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明博
等待中的瞻礼—毗卢寺纪游
文/马明博
初次参访,吃到的先是一顿闭门羹。想一想也是,这里是佛门圣地,哪那么容易就让你登堂入室呢?这道闭门羹,难道不是一道勘验信心的心理测试题吗?
斜阳余晖中,毗卢寺山门紧闭,冷冷清清。
我扒着门缝朝里张望着,心里希望有个人影过来。然而,除了暗红色的影壁、一方石碑以及碑上“毗卢寺”三个漆金大字,再没有什么闯进我的视野,哪怕一只飞鸟或者一片被风追赶的黄叶。
肖业踱到山门左侧,他忽然说:“别看了,咱们今天白来了。”我侧过头看他,他指着墙上张贴的公告说:“大年初二到初六,毗卢寺每天上午9时至11时30分开放。欢迎前来参观,并祝新春愉快。”
“那也不算白来。至少知道明天上午可以来。”
肖业听了一笑:“你真会安慰自己。”
初次参访,吃到的先是一顿闭门羹。想一想也是,这里是佛门圣地,哪那么容易就让你登堂入室呢?这道闭门羹,难道不是一道勘验信心的心理测试题吗?有此际遇,我倒不以为忤,反觉与毗卢寺壁画中的诸佛菩萨有缘。
当天晚上,我为次日的参访准备功课,查阅了有关毗卢寺的一些资料。意外发现,毗卢寺壁画的发现、保护与弘扬,与著名美学家王朝闻有着密切的关系。
1948年,王朝闻在石家庄参加“土改”运动时,发现了毗卢寺壁画,并肯定了她的艺术价值。他的观点,得到同在这里参加土改的丁玲、艾青等人支持,从而促使当地政府在落实《中国土地法大纲》政策时,妥善保护了毗卢寺壁画等文物古迹。
“土改”结束后,王朝闻又两度从北京来河北,研究毗卢寺壁画,临摹壁画中的部分人物,并在著述中推荐,毗卢寺壁画因而为人关注。之后,国家文化部指示有关部门复制毗卢寺壁画,在故宫展出,引起轰动。
次日九点钟,我与肖业准时出现在毗卢寺山门口。依然冷冷清清,但山门敞开了。检过票,工作人员从桌上抄起一串丁丁当当的钥匙,打开前殿的锁,并对我们说:“你们自己看吧。”
看我背着摄影包,他又扭转过身,加了一句:“殿内文物,不许拍照!”我点了点头。他走出大殿,走到殿外有阳光的地方晒太阳。
前殿,又名释迦殿,殿中央,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借着殿门折射进来的光,我开始观瞻壁上的画面。殿内光线太暗,眼睛一时适应不过来。殿内没有灯,我们也没带手电,只感觉眼前黑乎乎一片,必须努力地睁大眼睛,才能看到壁画上模糊的佛教造像。
东壁画的是《狸猫换太子》,西壁画的是释迦佛的一生。这些画面,与佛经的记载有很大的出入。显然,壁画内容,更多是以民间生活为视角的大胆想象。
比如,在佛经中,悉达多太子出游四城时,看到的是生、老、病、死四种苦;在壁画中,他遇到的却是财、色、酒、气四种诱惑。世间人通常认为能看破这四种诱惑,就是“四大皆空”。显然,说“四大”是“财色酒气”,远比说是“地水火风”更容易被人理解、接受。
又如,在佛经中,悉达多太子出家时,是不辞而别,夜半离家出走的。在这里,他依次告别了自己的父母、兄嫂、妻子等人……在佛经中,太子出生后的第七天,他的母亲就去世了。这几帧壁画体现的,分明是民间画匠内心的礼数。
天寒地冻,我呵气暖手,拿出笔与本,抄壁画上的文字,记读画时的感受。这时,殿外站立的工作人员的对讲机响了。他催促我们:“看快点儿吧……看快点儿吧……今天就我一个人值班,又有人来了,咱们走吧。”
“我还没看完。你先去忙,一会儿回来锁门吧。”
他态度坚硬起来:“那不行。这是国家一级文物。我不在,必须锁门。”说着,他扬了扬手中的钥匙。
这时,又有两个人拿着两把香走进殿来。等他们把香放在佛台上,工作人员又开始催促我赶紧离开。
无可奈何,我只好跟着他们去后殿看壁画。
绕到殿后,我与两位香客一起观瞻了前殿佛像背后的“三大士像”—文殊、观音、普贤菩萨明代彩绘塑像。
这三位出离尘世的菩萨,身上虽然落满了人世间的尘土,却依然对来到他们眼前的人微笑着。他们安静地足踏莲花,将微笑中饱含的智慧与慈悲,传递给每一位有缘人。
后殿,又名毗卢殿,因殿中供奉毗卢遮那佛而得名。
毗卢遮那佛,是佛教经典记载的法身佛。据说,释迦牟尼佛只是他的千百亿报身之一。如果说毗卢殿是毗卢寺的核心,那么毗卢遮那佛,则是这座大殿的核心。
大殿内,依然是方才刚刚熟悉过的黑暗。静下心来,等眼睛适应大殿内的昏暗。过了一会儿,诸佛、菩萨、罗汉、金刚等,渐渐地从黑黝黝的墙壁间浮现出来。飘舞的绦带,当风的衣褶,流动的彩云,传神的表情,感觉满壁风动。壁画中的人物,一个个似乎能呼之即出。
以殿中的毗卢遮那佛为核心,四壁上众多的佛教人物,正在进行一场庄严的法会。作为法界的组成部分,作为法会的参与者,此时此刻,置身殿内的人,如在灵山深处。
有学者认为,毗卢殿壁画体现了“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思想。其实,这是一种对佛教“水陆画”的误解。佛门设水陆法会,旨在救度在水中、在陆地上失去生命的一切众生佛门所救度的一切众生,是不分身份的,无论是儒、是释,还是道的,亦或是其他宗教信徒,只要需要帮助,佛菩萨都会无私地予以援手。
两位香客在毗卢殿进香后,说要到旁边的展厅去看看。工作人员咳嗽了一声,朝我们摇晃了一下手中的钥匙串。
在这508位壁画神祇之中,在没有找到传说中的面燃大士之前,我是不想离开的。所以我根本不去理会那一串丁当作响的钥匙。
我问他:“你知道面燃大士在哪里吗?”他不耐烦地说:“我不懂这些。你要想多了解点,可以到门厅那里买本书,那里边资料比较详细。”
说着,他开始关殿门。无可奈何,我只好从殿中退出来。
“你又写又记,专门研究壁画吗?”他好奇地问。
“不是,只是感兴趣。”
“你从哪里来?”
“北京。”
“噢?北京。”他锁好门,从上往下,目光迅速地扫了我一遍,往展厅走的路上,他说:“跟你咨询件事,像春节加班,按‘新劳动法'怎么算加班费啊?”
“应该是基本工资的三倍。”
“三倍。”他沉默了一会儿,又小声地说,“也没多少钱。”说完,他又陷入沉默,不过他行走的脚步加快了。
不一会儿,我们就被他远远地甩在身后。
(本文作者为佛教文学作家)
责编/王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