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
摘 要:以上海滑稽戏为角度对滑稽戏的发展历史做了深入的横向分析,上海滑稽戏的发展也充分见证了艺术与时代变迁的相互发展历程。
关键词:滑稽戏;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6-0151-01
滑稽戏不是从农业文化或官场文化中来,它一上台就走上一个高台阶。“趣剧”的演出题材内容一开始就具有明显的都市性特征。它往往是就近取材,迅速铺演。城市中瞬息万变、形形色色的生活细事,本身就可以成为有刺激有噱头的素材,所以,滑稽戏从初创之始,就紧随都市脉搏,表现市民风采,轻松活泼,把都市的现世相表演给市民看而农民角色在滑稽戏里常常作为被嘲笑的形象。它渐渐为民众喜闻乐见,成为“近人情、切事理”的新剧演出不可或缺的搞笑“浇头”。尽管到后来沪上新剧陷于低谷,但趣剧却一跃而起成为上海一支亮丽的“独脚戏”(又作“独角戏”)。
后来上海有了空中无线电,独脚戏和搭档戏(也称独脚戏)的灵活形式尤其适宜在电台里广泛传播,滑稽戏就汇集以上海方言为主的江南江北方言、口技、绕口令、山歌民谣、南腔北调,成为那时大都市中非常活跃的海派文艺。有了西式剧场后,滑稽就登上剧场;上海有了大型游乐场,滑稽就出演游乐场;上海有了电影院,滑稽就拍成电影;上海有了唱片,滑稽随即灌制唱片;上海有了无线电,滑稽就在电台空中播出。从一人独演的独脚戏到增加配角两人同场的滑稽小品,进而各派合场大会串,最后发展成多幕多场的大型喜剧。滑稽戏在商业化的都市上海,先后应时走上了“舞台”、“银幕”、“广播”三个台阶。每到一处,都受到当时市民的欣赏,滑稽戏在上海和江南人民的生活中生下了根。
滑稽的第一要素是“笑”。它是给予听众观众轻松和快乐的艺术。
著名演员周柏春最擅长的演技,就是善于在各种场合自然流露不同模样的笑,以此与台下观众感情交流互动。他在电影《子夜》里出演某火柴厂老板,在工厂濒临倒闭又面临工人罢工时,他选用那种难度颇高的“哭不出的笑”,可以把老板且骗且缓、无可奈何的心情最恰当地表现出来。而这‘哭不出的笑正是我最拿手的一笑,眼睛在哭,嘴巴在笑。”周柏春的这种笑的形象,使观众一想起来就要笑。
因此文娱的第一目的是要强调开心。说说笑笑,劳乏顿消。尤其是在都市文明中,休闲需要加强了,人们工作为了生活,更注重调节工作和休息,强调身心宽松和艺术享受,以优化生活,同时也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在上海这个迅速形成的现代化环境中,滑稽戏曲会脱颖而出,成为一枝的老小皆爱的市民娱乐剧目。
滑稽戏的形式还有利于娱乐对象的互动参与。游戏的本质是参与,而参与游戏的目的是共同娱乐。滑稽戏的灵活性建立在娱乐对象配合融和上,表演者在剧场中与观众当下交流互动。如果一个表演者感到观众都不在笑,他一定要急于想方设法使观众笑起来,否则这个戏就失败了。所以演员须时时保持玩笑心态,时时积累生活中的笑料,练就大量的“包袱”和“噱头”随时抛出,调动群众笑容,而且还要驾驭好在不同的观众面前、在不同场合下调度快乐的“度”。因各异的观众情趣不一,同样的噱头会“爆不出”笑,或者“包袱”被特殊情况而“冲脱”。
所以,我们要振兴滑稽戏,就要真正恢复和发扬其主要的娱乐功能,使那些捆绑观念使命、寓乐于教的本末倒置的表演回归到文艺的娱乐功能上来,使娱乐性中的主要元素如快感、轻松、休闲竹用充分展开,强调开心,满足群众的玩笑心理。
在上海,娱乐生活从来具有宽容、多元的传统,上海社会也汇集着全国各地的移民。滑稽戏一直坚持它的本土化的特征。在演出中,它以说上海话为主,配以广纳博采的上海和江南一带的民间俗浯闾谚,因此具有地方生活情趣。滑稽戏将这种上海多元语言的生态中的有特色部分,提炼为滑稽笑料,编成喜剧性的情节,具有独特的幽默趣味。
好的滑稽剧,可以在嘲笑了丑陋,给丑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同时,使人类自身的弊端得到改正,使自己在精神上超越。“出于这种动机而创造的喜剧之所以能令人发笑,与那种通过喜剧技巧在观众心理中引起的愉快之笑不同,它主要是因为可以给观众以伦理的满足。伦理的满足是心理鄙夷的必然结果。”因此,诙谐的独白,丑化的动作,要表现的是对人生的严峻看法和态度。
上海滑稽过去经历了“舞台――银幕――电台”三个发展阶段,这都是与历史上都市文化随着演出天地的高科技开发同步前进的。当今,电视文化成为最时尚的群众娱乐。滑稽剧与时俱进,在90年代各种戏剧曲艺陷入不景气的低谷,还在前述三种形态中徘徊挣扎之时,它率先冲出束缚,以其活跃、紧追时尚的本性,适应上海市民休闲娱乐的需要,创造了既继承其传统精华又符合世界文化潮流的新形式――“海派情景喜剧”,成功迈上了滑稽戏的第四个台阶――电视。
这是一个戏剧背时衰落的年代,这是一个最难突破的台阶。滑稽戏上了电视,并站稳了脚跟,这意味着它已经活了,接受了电视、网络新时代的洗礼!
参考文献:
[1]刘长海.论江南滑稽戏的当代意识[J].艺术百家,1989(04).
[2]董每戡.“滑稽戏”漫谈[J].戏剧艺术,19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