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2016-11-03 08:29周杰林深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质量保障体系专业建设运行机制

周杰 林深

【摘要】高校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是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机构出现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走向科学化、协作化与多元化。它的出现回应了社会对专业建设质量乃至教育发展质量的担优和质疑。在实际构建过程中,需充分考虑社会外引力和高校发展内驱力对其的影响,以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要目的,从专业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建设过程和建设效果等角度搭建质量保障体系结构框架,从“目标-过程-结果-反馈-支持”角度打造“五位一体”的运行机制,以此促成保障体系科学、顺畅的运转。

【关键词】专业建设 质量保障体系 结构框架 运行机制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专业建设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我国高校是由若干个不同学科专业组成的集合,它根据学科专业进行招生、组织具体教育教学活动和教育教学管理、分配基本的教育教学资源、指导毕业生就业。[ ]可以说,高校的本质是建立在普通基础教育之上的专业教育,高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科专业而展开的。[ ]因此,探索构建一个全面、科学、合理、高效的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对于加强专业建设宏观调控和分类指导、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保证用好专业办学自主权以及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等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

今天所谓的“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早已作为一种特定的概念、制度以及活动植入到整个高等教育中,然而它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高等教育历史发展的结果,是高等教育专业建设质量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确切地讲,是自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机构出现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的一种质量保障活动,并随着社会、科学、教育的进步而不断调整改进。

古代的高等教育一开始并不是专业教育,那时的知识与人的认识息息相关,讲究的是对知识普遍性的道德判断,[ ]还没有产生严格的、科学的“专业”概念,有的仅仅是对自由技艺(古希腊时期)的教育,专业建设及保障则无从谈起。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分工逐渐细化,高等学府开始出现专业教育的萌芽,尤其到中世纪大学诞生后,“七艺”概念在基督教世界广泛传播,专业教育正式生成。这一时期,知识总量不断扩充。人们发现,要想掌握全部知识变得越来越困难,教学再不能漫无目的地任由教师随意讲授,而应该按照一定的目标加以组织,这样就产生了课程分工,进而促使教师的分化:一些志趣相投,特别是教授科目相似的教师随即联合起来,组成了教师内部的小行会或次级行会,称为“教授会”(Facultat)。[ ]大学的管理权,特别是有关学科专业设置、招生、教师聘任、课程设置等权力基本上由教授会讨论决定,大学专业的发展决定权基本掌握在教授手中。但是,由于此时基督教教会和世俗封建主长期控制着各层次的教育,致使专业建设始终无法形成完整的科学质量保障体系,其发展长期处在零散的理论阶段。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社会迫切需要受过相应专业训练、掌握实际职业知识技能的专门人才,尤其是近代以来,工业革命在欧美主要国家的完成,专业建设质量问题得到进一步关注和发展,其保障体系开始走向科学发展的道路。大学知识由原来的整体课程向学科课程再向分化的专业课程转变,课程的分化最终导致大学学科门类越分越细,专业数量越分越多,质量问题也接踵而至,人们开始深入探讨学科专业质量的“科学管理”问题。借助20世纪初兴起的“教育测量运动”的东风,高校开始引入教育测验方法来研究专业建设质量保障问题,在“测量运动之父”桑代克的“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的观点指引下,专业建设质量的测评出现了量化的科学指标体系。20世纪30年代,教育评价理论诞生,泰勒的“八年研究”使人们开始关注学科专业价值问题,即更多地将专业建设质量理解为满足主体现实需要程度的价值判断,以目标导向为主的专业价值判断成为高校专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教育评价手段、评价主体、评价性质、评价目标随之不断丰富完善,人们开始反思评价的行为和效果,这期间,专业建设研究的主导思想由评估价值判断阶段转向了评估价值管理阶段,即通过评估活动来实现对专业建设目标、建设手段、评价效果的有效管理。

20世纪80年代末,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专业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单纯借助某一评价方式已无法真正实现专业质量的有效提升,加之受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人们开始探索构建一套以价值共建为核心的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其核心思想是“共同构建、全面参与、多元价值”。[ ]在这个体系中,专业建设方向面向的是未来,目的在于促进专业内涵发展与效能提升,内容注重全面性和整体性,主体强调多元性、平等性、参与性和合作性,方法注重多样化,评估指标讲究个性化和弹性化,关系追求平等协商,结果重视相互认同。至此,建设一个科学、完整、高效的专业质量保障体系成为高校教学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并探索高等教育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活动,并依附于高等教育评估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当中。1985年,国家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随后,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部署开展高校办学水平、专业、课程的评估工作,并重点就建设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评估制度展开研究和试点工作,拉开了我国科学探索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序幕;1990年,国家教委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明确了高等教育评估的性质、目的、任务、指导思想、基本形式以及评估管理机构,该规定作为首部全面指导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法规,理论上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正式启动。[ ]在接下来的1994-1999年间,国家教委先后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我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实施了合格、优秀和随机性水平等三种形式的评估,初步完成了对各种办学历史、办学基础和工作水平的高校的评估工作,迈出了科学实践评估的有力一步,为新世纪评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2003年,评估工作范围逐步深入到高职高专院校领域,随着2004年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正式成立和一系列针对建立高效、长效质量保障体系与监控机制政策措施的制定(包括实行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评估工作开始正式迈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阶段。[ ]在这期间,高等教育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也在同步进行,并日益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

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很多,从宏观上(质量保障体系的模式)来看,主要受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内外部相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三种模式的影响。在以往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由于过分强调外部评价而忽视了高校内部的自我评价,使得高校普遍缺乏加强质量管理的内在动力。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提出,使得高校逐渐意识到建构高等教育系统内外相互统一的教育质量体障体系的必要性,并纷纷付诸实践。从微观上(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内部要素)来看,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至少受到学科专业规划、师资队伍、学生、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效果等七个方面内容的影响,即由“学科专业-师资-学生-课程-管理-资源-评价效果”有机组合而成。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离不开社会外引力的制约和高校自身发展内驱力的约束,二者也成为影响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两大关键因素。

1.影响因素一:社会发展外引力

社会发展外引力对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为通过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结构的调整来影响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规模和结构。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促使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和升级,在不同领域对各类人才的结构、类型、规模提出不同需求;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各行各业的人才有具体的要求,涉及具体知识体系和综合素质等方面。高校必须结合这些需求,对专业结构布局、类型设置、招生规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专业发展的方向、目标、规划等做出科学的判断,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否则在人才培养上可能出现结构性失调和策略上滞后等现象。就国家层面来说,其解决方式主要是通过调整和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来规范高校的专业建设情况,以此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于1987年、1993年、1998年、2012年对专业目录进行的四次大规模修订与调整就是其典型表征。每一次调整之后,高校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结构和规模也都随之改变,其中的工作思路、专业规划、价值目标、评价体系、信息反馈以及支撑系统等都深受触动,只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影响因素二:高校发展内驱力

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归结起来主要是“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这给高校自身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的内部动力。作为人才培养工作具体实施的载体——专业,无疑是高校内涵发展的基石和保证,在内部动力的驱使下,高校专业建设势必受其刺激:稳定规模意味着今后的一段时期高校的专业数量和专业规模相对稳定;优化结构意味着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结构需不断调整,以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强化特色意味着高校专业建设需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在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设置中努力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注重创新意味着专业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不能任其陈旧僵化,需适时主动调整改革等。所有的这些,都将对高校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在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调节以及自我适应等功能方面提出挑战。

高校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结构框架

科学的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可分解、可操作、可控制的管理流程,融整体性、协调性、灵活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其目的在于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其重点在于把控专业建设目标、专业建设方案、专业建设过程和专业建设效果等核心环节的质量,使专业建设及培养出来的人才既符合个体与学校的发展需要,又满足社会需求。其结构框架大致如下图:

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要素繁多,各要素需环环相扣,紧密合作,才能确保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学者研究认为,一个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结构框架应包含五个系统:指挥系统、信息收集系统、评价与诊断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和支持系统。[ ]

1.指挥系统:包含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专业建设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主要任务是确定专业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标准,制定有关的政策性措施,指挥和协调内外部各要素的关系,分配建设资源,总结质量保障经验和得失。由分管教学校领导、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专业所在单位负责人等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协同进行。

2.信息收集系统:带有过程管理性质。主要任务是收集专业建设过程中的常态数据信息,获得各方面对专业建设情况的信息反馈,为指挥系统提供依据。信息收集系统是否有效,直接影响整个质量保障体系的成效。

3.评价与诊断系统:属于价值判断的过程。主要依据科学、有效、合理的评估标准,利用可行的评估手段,通过对专业办学状况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对专业建设进行价值判断,旨在引导、推动和规范专业建设全过程。

4.信息反馈系统:其任务是把学校专业建设质量、效果方面的信息反馈给有关人员和单位,尤其是将专业评估和诊断后的信息及时反馈传达,以便及时处理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专业建设质量的信息反馈要及时、准确,它在整个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5.支持系统:其任务是协调各方力量,配备各种资源,支持并保障专业建设全过程的顺利进行,保障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它需要全校师生参与,相关职能部门协作,校内外专家或机构的介入等。

高校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

好的结构框架需要搭配强有力的运行机制,以确保实际的运行效果。在搭建起专业建设结构框架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挥各系统的功能,需进一步打造融“目标-过程-结果-反馈-支持”于一体的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机制,姑且称之为“五位一体”运行机制,以有效配合并支撑结构的稳定运转。相应的,该运行机制在具体执行时也有五个方面的讲究:即讲究多方位考量、多主体参与、多层次评估、多形式反馈、多条件支持。具体如下:

1.多方位考量。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建设目标时,既考量国家和社会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总要求(外部因素),又考量学校的总体办学水平和专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内部因素)(如图2)。比如,现有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实验设备等,同时考量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地方区域性、服务性、时代性,走“立足实际、依托地方、服务社会”之路,另外聘请校外有关领域的企行业专家参与制定专业建设目标,确保专业建设目标合理定位,专业培养要求具体、清晰、科学、有针对性。

2.多主体参与。在专业建设的全过程中,形成教学管理人员、老师、学生、校内专家、校外专家、用人单位等主体对象共同参与的全员保障机制,实现对专业建设全过程的实时监控、预警和调控。但各主体间需以制度的形式来厘清关系,明确职责,规范行为。如制定校领导听课制度,成立本科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和教学督导团,实行专业负责人制度,健全校内外专家评教、同行评教制度,完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实施办法、用人单位评价意见等(如图3)。

3.多层次评估:评估是专业建设保障体系中最关键一环,通过评估,可有效检验专业建设的成效与不足。评估的手段很多,一般而言,从评估主体出发,可采用专业自评、课程自评、校内评估、校外评估等方式进行;从评估类别出发,可按学科专业门类划分,对学校理工类、文科类、艺术体育类进行评估;也可按办学方向和特色来划分,对师范类、非师范类等专业进行分批次评估;从评估内容出发,可就专业规划、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学生情况、教学管理、教学资源、教学效果等角度分别进行评估,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还可从评估时段出发,分为开学初、期中和期末三个阶段对专业建设内容、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估(如图4);此外,与时俱进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目标的定期修订制度等。

4.多形式反馈。评估过后需要及时反馈,从反馈的时效性分析,可在专业检测或评估后,以评估反馈会、实时检测报告或评估报告的形式,将专业建设情况及时反馈给所在学院;也可以实行“专业建设白皮书”发布制度,定期公布全校所有专业招生、就业、师资队伍等相关数据信息,敦促各学院反思专业建设工作,进而建立起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甚至可通过建立长期的“专业建设基本状态数据库”,不断采集包括专业结构布局、专业基本条件、专业师资队伍、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信息,形成常态定期反馈专业建设质量报告,督促专业自身建设,通过各种渠道打造起专业建设的常态反馈机制(如图5)。

5.多条件支持。首先是学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人员保障,大力支持专业建设;其次是依托学科平台、科研平台、教学质量工程、教学实践平台等资源条件支持(如图6),促使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效果。

结语

实践表明,一个科学的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对高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需明确地意识到,它的构建并非僵化孤立、一层不变、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长期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外引力和内驱力的不断作用下,体系内的有关要素或许会受到影响发生变化,然而无论怎样变化,其核心的结构框架和“目标-过程-结果-反馈-支持”五位一体的运行机制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们是一个全面、科学、合理、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石,也是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需要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持续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林蕙青:《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6,1。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3]黄颂杰、宋宽锋:《对知识的追求和辩护—西方认识论和知识论的历史反思》,《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第50页。

[4]缪榕楠、谢安邦:《教授权威的历史演变》,《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第9页。

[5]吴岩:《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第10页。

[6]郭平、田联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现状与对策建议》,《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12期,第25页。

[7]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简介[EB/OL],http://www.heec.edu.cn/modules/zhongxingaikuang.jsp?type=0,2015-11-20。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301/xxgk_146673.html,2015-11-22。

[9]戚业国、代蕊华:《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想与方法》,《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第8页码。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务处 福建福州

猜你喜欢
质量保障体系专业建设运行机制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有效实施
试析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基于大数据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