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法:通向学生学习力和创新力的培养

2016-11-04 21:15仲广群
江西教育B 2016年8期
关键词:创新力助学同伴

仲广群

区别于传统课堂盯着“知识”来设计教学,助学法是依据学生的发展来重构课堂的。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来设计课堂,我们是从三条自设的“公理”出发的:其一,承认学习在本质上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所以教学所应发挥的作用应该是唤醒、促进、助推,而不是替代;其二,承认学生的学习应是终身的事情,所以教育应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兴趣和好奇心、方法与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其三,承认数学学习不只是知识的累积,更是学生的自我完善与创造,所以只有会自学、会思考、会探索;爱提问、爱沟通、爱合作;善交流、善辩论、善反思,学生的灵性才能得到舒展,智慧才能绽放,学习力和创新力的培养才能落地生根。

“助学法”对接受、启发、探究等不同学习方式进行了综合运用,并在“教什么”与“怎么教”两者之间找到了某种平衡。它对学习者的角色进行了重新设计:小侦探,像侦探那样去探寻知识的奥秘;小老师,像老师那样把自己的理解教给别人;小记者,像记者那样学会对不明的问题刨根问底;小辩手,像辩论手那样敢于与不同的意见争个高下。当学生在课堂上变得生龙活虎、朝气蓬勃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和创新力就成为了现实。

一、自助:为学习力和创新力的培养种植生长的种子

“助学法”是倡导先研后教的。我们将“先研”活动移至课前,与传统的部分作业时间进行置换,并研制出与之相匹配的“一探二学三生疑”的自学指导策略。“探”,是避免把自学等同于看书的简单做法,因为这会使得学生的预备学习变成被动的接受或简单的模仿。所以,我们一般先安排一道较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先行思考,在探而不得或是探而不明的时候,再安排看书、操作、实验或是收集资料等活动,这样可让学生的探索学习贯穿预习的始终。“学”,是在探索之后的行动,因人而异,这时的学,可能是对“探得”后的进一步“确定”,也可能是“探不得”后的“充电”,总之,学生自主探究后的学,就不是索然无味的、可有可无的学,而是某种带有“揭秘”欲望的并伴随着心理预期的学习。“生疑”,是更深层次学习的体现,是学后的反思、质疑与追问,疑问的深度,反映了预习和思考的深度。学生把疑问带到学校,又使得后续的学习变得动力强劲。

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先研”的内容和方式都会有相应的调整,如新授类的会增加探究的成分、复习类的会增加整理的成分,体验类的会增加观察、实验的成分,实践类的会增加操作、制作的成分。为此,我们研制出六种基本形态的“助学单”,分别是探学式、做学式、练学式、学思式、评析式、综合活动式。这样的“自助”学习,便呈现出开放的态势:一是时间开放,二是任务开放,三是资源开放,四是学习的方式开放,这一开放的助学形式,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调动学生“先研”的积极性,我们常在助学单中嵌入这样的提示:把预习的成果讲给爸妈听听;找一道好题明天与同学交流;能画个图、举个例子、做个实验证明你的想法吗?有什么疑问需要老师或同伴帮忙的?除了书上介绍的,你还有其他解法吗?你觉得有什么要提醒同伴注意的?等等。实验中我们看到,在极富弹性空间的“助学单”引领下,学生的“先研”充满了个性和创意,完全不像以往完成作业那样去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每天都能出现令人惊喜甚至让人叹服的成果。

二、互助:为学习力和创新力的培养提供生长的土壤

学生先行独立研究了,课堂的结构就和以往有所不同了。助学法也是“翻转”的,就是让学生的相异性想法先行暴露,教师再“以学定教”,实施必要的引领和帮助。为此,我们注意把握几点:

一是倡导多样化研究结果和研究方式的呈现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助学单为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提供了动力引擎。比如:学习了“方程”一单元后,让学生进行一下整理,我们会发现,孩子的思维是五彩缤纷的。

课堂上,就让学生丰富多彩的想法充分展示出来(最好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高级的顺序进行展示),再引领学生分别对这些研究的成果进行评价、优化,这样,整个课堂教学就会呈现出一种“往上走”的态势,学生也会不断感受到精彩和惊喜,上课会有一种生长感、突破感、解放感。

二是重视同伴间的互助合作

同伴间互助学习的方式如果运用不当,就会导致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甚至是“浪费时间”。为此,我们对助学法中的互助学习进行专门研究,探索其中内在的机理。

真正意义上的同伴合作,离不开几个必要条件的支撑:需要有目标,知道合作干什么;需要有动力,知道为什么合作;需要有方法,知道怎么合作;还需要有准备,因为对于临时性的任务,学生在短时间内是难以进行深度的交流合作与经验共享的。

“助学法”从机理上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学生“先研”之后,产生一种展示自己预习成果的冲动,一种与别人分享经验的欲望。教学便顺应学生这样心理需求,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在试验中,我们也逐步摸索出一些展示的技巧:先小组、后全班,让每一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也使得后续的组际间交流更深入、讨论更激烈;先“学困生”、后“学优生”,确保每一个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合适的发展;有集体、有个体,根据内容特点和难度大小,选择相匹配的交流方式。

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相异性构想得到交流激荡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鼓励学生进行生生间的积极互动。具体形式是,提醒学生,在自己的观点表达完之后,要学会发出邀请——“这是我的看法,请大家继续与我交流”;“这是我们小组的研究,大家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接到邀请后,别的学生就进行提问(对方没讲明白时);补充(对方没讲全面时);质疑(对方观点有漏洞时);辩论(对方模棱两可时);反驳(对方观点错误时)。这样,课堂就会呈现出一种特有的生态:教师适度隐退,讲台让给学生,学生像小老师一样在前面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别的孩子进行评价、补充、修正,台上与台下的学生聚焦问题,进行激烈的交流与辩论。这就改变了传统课堂上被动听讲的状况,每个人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不仅仔细分辨别人观点中的亮点与漏洞,还融合进自己的观点,进行积极的回应。这情形,就像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学生自立地、合作地进行的活动,课堂成为各种声音回响混合的‘交响乐团。”

课堂不仅有自信地展示与交流,好奇地提问与补充,更有激烈地争辩与质疑……这就使得同伴间的合作学习变得扎实而高效,差异性资源在助学法中得到了充分利用,所以助学法中的互助式学习,为学生的学习力和创新力的培养提供了合适的环境和土壤,会让课堂涌动着生成、充满着创造。

三、师助:为学习力和创新力的培养播撒阳光和养分

学生个体的先行探究、同伴间、组际间的合作,并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由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以及学习水平所决定,学生课前的预习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模糊的、肤浅的,而教师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提升能力,亦即让模糊的知识变得清晰,让肤浅的认识变得深刻,让零碎的知识变得结构化。

与传统教学的不同在于,助学法中的“教”,是以学定教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带着设定的教学任务过来,不管学生的认知差别,用统一的方式把知识塞给学生。而现在,教师得准确地为学生的学情“把脉”,根据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到达程度,再实施有针对性的引导与点拨。这样,教师就把教学的力量用在重心处和关键处,在学生思而不得、言而不明、探而不深时,教师再确定需要讲什么、怎么讲。同时,还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引领学生 “织网”和“爬高”,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事实上,只有当我们清楚地知道学生在哪里、学生的认知障碍是什么、我们应将学生引领到哪里,这样的教学才会具有针对性,我们也才能说,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从学生出发的。不难看出,基于学生需要的教师指导,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格,促进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也为学生的学习力和创新力的培养滋补了阳光和养分。

其实,“助学法”的核心就是要进行教学价值本位的转移,改变课堂中的教师主宰、控制的意识,改变学生依附、顺从的地位,把课堂转变为“学堂”,把讲台转变为学生的“舞台”,给教学以生长的力量,让发展学生的学习力和创新力成为数学课堂伸手可及的境界。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

猜你喜欢
创新力助学同伴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寻找失散的同伴
国家创新力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创新力不足导致国产手机再遇寒冬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