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张永三
摘 要:信息化教学已成为高校高等数学教学的主流模式,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一是利用微课、PPT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网络自主学习;二是创设学习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利用手机QQ群、微信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课后辅助答疑。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高等数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90-02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冲击和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高等职业教育逐渐进入信息化教育时代。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也一直在持续,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引入,为高等数学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改革方向。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充分把握信息技术带来的机遇,综合利用网络、多媒体等多种信息化资源改革高等数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具有时代特色的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为了适应信息化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目前我校已基本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极大地促进了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发展。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参考兄弟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经验,结合本校应用型高等专科院校的自身情况,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对高等数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一、利用微课、PPT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网络自主学习
课前的自主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同时也有助于教师进一步开展教学活动。课前,需要学生预习课程内容、发现问题;根据教师事先提供的教学任务列表,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之后,学生通过个人在网上学习教师提供的一些微课、教学PPT等教学资源,自主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课堂教学重难点。
目前的高等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教学课件可以将教学内容更加简洁明了的呈现出来,并且可以通过图形动画演示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这是仅仅通过板书和讲授很难达到的,尤其是在讲授诸如定积分的概念、曲线曲面积分、空间解析几何等等知识点时。因此,将课堂教学PPT事先分享在班级群里让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势必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课前预习效率。但是很多教师在制作教学PPT时,仅仅是将课本内容搬到了屏幕上,虽然比单纯的板书表现力强,但仍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日益发展,微课在各个高校之间迅速兴起,并引起了高等数学课堂的巨大改变。微课是多数以流媒体的形式展示围绕某个教学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但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虽然短小,但是意义及效果比较明显。尤其对于高等数学课程,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公式等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微课可以将课堂的讲授内容分解成若干个不同的知识点和教学环节,并对每一个知识点、每个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有助于学生迅速、具体地搜集到所要接受的教学重难点,较单纯地获得大量信息的教学方式相比,具有积少成多、稳步推进的作用,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微课是一个可以无限次循环播放的教学视频,无时不在、随时可取。高等数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因此在课前,教师会通过制作微课视频、教学动画PPT等形式将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及教学重难点制作成十分钟以内的微课视频,结合教学PPT,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将这些教学资源分享在班级群里,学生可以反复多次观看直至理解。
二、创设学习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上课之前已将本节所要学习的知识分享至班级QQ群让学生进行了提前的网络自主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而是在于检查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解决存在的共性问题,提炼并引申出教学主题,创设学习情境,完成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小组协作,组织小组讨论等活动,并利用QQ群展示小组讨论结果,以节省上课学生演板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被灌输者变为信息的加工者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真正地教给学生,教师不只再是一味地传授、灌输知识,而变为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中所用到的多媒体等信息化手段也由教师讲解的单纯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会话交流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
三、利用手机QQ群、微信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课后辅助答疑
鉴于我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及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课后的辅导答疑会受到部分限制。经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受电脑、手机及网络的影响日益明显,有些学生觉得有的问题不好意思当面问老师,有些学生觉得去办公室太远太麻烦等等,但是他们往往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或者短信问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做好课后辅导答疑,我们通过QQ群、微信的方式进行辅助教学答疑。
首先,通过QQ群答疑。QQ是在大学生中非常流行的交流工具。一般情况下,在第一节课之前,教师会为教学班建立一个QQ群。普通的QQ群能容纳100人左右,足够容纳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在班级QQ群里,学生们可以将他们的问题通过QQ文件的形式发送或者直接拍照上传,任课老师可以在空闲时间集中回答。同时,也方便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他们可以直接在班级群里讨论问题,有些较积极的学生也会主动代老师回答一些问题,很多学生会在班级群里争论解答方法的正确与否,或是否还有更简便直观的解答方法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范围的讨论,通过互相讨论得出的答案甚至往往比老师直接给出的答案他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其次,通过微信答疑。微信是一种极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在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的情况下,微信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相对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来说,更灵活、更智能,也比较节省资费。另外,随着微信功能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学生们更喜欢用微信、刷朋友圈等,所以他们更倾向于使用微信问问题。
之所以选择班级QQ群和微信两种方式进行课后辅导答疑,是因为这两种通讯方式具有一些很显著的优势。
1、语音功能。学生可以直接通过语音问问题,避免紧张,想问什么就可以问什么,可以畅所欲言。教师可以随时点开语音记录了解学生问的问题,然后进行回答讲解,这样也给了教师们缓冲思考的时间。
2、拍照功能。高等数学题目中一般含有很多公式字母,直接输入比较繁琐、费时,甚至有些字母符号用手机难以数以,而利用QQ、微信的拍照功能,学生可以将高数题目写出来拍下来后再直接上传,教师看到题目后,再在稿纸上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然后拍照回复给学生,双方一目了然,非常清晰。
随着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的普及,这种通过把班级QQ群、微信等进行课后辅导答疑的方式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讨论学习,从而有助于解决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时不足等问题。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使过去抽象、枯燥的东西变得生动、形象起来,提高了数学知识的可视化、形象化。但高等数学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和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简单地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高等数学教学或学习过程中,而是要将其融入高等数学的教与学中。如果单纯且频繁地使用视频网络等信息技术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教师的现场讲解和辅导以及言传身教也非常必要。总之,要信息化教学与传统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构建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和数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冯文丽,杨俊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信息化的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114-116;
[2] 孙海娜,方国娟.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高等数学研究,2015(3):4-5;
[3] 左传桂.浅论微课在高等数学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6):224-225;
[4] 郭迎春.信息化条件下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新模式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4):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