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梦婷
游艺民俗的符号意义及传播中的媒体在场——以贵州省万山区黄道侗族乡的鼟锣艺术为例
吴梦婷
每个游艺民俗都有着自己的符号意义,代表着特定的象征内涵,媒体的出现给游艺民俗的传播传承带来或大或小的影响。黄道乡的鼟锣艺术作为游艺民俗的一种,在对其符号属性、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符号的编码解码分析中,发现其蕴含着侗族人民特有的文化意识、思维方式及对于“和谐”的追求,而从媒体对其的新闻报道来看,媒体的在场情况不容客观。
游艺民俗;鼟锣;符号;媒体在场
[作者]吴梦婷,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游艺民俗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泛指民间的各项娱乐游戏、杂艺以及一些表演活动等,它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方式、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仲富兰在《民俗传播学》中指出:“民俗文化符号是民俗文化赖以世代传承的主要载体,它是以象征的方式,通过语言和某种物象、图像、事象作为符号,来表达特定意义,传递特定信息的。”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游艺民俗由不同的符号组成不同的符号系统,在社会制度的变迁、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外来文化的融合等情况下,这些符号慢慢显现并一代又一代地沉淀下来,有着独特的、丰富的象征内涵,而在大众媒体兴起的今天,游艺民俗通过媒体传播比以前更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媒体对游艺民俗的报道也从多个方面影响着它的发展。本文以贵州省万山区黄道侗族乡的鼟锣艺术为例,主要研究鼟锣艺术的符号意义及其传播过程中的媒体在场情况,其中从对鼟锣艺术的符号属性、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符号的编码解码来分析其符号意义,从媒体对其的新闻报道来分析媒体的在场情况,较为全面和深入地解读了鼟锣艺术更深层次的意义及鼟锣与媒体的关系。
鼟锣,就是打锣比赛。贵州省万山区黄道侗族乡的鼟锣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源自军队鸣锣传信,在演变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成了当地新春佳节和重大喜庆活动的表演艺术。鼟锣是一种以锣为主体的表演艺术形式,以锣、鼓为主,辅之其他乐器。锣有筛金锣、大锣、小锣、班锣和碗锣。鼓有大鼓和小鼓。主要曲调有闹年锣、喜庆锣、敬神还愿锣、辞诵锣、充锣、丧锣,“三锤锣”“九锤锣”“两头忙”“三道齐”“鹞子翻身”“龙摆尾”“鲤鱼跳仔”“鸡啄米”等60余种。击打时以鼓定调,由一面大鼓作指挥,打大锣,几十面多则上百面,气势恢宏,此起彼伏,锣、鼓、钹、唢呐、牛角、铁炮、长号等乐器相互穿插变换,齐鸣之时,地动山摇,声震十里之外,激情高涨,催人奋进,撼人心魄,故有“北有威风锣鼓,南有万山鼟锣”之称。它承载着侗族人民的喜怒哀乐,是目前最为独特、古老、意识形势保存最完整的民族文化艺术之一。
美国的符号学创始人皮尔斯认为,符号是对人类来说在某一方面或以某种能力指代某种事物的东西。在传播学中,符号的定义是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黄道乡的民众正是借鼟锣所敲打出来的曲调来表达他们对世事万物的情感、信仰,具有其自身的文化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一种符号。作为对当地人民民族性格、文化心理和审美观念的系统折射,鼟锣艺术也可作为研究侗家人民文化、生产方式的重要资料。鼟锣艺术不是广泛存在着的艺术,它作为一种民族民间集观赏价值与体育参与功能为一身的文化形状,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也不是在侗族民间普遍存在的,而仅存于万山区黄道侗族乡及周边地区的侗族民间。在其盛行之初,它是一种富有、权势的代表,因为当时鼟锣价格较为昂贵,只有富有的人家才能买得起它。由此可见,它深深植根于特定时代、侗族群体的文化模式之中,反映着侗家人的传统习俗、社会观念、道德风尚、普遍思想、民族精神等多方面文化形态的内容,所以鼟锣艺术是一种侗家文化和精神思想的符号,其发展和传承历史就是当地侗族同胞生存和发展的历史,反映了侗族同胞民间大量的文化生活内容,包含有侗族同胞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是侗族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
每一类或每一件民俗艺术作品都可以说是一个艺术符号,它由形式和内容(意义)两部分组成,或者说是“能指”和“所指”。索绪尔认为符号是一种包括“能指”和“所指”的二元关系,“能指”表现为声音或形象,是符号的物质形式,可以简单称之为“符形”,“所指”是符号的内容或思想,指由这种声音或形象在人的心理引发的概念,是符形所表示的意义或符号使用者所做的解释,由此,我们可将探析鼟锣艺术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归纳如下。
(一)鼟锣艺术符号的能指
鼟锣作为一种声响符号系统,是借助声音、节奏、音乐而产生的信息系统,其“能指”形式主要包括节拍、表现形式、规模三种。
节拍:鼟锣艺术中不同的节拍直接体现了不同的表演场合、感情色彩。例如喜事“九锤锣”和丧锣“九锤锣”。它们的节奏类型不同,喜事“九锤锣”节奏为“哐哐、哐哐、哐、哐、哐哐哐”。丧锣“九锤锣”节奏为“哐、哐、哐哐、哐、哐、哐哐哐”。喜事锣欢快;丧锣悲戚。鼟锣的节拍上百种,不同的拍子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和意义,快慢有序的锣声,给人以沉重、大气的感觉;忽然变大的锣声,则给人以危险、恐惧的感觉;密集的锣声,给人以紧张、激烈的感觉;缓慢的锣声,给人以从容、稳重的感觉。
表现形式:鼟锣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当地人民不同的心愿诉求及信仰。这些形式主要有:敬神还愿锣,主要用于焚香拜佛,道场还愿,恭敬神灵,祈求平安;辞诵锣,主要用于祈求上天保佑年景丰收,如天旱求雨等,用美好的言辞颂扬神灵,乞求神灵保佑,其特点是在河溪畔、水井旁、大树下、山洞口献上供品,边打边唱;冲锣,用于医病疗疾,乞求神灵保佑,化凶祛灾,遇难呈祥;丧锣,为死者超度,解脱在世间犯下的罪孽,出殡时,锣的数量往往体现着死者尊卑的程度;节日锣,用于对各大小节日的庆祝,场面热闹喜庆;喜事锣,又称“迎亲锣”,用于婚嫁之时,说明男女两家富裕和睦、门当户对,男方勤劳勇敢、闺女贞节贤惠。
规模:鼟锣艺术的表演规模是同表演事由、表演场地联系在一起的,规模越大,重视度越高,情感越浓厚。通常,闹年锣是鼟锣表演规模最大的一次,参与其中的人不计其数,无论男女老少,只要会打鼟锣的人都会参加,表演时间长,一般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至正月十五过大年,还会组成鼟锣队伍去别的村寨进行表演。
(二)鼟锣艺术符号的所指
鼟锣艺术深深地植根于侗族人民的智慧与审美情趣之中,是当地人民表达情感、展现独特精神风貌的一种艺术性表现方式,具有集体性、模式性、传承性,深厚的民俗文化构成民俗艺术符号的所指,这一所指在一定时空内是持续的、稳定的。一方面,其中不同的曲牌、表现形式、规模构成其不同的意义,表达了不同的场景及烘托了不同的氛围,传递着当地侗族人民的历史背景、社会地位、经济水平等社会信息;另一方面,不同的意义表达总的来说体现了侗家人民对“和谐”的追求。黄道鼟锣是侗族儿女勤劳智慧、富于创造的最有代表性的一项群众活动,既有广泛性、艺术性,还有娱乐性。鼟锣赛场,一比锣多鼓多人多,二比声音洪亮整齐,三比节拍曲调,不讲队形,不限人数,不限场地,不设裁判,以众人的意向决定输赢,鼟锣所谋求的是平安吉祥,而不是人多势众地炫耀,每当输赢成为定局,“赢家”当场就会主动邀请“输家”到家里喝“鼟锣酒”,这里面折射出来的,既是侗族的豪爽和友爱,又是侗家的和谐奋进。
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之父斯图亚特·霍尔提出编码与解码理论,虽然他是在电视话语中提出的,但这一理论也适用于其他话语之中。编码与传者相关,解码与受众相关。在鼟锣艺术的形成过程中,编曲者通过他所要表达的风格、理念、情感进行鼟锣曲调的编排,这些曲调有自身的规律,如曲中大小锣的配合、鼓点出现的位置、其他乐器的穿插等都遵循着鼟锣艺术既有的规定;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通过表演编排好的曲调向受众传播意义,他们在鼟锣表演中的每一击每一声都是一个符码,表演者通过一个个符码传达了编曲者所想表达的意义,这就是鼟锣艺术符号的编码。而观看表演的受众由于受教育背景、文化水平、审美态度、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的因素,在观看鼟锣表演后会做出各种不同的解码。如当地的受众就更能接受这种表演形式、更能明白表演所传达的意义、更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部分受众,特别是不了解侗族文化的受众,就不能很好地体会到这表演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还有一部分受众可能会结合自己的所感所想产生完全不同的意义解读。
传统的鼟锣艺术只在乡与乡之间及村落之间传播,因为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范围极小,知名度不高。通常情况下,媒体会对民间艺术造成很大的冲击,因为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传播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对于鼟锣艺术来说,媒体的影响到底如何?笔者搜集了近几年来新媒体及传统媒体关于鼟锣的新闻报道,选取其中大部分依时间顺序整理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鼟锣的新闻报道多出自于本地媒体和政府宣传部门,外地媒体对鼟锣的报道微乎其微,而本地媒体对鼟锣的报道也不算多,在鼟锣艺术的传承与传播中,媒介的“在场率”不高,所起的影响很小。这对于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不免让人感觉惊讶,究其原因,与流行文化的冲击有关,也与当地的社会变迁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手机、网络等的普及让当地人民了解并接触到了更多的外来娱乐文化,侗家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着改变,古老的生态文化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村寨的年轻人大多走出山寨,留在村里的鼟锣艺人逐渐减少,而鼟锣的表演形式也逐渐由多样变为单一,由于所能报道的相关题材也不多,再加上整个区域受众的偏好,媒体更倾向于流行文化的报道,这就致使媒体在鼟锣报道中的在场情况不容乐观。
表1:近年来关于鼟锣的新闻报道
鼟锣艺术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富有深刻的符号意义,它是侗家人历史发展的见证者,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是维护侗族文化身价和侗族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承载着侗族人民的文明与发展,其曲调的形成、表演过程蕴含着侗族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正如“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受众对其传递出的符号意义有不同的解读,而这些解读更丰富了鼟锣艺术的内涵。在鼟锣艺术传承形势严峻的今天,保护和传承鼟锣艺术刻不容缓,媒体特别是当地媒体要主动担起推广这一艺术的责任,提高自身在这一报道上的“在场率”,重视对鼟锣艺术的传播,唤起人们对鼟锣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加大宣传提高鼟锣的知名度,让鼟锣艺术在流行文化的冲击下依然散发光彩。
[1]仲富兰.民俗传播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2]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孙发成.民俗艺术符号及其现代传播[J].民族艺术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