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写作的内与外

2016-11-05 07:37吴佳骏
红岩 2016年5期
关键词:内心世界月色关怀

吴佳骏

现在都在倡导散文的现实关怀,强调“外在经验”的重要性。诚然,散文就是要反映现实生活,对社会要有体察,不能老是写些花花草草、吟风弄月的文字。但问题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散文,是否就一定是好散文呢?

有些时候,我们有的作家习惯性把自己说得很高尚,总认为自己是这个时代最有良知的人,总想代表别人去发言,美其名曰“人文关怀”。 这种莫名其妙的道德优越感,使得他们不管自己有没有关怀现实问题的能力,也要大呼小叫,一窝蜂地去反映现实。但他们所关怀的那些对象,肯不肯接受别人的关怀呢,他们真的需要广大的同情吗?我想,更多时候,恐怕只是文人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一个讨巧的散文家,在写作之前,往往先要给自己找到一个“立场”。认为立场对了,那他就很牛。其实,无论一个作家也好,一个工人也好,一个农民也好,都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员。我们在关注别人的同时,首先应该关注自己。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处境。只有关心自己的“内在经验”,才有可能很好地去反映“外在经验”。社会要和谐,首先是个人的和谐。作家也是普通的人。我们在写作的同时,也得有勇气追问,我们自己在当下的社会生活里,有没有尴尬,有没有疼痛,内心有没有感受到幸福,这同样是散文应该表现的内容。

如果我们的散文一味地强调外在经验,却忽视了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关注人的灵魂,那么,这会不会导致出现另外一种误区?

基于此,我将毫不掩饰对刊发于本期的散文《月色幽微》之偏爱。习习作为当下散文界一个极富个性和才情的作家,她的散文结实、简约、深厚、沉郁、灵动。她总是力图以“心灵的视觉”来反观“现实世界”,从而去触探并抵达“生命的慈悲”和“精神的旷达”。本文借助“月色”之意象与隐喻,圆融地贯通起自我的“心理经验”,那些似梦似幻的生活往事,在月色笼罩之下一一呈现:悲喜、疼痛、忧惧、寒凉、温润……月色幽微,实则也是生活幽微、人生幽微、人性幽微。作者好似一位“月光女神”,她用笔下的文字,为那照亮了暗夜的月色——“阴性之最”谱写了一曲天籁般的颂歌。

钱红莉的四则随笔,则是另一个层面上的“向内之作”。作者以颇具“古意”的笔调,谈诗论艺,臧否人物。笔尖过处,抽丝剥茧;句读之间,刀刀见骨。她的文字不故作高深,也不拿腔拿调,而是素淡质朴,极具分寸感。如册页,以小见大。看似小格局,实乃大气象。

马力以写“行旅散文”著称,其文又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记游”文章。他始终带着思考和生命温度行文。《晚霞中的鹤影》表面看,像一篇写景抒怀之作;细读之下,便会发现这其实是作者表达人与自然、人与生命的忧思之作。视觉向外,思考向内,直达存在本身。

当然,我所谓写散文应关注“内在经验”,并非是要排斥“外在经验”。如果一个作者太沉溺于“内”,而忽视“外”,也难免陷入“小我”的泥淖。故在注重“内在经验”时,也需时时提高警惕。凡事讲究个“度”,写散文亦然。只有把“内在经验”和“外在经验”结合得恰到好处,方能写出兼具“内外之美”的散文。

猜你喜欢
内心世界月色关怀
桂香,在月色里飘
最好的月色我也曾看过
王志惠:用拼布“画”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问解民族舞 让孩子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打开女强人的内心世界
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爱在昆曲里,化成一片旧时月色
独行皎洁月色里,寻你前世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