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通识、知行合一的学者艺术家——我眼中的刘星老师

2016-11-09 03:57仝朝晖
延河(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刘星中国画艺术家

文/仝朝晖

文理通识、知行合一的学者艺术家——我眼中的刘星老师

文/仝朝晖

艺术史上总有一些出乎常规的个案,刘星老师即是这样。他学数学出身,却转型为一位知名艺术家,而且兼备了书、画、印、史的综合素养,成就为人瞩目。

二十世纪中叶,随着中国新兴政权确立,新的政治文化使社会的整体结构发生转变,这直接影响到新生代艺术家的文化理念和艺术视野。在单一的西式写实绘画的艺术教育制度影响下,也改变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与生长环境。从这种宏观背景来说,刘星老师并不是这样大环境下的专业科班出身。他和许多中国人一样上小学、中学,直到接受精英化教育的大学,但他大学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的数学专业。

在后来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几个重要的阶段中,卫俊秀、方济众、赵步唐、周积寅等大家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成长于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乡村教师家庭,很早就表现出美术方面的天赋。读大学期间,他入校不久,即作为学生书法爱好者,遇到当代书坛名宿:陕西师大著名学者卫俊秀先生,之后受教卫老的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他参与省市书协的活动,接触到许多艺坛名家。因为这样机缘,带给他另一重要的人生机遇,他结识方济众先生,得益于长安画派的精神感召,他的艺术人生也逐渐跨入画界。在和画界前辈的交往中,他接受画家的专业熏陶,也运用所长为画家们做英语翻译。从那时开始,他和崔振宽,郭全忠等名家往来,一直到今天成为至交。

这样经历和眼界,直接影响了他对中国画传统的深入认同和理解高度,他的艺术观念也就超越了普遍学院派艺术教育,由"西"及"中"的认知逻辑。这应该是他艺术道路及价值观念不同于当前多数的学院艺术家的根本原因。

九十年代初进入西安美术学院,跟随赵步唐教授攻读山水画方向的硕士学位,之后进入南京艺术学院,跟随周积寅教授攻读艺术学的博士学位,他的人生完全转型到专业艺术家之路。他特殊的知识结构和人生历练,反倒成了长项,引导出今天独立的艺术道路和全面的个人成就。

纵观他的艺术,书法以碑学启蒙,观念上受到卫老的影响。绘画方面他不是以西式素描入门,而是以水墨写生开始,进入传统文人画的创作领域。虽然,他遇到许多名师,但并沒有完全依赖师资传授的方式,去效仿和施法某家风格,而是很早就有师法造化的自觉,在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传统艺术认识论中实现自我,也从实践策略上去响应"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现代中国画观念。因为关注写生的方法倾向,他的绘画道路就和传统文人画推崇禅宗"顿悟",追求士气、隐逸的精神指归,有了一定的差异。读他的作品,不仅令人感受到一名优秀艺术家特有的才情和禀赋,也会为他艺术散发出的亲切感和生活味道而触动。

同时,有别于大多数实践型艺术家,他在书画艺术创作之外,艺术史论方面的成果颇丰,这种实践也印证了知行合一的中国文化传统。研究中表现出缜密的学理逻辑和深刻的剖析能力,很明显,这和他数学专业的知识结构有一定关系。代表论文、专著如《中国画语言意象性结构分析》、《以"政治正确"取代审美原则?----浅析美国文化殖民策略下的后现代艺术陷阱》、《石鲁"以神造型"绘画思想研究》等。这些学术成果获得普遍的社会影响,体现了他全方位的人文素养和独到而敏锐的文化见解。

无论是书画创作或理论研究,其核心思想一一贯之:守护传统文化价值,用中国艺术的本体方法来论证传统审美精神进入当代的人文价值。他的学术道路也回应了当代文化一个重要命题:推进传统艺术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的生长,激发中国文化本源价值的当代生命力。

近年,刘星老师的艺术也不断有多方面的思考和创新尝试,如以金文入篆的篆刻创作,用现代水墨观念表现的荷花作品等。这些探索是他作为学者对艺术史和文化学的个人体认,也表现出对中国艺术多元价值的一种文化态度。

我最早认识刘星老师,他还是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兼美术教师,之后他读研、执教、读博......直到如今,我们一直有很好的师生关系,也可以说我是他艺术的见证者。其间,我自己从蒙懂少年到专业的美术从业者,成长中刘老师给予我许多指导和帮助。

刘星老师在我眼里是个传奇,他的艺术成就和思想贡献,对于如我这样的后学,更是一种激励!祝愿老师未来的学术道路有更多的创建。

高谦英

祖籍陕西渭南,西北大学法律硕士。自幼爱好中国古典文学,凡《中国画学全史》《中国绘画史》《古代绘画史》及历代名家传记皆有涉猎,略通诗词,犹喜国画,师从著名画家刘星博士,骊山印社成员。

猜你喜欢
刘星中国画艺术家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门神
人工智能情境下的行政裁量存在吗?
中国画
《远方》中国画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The analyze the diverse themes in plots from the lottery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家有儿女》经典语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