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帆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商贸旅游学院,杭州 310018)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城市云创业平台构建研究
王雨帆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商贸旅游学院,杭州 310018)
传统的和单一依托网络的创业创新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文章基于当前我国城市创业创新管理模式运行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城市云创业平台模式,并对这一新模式的内涵、特征、优势等进行了有益探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城市云创业平台的架构,从建立和完善城市创业创新运行机制、绩效和信用评估体系、配套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三个角度,提出了构建现代学徒制下城市云创业平台的政策选择。
现代学徒制;城市云创业平台;创业创新
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以孵化器为代表的创业创新服务机构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对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建、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这一传统的创业创新模式暴露出诸多缺陷。例如,政府主导力不够,鼓励创业创新的优惠政策难以真正落地;各种社会资源难以有效支撑、服务创业过程,创业者的精力和时间过多地浪费在具体且繁琐的事务之中;信息互通透明度不高,缺乏合理的共享机制,许多创业者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取有效信息,面临信息垄断难题。上述问题导致创业者的创业成本居高不下,且面临较高的创业失败率。因此,构建一个高效、开放、共享的多元协作城市云创业平台,打造一套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城市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将是有效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可行途径。然而,多元协作的城市云创业平台的内涵和运行机理是什么,它包括哪些相关主体,如何创建,如何实现高效有序运作,如何吸纳各种社会力量协同推进其建设等问题,尚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研究。
(一)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城市云创业平台的内涵
“学徒制”一词最早出现于13世纪前后[1],现代学徒制是相对于传统学徒制而言的,由于世界各国的学徒制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与特色,因而对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界定也各不相同,但大都是学校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相结合的产物,并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和法律保障,具有产教结合的特点[2]。简而言之,现代学徒制就是由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协作共同组成的教学合作机制。云创业平台指的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创业服务平台,其中,创业者、政府机构、银行机构、风险投资、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等整合形成一个开放共享的资源池,各类主体按需获取相关资源且相互之间有机互动、充分交流、协同合作,从而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大幅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概率[3]。可见,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多元协作城市云创业平台,就是在借鉴现代学徒制校、企、政多方合作的运行机制基础上,通过搭建一个开放式的共享型云端创业服务平台,汇聚、整合各方面的管理经验、资本运营能力、品牌塑造能力、技术支撑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人才聚集能力等各种资源,输出给创业团队,帮助企业诞生并突破瓶颈快速成长。
(二)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城市云创业平台的特征
与单一依托互联网和传统的创业创新管理模式相比,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城市云创业平台主要呈现出社会各机构协同合作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多元化和信息化两大特征:(1)打破单一依托互联网的运行模式,实现多元主体的有机合作。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城市云创业平台的多元化特征体现在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取代传统的政府垄断管理的单一模式,转而采取以云端为载体的灵活多样的人性化管理服务方式。政府的功能定位聚焦于聚合各种社会资源,形成合力,真正帮助创业者实现资源的互利共享和优化选择,让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创业人才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彼此共生共享、互惠互利,让城市的创新创业过程不再繁冗,为提升创业者创业成功率打下坚实基础。(2)充分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实现高水平的信息开放和共享。与传统的城市创业创新服务平台相比,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城市云创业平台全面采用现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将相关主体原本各自独立的信息数据库进行整合,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云端服务平台,打破信息隔阂,为创业创新活动提供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城市云创业平台能够实现及时发现、灵敏反应、高效管理、周到服务。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城市云创业平台能够为创业创新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它不仅能提供开展创业创新活动的咨询服务,也能为创业者的个人规划与发展提供培训和指导。在提供创业创新服务、解决创业创新问题上,不再是政府独断,而是强调以鼓励的方式,辅以资源供给,以多中心主体取代传统政府单一决策,推动各社会机构和政府部门形成合力,实现资源优化共享;同时也极大地鼓舞社会力量参与到城市创业创新活动之中,集中化、组团化、先进化的协同协作促使城市云创业平台模式建出“主导—合作—服务”[4]三位一体的体制框架,逐渐实现从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型。
基于现代学徒运行机制下的城市云创业平台模型中,每一个社会机构(政府职能部门、高校院所、企业集团等)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只有对每一个社会机构真正做到有序管理,才能体现出云创业平台的便捷、高效和实用。
1. 建立创业创新人才个性化成长的云服务体系。建立创业创新人才个性化成长的云服务体系,一方面要根据城市创业者的共性为创业创新人才开设基础课程,另一方面要根据创业者自身的能力、定位、成长路径等特征,为他们设计个性化、弹性的课程,并形成多样化的培训菜单供其自主选择。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指的培训内容不仅仅是创业者在创业创新过程中所必备的素养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真正开始创业创新前的一剂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强心针。城市云创业平台个性化成长云服务体系通过有效整合高校院所和企业行业的师资力量,以网上授课、远程教育等形式呈现,为创业者提供内容多样、程度不等的培训项目组合。在给予创业者各种创业创新的基本技能和素质外,更强调和注重对新一代创业创新人才“工匠精神”和“容忍文化”的培养。此外,对市场急需的高端创业创新人才要进行“私人定制式”培养,从而促进高层次人才的加速成长。高校院所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探索建立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创新培训模式,着力培育一批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一支高水平、专兼职的培训师资队伍,开发一批具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项目,不断提升培训质量。
2. 建立校、企、政对创业创新人才的协同培养体系。大学生是城市创业创新的主力军,因而城市云创业平台的建设应以大学生创业为切入点,着力打造高校、企业、政府等协同合作的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5]。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全面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孵化,支持高校院所和条件成熟的企业设立创业学院,师资共享,并开设线上线下系统化、专业化的创业培训课程,培育大学生创业品牌,发挥创业创新人才和创业导师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推动高校院所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以才育才,加强对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风险控制力引导和企业家精神培养。在高校和研究院所师资互通共享的基础上,鼓励一流企业家、天使投资人担任创业导师,为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提供手把手的创业辅导和资源整合服务,培育一支高端的大学生创业导师队伍。大力推动政府各部门和企业以创业教育、创业竞赛和项目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大学生创业创新活动,鼓励成功创业者、企业家辅导和投资大学生项目和企业,形成“创业者—企业家—投资人—创业导师”[6]的大学生创业创新生态链,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3. 打造人才创业创新云融资服务体系。城市云创业平台致力于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运用财税政策,支持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等发展,构建和利用以互联网融资为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云”金融服务体系。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支持创业活动。通过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立众创投资基金、成立成长型大学生创业引导基金等方式,为城市创业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鼓励成立面向创业创新人才、项目和企业的保险、担保、小额贷款、股权众筹、P2P等专营机构,鼓励和引导优秀创业创新企业公开发行上市,探索由各级政府、证券公司、中介机构等联动的上市推动机制,形成“培育—指导—送审—上市”的良性循环网,真正将城市云创业平台中每一个社会机构进行有序管理,最终使城市云创业平台的便捷性、高效性和实用性得以充分体现。
4. 构建人才创业创新技术支撑体系。城市云创业平台的一项重要机能在于为城市创业创新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互联网载体搭建平台,集聚高校院所、领军企业、科研单位等的高端技术人才,共享技术资源,以此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人才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真正形成创业创新技术“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同时,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促使高层次人才、高科技项目的双双引进,以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来推动创新型项目、企业和人才的成长,为创业者提供坚强的科技后盾[7]。
5. 构建人才创业创新云平台联盟服务体系。建立一整套包括企业孵化器联盟在内的政府支持平台、技术支持平台、产业支持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等的全程创业创新云平台联系网(如图1所示),打造一条环环相扣的创新孵化链[8],满足处于不同创业创新阶段的创业者需求。支持和引导各云端平台之间的紧密联动和资源共享,聚集人才、技术、资金、法律等创业创新要素资源,为创业创新人才提供从项目创意到产业化的全过程服务。
图1 创业创新云平台联盟服务体系示意图
(一) 建立和完善城市创业创新运行机制
1. 建立宽松的创业创新审批登记制度。放宽市场准入,探索在城市范围内简化创业创新项目审批制,全面突破城乡、部门等区域、等级的制度性障碍。简化创业创新过程中的各项手续流程,缩短办理周期,形成高效而精简的“小机构、大服务”管理模式。通过各政府部门和机构之间互联互通、信息互动、资源共享,建立创业创新项目“一站式”审批机制,全部流程实现网上操作,在此基础上提供线上申报、云端创业咨询、绿色通道等多种便捷措施。全面落实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的登记制度,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份证照”。放宽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全面推行“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等举措[9]。
2. 制定完善的创业创新人才认定标准。在发挥政府引导和协调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企业和高校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创业创新人才认定标准。建立健全城市创业创新人才协调小组工作会议制度,根据各城市产业结构特点,细化创业创新人才的评判标准,科学划分创业创新人才层次,评估产业发展的阶段和市场需要,开发并定期发布城市创业创新需求指数,准确评估、预警市场中各类创业创新人才的供需平衡状况,并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情况调整创业创新人才分类目录和认定标准。
3. 构建主动发现的创业创新人才集聚机制。变现阶段被动等待创业创新人才为主动出击发现人才,着力集聚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领军企业创新创业人才、科研院所创新创业人才、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草根创新创业人才[10]等多种类型的创业创新人才,在此基础上与政府机构、高校院所、行业协会等组织建立常规沟通交流机制,在国内外创业创新人才高度集中的一线城市设立“云沟通驿站”,并制定相应的“以才引才,以才聚才”[11]的奖励机制。在引进和集聚创业创新人才的基础上,推动对创业创新者的培训、咨询和融资等专业服务,通过网络化和市场化运作逐步形成主动发现创业创新人才的引入机制。与此同时,探索和当地主要产业园区、高校园区、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共同推动城市联网的创业创新人才引入注册信息平台,为后续的资源信息共享提供保障。
(二) 建立完善的绩效和信用评估体系
1. 建立城市云创业平台的绩效评估系统。构建创业创新人才成长的智能化支持系统,打造覆盖各种创业者类型的人才信息采集和处理平台,持续追踪各类创业人员后续的工作业绩、创业创新路径等信息。根据不同层次、类别创业人才的特征,构建涵盖创业者创业以来所产生的技术成果、企业规模、税收贡献、社会效益等关键指标的业绩评估指标体系,形成创业者个人业绩档案,供政府相关部门对城市创业效果进行准确评估。在此基础上,采用大数据采集、处理与挖掘技术,提炼出符合城市创业市场需求的各类创业者所需的基本素质,梳理各类人才创业创新的主要模式和经验,为未来创业者的引进和成长提供指标依据及经验借鉴。
2. 打造城市云创业平台信用评估服务系统。积极构建创业创新人才信用评估体系,制定城市创业人才信用条例,积极推动全覆盖、一体化的征信平台建设,健全各创业创新人才信用的采集、追踪和共享机制,建立创业者信用数据库并按年度向社会发布诚信报告,供政府部门和创业相关部门进行即时信息检索。结合创业创新人才信用评估体系的公示信息,对各类创业者开展信用专题培训,培养诚信自律意识,同时借鉴国外看重公民诚信意识的理念,借助经济、法律、舆论等多种途径制定创业人才守信奖励和失信惩罚措施,在政策扶持、采购服务等方面向诚信记录良好的创业者倾斜,逐步引导创业创新人才形成“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诚信自律机制,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诚信环境。
(三) 建立和完善配套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
1. 强化创业创新公共技术和专业咨询服务。通过市场定价、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借鉴现代学徒制中“三元”协作共享模式,引导和鼓励科研院所、大众企业的各类公共技术设施和服务,尤其是基础性、高成本的设备设施实现开放共享,使各类创业创新人才借助城市云创业平台,可以在线查询、预约科研基础设施、专业仪器设备和技术服务[12]。通过减免税收、房租补贴等措施,大力吸收国内国际权威的检测、认证服务机构入驻城市,为创业创新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与此同时,积极完善人才创业创新咨询服务,吸引、培育和整合一批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交易、投融资服务、财务法律咨询、人力资源中介、产品市场推广等的咨询服务机构,为创业创新活动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和低成本的专业咨询服务。
2. 打造创业创新公共交流服务系统。信息时代,创业创新的灵感来源于不同思维、观点、想法之间自由、激烈地交流和碰撞。为此,必须努力构建一套创业创新公共交流服务系统,推动成立城市创新联盟、行业协会、创客(maker)组织、极客(geek)组织等各种公共交流组织[13]。大力支持各类主体举办创新论坛、创业大赛、创客嘉年华等各种形式的公共交流平台,把城市云创业平台打造成为具有品牌效应和较大影响力的公共交流平台,汇集国内外一流企业家、创投机构、创业导师、中介服务等,与创业创新人才展开无障碍式互动。
3. 营造具有城市自身特色的云创业平台文化。大力弘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创新氛围,营造人人都是创业者,人人都是“造梦者”的氛围。鼓励创客、极客文化,使创新蔚然成风,使创业成为一种潮流,使连续创业成为一种工作和生活方式,形成“创业—失败—再创业”“创业—成功—再创业”或“创业—成功—帮助他人创业”[14]的良性生态圈。树立一批零距离的创业创新偶像,利用新兴媒体加强对代表性海外创业者、大学生创业者、草根创业者、连续创业者、天使投资人和创业导师等的宣传,复制推广他们的创业经验和模式,提高创业创新人才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举办系列沙龙、讲座、创新论坛、创业大赛等各种类型的交流活动,联合知名企业、高校院所等打造具有国内、国际高水平的年度创业创新盛会,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郁氛围。
[1]细谷俊夫.技术教育概论[M].肇永和,王立精,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19.
[2]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24-26.
[3]李强.云创业平台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4]候显夫,高燕.论城市综合体的建设与开发——以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综合体开发为例[J].改革与开放,2009(5):89-90,92.
[5]雷宇桥.大学生创业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东北袜业园“大学生创业园”为例[D].长春:吉林大学,2014.
[6]金碧华.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发展策略研究——基于赛博(杭州)创业工场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11-15.
[7]黄涛.论政府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发展中的职能[C].武汉: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2011.
[8]王汉光.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化运营创新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9]杭州市政府研究室课题组,王平.杭州“人才+资本”创业创新模式研究[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5):87-90.
[10]李占平,王宪明,赵永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云创业平台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1):12-15.
[11]郭世田.当代中国创新型人才发展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12]朱丽,杨筱卿,庄文静,等.创业平台该如何创业?推动“人人创新”的力量[J].中外管理,2015(11):1-2.
[13]IUD中国决策案例研究中心.上海36家创新创业组织成创客、极客之家[J].领导决策信息,2015(19):20-21.
[14]徐婧婧.创业失败经历对再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责任编辑游旭平)
Research on the City Cloud Entrepreneurial Platform Model Based o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WANG Yu-fan
(SchoolofBusinessandTourism,Hangzhou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Hangzhou310018,China)
Traditional and singular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the internet cannot satisfy the demand of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From the current series of problems exposed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 of China’s city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model, by researching and case study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ity cloud entrepreneurial platform model based o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and explores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is new model. This paper offers some policy-making advic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model of the city and optimizes the management of the city’s cloud entrepreneurial platform based on operation mechanism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ity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operation mechanism, performance and credit evaluation, and the government’s public servic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the city cloud entrepreneurial platform;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2016-04-06
杭州市社科规划课题“基于现代学徒运行机制下的城市云创业平台模式研究”(Z16YD017)
王雨帆,女,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研究。
F061.3
A
1009-1505(2016)05-009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