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学
在众多省市纷纷独自命题,全国统一考试的文题设计已不再是一统天下的今天,虽然各种不同的命题形式共存,可谓“百花竞艳、异彩纷呈、各领风骚”,但无论命题形式怎样多样化,命题取材如何多元化,“阅读”和“写作”这两个语文基本能力的考查不会有太大变化。不论何时,不论何地,不同角度和层面的文本发散式解读,多向性、多角度的命题立意训练和创新思维、彰显个性抒写心灵的检测,都将是考查的重点。下面仅以短文《和氏献璧》为例,谈谈做阅读题时如何发散解读,作文审题时怎样多角度创新立意,以期能为广大迎考同学提供些许有益参考。
和氏献璧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石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名曰:“和氏之璧。”
(节选自《韩非子·和氏》)
某些阅读材料之所以能够发散解读,作文时多角度获得感悟,选取立意,是因为该材料具有开放性,给予人的启迪是多元的,正如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客观事物本身是丰富的,有着不同的侧面;事物之间的关系也是多重的,有着复杂的条件和因果关系。多角度或多层面地展开对生活现象的审视,对事物的认识也会往往不同,所谓“一树梅花百首诗”就是这个道理。
故事性材料的阅读题或材料作文,所提供阅读的材料都不会难,因为要对其发散解读答问或者多角度立意是以读懂材料为前提的。具体操作过程当以发散思维为核心,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发散解读,顾名思义,首先得思维发散,而后才能解读;多角度立意也是,当先有“角度”,然后才是“立意”。一般说来,寓言、故事、事实之类带有“情节”“结果”的材料,都含有时、地、人、事、条件或因果等要素,审视故事并对其肯定或否定是一个发散元或角度,抓住不同人物逐一分析,又可以是不同的发散元或角度,而对不同人物间的不同关系作对比,或者进行由因推果或由果溯因的探究又会有不同的发散元或角度。这样,材料《和氏献璧》至少可以分别从厉王、武王、厉王和武王、玉人、玉璞、文王及和氏等六个角度进行解读和立意。
一、从厉王、武王角度考虑
1.仅凭玉人的一句“石也”,就刖去和氏的一只脚,于是不仅献宝者遭殃,连价值连城的宝物也失去了。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身居要位者一旦轻信武断,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2.能在国君身边的玉人,按理应该是相玉的权威和专家,然而他们深得信任却相不出玉来,可见是名不副实、滥竽充数者。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信任滥竽充数者,不仅无益于事而且还会有害。
3.身为权威、专家的玉人们相不出玉来,可见是不学无术者,而国君却偏偏重用、依赖他们,以致误事。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不知人善任,就会贻误大事。
二、从武王角度看问题
1.和氏第一次献璞被刖去一足,第二次还敢来献,这似乎就可以说明那璞真正是宝不是石,否则,和氏难道活得厌烦了?但武王对此却视而不见,只是轻信玉人一句“石也”,从而刖人足也失去了宝。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不能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处理问题,轻易下结论,往往会造成巨大损失。
2.和氏的第二次献璞,可以想象得出,他是拄着拐杖,拖着残疾的躯体,捧着宝玉于王前的,而武王对此似乎视而不见。武王根本不能以怜爱之心去审视一个人的所作所为,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位高权重者缺乏爱心,就不能正确处理问题,甚至铸成大错。
三、从玉人角度分析
1.偌大的楚国,能做“玉人”的,理当是有“相玉专长”的大师,是专家级的权威人士,但他们却相不出玉来。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权威并非一贯正确,或者凡事不可轻信。
2.玉人仅对璞的表面“相之”,就轻易地下结论“石也”,从而造成不仅使和氏刖去一足,而且也使楚国失去宝玉的后果。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只看表面现象就轻下结论,是要贻误大事的。
3.玉人是权威,又身居要位,可他们根本不能很好地起到要位上权威的作用。由此可以反向解读、立意为: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不能滥竽充数。
4.玉人们相不出玉来,可见都是不学无术、滥竽充数之辈,但何以能戴有“权威”“专家”的桂冠,并深得王的信任?无疑是是善钻营、会欺骗的结果。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不学无术,靠投机钻营的滥竽充数者,也能得到信任,享有盛名。
四、从玉璞角度琢磨
1.璞是一种含玉的石。其内含之玉虽精美,但石的表面却是粗糙、丑陋的。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不能以貌论可否。
2.璞中之玉虽价值连城,但不打开它仍然是璞,是根本体现不出价值来的。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才华是需要展现的,或者不展现才华就很难被人发现。
3.玉璞虽然历“二王”,经三代,屡遭磨难,但最终还是现于世而成为宝。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或者有真才实终究会被重用。
4.玉璞虽然内含价值连城的美玉,可其并不张扬外露,只将自己掩藏在丑陋的糙石之中。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才美者并非都外现,或者要透过现实究其本质。
5.玉璞丑陋的表面可以说是个“框子”,而这个“框子”呵护了内里的美玉,但它又实实在在把玉束缚在里边,使其“才美不外现”。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只有冲破溺爱的“框子”才能有所作为。或想到其另一面:作为父母的,应该把子女放出自己的怀抱,让其投身社会生活,经风雨,见世面,才会有作为。
6.玉璞虽然经厉王、武王两代,被和氏一献再献,但它仍然还是玉璞,只有当它遇到文王,并“使玉人理之”后,才成为美玉。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有才能还要有机遇方能成功,或者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7.璞虽然是宝,可权威的玉人说一句“石也”,它也就只能是“石”了。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真理往往会被歪曲,或者人才只有被赏识、重用,才能是人才。
8.璞虽然是宝,可直到经历两次否定、第三次进献才被人认可。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虽然是正确的认识,但要获得他人的接受,也往往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常常需要经历长期反复的过程。
五、从文王角度审视
1.没有文王,和氏就会白遭刖刑、甚至抱璞老于荆山之下,而宝玉也就不会传于后世。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或者成才需要机遇。
2.璞是石还是玉?和氏与“玉人”之说都不足凭信,只有通过“理”的实践才见分晓。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不仅让玉人只从表面去“相”,而是“使玉人”进行“理”的实践,最后知道了是玉,并且得了宝。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4.闻和氏哭泣,便派人询问,得其实情又因而付诸相应的行动,这不仅为和氏“平了反”,还得了宝。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付诸相应的行动,才大有益处。
5、面对曾被君王刖过的“诳人”和玉人一再断定的“石头”,文王并不轻信定评,不沿袭旧论,居然能“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不迷信旧说,思维上与时俱进,是获得真知的先决条件。
六.从和氏角度联想
1.玉人一再认为“石也”,可作为平民百姓的和氏却坚信是“宝”而毫不动摇。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不唯权威是从,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或者真理是朴素的,人人都可以发现。
2.坚信玉璞乃美玉而不是石,再次进献,结果又被刖去一足且被认为是“诳人”。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坚持真理往往要付出代价。
3.坚信玉璞是宝,并为荐宝付出了切实的努力和行动,虽然历尽艰辛,但终于得以命名为“和氏之璧”。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坚持真理,最终一定会胜利。
4.好心献宝给国家,是忠于国家、报效国家的义举,但却一再遭误解,还被刖去双足。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好事往往多磨,或者好心未必有好报。
5.有宝不据为己有,即使被砍去一只脚,还要献给国家。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爱国精神,崇高伟大,值得赞颂。
6.有宝就献给国家,可谓忠贞之士的忠贞之举,然而和氏却饱受磨难,还被扣上“诳人”的帽子。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古来忠贞多磨难。
7.虽然宝玉两献不成,已至泣尽而血,但终于遇文王献了宝,遂了愿。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8.玉璞是什么?是尚未被大多数人认可的人才,和氏是做什么的?是个尽职尽责的荐才者。但是,他荐才之路曲折艰辛。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推荐人才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9.玉璞最终虽然成为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但此时的和氏已经付出了刖去两足的代价。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真理得以被承认,往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10.一次献宝被刖去一足,而第二次还是用同样方式去献,结果又被刖一足。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要吃一堑,长一智,不能一错再错。
11.一次献宝被认为“石也”,第二次何不自己打开璞石然后献上?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才美要自现,应该学会自我推荐。
12.和氏献宝之所以很难实现愿望,就因为他一味地寄希望于慧眼,只是被动地任人评品,不懂主动自我表现而让事实说话。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没有恰当有方法,就没有成功。或想到其中另一方面:凡事有恰当的方法,才易于成功。
13.有宝就献给国家,可谓忠贞,但忠贞的献宝者却蒙受被刖去双足,称为“诳”的冤屈。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忠贞之士,往往会蒙受不白之冤。
14.被刖去双足却矢志不渝,虽然也悲,但悲的不是一己之私,而是把“宝玉”说成“石头”,把“忠贞”称为“诳人”。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忠贞之士是“不以己悲”的。
15.和氏虽然遭受迫害,历尽苦难,但最终还是以“和氏献璧”的美名传于后世。由此可以解读、立意为:忠贞报国者必将永垂不朽,流芳百世。
上述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进行解读,引发出30多个感悟点或立意角度,其解读源于材料、观点有据可查,因而都是可以立言论理、写志抒怀的。虽然有一些观点不够新颖,如:世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爱国精神值得赞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甚至还是消极的,如:好心者未必有好报;古来忠贞多磨难等,不值得倡导、不值得一写,但是只有感悟点多了,才能有可选择的余地,也才可能使我们在言而有据、言之成理、自圆其说的前提下,选择富有时代气息、体现进步精神而又是自己熟悉,并可以说出道理的来写,从而发挥己之所长,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