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产品滞销频发问题研究

2016-11-02 00:46
关键词:福建农产品

陈 成 栋

(闽江学院互联网创新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福建农产品滞销频发问题研究

陈 成 栋

(闽江学院互联网创新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在分析2000-2014年福建省农业数据的基础上,重点研究2015年1~12月福建农产品滞销频发的数据,认为滞销频发主要存在农产品产量结构性过剩与供应链供需调节能力低、农产品市场信息渠道不顺畅、投资者或生产者缺乏市场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等方面原因,提出政府搭建平台建立多层次农产品供求预警机制、鼓励“新农人”进入农产品投资与生产领域、建立透明的可追溯体系、建立农产品滞销应急制度等对策建议。

农产品;滞销;结构性过剩

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农产品滞销问题, 从不同视角分析滞销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道日娜等研究了农产品滞销现象与供给过剩的形成机制,认为农产品供给过剩的问题主要在于供给层面[1]。刘俊华等通过建立供应链-关键因素判别与定位矩阵,分析我国农产品滞销产生的供应链环节与实质原因,认为农产品滞销主要是由销售环节的渠道不畅、销售环节的市场饱和、生产环节的盲目生产以及生产环节的产量增加等4个关键控制点导致的,针对这些关键控制点提出对策建议[2]。陈胜花认为从本质上看农产品滞销的原因主要是“三农”制度的缺失与不足,只有从制度层面来反思“三农”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3]。马晓春等建议从优化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布局、依托互联网平台探索发展鲜活农产品订单,促进鲜活农产品种养殖规模化、鼓励鲜活农产品深加工、完善鲜活农产品应急流通机制,提升应急调控能力等方面多管齐下,根治滞销难题[4]。

学者们对农产品滞销问题的研究角度各有侧重,本文针对2015年1~12月福建农产品滞销频发问题展开研究,分析滞销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对预防和解决福建农产品滞销问题做出贡献。

一、福建农产品滞销频发状况

(一)数据来源

本文实证分析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福建省统计局网、福建省农业信息网、福建食品网及其他媒体的综合报道。对于来自《福建省统计局统计年鉴》(2015)的数据,因为“主要年份主要农业产品产量”中“蔬菜”栏目的数据只有2000-2014年数据,考虑到可比性原则,下文中“主要年份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年末各类园林水果实有面积”“园林水果产量”等相关数据均取自2000-2014年数据,以此构建时间数列,分析其绝对值变化情况并计算年平均增长率。农产品滞销数据主要收集福建2015年农产品滞销频发的1~12月数据(表1),分析其滞销负面影响力大小及其滞销原因。

表1 2015年福建农产品滞销情况一览表

(二)数据分析

1.福建农产品滞销主要表现在果蔬等小品种领域。福建省农业用地少,特别是耕地比重更小,仅占总土地面积的10.64%[5]。2000年以来,主要年份农作物播种面积呈整体下降趋势,年均下降1.2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年均下降2.98%;蔬菜小幅增产,年均产量增长2.75%,年末各类园林水果实有面积年均下降0.28%,但园林水果产量增长较多,2014年产量是2000年产量的1.97倍,年均产量增长4.96%[6]。结合表1数据可以看出,福建农产品滞销主要表现在果蔬等小品种领域。

2.农产品滞销首先表现为收购价大幅下降。价格是市场的信号灯,农产品滞销首先表现为收购价持续大幅下降,甚至跌破投入成本价,种植户损失惨重。2015年1~3月,福建漳浦大葱就遭遇近10年来最差的市场行情,曾经出现过10天内收购价从每公顷约160元下跌至约100元,跌幅达40%,甚至出现过低于20元的价位,而种植户的投入成本每公顷约为130元[7]。类似情况同样出现在2015年2月厦门土豆滞销,4月闽清雪柑滞销,5月晋江胡萝卜滞销等一系列农产品滞销事件中。

3.农产品滞销通常与增产丰收相伴。农产品滞销是供大于求的市场现象,供大于求不外乎供或求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生急剧变化。福建近年的农产品滞销逃不出这个供求规律,农产品滞销通常与增产丰收相伴。2015年1~3月,福建漳浦大葱单位产量就由每公顷330 kg增加到400 kg,增幅达20%。2015年6~7月,福建漳州、莆田等地荔枝滞销的背后也与荔枝的增产相关,漳州多个产地增产50%以上[8]。农产品需求弹性不足也令农产品滞销。“丰产不丰收”现象屡屡上演。

4.农产品滞销属于结构性滞销现象。近年来,福建省城镇化进程加速,而农产品产量增长缓慢,甚至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连年下降,与伴随城镇化加速产生的农产品需求增长并不相称。2015年以来几乎每个月都能看到农产品滞销的字眼见诸媒体,这说明福建农产品滞销属于结构性滞销现象。2015年7月,漳州、莆田等地荔枝大面积滞销的同时,宁德市的古田、福安等地的水蜜桃却热销;2015年6月,泉州南安柳城杨梅滞销的同时,泉州市面上外来品种的杨梅却卖得火热,售价比本地品种高50%,甚至翻倍。从农产品大类来看,供需结构性问题更加严重,2015年前三季度我省生猪出栏同比下降14.5%,2015年8月全省猪肉价格与上年同期比平均涨幅达23.4%[9]。2015年福建省常住人口3800万,年粮食总产量661万t,年人均产粮仅174 kg,粮食缺口主要靠其他省市调入。

5.不同区域农产品滞销传导性明显。随着交通基础设施便利性提高,区域乃至国际农产品贸易交流合作加强,近年来国内不同区域农产品滞销传导性越来越明显。2015年1~2月漳浦大葱滞销的上年末,山东、河南、天津等地均出现大葱滞销,以外销韩国、日本为主的福建春季大葱的销售空间被明显挤压,造成滞销。2014年底到2015年初,陕西、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北方库存土豆已滞销,随后广东、云南的土豆滞销,2015年2~3月福建厦门土豆也毫无意外地滞销。2015年7月漳州、莆田等地荔枝滞销的前期,6月底广东揭阳、广西北流等早已传出果丰价贱、荔枝滞销等报道。杨梅、龙眼、胡萝卜、生姜等农产品滞销都表现出不程度的区域传导性。

6.农产品滞销加大农产品价格波动。农产品投资与生产容易形成一个怪圈:价格上涨快,下个生产季节种植面积扩大,于是供大于求,价格回落,接下来的生产季节种植面积减少,又产生供不应求,结果价格上涨。受2015年滞销的影响,2016年漳浦县大葱种植面积减少了10% 左右。漳浦县农业局经作站提供的数据显示:与上个产季相比,2016年产季前期、中期、后期毛葱价格分别同比提高了250%、2500%、700%[10]。2014年上半年猪价低迷,导致2015年福建生猪出栏、存栏分别下降14.2%和7.2%,2015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大涨。近年来福建胡萝卜、生姜等农产品产量、价格都曾大起大落。农产品市场的剧烈波动加大了农产品投资者与生产者的投资风险,影响农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却吸引了风险偏好者的投机心态,最终受害最深的是农民与城镇消费者。

二、农产品滞销原因分析

(一)农产品产量结构性过剩与供应链供需调节能力低

福建因“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地貌特征,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种植主要粮食面积较少,农业投资者或生产者更多的是充分利用丘陵地貌开展“立体农业”,种植或养殖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水果、蔬菜、家禽等特色农产品,以达到增产增效的目标。因农产品供应量受气候、区域内外种植面积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低。特定时期一旦某一类农产品产量增长较多,就容易造成结构性过剩而滞销。农业的生产周期较长,一旦供不应求,农产品涨价较快,吸引另一波该农产品投资热,可能形成又一波的结构性过剩而滞销。

从表1可以看出,福建农产品滞销品种,如荔枝、龙眼、西瓜、葡萄等保质期短,储存技术不成熟。即使像土豆、柚子、生姜、脐橙、柑橘等品种储存期可达数月,但本地农产品存储条件有限、深加工能力低也导致这类农产品供需调节能力低,缺乏平抑农产品市场波动能力。

(二)农产品市场信息渠道不顺畅

由于主产区的集聚效应导致某类农产品主产区产量往往占该类农产品区域总产量的绝大比重,但是全国各主产区之间种植或养殖信息交流不顺畅,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导致各主产区存在盲目扩大种植或养殖量,农产品集中上市,对市场需求反应滞后,缺乏应对手段。上述大葱、胡萝卜、生姜、土豆、荔枝、龙眼等农产品滞销品种在福建的产区都相对集中,大葱、胡萝卜、生姜、土豆等品种通常是全国多省份大面积种植的农产品,滞销现象一旦出现则是全国性的。频频发生滞销现象与全国各地农业主管部门、农产品投资者或生产者之间彼此信息交流不顺畅,或者彼此之间漠视同行种植信息有着密切的关系。福建荔枝与龙眼主要产区集中在闽南与莆田地区,虽然荔枝与龙眼的生产周期长,短期内难以调整产量,但在全国各地存在短则1周,长达数月的滞销现象滞后反应期。福建的市场主体通常没有意识到或利用好这段滞后期以做好应对措施而损失惨重。

部分生产者认为优质的农产品也存在滞销现象,2015年生态土鸡、葡萄、蜂蜜等滞销现象表现特别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农产品的生产者市场推广能力薄弱,缺乏透明的可追溯体系,消费者对该类农产品缺乏信心与认同感。

(三)投资者或生产者缺乏市场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

与全国多数产区类似,福建的农业生产还是以农户分散生产为主,农户分散生产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矛盾突出。由于农户自身知识条件的限制,农户对市场信息的搜集与分析能力缺乏,容易对农产品市场需求行情误判而跟风投资生产,导致盲目扩大种植或养殖规模。在销售环节,多数农户难以对接农产品超市,以赶集或被动等待收购商上门收购为主,缺乏谈判能力与抵御风险能力,一旦出现滞销现象,损失更大。如宁德蕉城赤溪镇芹格村养殖户对城镇居民的生态土鸡偏好盲目乐观,扩大生态土鸡养殖规模(1400多只),远超出周边城镇居民的需求。可见,偏僻的地理位置与市场信息传递的落后是直接导致滞销的原因。

三、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搭建平台建立多层次农产品供求预警机制

1.编制农业版PMI。2005年以来,我国成功编制并每月发布PMI指数,取得良好的市场效应与社会效应。目前PMI食品行业购进价格指数已提供部分农产品供应预警信息,但农产品市场细分信息缺乏,且该预警信息可得性较差,普通民众只注意到制造业与非制造PMI,只有极少数行家才可能深度挖掘其中的PMI食品行业购进价格指数。因此,可以借鉴PMI食品行业购进价格指数原理,编制更加细分的农业版PMI,建立农产品供求预警机制。

2.编制农产品产地地图。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已发起成立中国农产品大数据联盟,取得一定成效。各级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统计局农村调查部门应增加农产品统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加强各省市农业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工作,搜集分区域、分品种的农产品数据,充分利用农村信息终端、公共网络媒介等多渠道每月定期发布,或手机APP推送农产品种植(养殖)统计数据,增强数据的时效性与可得性。

在农产品大数据基础上,编制农产品产地地图(标注品种、产地、产量、增减量),形成更高层级的农产品供求预警机制平台。让基层农业投资者与生产者直观明了地查询国内外,尤其是本区域范围内农产品投资与供求市场信息,及时作出决策反应。

3.挖掘农产品供求大数据并发布结构性过剩数据。借助各地科研机构力量,深入挖掘并有效整合散落在各部门的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数据,进行专业分析解读,定期公开发布,引导农业投资与生产决策,促进农产品供求结构的改善。

各级政府应通过搭建平台建立多层次农产品供求预警机制,编制更加细分的农业版PMI,编制农产品产地地图,资助或购买并及时公布科研机构提供的农产品供求大数据及结构性过剩数据,让农业投资者、生产者及时获得滞销信息,提醒做出应对预案;让农业投资者、生产者在投资、生产某类农产品之前多渠道了解区域内外同行投资、生产信息以及各类农产品供求信息后再做出是否投资或生产该类农产品的决策。

(二)鼓励“新农人”进入农产品投资与生产领域

省内外均出现接受过高等教育或在城市工作、生活后返乡从事农产品投资与生产的“新农人”,并取得良好成效。引导更多“新农人”进入农产品投资与生产领域,他们更能够借助各种媒介搜集农产品市场信息,更了解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更理性决策投资与生产哪些农产品。

(三)率先在高端农产品生产流通全程应用物联网技术,建立透明的可追溯体系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提高,中等收入以上人群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受消费者信赖的高品质果、蔬、肉、禽、蛋等尽管价格不菲仍供不应求,而多数生态农产品价格低廉却可能滞销,如冠之“生态土鸡”的宁德蕉城土鸡由于消费者对其缺乏信任感而滞销。因此,除了加强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授权与过程管控之外,应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食品生产、仓储、运输、消费全过程监控,以开放的查询终端为载体,建立透明的可追溯体系,可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赖度。

(四)建立农产品滞销应急制度

通过建立农产品预警体系,减少市场失灵现象,改善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可以减少农产品滞销现象。因此,建议建立农产品滞销应急制度,保护农业生产者的权益与生产积极性。

[1]道日娜,王求名.农产品滞销现象与供给过剩的形成机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2(3):64-69.

[2]刘俊华,才奇,长青.初级农产品滞销的关键控制点判别与定位研究——基于32个农产品滞销事件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13(2):51-55.

[3]陈胜花.农产品滞销的制度性反思[J].特区经济,2012(12):161-162.

[4]马晓春,宋莉莉.我国鲜活农产品滞销频发的原因及对策研究——以蔬菜、牛奶滞销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15,37(9):59-62.

[5]福建农业概况[EB/OL].(2011-06-01)[2016-05-20]. http://www.fjagri.gov.cn/html/fjny/template_01.html.

[6]福建统计年鉴(2015)[EB/OL].(2016-01-15)[2016-05-22]. http://www.stats-fj.gov.cn/tongjinianjian/dz2015/index-cn.htm.

[7]福建漳浦大葱严重滞销的原因分析[EB/OL].(2015-02-10)[2016-05-20]. http://www.sxjgxx.com/huinong/newsinfo.aspx?id=1733.

[8]福建漳州荔枝遭遇“丰产不丰收”,果农出路何在?[EB/OL].(2015-07-04)[2016-05-20]. http://www.xinnong.net/news/20150704/1254707.html.

[9]2015年前三季度福建省经济运行情况[EB/OL].(2015-10-22)[2016-05-21]. http://www.stats-fj.gov.cn/xxgk/tjxx/201510/t20151022_38311.htm.

[10]“葱击波”式怪圈真的无解吗?[EB/OL].(2016-05-07)[2016-05-20]. http://economy.gmw.cn/2016-05/27/content_20299809.htm.

(责任编辑: 何晓丽)

Study on the frequent unsalable problems of Fujian agricultural products

CHEN Cheng-dong

(InstituteofInternetInnovation,Minjiang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108,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ujian Province agriculture data from 2000 to 2014, it studied the frequent unmarketable data of Fujian agricultural products during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frequent unsalable is mainly due to structural surplus of production 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low adjustment ability o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supply chain, unsmooth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market information channel, lack of market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capability to investors or producers etc. It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hat government should build a platform to establish a multi-level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and demand warning mechanism, encourage new farmers to enter into the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and production field, establish transparent traceability system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unsalable emergency system etc.

agricultural products; unsalable; structural surplus

2016-08-05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A13265S)。

陈成栋(1970-),男,教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F327

A

1671-6922(2016)05-0025-04

10.13322/j.cnki.fjsk.2016.05.004

猜你喜欢
福建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十一月 福建党史上的今天
福建党史上的今天(七月)
这些模式解决农产品滞销
那个梦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福建艺术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