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丝
摘 要: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于提升酒店服务质量有重要意义。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应该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和职位体系,确保酒店服务人员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建立更加合理的绩效指标考核体系,通过将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挂钩的方式,提升服务者的服务意识,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旅游者的满意度。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招聘选拔规划和服务质量提升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有利于增强酒店旅游业营收效果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酒店管理;促进作用;旅游行业
一、人力资源管理对酒店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酒店旅游业是一种典型的服务业,它需要服务人员投入密集的服务型劳动,为入住消费者提供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改革,满足当前消费者的不同类型需求,需要酒店服务人员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急用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酒店服务。打造酒店良好的口碑,对于扩大酒店经营与加强酒店宣传有重要帮助,只有建立在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酒店管理活动,才能够打造出属于本酒店的自有服务特色,形成一套更加具有吸引力的酒店服务体系。开展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能够显著开发员工的潜力,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服务意识,在酒店服务中坚守自己的职责,从而服务好每一位消费者。
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促进酒店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探讨
(一)重视人员招聘与选拔,提升酒店服务质量
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酒店方面应该为服务人员设定合理的薪酬标准,确保服务人员能够认真完成日常的岗位任务。
推行旅游酒店工作人员队伍年轻化建设,在人员的招聘与选拔方面,倾斜于招聘酒店管理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通过选拔有专业理论素养新员工的方式,显著提升酒店服务的整体质量。重视对于员工的岗前培训及在岗培训,需要安排;老员工与实习岗的新员工结成帮扶对子,并且在老带新的员工培训模式之中,不断提升新员工的酒店服务及管理技能,让新员工更快地转入正式岗,从而为酒店经营单位贡献出自己的应有价值。重视对于酒店员工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的培训,可以从提高服务人员理论素养的角度出发,让员工了解当前酒店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标准化的服务模式相关知识。
(二)推行针对性服务模式培训,培养员工积极的服务理念
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经常性地组织酒店员工参加培训活动,使用多媒体投影仪设备,为员工展示国内、国外星级旅游酒店的服务模式,可以为学员展示传统的英式酒店管理的相关知识,让酒店服务人员在PPT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服务意识。在旅游酒店服务活动中,按照国际标准的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服务,避免服务质量出现层次不齐的现象。
对于在日常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员工,酒店领导层还应该安排他们到星级酒店去学习,参加实习督导及相关管理岗位的课程培训,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化服务意识与较强管理能力的业务骨干。应该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培训观念,积极选聘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服务管理经验的培训师来酒店工作。在服务模式指导过程中,可以对酒店服务教学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进行灵活调整,也可以在工作中进行示范式服务能力培养。
(三)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树立酒店良好形象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之下,基层员工与上层领导人之间互不信任,基层员工在接到服务任务时往往表现为被动的服务反应,这样不利于提升服务效率,也不利于树立旅游酒店良好的服务形象。
推行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在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绩效考核过程中,酒店领导人应该基于创新环境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改革。对于员工工作能力的判定,不仅要从每日的出勤情况进行打分,还可以参考客户对于服务人员的评价。客户在退房的时候,酒店前台可以为其提供一个评价表格,吸收和接纳客户对于为之提供的服务人员进行评价反馈,并且参与评价的客户还能够获赠精美小礼品。推行动态、连续的绩效管理,目的在于开展以有效性为重点的酒店服务模式改革,提升服务人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水平。
结语:
酒店管理科目是一门综合应用型学科,涉及职业指导、信息技术、公关礼仪、人际关系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等一系列学科理论知识。传统的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具有明显的缺陷,员工往往会受到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服务活动受到上层领导的趋势,服务质量也大打折扣。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酒店负责人应该建立科学的人员考核与培训体系,从而提升酒店的软件服务质量。加强酒店服务型硬件设施建设,从而提升入住消费者的好评率。
参考文献:
[1] 蒋莉琴.滨海度假酒店学生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析——以惠东度假酒店为例[J].中国商贸,2013,(4):179-180.DOI:10.3969.
[2] 邹伟.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论中国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7(3):87-90.DOI:10.3969.
[3] 李红.酒店应实施以人力资源为主的集中化经营策略[J].商业研究,2005,(8):156-157.DOI:10.3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