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微
(河北省隆化县医院, 河北 隆化 068150)
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对策与效果评价
刘海微
(河北省隆化县医院, 河北 隆化 068150)
目的:为了探讨优质护理对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意义。方法:总结在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共计50例相关患者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均值和疼痛评分均值分别为(15.6±2.4)分和(2.8±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均值结果(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VS16%)(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对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护理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优质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为了探讨优质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及其对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笔者总结50例相关患者治疗与护理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共计50例,其中包括男性33例和女性17例,年龄范围为50~72岁,平均年龄为(63.2±10.6)岁。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在我院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其置换左侧肢体的有20例,置换右侧肢体的有30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并同意配合本研究进行的随访调研工作。50例患者根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的25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护理的25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的优质护理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在手术治疗前主动向患者宣传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过程和治疗原理,并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答;二是在手术过程中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针对患者个性化特点提供针对性的输液措施,尽量避免引流管和导尿管的引入;三是在手术治疗后主要是镇痛护理和康复训练指导,对患者的镇痛护理主要依靠口服止痛药,不能耐受的患者可以选择硬膜外置镇痛泵治疗,在康复训练的指导方面,应该根据患者体质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手术后一周时即可鼓励患者开始进行踝关节和股四头肌的训练,根据X线片的诊断结果合理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及时对康复训练计划作出相应的调整计划。最后,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方面,一是指导患者早期活动,对患者进行住的活动和被动活动的鼓励是非常重要的。手术之后按时对体位进行更换,尽早活动,尽早进行肌肉的收缩运动,这样才能对静脉回流有利。手术之后进行功能锻炼以后,股静脉内部的血流速度同静卧状态时的速度相比显著加快,锻炼时间最好为30min,体质较弱的患者可以进CPM的配合锻炼。二是对患者进行药物预防,最为常见的口服性的药物就是华法林,是一种维生素K的拮抗性药物,有的研究人员认为要应用低剂量(2. 5mg到10mg)到手术之后的3d就能达到治疗的剂量。不仅对其迟发抗凝疗效不产生影响,还可以使出血类的并发症得到减少。
1.3 统计指标:患者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1月时进行指标统计:根据莫柳仙,林永东,曾雪群等[2]文献中的焦虑评分量表和疼痛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并分别以组为单位统计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另外统计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对平均值计量资料的统计学比较方法选择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均值和疼痛评分均值分别为(15.6±2.4)分和(2.8±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均值结果(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方面的数据结果也明显<对照组[(3.5±1.2)分VS(6.1±2.4)分](P<0.05),具体数据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数据统计结果比较
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有1例出现患处轻微的肿胀和疼痛现象,经坚持康复训练后消失,没有出现严重的深静脉血栓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者有3例出现患处的肿胀现象,1例被证明出现深静脉血栓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χ2检验值=7.1014,P<0.05)。
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预防方面,早期的活动,腿部的肌肉特别是比目鱼肌以及腓肠肌当中存在了许多的静脉窦,而此种静脉内部的血液大量的只能依靠肌肉泵发生的作用才能够向心脏回流,特别在仰卧时此类情况尤为突出,所以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手术之后进行功能锻炼以后,股静脉内部的血流速度同静卧状态时的速度相比显著加快,锻炼时间最好为30min,体质较弱的患者可以进CPM的配合锻炼。研究显示[1],适当的进行锻炼可以使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减少75%到77%。所以早期的进行有关的功能锻炼已经被医务人员接受。但是临床上在锻炼的方法、时间上还不能统一,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下肢的深静脉血栓能够分成近端深静脉血栓(腘静脉、髂静脉、股静脉)和远端深静脉血栓(腓静脉)。近端深静脉血栓主要有腿疼肿胀、患肢无力以及挤压压疼痛等临床症状,关键要早诊断、早治疗。远端深静脉血栓有起病可能没有自觉症状或者仅有患肢有沉重感和轻度的疼痛感,慢慢在膝关节下方出现肿胀,腓肠肌深压后发生疼痛等临床症状。所以护理人员首先要重视患者的主诉,注意对患者的双下肢进行色泽程度、温度高低、有无水肿、浅静脉是否怒张以及肌肉深压痛的检查,在必要的时候要对两下肢的平面周径进行检查。因此在临床上不仅要多注意对患者进行症状的观察,还要讲体检重视起来,再将各种检查结合起来才能使患者得到早期的诊断[2]。
[1] 汤舜銮,郑义君,陈燕珠,等.高龄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18):18~19.
[2] 李军,崔晓丙,王健,等.利伐沙班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 (27):3127~3130.
1006-6233(2016)09-1576-02
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09.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