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脑脊髓炎及其防控

2016-11-02 12:16方博付新亮张桂红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广东饲料 2016年9期
关键词:脊髓炎种蛋周龄

方博 付新亮 张桂红(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禽脑脊髓炎及其防控

方博 付新亮 张桂红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禽脑脊髓炎(Avian Encephalomyelitis,AE)又称流行性震颤,是由禽脑脊髓炎病毒(Avian Encephalomyelitis virus,AEV)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4周龄以下雏鸡,以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非化脓性脑炎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具有突然出现和难以预测持续期等特点,能造成雏鸡的损失和母鸡产蛋率的下降,给养鸡业带来一定的威胁,成为当前世界上危害养禽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本文就禽脑脊髓炎流行特点以及防控进行综述,旨在对亲脑脊髓炎的防控提供参考和依据。

禽脑脊髓炎;流行性震颤;流行;防控

1 引言

禽脑脊髓炎(Avian Encephalomyelitis,AE)是由禽脑脊髓炎病毒(AEV)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4周龄以下雏鸡,以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非化脓性脑炎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表现为运动失调、头颈震颤和后趾麻痹等神经症状。4周龄以下雏鸡感染AEV后,发病率一般为20%~60%,死亡率平均为25%,也可超过50%。成年鸡感染不表现神经症状,但可引起一过性产蛋下降,下降幅度为16%~43%,有的高达60%以上,约两周后产蛋可恢复正常。但此时期所产的种蛋高度带毒,在孵化时呈现两种趋势:一部分鸡胚在孵化后期死亡;另一部分虽可孵化出壳,但在出壳时或出壳后数天内即能表现症状,这些雏鸡的粪便中带有大量病毒,能造成其他雏鸡的感染。易感鸡群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发生较多。

2 生物学特性

AEV的各个毒株之间没有明显的血清学差异,但有不同的致病性和对组织的趋向性,可分为两种病理型病毒一种为嗜肠型,另一种是嗜神经型。

2.1嗜肠型

即易通过口服途径感染鸡群,能在肠道中繁殖继而感染其他内脏和骨骼肌,最后感染神经系统,并在粪便中传播,主要通过垂直感染或早期水平传播侵害2~3周龄以内的雏鸡,8周龄以上的鸡表现为隐性感染,不表现临床症状;在实验条件下脑内接种也可使雏鸡发病,引起神经症状。自然的野毒株一般都属于嗜肠型。

2.2嗜神经型

以鸡胚适应株Van Roeke(lVR)为典型代表,这些病毒高度嗜神经,通过非肠道途径如肌肉和皮下接种(发病率不稳定)或脑内接种(发病率稳定)可在各种年龄鸡群中引起严重的神经症状;而在鸡肠道内不能有效生长,口服一般不引起感染,也不经水平传播。

从对鸡胚的适应性而言,嗜肠型野外分离毒不适应鸡胚,对鸡胚无致病性,不引起明显的症状和大体的病变;而嗜神经型毒株已适应了鸡胚,对其有致病性,接种鸡胚可出现特征性病变,如胚胎矮化、爪弯曲、肌肉营养不良和脑软化等。

3 流行病学

鸡、雉鸡、火鸡、鹌鹑、山鸡、珍珠鸡、鹧鸪等均可自然感染,鸡对本病最易感,各种年龄均可感染,多发生于2-3周龄以内的雏鸡并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而且具有日龄抵抗性。成年鸡及鹌鹑感染后不引起神经症状,只使产蛋鸡出现一过性的产蛋率下降,下降幅度在16%~43%,大约持续两周后恢复正常,而在此期间所产种蛋孵出的雏鸡则能出现AE症状。火鸡自然发病情况与鸡基本相同。实验感染雏鹌鹑、雏鸭、雏火鸡、雏鸽和珍珠鸡也可引起临床症状。小鼠、豚鼠、兔和猴对病毒脑内接种具有抵抗性,口服也不感染。

在实验条件下,鸡经脑内接种复制AE可产生最一致的效果。实验确定的其他感染途径还有腹腔内、皮下、皮内、静脉、肌肉、坐骨神经、眼内、口和鼻内接种。卢中华等人还用脚趾内接种感染雏鸡,也获得了成功,但潜伏期较长,发病率较低。

在自然条件下的AEV感染,一般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一般来说,2周龄以内的鸡发病多与垂直传播有关;2周龄以上鸡感染多与水平传播有关。

3.1水平传播

水平传播是通过摄食引起的肠道感染,由于野毒株大多为嗜肠道型,病毒能在鸡肠道内繁殖并随粪便被排到体外。Shafren和Tannock的研究发现鸡在感染AEV 4~10 d后,粪便中就能检测到病毒。粪便排毒的持续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与日龄有关,非常小的雏鸡排毒时间在2周以上,而3周龄的雏鸡排毒仅为5 d。又病毒对环境有相当强的抵抗力,至少可存活4周以上,因此,具有长期感染性。在此期间被病鸡粪便中AEV污染的饲料、饮水、垫草、用具等可通过摄食或接触引起其他鸡的感染。因此,一旦病毒侵入鸡舍,很快在鸡群中传播;如果鸡场没有特别的预防措施,就会引起鸡舍间的传播。不同日龄分开饲养的鸡群比各种日龄混养的鸡群感染的几率小;笼养比地面散养的传播慢。Calnek等证明病毒也能在易感的胚与胚之间水平传播。6日龄接种的鸡胚在孵出后即可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与接种胚一起孵化的健康胚在孵出后第10 d开始出现临床症状,而同一批与之隔离孵化的健康鸡胚所孵的雏鸡则无一发病。这样被污染的孵化器等一些育雏设备也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

3.2垂直传播

另一种重要的病毒传播方式。易感种鸡感染AEV后,病毒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蛋中,使种蛋受到污染。这一时期至少持续20d。这些种蛋所孵的鸡胚在孵化的后期死亡率很高,即使是孵化出壳的雏鸡在出壳时或出壳后数天内呈现症状。Taylor等发现在临诊疾病期间孵化率由感染前的78.9%下降到感染期的59.6%,感染过后又上升至75.4%。在种鸡刚出现产蛋量下降前不久和产蛋量下降期间,所产的鸡胚表现为孵化率降低和孵化期的后3d胚死亡率升高。只有来自孵化率降低鸡群的雏鸡才表现临诊症状,而孵化率降低之前和之后的雏鸡表现正常。因此,在种鸡产蛋率下降期间所产的蛋应禁止当作种蛋使用,而应作为商品蛋处理。产蛋量恢复后,由于感染母鸡在感染后逐渐产生抗体,因而母鸡排病毒程度随之减轻,一般在感染3~4周后,种蛋内母源抗体不仅可以保护雏鸡顺利出壳,并且所产的种蛋及孵出的雏鸡均含有较高的母源抗体,可保护后代雏鸡6周龄内不发病。

4 AEV的防控

对于AE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只能采以取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4.1免疫预防

加强鸡群的预防工作,进行疫苗的预防接种,尤其是对种鸡场,能产生坚强的保护力,一般免疫效果确切的鸡场传给子代所产生的抗体可以在6个月内具有保护能力,目前用于预防此病的疫苗有弱毒苗和灭活苗两种,可以选用一种,也可两种混合使用。

4.1.1活疫苗

具有高免疫性和低神经毒力的活疫苗是由Calnek等用温和的野毒1143株研制而成,适用于10~18周龄的种母鸡,接种后1周即可产生抗体,3周后可达较高水平,免疫期为一年。活毒疫苗的免疫方法有两种:饮水免疫和翼膜刺种,都能诱导出有效的免疫反应,可防止病毒经鸡胚传给后代。使用时应注意禽群的日龄,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或免疫失败,应以10~18周龄为宜。8周龄以内的鸡还含有母源抗体,能中和干扰活毒疫苗的作用,并可能使雏鸡出现轻微的临床症状。种鸡开产前4周内免疫活毒疫苗会造成母鸡开产的延迟,而且已产蛋的鸡免疫,疫苗病毒可经鸡胚传给下一代造成此病的暴发。所有的种母鸡都应免疫接种,使传递给子代的母源抗体能保护雏鸡至少4~6周。免疫时,笼养鸡必须全部接种,平养鸡可接种10%~20%,其余的鸡可经同居感染,肉鸡和种公鸡无需免疫。

4.1.2灭活苗

灭活苗适用于18~20周龄的产蛋鸡,免疫期为9个月以上,保护子代6~10周不发病。可在开产期前20 d,经皮下或肌肉注射免疫,15~20 d即可产生免疫力。使用灭活苗必须全部接种,每只鸡都得注射免疫。

4.1.3两种配合使用

在此病高发地区,可用两种疫苗配合使用,效果更好,即10~12周饮水免疫消毒,开产前20 d注射灭活苗。一般注苗后4-9 d鸡血清中即可产生免疫扩散抗体,11d可产生中和抗体。刚免疫完的鸡群,应与正处于产蛋期的鸡群分开,以防止疫苗中的活毒影响产蛋鸡的产蛋量。大型种鸡场接种疫苗后可做免疫抗体的监测,一直到孵化停止为止,以保证机体内含有坚强的免疫抗体传给子代,使子代能产生坚强的保护能力,防止本病的发生。在非疫区应禁止使用活毒苗,以免造成散毒。

4.2其他综合防控措施

产蛋鸡只表现为一过性的产蛋量下降,可不治自愈。对于雏鸡,一旦发病就应立即淘汰病鸡,加强环境消毒,是紧急控制本病的最好办法。具体的控制措施为:

4.2.1正确使用疫苗进行免疫

在用活毒苗饮水免疫时应用蒸馏水,且不能用金属器具。另外还要严格控制这类疫苗不要污染育雏环境。

4.2.2加强引种管理

不要从有疫情的鸡场引进、种鸡和雏鸡,因为AEV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很强,病鸡经粪便排毒可达数天之久,病毒还可污染孵化器,在孵化期间就危害胚体。

4.2.3定期防疫和严格的消毒制度

AE以水平传播为主,在成鸡中呈隐性感染,因此要加强鸡舍环境卫生管理,按照鸡群卫生防疫要求,制定严格的消毒和卫生防疫制度,还应加强对鸡群免疫状态的监测,如检查青年种母鸡群及其子代的AE抗体水平或鸡胚对标准胚适应株的易感性。

4.2.4做好种蛋、孵化厂的消毒

AEV可经胚传递,因此要对种蛋、孵化厂以及有关的器械进行严格消毒。

4.2.5隔离饲喂

鸡场内应实行单一品种生产,不同日龄的鸡只必须分区隔离饲养,并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4.2.6病情发生后做好隔离、消毒和空舍

一旦发生AE必须及时隔离、淘汰病雏,对禽舍器械进行冲洗消毒,禽舍应空置2~4周后再重新使用。

5 展望和思考

尽管人们一直把AEV看作是非常重要的禽病病源之一,但有关其基础生物学,发病机理的了解较少。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该病毒不能在细胞培养物上充分增殖,另外,直到目前才有了较满意的体外检测抗原和抗体的方法。为什么临床症状只发生在幼鸡,成年鸡为亚临床状态,而产蛋鸡则表现出产蛋量的下降,目前尚不清楚其原理;为什么AEV的野毒株通常是嗜肠道型的,而鸡胚适应株则是嗜神经型的,仍不得而知,仅管对AVE仍有许多未知,然而对AE的防制还是令人满意的,比如疫苗的应用,就可有效的控制AE的发生。

S858.31

A

1005-8613(2016)09-0047-03

2016-9-6

猜你喜欢
脊髓炎种蛋周龄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褐壳蛋鸡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及MRI特征分析
土鸡种蛋的收集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