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开放课堂制度 让校本研修落地生根

2016-11-05 12:21孙宏伟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开放课堂校本研修教学研究

孙宏伟

摘 要: 为使教学研究落到实处,探索用“开放课堂”引领校本研修、常规教研、教育科研工作。分别从建立开放课堂制度、编排开放课堂课程表、监控开放课堂过程、与教研工作和教育科研工作相结合、形成课后反思、记入教师评价几个方面予以落实,让校本研修落地生根。

关键词:开放课堂;教学研究;校本研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9B-0012-01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开放、民主、科学的探索过程,应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校本研修是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水平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它是教师集体经验总结、问题反馈、集思广益的良好平台,是教育科研和常规教研的切入点。由于农村学校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结构性短缺,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让校本研修不流于形式,并能成为教师欢迎又能自觉遵从,还能提高教师执教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多年做教导主任的经验和对教科研工作的反思,探索了搞“开放课堂”活动的办法,让我校的校本研修落地生根,并结出硕果。

一、建立开放课堂制度,编排课程表

建立开放课堂制度,为开放课堂顺利、高效开展提供保障。每年学期初由教导处组织教学管理团队,制定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的开放课堂校本研修制度。要求每个学期每位任课教师上一堂开放课堂的公开研讨课,再由教导处制定实施方案,在学期内组织实施,并作为对教师进行奖惩和考核的重要方式列入教师评价体系,从制度上把开放课堂工作落到实处。

依据教师综合课程表编排每位任课教师上开放课的课程表,让教师有章可循,保证常规教学的正常秩序。每年开学初由教导处根据常规综合课程表编排一学期的开放课堂课程表,安排到具体时间、具体课节、执教教师、具体教室、听课教师。每天的开放课教师要提前备课,征求同年级教师的意见,查阅资料、观看优秀课例,精心准备,然后把教案设计上交教导处审批才能上课。通过教师准备的过程,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

二、监控开放课堂的过程,提升开放课的质量

严格监控开放课堂的实施过程,保证开放课堂活动保质保量顺利开展。我校开放课堂都由教导处派人全程组织监控,并录像刻录光盘,听课教师必须签到并撰写课堂教学评价表。校领导每堂课都派人参与听评课,有效监督开放课堂的实施,并确保开放课的研究广度和深度。上完课后,作课教师说课并指定中心发言人评课,没有来得及说课的听课教师把自己撰写的评价意见交给作课教师,由作课教师看听课教师的意见,根据听课教师的意见反思自己的课堂,达到了校本研修的目的,确保开放课的质量。

三、开放课堂与教研相结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成为理念与实践沟通的有效途径。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开放课堂为依托,进行了有效的实践与探索。第一,与重点课例研讨活动相结合。开学初,各年级各学科由教研组确定重点研究课例,教研组成员先独立备课,然后进行集体备课,确定作课教师,轮到这位教师在开放课的时候作教研组确定的重点课例,然后研讨,在研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二,与同课异构活动相结合。开放课堂安排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作同样内容的课,便于对比,便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解决这些问题。第三,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方式。充分发挥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在开放课堂中与青年教师结对子,青年教师开放课堂的所有环节是在师傅的指导下完成。课后查找问题,再作课,再反思,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开放课堂成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载体。

教育科研工作与教学脱节,与教师实际掌控的课堂脱节的现象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突出问题,往往是教育科研成果有了,落实不到教师的教学行动中去,转化不成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策略。建立开放课堂制度后,把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纳入开放课堂的备课、上课、学生学习方式、考试评价的方式、课后反思的行动研究中,提高了教师课题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具体的工作中解决教学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方式,让教师在本职工作中获得课题研究的成果,享受“工作即研究、成绩即成果”的职业成功感,让教师在专业化的道路上成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开放课堂与教育科研工作相结合,几年来,多项课题研究通过旗、市、自治区、国家级验收,把教育科研工作落到了实处。

四、教师课后反思,开放课堂的落实记入教师评价

课后反思是教师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因此,教师上完课一周内,教导处把刻录好的光盘发给作课教师,让教师自己看自己的课进行反思,达到自我醒悟、自我修正、自我提高的目的。教师再把自己对开放课的反思写下来,上交教导处,教导处定期把教师开放课的反思印发全体听课教师,起到反思提高自我、反思提高同伴的效果。通过课后反思及教师间的互动能达到提高教师素质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确保了开放课堂这种校本研修的方式对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水平和能力的有效性。

激励性的教师评价机制能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学期末,学校把对开放课堂的落实情况汇入每位教师的评价,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奖的依据,确保了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参与上好开放课,提高备课上课、说课、课后反思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丁云.新课程实验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J].基础教育参考,2013,(21).

猜你喜欢
开放课堂校本研修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分享 孕育成长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让数学课堂成为开放的课堂
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自在成长研究
建构开放课堂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研究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探索
建构开放课堂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