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妮
1.久远的记忆
由春天转到夏天,今年有两个月,我是在香港度过的。
最早去香港是在刚来南方的1985年,也是春天,整整30年了。那也叫去香港吗,找边防支队,办边防特别通行证去的只是深圳的沙头角中英街。人们排长队过去,开始两脚站在中方这侧,眼睛瞄着英方那侧,慢慢蹭过去,钻进那边的店里,货品挨样看过,趁着门口没有英方警察也没有中方边防军,赶紧溜回自己这侧,和偷渡客的心理相近。过街那边去,买十块港币四只的芒果,或成箱的公仔面,或力士香皂,或大包味素,不辞辛苦地提回来。
大约20年前的90年代初,在沙头角的酒店住过一星期,每个早晨看成群的港人一家老少来酒店餐厅饮早茶,见很多婆婆的耳垂是豁开的,颤颤的抖着的肉,不知是不是该怪金耳坠太重,家中太殷实。不久又去香港的九龙住过一星期。再后来多次转机经过,但在香港岛住三个月是第一次,而2015年的香港是过去那30年里没有过的低沉低调。
2.香港岛
香港的中心在香港岛,它是香港第二大岛,虽然面积只有整个香港的百分之七,却有一百三十多万人生活在这儿,大约占香港总人口的六分之一。
100年来,这个世界最拥挤最繁华的地方不断有不同风格的建筑渐续耸立,互相拥塞又犬牙交错,看上去各自和谐地相依着。
港岛偏西,坐落着尽人皆知的香港大学,我就在港大半山上住。
稍有留意,能从当地“红的”司机和周末市民举家游览校容的神态里感到普通百姓对这座香港最高学府的始终不变的仰望。
香港地铁在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建设,最早通车的在1979年,而港铁通到香港大学是新近的事。我住山上的两个月,常在地铁香港大学站的电梯口看见穿黄色T恤的港铁职员为乘客引领指路。平时经过校内长廊,只要望向地铁站,一定能看到他们忙前忙后,微微躬身,脸上有笑容,引导乘客上电梯,稍有疑问,都会耐心讲解。特别是周末,遇到扶老携幼来游港大的市民,他们更会细心关照。
在广东生活久了,听到他们招呼着“早晨”和“慢慢行”,那种街坊间的温软亲切都被简短的粤语带出来,想到90年代初带孩子坐火车从北方回南方,听到周围人说广东话,孩子的第一反应是“真亲切”。
3.大学
香港大学有很多地方和大陆高校不同,最直观的感觉是太挤了,几乎没什么开阔的空间,没有很多名校的大草坪。港大学生多走读,学校无法提供充足的宿舍,学生们每天要从香港各地赶来上课,有些要转几种公车,地铁通了,终于便利了很多。香港地铁修得艰难,实在是受地理环境限制,半山地形复杂,空间狭促。据说香港大学地铁站的站台升到大学的电梯口,要直直地拔地而起70米。
正是地形所限,港大是在香港岛上依山逐年扩建的,这个建设的过程现在还在继续,学校里现在还有楼房在改建施工。
港大最早的历史能追溯到1887年的香港西医书院,后来这所学校和另一学校合并,1911年,香港大学正式注册成立,到1916年第一次毕业典礼,只有23个毕业生,可见它起初规模不大。建筑也只有靠海岸平地上那栋带尖顶的主楼。当时的学校还没有像现在“步步上山”。
从香港大学地铁站通向学校的长廊里布置了很多历史老照片,有西装革履的男生和穿裙装的女生。早年能读得起港大的,多是富家子弟,有人是坐汽车带随从和佣人来上课的。
港大毕业生里,众所周知的有孙中山,他的立像现在在校内荷花池边,并不高大。但是塑像写实,有特别的亲和感。另外知名的还有张爱玲、朱光潜、许鞍华,等等。
慢慢看老照片,能了解这所百年大学经历的辉煌和磨难,包括二战时候被日军轰炸后的塌陷的屋顶断壁。无论怎样,这所大学都端坐在港岛的半山上,它主楼的尖顶,大块基石和铺地花砖,容留着不同时代青年人的勇气、求知欲和真知灼见,守持着它所秉承的精英姿态。
不同时期兴建的楼房挤在逐渐升高的校园里,有些衔接得生硬,时间长了,生出了特殊的港大味道。楼缝间多角角落落,每一栋楼每一转角都可能藏有故事。比如庄明月楼的各种传说和衍生出来的暗喻,好几个女生都同我提起,一开头就停不下来。又比如,位于后山的校长宅邸开满花朵的后院,坐着一尊朝向海湾的粗筒大铁炮。
4.港大后山
好多港大学生没去注意后山上有座滤水厂,从那儿走小径再向上,有龙虎山环境教育中心,我叫它小白楼。
关于香港的名字,有一个说法是,当年最早登岛的英兵在香港仔上岸后,遇见一个挑担子的女人,英兵问这里是什么地方,女人用客家话随口说了一句,被英兵听成了香港。很快,这些外来者开始失望,他们发现整个香港岛缺淡水,山石结构不容易打井,他们说港岛就是一块大石头。从那时候起,淡水供应成了大问题,特别在人口陡然增加以后。征集各方意见后,开始修建蓄水塘和滤水厂。现在从太平山顶西望,能看见靠近港大的薄扶林水塘,它建于1863年,是香港第一座蓄水塘。
海水冲厕也是香港特色,在大学里能看见标记冲厕海水的专用管道。
沿着校内的后山走,可以看到很多人工垒砌的石壁间留有泄水孔和一级级向下的排水渠,山水不断汇流,始终在向水塘蓄水,即使早已经有了广东引来的东江水。现在的年轻人不太知道香港在60年代初,由于大量难民涌入和遭遇干旱,供水出现困难,1963年制定过严格的限水令,每天居民供水只有四小时。
学校的后山也叫龙虎山,山顶有1901年为加强海防设立的炮台遗址,从这里可以俯瞰维多利亚港的西口,日本攻占香港时,炮台多次遭飞机空袭,有守军伤亡。
港大的学生也可能不知道龙虎山环境教育中心。越过大学道向丛林中走不远有两栋白房子,100年前这里是滤水厂的员工宿舍。两栋建筑,分别属于一级历史建筑和二级历史建筑。前一栋是西式风格,早年是香港水务署高级职工宿舍,高级员工多为英国人;另一栋建筑风格中西兼有,是普通工人宿舍,中国工人住这里。
第一次去环境教育中心,有个正在布展的小伙子主动过来介绍。而我注意到屋脚下,一个个布满黑土的槽里,有刚发的绿芽,每一槽都有标签,有的写着“空心菜”,有的写着“禾”,小伙子说它们刚刚下种,准备给来参观的孩子们看看我们的食物是怎么长大的。后来再去过门次,眼看着菜苗和禾苗在长高,渐渐油绿。
环境中心向游客介绍龙虎山的植物和动物,平日里都开放,当然是免费的,它属于港大和环境署,小伙子是港大在读研究生。
5.大学的异同
全世界的大学有一点相同,年轻有活力。
不同的地方远比相同多,和内地的大学比,香港大学不一样的地方很多,除一目了然的建筑,多是一些很容易忽略的细部。
港大没有高音喇叭,没有不断更换的大红大蓝的标语横幅,没有大清早的列队出操。两个月的时间里,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老师和同学,感觉他们都更是独自的个体,自己忙自己的,不在自己没兴趣的事情上耗费时间精力。
内地高校内外各种小吃摊和小店多,常围满学生。在港大,即使校内餐饮也安静,不声张,在这里,“吃”显得远没有那么重要,市井气没那么浓重。事实上港大的餐馆不少,包括素食馆和社会救助机构的非盈利小店。
也许和走读有关,港大的学生更匆忙,走路飞快,漫步的和闲聊的很少。每天在不同教学楼之间转场的十几分钟,是人声鼎沸也行色匆匆的时候。学生们说,平时紧跟着课表跑,即使半路上遇见好朋友也常顾不上打招呼。
一位从内地来的本科生告诉我,刚入校的新生多能获得学校的宿舍安排,他们叫“舍堂”。在舍堂住满一年后,学校和周围环境都熟悉了,也到了下一届新生入学的时候,会重新分配舍堂,继续留住很难,要符合很多硬指标。
升到大二,大家多去校外租房,学校会有补贴。一位同学来自河南,同三个女生合租了离学校比较近的房子。“三年死租”,意思是三年内不加房租,五十多平方,月租金13500港币,在房价不断升高的港岛,算是很幸运的了。
听说,香港大学在2014年招收300名内地本科生,招外国留学生也是300人,不包括研究生。
在电梯里,几次遇到讲韩语的女孩,是来这里学汉语的韩国人。
香港以外的学生在大一就开粤语课,是必修课。
我问她们:能逃课吗?
她们说:不能随便旷课,会有出课记录的。
港大的各种课外讲座多,都想去听是不可能的,一个周末晚上,几场讲座同时开始。讲座海报都贴在告示栏。整个校内的标识,英语多过汉语,好多海报是双语的,也有些只是英语。
有位研究语言的同学告诉我,香港的学生更把汉字当成应用工具,很少有母语感,他们的基础教育里没有统一的汉语拼音,不同的学校教不同的汉字拼写方法,据她了解有七种之多。用键盘打汉字得用偏旁部首,比较起来,直接使用英语更方便快捷。对于在香港读书长大的孩子,汉字和英文一样,都是工具,他们的母语是粤语。从内地来读书的学生很快就把汉字输入法改成繁体,很多简体字香港的同学不认得。
中午以后,很多学生活动开始,太阳伞下面摆出各种摊位。我关注做中国贫困地区教育的“香港大学学生会中国教育小组”,他们的口号是“生命点燃生命”,具体的项目是“致力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情况,为国内面临失学的学生筹募学费,组织考察团到内地山区学校义教,进行家访并同时监察善款运用”。他们的口号是:“你有没有想过,原来20元等于贵州农村学生两天的学费,每月捐助20元,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只要有12人的参与,就足以负担一个贫困学生一年的学费。你的点点付出。足以为贵州农村学生带来无限的改变。”这个机构“非宗教,非政治,非牟利,不受薪”。
当然更多学生去看漫画,找好听的音乐、好玩的手工制作或尝尝韩国小甜食,他们被更时尚的东西吸引。学生活动开始后的校园长廊像个热闹的集市。
我在校内的住处要不断地爬山爬山,陡直地望下去,有个运动场地,有时候学生在拉弓射箭,有时候撤了箭靶打网球,在屋子里能听到箭射进草靶或网球弹落地面的不同响声。
港大是没有人守校门的,它全开放。周末时候,学生明显少了,校园里换成各种各样推儿童车和老人轮椅的,好奇地到处巡视。
一次一个路过的儿童碰响了消防报警装置,几秒钟里,从三个方向跑来三个穿白色上衣的警卫人员。
校内行人最多的通道上有个鲜明的标志,是火警集中处。
也常有穿校服的中学生排队来参观,到处拍照。他们说到考取港大,跟内地孩子考取北大的感觉差不多,如果不是去英美读大学,很多香港孩子当然首选港大。
后山的一大早,先有各种稀奇古怪的鸟叫,是那位种禾苗的研究生告诉我的,这山上有120种鸟类和80种蝴蝶。如果是周末,随着太阳升起,登山的人多了,树间隐约传出他们的讲话声。
我要离开的时候,正临近期末,考试集中,一位同学说,常常学校的各餐厅会在考试日免费发苹果,同学们都可以来领,意思是平安考过,是一个祝福。她说,看见发苹果一定告诉我。可是今年发苹果的场面,她也错过了。
倒是住处柏立基的餐桌上,每天有一只苹果或一只橙。晚上,几乎没客人,餐厅师傅阿伟系围裙出来,每说话必微微前弓身子,好彬彬有礼的师傅。忙过一天的餐饮,他能轻松聊几句了,聊了才知道他读过很多书的。
6.怎样描述香港
该怎样描述香港才更贴切?
大家都知道在老歌里把它唱成“东方之珠”,但它需要不断地被重新定位和认识。就像每天都在变化的每个港大的读书人。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看过一些回忆录,去过历史博物馆,问过一些有经历的人。
有个有趣的角度,从香港人口变迁的数据来看:
1841年估计全港有7000人。
1845年有了最早的人口统计,香港人口23817。
1861年是119321人。
这一段的人口剧增,和太平天国起义、内地战乱、难民涌入有关。
1900年义和团起义,随后的军阀内战,香港人口增加到20万。
抗战开始,1939年日军占领了广州,大量逃难者涌入香港,人口激增到160万。
而1941年香港也沦陷,港人又逃向内地,二战结束的1945年,香港的人口只有60万。
随后不到五年,到1950年,香港人口达到了236万,几乎激增四倍。
在内地饥荒四起的1960年,香港人口301万。
后来不到20年间的1979年,香港人口500万,其中39%是20岁以下的青年人。
这些陡增陡减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肉身的人在流动,几乎都伴随着饥饿、奔跑、恐惧、困苦、匮乏,一个人有一个故事,一万个人就可能讲出一万个故事。
我想,香港对内地而言,像个荷包,有时候它鼓起来,有时候瘪下去,内地遇到灾难困苦,它会鼓起来,用它狭促的陆地和海域,去容纳那些需要庇护的,而另一些时候,人们转去内地或海外讨生活,把它空空瘪瘪地留在海边。对流民,它是一块稳定的福地,鼓鼓瘪瘪能伸能缩,才是香港岛久远而富有张力的特别功能。
刚到香港的时候,听一位教授说:我们香港好奇怪,内地好的时候,我们不好,内地不好的时候,我们就好,就是这个样,真不知是为什么。
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给数以百万计的流民落脚生根,先给他们衣食淡水和谋生机会,再让他们和他们的后辈能够进学堂读书,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把它擦亮,变成真正的东方珠宝。是不是可以说,有了大学的香港似乎不只是荷包,还可以是故乡,是香袋,是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