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道

2016-11-09 03:57陈茂慧
延河(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笔筒琉璃烟囱

□ 陈茂慧

通 道

□ 陈茂慧

历史不可更改。消逝的不可复活。以追忆为美。以瞩望为美。

——题记

似乎一生都在寻找。

从孩童时代开始,她就在寻找美好、新奇和刺激。只是那时她不懂。没有更多的玩伴,她常自问自答。玩泥巴,玩水,乐此不疲。

女孩子玩泥巴,有点野。尽管只是简单的捧起一块泥巴,再狠狠地砸向地面,看着瘫成一团的泥巴,她会开心地大笑。那快乐,也是简单到让阳光嫉妒和吃惊。开始,时光是以寸在挪动。屋前的树也一寸一寸地生长。不过,很快,树就高过了屋顶。而她,也高过了家里的那条黄狗。

背着书包走向课堂的路,那时是那样宽敞,那麦地和水田,那紧随其后的黄狗摇着尾巴,那蝴蝶和蜻蜓,那成群的麻雀。哦,仿佛,她的路径就是它们的路径。它们的雀跃与飞翔就是她与快乐的通途。

多年后,顺着一条条钢轨,她从一条江边抵达了一条河边,她明白了一个叫着“命运”的词汇。怎样的挣扎和逃逸都无济于事,她跨过一块又一块枕木,走向远方——在她想象之外的神秘之地,北方的泉城。

许多后来的事都是猝不及防的。

她被安置在一架机器前,只需输入固定的密码,便可打开它固定的程序。她熟练地操纵,像每天的日子,有着固定的流程与模式。曾以为,自己找到了一条通道,通向自己的未来。是否此刻,她正处在那时梦想的未来境地?而明天呢?

明天。有时她会有瞬间的愣怔。

今天与明天的通道又是什么?

直到那一天。

直到那一天,她站在古窑村的村口。她的心被深深地震动了。

斑驳的灰色石块铺就的石板路在正午的阳光下闪着眩目的反光,她穿着绣花鞋的脚深一步浅一步地走过一棵百年古树,旁边破败的古窑上伸出两支烟囱。烟囱周围杂草丛生,一丛狗尾巴草在微风中静静地摇晃。

她仰望着。手抚着匣钵墙的墙体,分明感到血液流动的加快。她分明看到了另一个自己正在从狭长的胡同中走过来,那绣花的白裙上一只蝴蝶的孤单,落寞的一起一伏。她手挽流岚,仿佛从历史深处走来。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这个她,与另一个自己纤手相握,紧紧拥抱。

这才是她的地方。与她的气质如此相契。仿佛前世已注定有这样的一场相遇。

手指的每一次触及都让她颤栗,每一次仰首与注目都让她情不自禁,每一缕风声都掩不住她内心的叹息。怎样的跋涉?怎样的翻山越岭?怎样的寻觅,才能完成如今的对接——她与另一个自己的牵手。

这是怎样的一条通道。

从南方到北方,从内陆的山村到海滨城市。

在济南与淄博之间,在淄博与博山之间,到底有着一种什么样的神秘力量,让她在这个夏天,终于寻到了一条通道。

之初,她是懵懂的。舍高铁而登长途汽车,辗转抵达,依然未知自己将面临怎样的一场内心的雷霆。直到第二日,直到站在古窑村的村口,直到踩在古窑村的石板路上。

她不停地问导游这个那个问题,不停地举起手机拍照,不断地微笑。她感到阳光真热烈,头顶的热气在汩汩地往上冒。她感到世界如此寂静和美好,连脸上的汗珠都是那样亲近与可爱,连正午阳光下矮矮的身影也是曼妙的。

她站在一截断墙前。

墙上全是一个又一个圆圆的匣钵底,它们并排,以横的或竖的看似杂乱的秩序排列着,却充满了一种似凌乱却整齐的美。两行四柱、三行六柱、四行八柱、五行十柱、六行十二柱、七行十四柱。数字即规格,即财富。灰色的、黑色的、褐色的墙体,在匣钵底与匣钵底之间,黄色的泥土堡有自己黄色的尊严,它在弥合着,填充着缝隙与漏洞。

一条小河水流潺潺,委婉的绕村而过。河流上面的村边。窗子,一扇古旧的窗子镶嵌在墙体中,木条陈旧,仿佛不胜墙体的重压。窗子里的匣钵与窗外的小路,谁是谁的仰望?她想将手伸进窗内。她已经将手伸入,她在触摸,那涩滞的,粗糙的触感深入她的内心,她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

一座窑,一座馒头窑,也叫圆窑。一座高高的烟囱矗立的窑,一座墙体有多道裂缝的窑。它的破败与残缺,有谁懂得珍惜?

她目光越过烟囱,越过远方的新楼,她看到天空的灰白。没有云彩可供她感慨。

她想写诗。

她写下:

新的楼房遮挡了阳光

古旧的木门在秋风里吱呀作响

醒来的苦菊在阴凉中葳蕤

雨水、光阴、光线,在破败的庭院里深入浅出。斑驳的窑体纷乱的人影,交织着梦与现实观光与怀念。谁是真正的主人主人。

——光阴从宋朝、明清走到现在,一砖一瓦都在讲述史实。窑炉中锻烧的,是千年来的传奇。陶瓷,以怎样的姿态俘获着人类。

秦巴子 书法

一个残片,一块破匣钵,似乎都能找到自己的主人。而她不是。

她找的是通道。通向过去,也通向未来。通向历史也通向梦想。这是怎样一条万能的通道?当她站在古窑村的村口,站在古窑的炉火前,站在曾经的“火神”前。

一声“点火”,是怎样将虔诚和敬畏送达夜空中?那炉火,那窜出烟囱的火龙与随之而起的浓烟,怎样将一个村庄笼罩在四溢的美梦中。那映红了半边天空的夜晚曾是多么的壮美!

她仿佛看见了夜空中闪烁着的群星怎样将村庄里的人们渡过了彼岸。而她,守在来世等待,等待这样一场遇见。

奇妙的遇见。

断墙下杂草依偎,藤蔓缠绕与攀爬。零星的石块写着韵律与节奏。这是初夏的节奏,每一个音符都是铿锵的。

时间如此固执,一往无前。它有它的节奏,谁都不能让它稍作停留。而她,多么渴望拥有自己的节奏,谁都无法对她改弦易张。

如果一场炉火制造了许多美,比如陶碗、陶罐、陶盆、陶盘……

那么多的美,她将爱哪一个更好?因为爱的太多,她无所适从。

在一个陶瓷店,她徘徊,彷徨,仿佛一生的决定就在于此。她捧起了一个笔筒,仿佛看到那里面盛满了笔墨,盛满了文字。她脑中的诗句,随便一晃头即能出口成章。此刻,她可以成为它的主人了。一个笔筒的主人。只要她愿意。

她在向它靠近。他们在彼此靠近。她捧着它,就是在与它对话,低声交谈。她在寻找与它灵魂交融的通道。

笔筒。它的命运被谁主宰?从泥土到陶模,从陶坯到锻烧、成瓷,从修补到最后摆在案头,经过了多少只手的抚摸?多少目光的注视?雨水、阳光、月色、冰雪、雾霾、空气、温度,哦,哪一次经历都足以被一篇文字反复、细细收藏或呈现。而摆在案头的笔筒,延续着泥土的生命。

笔筒,自她决定收藏它始,它的一生仿佛才真正开始。

开始。一个活力满满的词。

古窑村。古窑。烟囱。夕阳下的身影,沧桑而又神秘、安宁。

一条河流是清澈的,曲折而深情;一条石板路是幽静的,有天光和云岚,有树荫与墙影,所以并不寂寥;一群人是朴素而虔诚的,他们有着淡泊的内心与丰茂的智慧,低头与仰首都是无尽的爱恋。

在古窑村,他们都有爱。他们并不说出。他们只是守候、守望、传承……

他们将自己的一生交出,给古窑村。给冷寂的时光。

匣钵的每一条纹路里,蕴藏着多少条通道?那些裂缝和断口,写满了多少故事?消逝的圆窑带走了多少历史的温度?存留的破圆窑,难道仅仅是站在“山头”,任人参观与评说?

她来了。她走在“山头”街道。

她看到了古窑村的美,也感受到了它的忧伤。那是渐逝的忧伤,那么轻,那么淡,仿佛她一来,她挥一挥衣袖,就挥去了它的忧伤。

是的,忧伤已去。

陶瓷,那古拙与喑哑,潜藏着天地之精华,那内敛与包容,那丰厚与密实,唯有低下身姿,与之靠近、亲近才能体察。它胸中自有丘壑,它心中自有温情,它沉默。是在等,等待一场遇见。

如果一定要说出。那就用釉吧。

用釉说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红色的釉说出热情、喜悦和吉祥;青色的釉说出沉静、雍容和庄重;白色的釉说出纯洁、简单与轻松;黑色的釉说出深沉、神秘与复杂;灰色的釉说出朴素、高雅和沉稳;蓝色的釉说出宁静、清新与自由;黄色的釉说出富贵、智慧与权利;茶叶末釉说出古朴清丽;雨点釉说出端庄宁雅……

一旦说出,竟是如此滔滔不绝。

在博山,在“山头”,在古窑村,在一座座或保存完好或残缺的圆窑前,在一堵堵风格独具的匣钵墙前,她迷醉而忘返。

她在倾听,在寻找,在沉醉……

——高温、焙烧。釉能说出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还有疼痛未说出,还有光阴未说出,还有爱情未说出,还有幸福未说出,还有俗世的悲欢未说出。

未说出的部分,留给她和他们。让他们慢慢在尘世经历、体验和感受。

谁在安排?

谁来认领,一场场生命中不可避免却又不可预见的相遇?

在一条条通道上,她走过,也许并未在意。而寻找的,可能刚好错过。

琉璃。光泽、色彩、形状、细腻、平滑度、温度、透澈度、厚薄,哪一个侧面都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情感,哪一寸光都拥有不可言喻的喻意。一次触碰,一个眼神,一分留恋,一声问候,一个背影——

啊,琉璃。在西冶。她行进在西冶。

流光溢彩,瑰丽辉煌,美仑美奂,再怎么夸张的词汇都不为过。那些马牙石、紫石、凌子石,是怎样经过千年的奔波,汇聚于此。一只琉璃与另一只琉璃,怎样完成了奔赴、寻找与相认、相拥、相惜?

火里来,水里去。紫气东来。世间有多少事物要经历千锤百炼?

一件,就是独一无二,就是绝世无双。

鸡油黄、鸡肝石、松石绿。哪一款都足以动人心魄。哪一件都凝聚着巧思,深藏着美丽而忧伤的传说。

不同的颜色,赋予不同的涵义。绿、紫、透明、蓝、琥珀、紫与蓝、紫与白、紫与绿、琥珀与绿、琥珀与蓝、琥珀与白。斑斓的色彩,斑斓的人世!

每一件琉璃走在不同的路上,它们在寻找归宿。

归宿。就是远方。是神在的地方。是神赐予福祉的地方。多一些?

古窑村和西冶,都在她的面前,都进入她的生命体系中了。

所谓一树一菩提。世间令之所爱极多,她又何必耿耿于怀取舍。

像她和他的相遇。她和你的相遇。有的相遇成就奇缘,有的相遇转身各自天涯。

通道不同,结局各异。

一条条通道早已筑就,她早就走在那通道之上了。

通道,让她穿越历史。寻觅生命的起源,感受生命的律动,倾听历史的回声,在漫长的时光隧道里闪转腾挪,获得灵魂无上的自由。

通道,让她回到现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她恍然明白,通道即是“渡”,从彼岸到此岸,她是回归。她不再漂泊,开始关注周遭的一切,观照自己的内心,缔造自己的世界。让灵魂找到安居之所。

通道,让她在梦想中飞翔。那些瓷器、琉璃,哪一件似乎都与她心心相印。它们将代替她穿越未来的时空,在她的通道上行完最后的礼仪,找到最后的归宿。

心与心的相融,手与手的相握。

她在西冶街流连。原来,世间有太多意料不到的欢乐和猝不及防的美。

琉璃与陶瓷,哪一个更珍贵?

它们或晶莹温润,或古拙雅致,或绚丽时尚;它们或造型新颖,或釉面细腻,或光滑精巧。你说,要爱哪一个更

□陈茂慧,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青创委委员,中国诗歌学会、散文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4届高研班学员。出版作品集《匍匐在城市胸口》《荼蘼到彼岸》《向月葵》等。现居济南。

猜你喜欢
笔筒琉璃烟囱
看不见的“烟囱”
传统琉璃文化的现代表达
善思篇之瓷艺·琉璃彩作品
“鼠来宝”笔筒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有扇白羽,有灯琉璃
碎琉璃
无敌笔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