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研工作成为一线教师的恋人

2016-11-04 22:25方宝辉
江西教育B 2016年8期
关键词:弋阳县教研室督查

方宝辉

很多县市教研部门工作人员深有同感,觉得教研室是个无职、无权、无为的部门,将教研室变成考研室,就是听课、出卷、考试,在领导和校长们的心目中,教研室名存实虚。如何让教研工作真正服务于教育,受到校长和一线教师真正的欢迎和尊重呢?

一、改变教研观念——树立大的教研观

1. 教研工作容易出现的几个脱节

一是各学科教研工作脱节;二是大学、中学、小学教研工作脱节;三是课题研究与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脱节;四是教研工作与时代发展脱节;五是省、市、县教研工作脱节。

2.树立服务基层的教研理念,落实无缝对接

首先,要有“大教研观”的理念。即凡是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教研室都要进行研究,都需要做。其次,教研工作不但要研究学科教学,还要研究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教研员要真正树立起为校长、为教师、为学生、为家长服务的思想。要“做”而论道,不要坐而论道。

二、改变教研方式——变“我查你”为“我帮你”

1.传统的教研方式

以前教育教学常规督查实效性不强、流于形式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教研室总是提前发通知,什么时候到哪所学校检查哪些教学常规。于是,这个学校的老师就连夜加班,抄备课本,叫学生改作业,把旧备课本拿来换封面应付检查,甚至还有检查组的同志明知有假,依然装模作样地认真检查,如同是“一群傻子检查一群骗子”。

2.教研工作性质的转型和发展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傻子与骗子”的游戏?通过研究和思考,笔者认为应该改变常规督查的理念,变“我查你”为“我帮你”。建立“四式”督查,具体为:邀请式、展示式、突击式、免检式督查,这样既创新了督查形式,又把督查做成了服务,让督查远离功利,使学校真心对待常规督查,督查实效性显著提高,真正做到督、培结合。

三、改变课改理念——课改从学生喜欢老师开始

1.传统的课改理念

以前的课改,往往喜欢学一些模式,比如学洋思、杜郎口的,但往往效果不佳。因为,这样的课改把路径当作了目标,以为学某种模式的改革,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实这是本末倒置了。

2.以培训为切入点落实“真课改”

课改要从学生喜欢老师开始。孔子说过:“亲其师,信其道。”但要真正做到学生喜欢老师,除了老师要有爱心以外,还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因而笔者认为课改的根本方法是培训。为了提高培训的效果,可采用“研训一体”的方法,成立一支培训队伍。培训不但要改变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还要拓展培训的流程,培训的结果与校长和教师的任用、评优评先挂钩,并把培训名额由摊派式变为竞争式,真正实现“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

四、改变评价体系——评价是为了帮助别人提高

1.传统的评价情况

以前的评价,往往是单一的,评价的方式、内容和目的都是单一的。就是通过考试,把人分出个“三六九”等,由此形成了“阶级”评价。

2.以多元化评价落实“真教研”

以弋阳县为例,该县所有的文化测试,试卷一律采用双百分制(文化知识、卷面整洁),以规范学生的写字行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质量检测,一律采用应考人数作为评估数据,并且取消了优秀率,增加了“关爱率”(对全县20%的后进生进行单独评价),加大评价权重,纳入学校考评体系,促使学校十分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对减少学校的流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弋阳县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改革,得到了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高度肯定,2015年11月,该县教育局长方华代表江西省在合肥举行的全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会作典型发言,引起了教育部领导及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

考核评价工作应改“名次评价”为“层次评价”,需重视发挥评价考核的帮扶和导向作用。质量测评不仅仅是试卷考试,还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测评。对学生的素质监测有多项内容,如:①教学质量监测②学生英语口语监测③学生艺术素养监测④学生体育素养监测⑤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监测⑥学生规范写字监测⑦学生阅读能力监测等。

(作者单位:江西省弋阳县教体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程 璐

E-mail:2448096342@qq.com

猜你喜欢
弋阳县教研室督查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江西弋阳县姚家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江西省弋阳县弋阳腔初探(下)
弋阳县财政局开展扶贫危房资金核查工作
环境保护部表扬强化督查第一轮次优秀团队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开展履职尽责督查 彰显“贴心”民政效应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