架构要求在项目小组中任命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被赋予完成项目任务所应有的职权和责任。该种组织模式下,项目经理在不同领域制定总体计划并监督工作进程,职能经理则安排职能部门执行所属项目部分的任务。远程医疗系统运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其组织架构应考虑到系统的持续、稳定的运行,平衡矩阵型组织架构是一个可行的模式。

在平衡性组织架构下,运维公司根据远程医疗系统的实际情况成立各职能部门,由部门经理负责该职能部门所属业务。工程经理、财务经理、技术部门、营销部门分别承担不同职责。运维公司最直接的驱使因素是公司本身的收益,需在实践中组建专业的运营小组,保障远程医疗系统社会效益的实现。各小组以项目形式存在,并与运维公司各职能部门相互对接,整体形成平衡矩阵型组织模式,有利于远程医疗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政府机构如卫生厅等成立监督小组,对运行过程中运维公司的商业化运作及各级医疗机构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进行全方位监督,确保该系统能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医疗保障。科研机构、高校及主导性中心医院成立研发小组,根据医疗行业发展随时对服务模式等进行调整。维护小组则由为软硬件供应商、网络集成商等各类企业组成,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提供软硬件的维护和调整。

结合当前的系统建设和政策条件,河南省远程医疗系统运行阶段的组织架构设计坚持:(1)由专业运维单位承担,并与专业小组构成单位进行沟通。(2)确保远程医疗公益服务定位,成立监督小组,对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3)郑大一附院、华为公司等相关单位组成开发小组,并以项目的形式负责各平台更新、改进等方面的技术方案等内容。(4)提供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单位按要求成立维护小组,对系统运行过程中软硬件、网络等随时进行维护。

以上运营方案仍立足于当前远程医疗运行的实际局限,未真正形成专业化运营模式,属阶段性过渡方案。就远程医疗发展趋势而言,远程医疗系统运行最终需要由专业公司经营,而其内部的技术开发、市场服务、系统建设等都在专业公司内发展,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医疗业务监管,医疗机构则负责医疗资源的供给,各主体形成相互协同、界限分明的协同创新和运营体系。因此,不管在建设阶段还是在运行阶段,多主体协同是保持信息互通和共享的基础,对于顺利建设远程医疗系统并持续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远程医疗系统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基于其建设的复杂性,在建设阶段和运行阶段分别采用网络型组织架构和平衡矩阵型组织架构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符合远程医疗系统作为大型跨组织项目的本质要求,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河南省远程医疗系统建设的实践显示:系统功能模块发挥正常,会诊量等指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实现了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各层级机构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目标;多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比较畅通,以“共赢”机制有效调动了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适应了新型组织建设的要求;灵活性程度高,适应了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快速发展、业务快速增加的需要;在整体统一前提下的分项目协同及与其他系统的对接比较有效,适应了远程医疗系统对外互联互通的需要。因此,总体而言,网络型组织架构和平衡矩阵型组织架较好地适应了远程医疗系统建设运营的需要,特别是适应了远程医疗系统快速发展、快速迭代建设的需要。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多主体协同由于其资源集成、主体多元、组织柔性、扁平管理等特点,成为开展重大工程项目的核心指导理论和思想。本文提出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和运行阶段的不同组织架构,在建设阶段,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并以子平台的建设为节点形成网络型组织结构。在运行阶段,形成以专业运维公司的部门经理为横向、各专业化小组为纵向的平衡矩阵型组织结构。对蓬勃发展的我国远程医疗服务而言,系统建设是起点,系统运营是根本,基于上文的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系统架构设计的多主体协同参与与机制保障

在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中,系统架构设计是核心,尽管我国已发布了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但仍需根据建设单位的基础条件、联网医院的信息化基础、系统定位与功能等详细论证并形成科学系统架构。(1)牵头单位应按照多主体协同创新的思路,组织硬件厂商、软件厂商、联网医院等进行论证,形成各主体参与的保障机制,明确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的社会属性,探讨并建立各主体参与的动力机制、资源供给机制、合作信任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确保在实现远程医疗系统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各参与企业、医疗机构利益能得以实现。(2)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为建设项目设定明确的目标,营造有利的环境,出台信息安全、信息系统对接、服务质量、服务价格、医保支付等相关配套政策,鼓励甚至要求各级医疗机构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加大远程医疗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引导群众使用远程医疗服务。(3)核心企业特别是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建设企业应主动发挥作用,突破制约远程医疗规模化应用的信息共享瓶颈,从技术上建立跨医疗机构的医疗信息共享与交互机制。

2.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的多主体参与与牵头机构的组织角色

由于远程医疗系统建设的一次性和运行的长期性特征,以建立网络型组织架构为宜。牵头单位和协同组织都提供较丰富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系统建设完成后,相应解散所投入的资源或大幅度削减投入。大型医疗机构的领导性作用是保障系统建设协同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再投入各种资源基础上,还要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推动各创新主体在既定的利益机制、合作机制等框架下贡献自身的资源和能力。

3.远程医疗系统运行中的动态调整与效率优化机制

系统运行是远程医疗能否发挥其社会经济与技术效应的根本,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有:(1)建立有效的运营管理模式,考虑到当前我国医疗服务政府主导的基本特征,远程医疗运营要建立专业运营团队,医院主导的运营一般基于远程医学中心,企业主导的运营则是公益服务基础上的市场化运作,都追求运营效率的提升,平衡矩阵型组织是一种相对有效的组织方式,有利于发挥在建设阶段所形成的协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远程医疗系统及应用子系统,优化运营流程。(2)多主体协同组织模式的选择,远程医疗系统运行模式的发展趋势是专业企业运营,将市场开发、医疗服务、数据分析等功能内化于运营企业,运营企业作为外部主体与医疗机构形成合作机制,各自贡献自身资源和能力。

4.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的宏观政策需求

当前,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在我国处于快速推进之中,医疗机构和企业之间初步形成了协同参与机制,但政府政策的缺位已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在法律政策上,需要进一步明确远程医疗双方机构的法律责任,明确远程医疗的医疗服务定位,突破当前将远程医疗的帮扶性质定位,进一步确定远程医疗服务专家、机构等的准入标准;在定价方面,国家层面应尽快出台远程医疗服务价格的指导意见,以解决当前利益机制保障不到位问题;远程医疗服务宏观上降低了医保总支出,但至今未获得医保报销政策的大面积支持;在具体远程医疗服务领域,需要进一步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远程医疗服务的医疗质量和安全;而在最基础的跨医疗机构信息共享方面,虽然国家出台了不少政策和标准,但真正落地实施的少,需要进一步梳理相关政策和标准,确保跨机构医疗信息的流通和共享,以支撑远程医疗服务的开展。

[1] Craig J, Patterson V. Introduction to the practice of telemedicine[J]. Journal of Telemedicine and Telecare, 2005, 11(1):3-9.

[2] Heinzelmann P J, Lugn N E, Kvedar J C. Telemedicine in the future[J]. Journal of Telemedicine and Telecare, 2005, 11(8):384-390.

[3] Jennett P A, et al. The socio-economic impact of telehealth: A systematic review[J]. Journal of Telemedicine and Telecare, 2003, 9(6):311-320.

[4] Zhai Yunkai, Zhu Weijun, Hou Hongli,et al. Efficacy of telemedicine for thrombolytic therapy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A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Telemedicine & Telecare, 2015, 21(3):123-130.

[5]赵杰,蔡艳岭,孙东旭,等. 远程医疗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 (10):739-740+799.

[6]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的意见(国卫医发〔2014〕51号)[Z]. 2014.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1号)[Z]. 2015.

[8]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号)[Z]. 2015.

[9]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Z]. 2015.

[10]贡欣扬,苏婷,杨崑,等. 我国远程医疗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5(2):160-164.

[11]Fegler G.Measurement of cardiac output in anaesthetized animals by a Thermo-dilution method[J].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hysiology,2012,38(3):9-12.

[12]MA Kadzielski,JY Kim. Telemedicine: many oppor ̄tunities, many legal issues, many risks [OL]. http://www.pepperlaw.com/publications/telemedicine-many-opportu ̄nities-many-legal-issues-many-risks-2014-07-29/,2014-07-29

[13]WHO. Global Observatory for eHealth series-Volume 2 [OL]. http://www.who.int/goe/publications/ehealth_series_vol2/en/,2011-01-13.

[14]魏冀,陈琳,郭凯. 中国西部地区远程医疗现状及制约因素[J]. 科技通报,2012(8): 33-35.

[15]李迁.基于综合集成管理的大型工程组织及相关机制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 2008.

[16]张劲文.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6.

[17]张双平, 张啸. 新型的多项目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研究[J].建设管理,2013(3):11-14.

[18]洪巍. 基于信息熵的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选择模型[J]. 系统科学学报,2012(4):42-45

[19]郝亚林,徐广.基于并行工程的地铁项目组织模式研究[J].项目管理,2009(7):27-30.

[20]张谊明.浅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组织模式[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4):14-15.

[21]杨建伟,张安川.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选择[J].四川水力发电,1999(18):66-68.

[22]李同玉,孔德成,李存金.国防科技重大工程组织管理模式演进路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42-46.

[23]李存金,王俊鹏.大规模科学技术工程系统集成组织模式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3(15):235-239.

[24]任宇飞,张晓祥,汪火明等.构建远程医疗省级平台的探讨[J].中国数字医学, 2012 (8): 71-74.

[25]王凯. 远程医疗的技术实现[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10):6-11.

[26]廖菁,杨建萍,朱文勇,等.远程医疗咨询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6):206-208.

[27]王颖,王方华. 跨组织信息系统的组织结构效应研究[J]. 情报杂志,2006(2):46-48

[28]翟运开,赵杰,蔡艳岭. “互联网+”时代的远程医疗服务运营关键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本文责编:辛城)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Design of Telemedicine System Construction Project from Collaboration Perspective——Case Study of Henan Telemedicine System Construction

ZHAI Yun-Kai1,2,3

(1.Management Engineering School,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 China;2.State-ProvinceJointEngineeringLaboratoryofMobil-HealthTechnologyandService,Zhengzhou450052,China;3.HenanEngineeringLaboratoryofDigitalTelemedicine,Zhengzhou450052,China)

Telemedicine, a new model for improving medical service, can help alleviate the deprived medical resources in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medical informatization, telemedicine is recognized as an strategic method of national health reform in China.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 paper propose the organization requirements of telemedicine construction based on its overall framework, further propose the network and balanced matrix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telemedicin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Lastly, we described these two kinds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focus on Henan Province Telemedicine Center. This will b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telemedicine system construction in other provinces.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telemedicin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2015-11-07

2016-04-16

国家科技惠民计划专项(2013GS410101);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5HASTIT010);河南省教育厅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2015GGJS-164);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51100310800,121100111100);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15IRTSTHN023);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支持计划(144100510017);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6YJAZH07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673254)。

翟运开(1980-),男,河南西平人,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互联网医药电子商务与主动健康服务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主任,移动医疗技术与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河南省数字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研究方向:远程医疗信息化管理工程、创新工程管理。

R197.6

A

1002-9753(2016)09-0125-10

猜你喜欢
医疗系统架构远程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佳能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佳能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IT架构
远程诈骗
WebGIS架构下的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国内多省份医疗系统和非医疗系统言语治疗从业人员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