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软金牌”路径依赖

2016-11-07 18:34黄璐
体育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金牌田径竞技

摘 要:中国在夏季奥运会田径、竞技游泳、团体等具有较高竞争力项目上处于弱势地位,凭借“软金牌”项目的累积效应,位列奥运会“第一集团”的地位。中国在近8届奥运会跳水、体操、举重等优势项目上获得152枚金牌,占中国金牌总数75.6%。美国在近7届奥运会田径、游泳、团体项目上获得182枚金牌,占美国金牌总数67.4%。中国与美国奥运金牌的结构特征表现出巨大差异。中国奥运战略面临结构性的内在矛盾及转型压力,应尽快摆脱“软金牌”路径依赖,作为未来世界体育强国的自我定位与认同,中国奥运战略的结构性转型势在必行。

关 键 词:体育管理;奥运战略;夏季奥运会;软金牌;结构性转型;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6)05-0042-08

Abstract: China is in an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on higher competitive power demanded Olympic events such as track and field, competitive swimming and team events, and in a position of being listed one of the Olympic countries in “the first group” based on the accumulated effect of “soft gold medal” events. In recent 8 sessions of the Olympic Games, China won 152 gold medals on advantageous Olympic events such as diving, gymnastics and weightlifting, which is 75.6% of total gold medals won by China. In recent 7 sessions of the Olympic Games, the United States won 182 gold medals on Olympic events such as track and field, swimming and team events, which is 67.4% of total gold medals won by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are tremendou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Olympic gold medals won by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hinas Olympic strategies are facing the pressure of structural intrinsic contradi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nd must break away from “soft gold medal” path dependence as soon as possible; for self orient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s a sport powerful country in the world in the future,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Olympic strategies is imperative.

Key words: sports management;Olympic strategy;summer Olympic Games;soft gold medal;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China

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金牌榜第一的历史性成绩,新媒体针对中国奥运战略率先发难,业界、学界积极跟进,回应社会批评与关切,围绕“需不需要金牌”[1]、“如何看待竞技体育举国体制”[2]等问题进行深刻反思。金牌多了反而不高兴,国人的抵触情绪到底源于什么?按照笼统的说法,那就是欧美发达国家流行(职业化)的奥运项目我们都不行,欧美发达国家不流行(业余性)的奥运项目我们都可以。这个说法当然有失偏颇,过于夸大不同奥运项目的国际竞争力差异这一事实,但也不失为一种看待问题的角度,一种警示性的反思。既然存在奥运项目的国际竞争力差异,那么奥运金牌的“成色”就有“软”、“硬”之分。“软金牌”之“软”是相对于奥运会比赛项目的国际参与度而言,足球、篮球、田径、游泳等项目的国际参与度较高,奥运会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在这些项目上争夺金牌处于完全充分竞争的状态,谓之“硬”。比较而言,举重、跳水、乒乓球、射击等项目的国际参与度较低,奥运会国际竞争比较激烈,在这些项目上争夺金牌处于不完全竞争的状态,谓之“软”。来自刘健、舒盛芳[3]《夏季奥运会竞赛项目全球影响力定量分析》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说明奥运会比赛项目的国际竞争参与程度问题。中国在奥运会田径、竞技游泳、团体项目等较高竞争力项目上处于弱势地位,更多凭借“软金牌”项目的累积效应,在奥运会整体实力上超越世界各国,处于奥运会“第一集团”地位。本研究所指“奥运战略”概念,主要是指中国参与夏季奥运会,以夺取金牌、为国争光为目标的发展战略。以下结合中国参加近8届奥运会的夺金项目变化情况,对中国奥运战略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对中国奥运战略的转型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结合奥运会比赛项目的划分,即大项(SPORT)、分项(DISCIPLINES)和小项(EVENT)。为便于本研究统计需要,对游泳大项进行分项金牌统计,其它大项不考虑分项金牌统计,以北京奥运会设项为例,这些大项分别为:体操大项包括竞技体操(共设置14个小项)、艺术体操(2个)和蹦床(2个)分项;自行车大项包括山地赛(2个)、公路赛(4个)、场地赛(10个)、小轮车(2个)分项;皮划艇大项包括静水(12个)和激流(4个)分项;摔跤大项包括自由式(11个)和古典式(7个)分项;马术大项包括盛装舞步(2个)、障碍赛(2个)、三项赛(2个)分项。团体项目包括:篮球(2个)、足球(2个)、排球(2个)、沙滩排球(2个)、棒球(1个)、垒球(1个)、曲棍球(2个)、手球(2个)、水球(2个)。

1 中国奥运夺金项目的结构特征

1.1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第一集团”夺金项目的结构特征

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共设28个大项,38个分项,302个小项。如表1所示,美国奥运夺金项目与本研究设项顺序“前高—中平—后低”的分布特征保持一致。中国奥运夺金项目表现出“前低—中高—后平”分布特征。俄罗斯奥运金牌项目分布表现为段状结构,优势项目为田径、摔跤和花样游泳,潜优势项目为体操、拳击等。美国与中国奥运金牌项目分布特征截然相反。中国在田径、竞技游泳、团体项目等较高竞争力项目上仅获得1枚金牌,而美国在较高竞争力项目上获得25枚金牌,对美国奥运金牌贡献率达到69.4%。美国奥运战略与职业体育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优势项目的集约度和附加值较高,体现了高质量、高效率增长的结构特征。中国在职业体育市场发展方面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但在攻克精英体育“软金牌”项目上付出历史性、持续性、巨大的努力,也确保了中国奥运战略“第一集团”的优势地位。中国奥运战略的结构性特征尚存在某种天然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由“软金牌”依赖引起的结构性危机,“软金牌”项目所能产生的商业影响力十分有限,“软金牌”的社会效应大打折扣。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世界体坛公认的“强队标尺”游泳、田径和团体项目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但也要看到10个潜优势项目,比上届雅典奥运会多3项[4],在赛艇、帆船帆板、拳击、射箭等大项上首次斩获金牌,金牌数、奖牌数稳步增加,奖牌项目分布更加广泛[5],中国奥运战略的结构性特征正趋于全面化发展态势,为今后中国奥运战略的结构性调整打下了基础。

2012年伦敦奥运会比赛共设26个大项,38个分项,302个小项。如表2所示,中国在伦敦奥运会11个大项上获得金牌,相比上届北京奥运会减少了4项,呈现夺金项目紧缩的趋势。诚然,应该看到更多积极因素的变化,其一,伦敦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的女性高于男性7.8%,较之北京奥运会5.8%有加剧趋势,但相比于伦敦奥运会美国获得金牌的女性高于男性26%的事实[6],中国奥运战略“阴盛阳衰”现象并不突出,并未表现出夺金项目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特征。世界体坛一般认为女性项目的国际竞争力较低,美国在近两届奥运会中更加依赖女性项目的贡献,中国在夺金项目的男女比例结构方面比美国表现要好。其二,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在竞技游泳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这也是中国奥运战略变化的最大亮点。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在世界体坛公认的“强队标尺”项目上获得6枚金牌,较之北京奥运会获得1枚金牌的成绩有大幅提升。换言之,中国代表团在游泳、田径、水上运动等潜优势项目上的夺牌实力有所增强[7],预示着中国奥运战略的结构性特征向高集约性、高附加值的方向调整,表现出积极变化。其三,中国代表团表现出年轻化、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显著特点,其中有32枚金牌来自年轻选手,20枚金牌来自首次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8],这为中国代表团赢得未来竞争创造更好后备力量条件。

由于受到样本量偏小、夺金项目存在偶然性、短期激励政策(例如2012年英国体育代表团取得的成绩)、“第一集团”竞争位置轮转等因素的影响,基于近两届奥运会“第一集团”金牌项目分布情况,很难更宏观、合理把握中国与美国奥运战略的结构性特征。

1.2 中美参加近8届奥运会夺金项目的结构特征

新中国自参加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夺得第1枚金牌以来,第23—30届奥运会共夺得201枚金牌,夺金大项依次为:跳水33枚、体操29枚、举重29枚、乒乓球24枚、射击21枚、羽毛球16枚、游泳12枚、柔道8枚等。可以确定中国奥运优势项目为6个大项,即跳水、体操、举重、乒乓球、射击、羽毛球。近8届奥运会这些优势项目共获得金牌152枚,占中国金牌总数的75.6%。本研究没有将游泳项目纳入中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主要考虑到游泳大项金牌数仅次于田径(伦敦奥运会设34个游泳小项),在中国参加的近8届奥运会上,游泳大项的夺金率不到5%,而羽毛球大项的夺金率高达40%。

因不充分竞争的原因,本研究对洛杉矶奥运会美国金牌情况不做考虑,仅统计近7届夏奥会美国金牌项目情况。根据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的统计,因美国队田径运动员玛里安·琼斯、杰罗米·扬服用兴奋剂事件,国际奥委会取消美国队在悉尼奥运会获得女子100 m、200 m、男子4×400 m接力项目金牌,故以国际奥委会官网数据为准,将美国原初39枚金牌减为36枚金牌。美国从第24届到第30届奥运会共计夺得270枚金牌,夺金大项依次为:游泳85枚、田径69枚、团体项目28枚(篮足排等)、摔跤14枚、网球13枚等,可以确定美国奥运优势项目为游泳、田径、团体项目。从夺金率角度看,美国网球项目的夺金率高达50%,也可以认为是美国奥运优势项目。依据夏奥会比赛项目的全球影响力,第一档大项(也就是夏奥会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项目)包括田径、网球、足球、游泳、篮球、排球、自行车[3],美国奥运优势项目与夏奥会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项目高度契合。仅有自行车大项不是美国优势项目,英国等欧洲国家是自行车运动强国。全球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商业价值,美国奥运优势项目与美国高度发达的职业体育市场保持一致。美国奥运战略以市场为中心的导向,诠释了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的发展理念,以大力发展职业体育带动奥运会项目的发展。全球影响力代表了运动项目的竞争力,全球影响力越大,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家越多,运动项目竞争越激烈,这也说明美国奥运战略处于整个奥运项目体系中的高端,相比较而言,中国奥运6大优势项目处于奥运项目体系的中低端。

举重项目的大众普及率较低,世界各国的资源投入普遍较少,项目发展也表现出较高程度的“业余性”特征,在这类“软金牌”项目上更容易取得突破。中国在参与奥运会国际竞争的初期,即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4枚举重项目金牌,并于2000年悉尼奥运会以来的近4届奥运会,保持每届夺得5枚以上举重项目金牌的优势地位。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举重项目比赛中,哈萨克斯坦(4枚)和朝鲜(3枚)强势崛起,举重项目的“第一集团”国家夺得15枚金牌中的12枚。举重项目金牌分布的高度集中,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该项目处于不完全竞争的状态,在奥运会项目金牌的结构体系中处于较低国际竞争力的“低端”。一般像哈萨克斯坦、朝鲜等参与奥运会国际竞争的后发国家,就会将举重这类商业价值较低的项目作为重点突破口,朝鲜国家奥运战略的崛起之路是中国奥运战略发展道路的翻版,也就是由奥运会项目结构的“低端”逐步走向“中高端”,进行奥运金牌项目结构的渐进式调整与转型过程。

从历届奥运会夺金情况分析,依据表1、表2的项目分类和排序,中国呈现“前低后高”的特征,美国则呈现“前高后低”的特征。美国是由学校体育和社会力量承担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责任,走的是一条以市场价值驱动的新自由主义发展道路。处于中低端竞争力的项目缺乏强大的社会资本和市场力量作为后盾,而是由学校体育和社会广泛开展的体育俱乐部承担发展的责任,这种自由放任的发展模式具有较大的业余特征,在职业化程度方面与美国四大职业联赛为象征的职业体育项目表现出较大差异。美国奥运战略表现为“二八效应”,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田径、游泳、团体项目共设95个小项,占设项总数的30%。团体项目大部分为美国职业体育项目,职业体育直接为奥运项目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美国不需要为团体项目单独设立一套体系,这在节约政府资金和社会资源方面实现最优化发展。体育界有“得田径、游泳者得天下”之说,美国历来重视田径、游泳大项的发展,不仅出于奥运会设项多的战略考虑,更重要的是田径、游泳大项表现出的集约化效应。美国可以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投入,获得最大化的金牌效应。美国在近7届奥运会田径、游泳大项上获得154枚金牌,占美国金牌总数的57%。

从资源高效配置的角度来说,没有任何国家会拒绝金牌,尤其是世界体育强国的美国,美国拒绝付出社会代价取得金牌,而致力于田径、游泳大项这类集约化程度比较高的项目,以及重点发展具有职业体育竞争力“平移”效应的团体项目金牌。美国奥运战略“二八效应”是中国奥运战略努力的方向,但是结合中国奥运战略的比较优势,在短时期内很难在田径项目和团体项目上有所作为。冯树勇[9]对中国田径运动发展形势和方向的判断切中肯綮:“田径各单项技术特征千差万别,所需能力各异,即使像美国、俄罗斯等这样的田径强国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根据自身的特性集中发展自己的优势项目,兼顾其他项目。”团体项目处于较高的职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水平,以及世界各国的广泛参与性,将团体项目的全球竞争推向白热化。美国近7届奥运会获得28个团体项目冠军,在男女篮球、女足、女排等项目上表现出强大的竞争优势,而中国在近8届奥运会团体项目上仅获得了2个女排项目冠军。团体项目受到经济、科技、教育、后备人才培养、媒体与社会氛围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赶超的,在团体项目上实现全面崛起有巨大的难度。可以预料的是,在未来几届奥运会竞争中,中国团体项目仅在女排项目上具有夺冠实力,女子沙滩排球、女子水球、女子曲棍球、女子足球项目也可以作为团体项目的突破口。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在较长时期内仍然要坚持6大优势项目战略,也就是奥运会中低端竞争力项目,也就是竞技体育的“软金牌”项目。“扬长补短”是中国奥运争光战略的必然选择[10]。“扬长”毫无疑问是要坚持中国竞技体育6大优势项目,“避短”就是要躲开田径、游泳和团体项目这类全球高竞争力项目。这不符合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体育改革,以足球运动为突破口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和竞技体育结构性转型的目标要求。

如果将每届奥运会平均获得2枚以上金牌的大项定义为优势项目,将平均获得1枚以上、2枚以下金牌的大项定义为潜优势项目,可以发现:美国奥运优势项目为田径、游泳、团体项目,对美国奥运金牌贡献率达到67.4%。中国奥运优势项目为跳水、体操、举重、乒乓球、射击、羽毛球,对中国奥运金牌贡献率达到75.6%。美国奥运潜优势项目为摔跤、网球、体操、射击、拳击,因网球项目设项少,实质上网球项目为美国奥运优势项目。中国奥运潜优势项目为竞技游泳和柔道。相比较而言,中国奥运优势项目的聚焦度过于集中,夺金项目布局较为单一,进一步体现在潜优势项目偏少,未来有潜力的金牌项目增长点偏少。美国奥运优势项目的整体贡献率较高,潜优势项目布局广泛,夺金点呈现多元化态势。这为中国奥运战略带来更多启发,在确保6大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应在跆拳道、击剑、拳击、摔跤、皮划艇、自行车等项目上有所突破,下大力气发展更多的潜优势项目,扩大夺金覆盖面。

2 中国奥运战略的结构性转型

2.1 中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效率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丰厚的人力资源优势和“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中国竞技体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步入新世纪,受到城市生活成本的提高、人权意识的觉醒、竞技体育走向市场化等因素的影响,国家财政与社会资源投入竞技体育的约束条件正在逐渐收紧,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能够在资源不断受到约束的环境下进行自我调整和效率提高,实现行业内资源的有效调动和高效配置,确保中国奥运优势项目的整体实力。这里有必要对国家财政与社会资源投入约束条件进行特别说明。《2011-202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提出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要求,资源投入约束条件趋于紧缩状态,具体表现在财政投入与分配、社会与家庭投入、媒体支持等方面。国家财政投入竞技体育的约束条件,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而言,相对于保障奥运优势项目投入和潜优势项目、团体项目投入比较而言,相对于保障竞技体育发展和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协调发展而言,对于无形中扩大的政府责任担当和公共舆论压力而言,对竞技体育领域的国家财政拨款和总局资金分配相对处于条件约束的困境。社会资源投入竞技体育的约束条件,是相对于以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而言,相对于以往家庭投入竞技体育的热情和期望而言,相对于以往媒体与社会营造支持竞技体育的氛围而言,对竞技体育领域的社会资源与家庭投入相对处于条件约束的困境。面对党和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中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应该以更大的改革魄力和智慧,进一步提高资源使用与配置效率。“软金牌”路径要用与之匹配的资源成本投入,来自社会舆论的批评主要指向,“软金牌”路径占用了较多公共体育资源,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奥运优势项目实现高质高效发展任重道远。有两条可供考虑的效率实现路径。

其一是实现中国奥运优势项目的“精准选材”,提高运动员成材率,实现“垂直培养”,进一步缩减与平衡奥运项目布局。也就是说,发挥各省训练系统的比较优势,逐步完成地市级训练系统向学校与体育俱乐部(社会资本投入)的转型,最大限度缩减专业性训练资源的普遍投入,增加精准投入。假设各省训练系统都开展举重项目,或者仅仅为了全运会整体成绩而开展一些明知无法达到国际水准的项目,势必消耗更多社会资源,资源配置效率便会降低。如果各省训练系统结合自身的优势项目和比较优势,重点开展若干奥运项目的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做精做强,进一步降低人力资源损耗与社会发展的代价,迈向“高质高效”的竞技体育协调发展道路。将各省训练系统的效率提高与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出来的资源、精力与活力,转向全民健身与公共体育服务方面,促进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件发布以来,各省(区)市结合自身实际,纷纷制定出台各省区市《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其中上海市关于加快竞技体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可谓如沐春风,《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加快竞技体育改革。依托全市竞技体育优势项目,调整项目结构布局,走精兵之路。”[11]

其二是实现中国奥运战略人才培养“体工队”模式的转型,转向由学校与体育俱乐部(社会资本投入)承担奥运战略人才培养任务。实现路径是建立国家训练中心,实行各项目国家队选拔集训制,建立精英运动员竞争平台,体工队、体育职业院校、学校、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力量等培养的竞技体育人才共同竞争(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组建各项目国家集训队,逐步“关停并转”省级以下体工队,省级体工队逐步转型为各项目国家训练中心。中国奥运优势项目的效率提高策略,应始终围绕减少公共体育资源投入,逐步由学校和社会力量(或政府购买服务)承担中国奥运战略人才培养的任务,上海市在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先行探索值得借鉴,《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中指出:“鼓励社会力量以开办体育特色非学历教育机构、体育俱乐部等形式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支持社会力量组建高水平运动队,政府可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11]由“体工队”与学校、社会力量并存的格局,逐步转向院校(学校体育)和市场(社会力量)的格局,并与欧美发达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接轨。

2.2 中国奥运潜优势项目的选择定位

如果说中国奥运6大优势项目是保持中国代表团整体竞争力的主要力量,那么潜优势项目的选择、定位与布局则是面向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力量。在中国奥运优势项目之外,增加更多的潜优势项目,不仅是缓解优势项目的夺金压力,也是奥运项目均衡发展和结构转型的需要。本研究认为不能以奥运会小项来区分与确定中国奥运战略的潜优势项目,有学者运用“竞技水平指数”建模来确定中国奥运潜优势小项,“竞技水平指数”计算公式的源数据主要来自中国运动员已取得的世界级大赛成绩[12],运动员的身体天赋因素和优秀后备人才变化情况没有予以充分考虑,这种单项成绩的测算及对未来夺金点的评估(动态变化)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例如,在“竞技水平指数”模型甄选出游泳大项中的11个潜优势项目(小项),集中于短距离项目且偏向于女性项目[12],而对优秀后备人才变化及相伴而来的优势项目变化情况估计不足。因为有些奥运小项虽然取得世界级大赛前8名或前3名的成绩,但也要考虑是否“昙花一现”或者已经达到运动员身体极限的情况,更要考虑该小项是否具有优秀的后备人才资源,是否形成稳定的训练与科研支撑系统。由于缺乏对优秀后备人才变化及优势项目变化的充分关注,在数据推演理想状态下推测与确定中国奥运战略潜优势项目不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例如,苏炳添在2015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 m比赛中以9.99 s的成绩获得季军,并不能据此将男子100 m项目列入中国奥运潜优势项目,还要结合该项目是否具备优秀后备人才、运动员是否达到身体极限等因素综合考虑。再如,孙杨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的强势崛起,确立了中国男子中长距离自由泳项目的优势地位,孙杨的崛起类似于刘翔的“横空出世”,具有较大身体天赋优势和人才培养的“偶然性”。

这里主张以大项或分项,而不是用小项来区分确定中国奥运潜优势项目,以具有相近似的技能或体能特征的小项,组成的群组来选择潜优势项目。选择定位一个潜优势项目的群组至少涵盖3个以上小项,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逐渐形成整体优势,进而产生绝对优势(夺金点),最终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完成潜优势项目到优势项目的跨越式发展。这对科研、训练、后备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成要素积累与集聚优势,“体制”、“科学性”要素的贡献要大于“天赋”、“偶然性”因素的贡献。在13亿人口中发现“百年一遇”的天才运动员,这种由人才培养的“偶然性”效应产生的金牌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刘翔退役也便代表中国在110 m栏项目失去夺金点,而无法实现类似于美国、牙买加在短跑项目上的可持续性发展。

2.3 以游泳项目的科学化训练为突破口

田径、游泳大项绝不是仅由人种因素主导,而是由科技支撑和科学化训练因素主导。邢慧娜夺得2004雅典奥运会女子10 000 m项目冠军,刘翔夺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 m栏项目冠军,孙杨夺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400 m自由泳项目冠军,宁泽涛夺得2015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100 m自由泳项目冠军,一些案例反映出人种因素并非决定性因素。在朱建华、刘翔、王军霞、邢慧娜等中国优秀的田径运动员退役之后,中国在男子跳高、110 m栏项目,女子长距离跑项目上,并未涌现出新的优秀选手。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是运动员的身体先天条件,也就是人种因素促成亚洲人种的历史性突破,“举国体制”和科学训练因素并未成为主导性因素。假设“举国体制”成为主导性因素,那么应该像跳水、乒乓球等中国奥运优势项目所产生的集约效应一样,从同一条流水线源源不断生产出“产品”。而事实上,中国田径在这些单项上只是“昙花一现”,这就说明中国田径取得的历史性突破,人种优势远远大于科学化训练优势。也就意味着,今后在田径和游泳大项中,一定要转向科技支撑和科学化训练主导,引进国外一流的教练团队,重点打造国际一流的科研保障与攻关团队,在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控制、体能训练、训练科学化监控、理疗康复、心理干预、训练与比赛大数据分析、竞技表现评估等方面实现综合配套。

以游泳项目的科学化训练为突破口,由中国奥运潜优势项目逐渐打造为优势项目,在推动中国奥运战略的结构性转型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中国奥运战略奉行“长尾效应”,战略投入大部分处于较低国际竞争力层次的“软金牌”项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要素驱动的局限性,随着党和国家对足球项目的全面战略部署,中国奥运战略“长尾效应”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13]。田径和游泳项目集约化程度比较高,田径小项技术特征多元且分散,短期内难有质的提升。团体项目具有高度综合性、长期性等特点,亦在短期内难有作为。游泳项目是中国奥运战略在短期内实现结构性转型的突破口,结合近年来中国竞技游泳项目的突出表现,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竞技游泳项目夺得5枚金牌,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在2015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竞技游泳项目上取得5金1银7铜的骄人成绩。令人欣喜的看到,在刘子歌、孙杨、焦刘洋、叶诗文、陆滢、赵菁等冠军运动员之后,又涌现出宁泽涛、傅园慧、汪顺、史婧琳、张雨菲、刘湘等优秀运动员,中国竞技游泳项目的后备人才基础不断夯实,潜在夺金点不断增加,正处于潜优势项目向优势项目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将游泳项目的科学化训练作为突破口,在选择与实施中国奥运潜优势项目发展战略中,应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重视科技支撑建设等,避免类似于王军霞、刘翔、李娜等冠军运动员退役后出现的项目发展后继乏人现象。以游泳项目的科学化训练为突破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以潜优势项目的科学化发展示范效应,“以点带面”促进中国奥运战略的结构性转型。此外,为便于中国竞技体育与国际接轨,破除体育行业壁垒,融入国家与社会的大环境中,消除中国竞技体育改革的外宣障碍,建议用“国家战略”替代竞技体育“举国体制”。

2.4 “软金牌”路径依赖——结构性转型势在必行

凭借奥运“软金牌”的堆砌,在获得较低竞争力的项目总量上突显大国地位,这符合中国体育大国的发展特点,却不符合“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发展战略。伴随“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调整,社会各行各业的整体性改革如火如荼,竞技体育领域没有任何理由置之度外。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体制内超稳定结构性力量和既得利益集团阻挠全面深化体育改革的掣肘力量,是否真正开启全面深化体育改革的道路还有待进一步观察[14]。摆脱“软金牌”路径依赖是中国奥运战略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为“局部赶超、争光为先”,在转变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方面,也主要是基于竞技体育“为国争光”这一基本立场,含金量不高的金牌关注度较低,所能产生的社会舆论影响也较低,无疑影响到竞技体育“为国争光”的效果,正是在这个认知层面上,引发体制内关于摆脱“软金牌”路径依赖的想法和冲动。拿到更多奥运金牌,舆论效应没有实现最大化,反而遭到国人的批评,这确实是一种讽刺。这是体制内在能力与荣誉之间的一种自我认同危机,本质上是中国奥运战略的结构性危机。

最危险的不是“软金牌”引发的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危机,而是依附于“软金牌”取得的历史成就,创设出的某些理论、学说、策略所承诺的改革前景,以及指导未来全面深化体育改革的思想、思路、意见。“软金牌”最主要的特征是不完全竞争,在不完全竞争这一基本要素条件下,将取得的成绩与某种制胜因素的优越性联系起来,并推演到普遍性的地步,这种理论假设是缺乏客观依据的。例如,由举重项目中的崔文华现象推演出“一元训练理论”的优越性[15],那么孙杨在游泳项目上取得的成就,是不是代表传统训练理论的优越性,同时证明“一元训练理论”的某种缺陷?再如,由美国女足的成功经验推演出某些普适的训练学规律[16],那么美国男足的不成功是不是证明这些训练学规律的某种缺陷。“软金牌”取得的突出成绩对于“举国体制”的优越性也是一种强有力的支持,也创造了一大批“举国体制”的理论追随者与诠释者。按照“软金牌”的逻辑思路,创造“软金牌”辉煌业绩的“举国体制”具有普遍性价值,可以推广到田径、游泳、团体项目等国际较高竞争力项目上,但从不完全竞争的“软金牌”项目中推演出的体制优越论和训练学规律,面对中国在国际较高竞争力项目的难作为,又缺乏理论说服力和实践解释力。凡此种种,无非是借用“软金牌”项目不具有说服力的历史功绩,来证明某种预设的价值导向和既得利益的追求,将“软金牌”成绩作为证明某种科学性因素存在的依据。为防止全面深化体育改革的价值导向不出现重大偏差,有必要对依附于奥运战略“软金牌”而推演出的普适性价值和规律进行重新评估。

不可否认中国竞技体育取得突破性成绩必然存在制胜规律因素的作用,也要看到造成“软金牌”路径依赖这种难以逆转的局面,乃自古讲实利的传统观念使然。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目标异化为“金牌第一”,精英体育追求“金牌第一”本无错,错的是太过于注重结果,而逃避对国际较高竞争力项目的挑战。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不管任何项目金牌,是金牌就可以,拿“软金牌”凑数这一“走捷径”的办法,就成为中国竞技体育在短时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策略选择。很显然,“软金牌”更好拿,也更好出政绩。来自高盛报告的中国奥运奖牌榜上行曲线,同步中国足球世界排名下行曲线的大数据分析也能够说明问题,突显中国足球与奥运战略之间的矛盾[17],突显中国竞技体育面临结构性的内在矛盾及转型压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经历了长时期的探索,采用“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找到了“软金牌”的实现路径,基本形成了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制度。然而,“软金牌”是一种实践策略,一种生活的智慧,也是一种路径依赖,一种功利的陷阱。当我们受益于“软金牌”带来的荣誉,忽视了“软金牌”作为陷阱的一面,就会沉迷于“软金牌”路径依赖不可自拔。这股路径依赖的力量非常强大,导致体制内丧失了自我革新的能力,只能迫于中央和国家层面推行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迫于国人与媒体对“软金牌”批评产生的社会舆论压力,凭借“顶层设计”的外部力量,努力推动全面深化体育改革的历史进程,摆脱“软金牌”路径依赖。

这里借用“结构改革”概念面临的挑战,呈现中国竞技体育结构性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美国为首的新自由主义“结构改革”正面临追随者的质疑,日本学者中谷岩从“结构改革”的狂热者转为谨慎的批判者,认为并非全面否定“结构改革”,而是不赞成放纵和助长差距扩大、破坏日本社会精心培育起来的社会价值的改革,反对追随美国、抛弃弱者的“结构改革”[18]。从美国式“结构改革”及其追随者谨慎的批判姿态来看,改革倾向于渐进式和稳定性,不是要全盘否定整个结构性特征,而是针对结构性特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区分轻重缓急的不合理问题,进行整体性的、渐进式的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以贯之渐进式改革发展道路,是渐进式和稳定性两大结构性改革理念的忠实践行者。在中国奥运战略的结构性转型问题上,中国不会使用“休克疗法”,这不是中国擅长的经济与社会成长方式,必将走向一种渐进式改革发展道路。例如,《中国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方案》[19]“解放思想,积极创新。科学定位,明晰职能。破立结合,以立促破。统筹设计,分步推进”四大基本原则有力诠释“结构改革”的理念,“深化改革,要先立后破或以立促破,破立结合,防止前后脱节,形成政策真空”。中国奥运战略的结构性特征还存在不合理的成分,这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审时度势、科学定位、全面转型。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对于中国精英体育发展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奥运战略结构性转型意义上表现出积极的变化。中国在2015年女足世界杯赛、女排世界杯赛、世界游泳锦标赛、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连创佳绩,中国田径队虽然仅获得1枚金牌,但是取得7银1铜的成绩表明整体实力的提升,田径项目上的一些潜在“夺金点”正在涌现。值得期待的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的整体竞技表现。

研究提出“软金牌”路径依赖这一批判性议题,主要针对的是奥运项目的国际竞争度和市场影响力而言,没有项目歧视、运动员歧视的意思,以期唤起学界、业界对中国奥运战略结构性转型问题的关注与重视。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在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结构性转型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中国奥运战略必须完成由“软金牌”项目过渡到高竞争力项目的转型发展过程,既要“为国争光”,又要“为民争利”,国家荣誉和商业收益兼得,这是一个历史性进程。历史规律告诉我们,当生产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到一定阶段,将面临结构性的内在矛盾及转型压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我们接受还是不接受,作为未来世界体育强国的自我定位与认同,中国奥运战略的结构性转型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刘建和. 综述与诘问:具有中国特色的振兴“三大球”之路[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4):118-120,135.

[2] 谢琼桓. 究竟应该怎样看待“举国体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5):1-5.

[3] 刘健,舒盛芳. 夏季奥运会竞赛项目全球影响力定量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3):23-27.

[4] 黄文敏,张扬文. 从北京奥运会奖牌榜剖析世界体坛竞争格局[J]. 体育学刊,2008,15(12):73-76.

[5] 张玉超. 第29 届奥运会中、美、俄奖牌分布特点及其启示[J]. 体育学刊,2009,16(2):81-84.

[6] 霍军,韩勤英. 伦敦奥运会中美奖牌分布的项目特征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3(3):48-50.

[7] 沈丽娟,崔志翔. 伦敦奥运会我国奖牌与项目布局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3(2):46-49.

[8] 李宁. 伦敦奥运会我国获奖牌特征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3(1):41-44.

[9] 冯树勇. 我国田径形势分析及发展方向[J]. 体育科学,2013,33(12):11-14.

[10] 罗超毅. 扬长补短是我国奥运争光战略的必然选择[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1):11-13.

[11]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EB/OL]. (2015-07-01)

[2015-11-16]. http://sports. online.sh.cn/sports/gb/content/

2015-07/17/content_7476438.htm.

[12] 田麦久,石岩,黄竹杭,等. 论我国2008年奥运会潜优势项目的确定与超常规发展策略[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585-1592.

[13] 黄璐.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的国家战略思想[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31(2):34-37.

[14] 黄璐. 国家体育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和广泛涵义[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31(1):14-17.

[15] 茅鹏. 由崔文华现象再谈训练理论与制度的改革[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1):56-57.

[16] 石岩,王冰. 论中国足球崛起之道——美国Kennesaw State University王晋教授访谈录[J]. 体育与科学,2014,35(1):82-83.

[17] 郑萌. 从巴西世界杯遭抵制看大型体育赛事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中国申办世界杯参考因素分析[J]. 山东体育科技,2015,37(3):1-6.

[18] 中谷岩. 资本主义为什么会自我崩溃?——新自由主义者的忏悔[M]. 郑萍,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4.

[19] 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关于印发中国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方案的通知[EB/OL]. (2015-08-17) [2015-11-20]. http://www.sport.gov.cn/n16/

n1077/n1227/6838823.html.

猜你喜欢
金牌田径竞技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竞技精神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有惊无险的金牌
花与竞技少女
金牌搭档主持养成记
金牌礼物
竞技体育
同台竞技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