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韵啸
1892年夏天,德彪西在一家书店里偶然发现一本新书,那便是他“梦想中的诗篇”《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这本书的作者、比利时象征主义戏剧家莫里斯·梅德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被誉为“比利时的莎士比亚”。梅特林克早年曾当过律师,后来在巴黎参加过象征派文学运动,1889年发表诗集《温室》和第一个剧本《玛莱娜公主》,受到法国评论界的重视。梅特林克的早期作品充满悲观颓废的色彩,宣扬死亡和命运的无常。1908年,梅特林克发表了六幕梦幻剧《青鸟》,成为他的戏剧代表作,也是欧洲戏剧史上一部融“神奇”“梦幻”“象征”于—体的杰作。1911年,由于他多方面的文学才华,尤其是在戏剧方面的杰出贡献,梅特林克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当德彪西在读到《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的剧本后,发现故事的情节和自己的音乐理念极为合拍。的确,梅特林克的这部爱情悲剧不是传统意义上故事情节很强的戏剧作品,他用诗剧和象征的手法来描写中世纪的这个爱情故事。在故事的背后,是梅特林克对于人生命运的思索。戏剧有着一种悲剧性的宿命色彩,这使得德彪西从中发现了它在印象主义歌剧中的可塑性,因为对印象主义音乐来说,故事性太强的剧本反而难以处理,印象主义需要的是暗示和联想,而不是具体的事实。
德彪西从1892年开始创作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初稿完成于1895年,之后作曲家又陆陆续续地对它进行了修改,直至1902年4月30日在巴黎喜歌剧院首次公演,前前后后一共花了整整十年时间。在这部歌剧上演之前,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当梅特林克得知德彪西要谱写他的剧本时,非常高兴。在这部歌剧开始排练时,梅特林克要求让他的女友扮演梅丽桑德一角,但事实证明她演不了这个角色。德彪西在喜歌剧院院长卡雷的支持下,决定启用女高音玛丽·加登。梅特林克在得知消息后恼羞成怒,扬言要毒打德彪西一顿,最后虽然没有真的动手,但两人的关系却从此中断。
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分为五幕十二场。剧情讲述了阿莱蒙德国王阿凯尔的孙子戈洛在山林中遇见一位美丽但饱受惊吓的女孩梅丽桑德。戈洛爱慕她,与她结了婚,但梅丽桑德与戈洛的异父兄弟佩利亚斯产生了感情。戈洛妒火中烧,最后杀死了佩利亚斯,又猛击梅丽桑德。梅丽桑德受重伤后,在临死前产下一女,戈洛后悔莫及。此剧经德彪西处理,故事情节并不是连贯,只是一连串象征性情景的延续,描绘出一个梦境般的世界。罗曼·罗兰因此称德彪西是“一个伟大的梦境画家”。
印象主义音乐的领域主要是在管弦乐和钢琴方面,而在歌剧方面的主要作品便是德彪西的《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以及拉威尔的两部短小的歌剧《西班牙时刻》和《儿童与巫师》。“印象主义流派”一词起源于法国画家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和“巴洛克”一样,最初也是一种带有贬义的嘲弄。当时的评论家勒鲁瓦在看了这幅画后,写了一篇文章,讥讽性地将他称作“印象主义者”。后来莫奈他索性以此为荣,开创了绘画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不过,相比印象主义绘画来说,德彪西受到“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更深,他是马拉美“星期二聚会”的常客。象征主义诗歌最有价值的便是对“通感”和“联想”的运用,它认为一切事物的内在都是可以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象征主义诗歌的鼻祖波德莱尔有一首著名的诗歌《感应》,代表着象征主义对“通感”的理解。“仿佛远远传来一些悠长的回音,互相混成幽昧而深邃的统一体,像黑夜又像光明一样茫无边际,芳香、色彩、音响全在互相感应。”这种对自然界丰富又奇异的感受,糅合着一丝梦境般的特征,它通过心灵传遍你的全身。这里,古典式的清晰条理和浪漫主义的激情已经不再重要,诗人并不试图让你去体验激情,而是诱惑你,让你在一层薄雾中融化自己。
莫里斯·梅德林克的原作剧本不仅使德彪西创作出了一部如此杰出的印象主义歌剧,还催生出了另外三部器乐佳作,分别是新维也纳乐派代表人物勋伯格的交响音诗《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以及法国作曲家福雷和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的同名作品《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组曲》。相比较而言,勋伯格的音诗更接近马勒与理查·施特劳斯的风格。作品有四个乐章,按时间顺序描绘了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的命运。勋伯格在配器上注重管乐,如独奏单簧管和长笛,乐曲中很多忧郁的主题都由它们带出。而圆号等铜管乐器则成为了激烈场景的烘托。总体而言,勋伯格所使用的语汇更加现代,丝毫不介意用模糊、突兀甚至诡异的音效表现原作中有着血腥味的谋杀场景。作曲家回忆起1949年的首演还心有余悸:“当时观众和舆论界都因它而爆发出了极大的骚动”。
福雷的“组曲”则比较短小,以原作中的四个场景形成了四个乐章:序曲、纺织姑娘、西西里岛和梅丽桑德之死。其中序曲的史诗色彩和终曲哀歌的浪漫主义元素尤为突出。客观地说,福雷的作曲技法与结构相对松散、强调音响流动性及和声丰富色彩的印象主义有着不小的差距,其旋律秉承古典和浪漫风格,充满了诗人气质。有趣的是,勋伯格和福雷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一个圆号动机作为王子戈劳特进入山林前的预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到了西贝柳斯手中,“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的主题就成为另外一番面貌。当第一声弦乐合奏响起的时候,人们很容易想到他的《芬兰颂》及《第二交响曲》和《第三交响曲》,因为它们都具备了开阔的音场和深邃的回响。在大提琴浑厚如男低音的深情吟唱中,我们丝毫听不到德彪西及福雷作品中的精巧雅致,反而会感觉这是一个发生在冰天雪地的芬兰故事。九段乐曲都来自剧中场景,具备了超出原作的戏剧感和强弱对比,尤其是其中英国管醇厚柔和的音色勾勒出梅丽桑德的内向性格,独树一帜。后来西贝柳斯将全曲改写成钢琴独奏版本,删去了第三段“海岸边”。而德彪西则与他们都不同,在他的歌剧中并没有强调整个剧情的连贯性,而是将一个个场景剥离了出来,形成一个个唯美的静态画面,这无疑是对歌剧表现方式的一个突破。
德彪西一生共作有四部歌剧,而真正完成的却只有这部《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歌剧的内容隐含着一种神秘的宿命色彩。梅里桑德从哪里来?她的身世和经历都没有交代,但她的出现将会改变命运。“神秘”“不安”和“宿命”,这是象征主义喜欢的表现手法,对于德彪西来说,没有什么题材比这更吸引他了。《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这部歌剧虽然很少上演,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作为二十世纪初期一部具有实验色彩的歌剧,颇有寓言性。可以说它凝结了德彪西在音乐领域内所有的伟大探索。德彪西反对瓦格纳歌剧的夸张作风,反对声乐与管弦乐互相对抗的音乐。他采用的是一种适合法国语言的朗诵式旋律风格,让音乐与文字能够完美契合。他远离和声的逻辑,倾泻毫无限制的纯粹音色,然后创造出浮动的气氛环境,显露出一种松散、柔滑的开阔空间,再带领我们走进介于神话与幽灵悲剧之间的领域。听众必须了解的是:乐谱所呈现的一致性可能也代表倾向死亡的一种转移。德彪西的这种音乐及主题思想的处理方法的确创造了独特的风格,给二十世纪的歌剧界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近年来,上海大剧院都将歌剧作为每年演出季的开幕大戏。2016年9月8日和10日,上海大剧院将携手新蝉戏剧中心,上演德彪西的法语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作为中国首演。本次演出的指挥汤沐海生于上海,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指挥,后进入德国慕尼黑高等音乐学院学习,并跟随指挥大师卡拉扬在柏林学习两年。他还曾在美国坦戈伍德音乐中心,在小泽征尔指导下担任指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他先后担任国内外交响乐团、歌剧院的常任指挥和音乐总监,是一位在国际乐坛具有影响力的华人指挥家。导演易立明1989年毕业于北京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执导过多部话剧、歌剧,包括与林兆华合作导演的《故事新编》及《大将军寇流兰》、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俄狄浦斯王》以及2014年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的歌剧《一江春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