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2016-11-04 06:36文丨张隽波
家庭服务 2016年9期
关键词:历书传统节日

文丨张隽波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文丨张隽波

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但在数百年的“国家日历”中,它的地位并不突出。

今年9月15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而在去年12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201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对今年7个节日的放假调休日期进行了具体安排。排第6位的中秋节放假调休如下:9月15日至17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8日(星期日)上班。

在明清两代皇历中中秋节没有标注

历书以前叫皇历,属于“国家日历”,它把日月运行规律、国事家事农事和民俗百科内容,通过各级“学术权威”传递到最基层,发行量之大,接触人群之广,对百姓日常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影响之深超过其他任何一本书。

明代历书叫《大统历》,由官方加盖专用官印后颁发,由于距今时间较长,保存完好的并不多。明代(1368—1644年)277年中,应有277本历书,我们目前能看到的仅有上百本,多数在国家图书馆保存。2007年9月,99种105册结集出版。

清代历书早期叫《时宪历》,乾隆字弘历,为避讳“历”字,乾隆时改为《时宪书》,因距今时间较近,存世量较多。尤其是清代中后期,由于官方允许民间书局印制历书,外加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16开、24开、32开等各种开本的历书均已出现,西方的阳历也通过传教士的传播出现在清末历书中。

遗憾的是,明清两代的历书中,并没有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的明确记录。固定不变的只有春社、秋社2个节日,均标注为“社”,指导农业生产的24节气始终出现,并依次标注为“正月节”“正月中”“二月节”“二月中”……含有节日信息的立春、清明、冬至等节气没有突出强调,正月初一在清代个别版本的历书中标注为“元旦”,明代则无这一标注。

笔者认为,中秋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及由此产生的祭拜、信仰、礼仪等习俗,在明清时期已发展得非常成熟,历书中没有记录,原因有三:一是历书在古代主要用于择吉,也就是“看日子”用的,标注节日不是“分内之事”;二是颁历授时属皇家所独享,并在紫禁城内举行隆重仪式,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节日大多强调的是民众乐趣,有点“不正规”“不严肃”;三是我国传统节日产生于农耕文明,全年分布均匀而稳定,且都遵循着春种秋收、夏管冬藏的生产节奏,春祈秋报、顺天应时的信仰习俗在民间已深深扎根,不需要在历书中再次强调。

在民国日历中多以“秋节”面孔出现

100余年来,历书逐渐褪去皇家外衣,开始回归百姓生活,尤其是民国成立后,受“西学东渐”影响,历书中开始出现阳历、星期、春联、铁路时刻表、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内容,成为百姓居家过日子的必备书。

有意思的是,历书中节日的出现与后来的爆发式增长,唱主角的一直是现代节日,传统节日既不是先遣队,也不是主力军。

现代节日在历书中出现最早的年份是1913年,且与革命有关。这本历书由民国教育部中央观象台编辑,封二用大号字体竖排罗列了3个节日:一月一日(南京政府成立纪念)、二月十二日(北京宣布共和,南北统一纪念日)、十月十日(武昌起义国庆日)。1914年由美国传教士赫显理编辑的历书,历表中标注了2个革命节日:2月12日的南北统一纪念,10月10日的中华革命纪念日。同一时期的其他版本历书中则无任何节日。

“中秋节”第一次在历书中出现的年份是1915年前后。由民国教育部中央观象台编辑的1915年历书中,共有10个节日,分别为:春节(正月初一)、夏节(五月初五)、秋节(八月十五)、冬节(12月22日冬至日),春、秋祀孔,春、秋祀关岳共4次(节),植树节(清明节),国庆节(10月10日)。

中秋节以“秋节”的面孔出现,是因为1914年1月,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为顺从民意,提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袁世凯对朱启钤递交呈文的批复是:“呈已悉,应即照准。”自此,以“四季节假”名义获批的四个节日“春节”“夏节”“秋节”“冬节”诞生了,随后数十年的历书中,八月十五日只要标注节日,几乎都是“秋节”。

从1929年前后开始的8年,当局对节日数量和过节方式进行了多次调整,主要导向是过革命节日。传统节日包括中秋节等由于涉及封建迷信,不在政府倡导的过节名单之列。相应的,历书中“秋节”的标注开始明显减少,甚至不标,但要标注,还是标“秋节”。抗战期间的历书中一般不标注任何节日。1945年抗战胜利前后,历书中才出现中秋节。

千年中秋节焕发新生机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千年中秋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0多年里,历书中几乎都进行了标注。从1966年前后开始,由于政府倡导“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历书中的节日几乎都是革命节日。如农业出版社编辑的1970年历书中,共有18个节日,传统节日只有春节一个,其余全是与革命有关的节日。

改革开放后,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始在历书中缓慢回归。1980年20多个省份出版的不同版本历书中,没有一本标注中秋节。1981年各省出版的历书中,仅有广东和甘肃两省对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进行了标注。作为各省历书方向标的农业出版社编辑的历书,直到1984年才出现中秋节,与之前标注中秋节的1966年历书相比,中间相隔了17个年头。

1987年是农历丁卯年,兔子是月亮中的“常住人口”,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家喻户晓。这一年的历书中,无论是封面还是内容,都出现了大量的月亮、嫦娥、兔子等传统元素。但标注中秋节的历书与前一年相比并没有增多。笔者手边1986年24本不同版本历书中,有10本标注了中秋节,1987年的27本不同版本历书中,标注中秋节的仅为9个。

可喜的是,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受此影响,最近几年,中秋节已在历书中“安营扎寨”,永久居住。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BZW186。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猜你喜欢
历书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父亲的历书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历书分析
俄藏黑水城出土西夏历书研究——以инв.№8085夏天庆十二年(1205年)乙丑残历为例
基于半长轴补偿的广播历书参数改进计算方法
利用HPOP轨道仿真模型实现接收机自主历书外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