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香萍+胡雪芳
摘 要:最近几年,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甚至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状况。在进入社会前,很多大学生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正常的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其顺利就业。本文针对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了高职大学生就业前期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高职大学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高职;就业;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变得越来越富强,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却变得越来越大。著名作家柳青曾经说过:“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就业,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就是关键的一步。
一、高职大学生就业前期的状态
1.高职大学生自我认知的情况
自我认知主要是对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了解。研究表明,兴趣与职业成功的几率呈明显的正相关。了解自己性格和爱好的高职大学生,在求职方面会有比较明确的方向,在工作方面也会比较有自信、有主见。不太了解或者基本不了解自己的学生则在就业方面显得迷茫,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在寻找工作过程中遇到很大阻碍。目前,有很大一部分高职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不够,就业方向和目标更是不明确。
2.高职大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
专业满意度即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满意。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满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就业做好准备。与此同时,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间接表明了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可度,能够使学生更有激情地投入学习中。而对自己专业不满意的学生则表现出相反的状态。随着信息网络平台的发展,各类专业信息的公开,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可以对各个专业有相对全面的了解,专业的选择比较符合自己的意愿。因此,对专业不满意的学生相对较少,大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是比较扎实的。
3.高职大学生对就业的预期
就业的预期就是高职大学生对寻找的工作岗位的期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明确自己的定位,摆正心态,寻找适合自己的企业及岗位,一般都能顺利就业。但就目前的就业状况来看,虽然就业压力逐年增大,但大学生的就业预期仍居高不下。大多数不愿意从基层做起,期待进入优秀企业,拥有轻松舒适的工作,获得更好的发展前途,找到心目中的“理想”职业。
二、高职大学生就业前期的状态分析
经过三年的大学学习,高职大学生即将走入社会,开始工作。大部分学生对此充满期待,充满希望。但也有好多学生在角色转换时,出现了矛盾、迷茫、不安、焦虑等各种不适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就业前景的担忧
近些年来,各高校持续扩招,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感到担忧。不仅面临着与本科学历以上的大学生之间的竞争,还面临就业机遇的挑战。高职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也受到企业人员一定程度上的质疑,主要表现在薪资方面的待遇,这也影响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就业信心。
2.求职意向不明确
上文提到过,目前有很大一部分高职学生对自我的认知还不够,没有明确的求职意向。他们对工作的认知度不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或者不知道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能胜任这个工作,甚至有的学生仅以企业薪酬或企业规模来考虑求职对象。同时,由于这部分学生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导致在机会前犹豫不决或者在面试的时候会表现出没有自信,不能抓住就业机会。
3.对岗位了解少
很多学生在就业前对就业的岗位不够了解,因此对就业感到迷茫,更没有把握获得一份工作。大学生能不能在企业提供的岗位上创造出价值,首先取决于对岗位的了解程度。但是目前很多高职大学生对企业岗位本身不甚了解,对具体的岗位职责,岗位的工作内容,岗位的专业要求、技能要求等就更不清楚,这使得一部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不能在短期内寻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满意工作。
4.就业渠道不多
高职大学生就业渠道主要集中在网络求职、熟人推荐和人才市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企业和大学生求职创造了密切沟通的条件,因此,大部分学生会通过网络渠道选择就业企业和岗位。但是对于数量庞大的毕业生群体来说,要在网络上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岗位并非易事,缺乏工作经验这一点更是“硬伤”。熟人推荐和人才市场求职也是学生求职的主要渠道,相对来说满意度较高,但是对学生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比较高。
5.对就业企业要求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新科技企业成为高职大学生理想就业行业的首选。很多学生认为,在高新科技企业工作,环境舒适,工作轻松,不需要去车间基层吃苦。这类企业虽然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但薪资待遇方面也普遍较高,努力工作,会得到高回报。同时,国家政策也有所倾斜,他们认为在这类企业的工作发展潜力巨大,个人发展空间也很大。因此,只要是高新科技企业,学生就盲目地去求职,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
三、引导高职大学生顺利就业建议
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的高职大学生承受的压力巨大,对就业感到迷茫和困惑,不能够规划好自己的就业和人生,在就业选择上犹豫不决,对就业存在盲区。他们期待工作比较轻松,薪资比较高,待遇优厚。对自身的资历比较浅、学历低、能力不足、经验不丰富甚至没有经验等现状认识不足,提高了就业风险。针对就业的主体——高职大学生,学校与社会都应加以关注,积极引导,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1.学校方面
(1)打好就业基础。高职院校应从学生入学就为学生就业做好准备工作,讲解就业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就业有一个初步了解。很多高职院校会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种就业前的准备,有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清晰的职业规划有利于毕业生在以后的工作道路上走得更加从容,为学生提供较好的职业规划指导服务,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还存在不足,课程的实施都是大面积铺下去的,不能给学生提供具体而个性化的指导,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更别提深入认识自我,树立明确的学业目标,做好有效的学业规划,为就业打好基础了。因此,建议这门课程的教学应加大力度,做好点与面的结合,既有广泛的知识传授,又要加强一对一的指导,使学生能结合自身情况做好学业生涯规划,为就业做好准备。
(2)完善现有就业指导工作。 ①更新就业指导内容。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方面仅限于就业指导课程的传授,理论多,实践少,不能为大学生提供很好的指导。大部分学生在求职的各个阶段都会遇到问题,例如, 笔试和面试经验不足、专业受限等,需要获得更具体而专业的相关就业指导。高职院校应对毕业生在求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跟踪调研,进行分析,不断更新就业指导内容,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利于企业更好地招聘人才。②加强创业指导。市场上有很多机遇,部分学生发现商机时会选择创业,所以高职院校不要忽视创业指导,要增加具体而实际的创业指导,分享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给想创业的学生更大的帮助。高职院校可以模仿政府孵化的方式,指导和辅助学生创业,使之不仅能开始自己的创业,更能坚持长期有效地经营。③完善就业指导网站,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就业指导网站,给大学生提供详细的就业指导。网站要注意网站功能、网站内容、信息修订或更新周期,拓展职业信息资料库,让学生对就业有更好的认识。在信息化的时代,应该利用更广泛的平台,除网站本身外,QQ、微信等平台也应更好地利用起来,以加强学生就业工作。
(3)增加短期职业化指导课程。很多大学生对职场和工作认知不足,他们所具备的能力不能与工作需要相匹配,尤其是企业对新职工的职业化要求都是刚进入社会的学生无法满足的。高职院校可以增加一些短期职业化培训课程,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提升职业能力,使其更快适应企业,进入工作状态。
(4)增加就业心理辅导。高职院校还要增加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定期和班级的学生干部取得联系,询问学生就业前心理状况,对就业的态度,毕业前的表现情况等,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明确自身的定位,不好高骛远。当然,除了加强平常的就业心理辅导,也要对某些学生做实践性指导。尤其针对那些就业前心理问题突出的学生,高职院校要重点关注,给予心理辅导,引导他们顺利就业。
2.企业方面
(1)接纳大学生进行工学结合实践。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工学结合实践合作,让企业接纳更多学生进入企业工作,让学生加深对企业和工作岗位的了解。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不仅能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能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通过工学结合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岗位,改变角色。如果有表现不错的大学生,企业可以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直接招聘。
(2)往前延伸岗前培训。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和企业良好的合作关系,把企业招聘的大学生新员工的岗前培训延伸到校园内来做。对于企业来说,学生进入企业后入职前的培训很重要。学生在熟悉的校园接受岗前培训,不仅能减少企业的工作压力,更有利于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使学生快速适应企业,适应身份的转变,适应工作岗位,为企业更好地服务。
四、总结
企业近几年也出现了“招工慌”的现象,招到的新员工心理调适能力差,难以适应企业环境。大学生求职难和企业招人难形成了一个怪圈,究其原因,主要是应届大学生为主体的新员工未能成功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希望通过高职院校、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努力,帮助大学生精心设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不再盲目就业。
参考文献:
[1]夷香萍,黄晓林.新员工离职时间点心理辅导探究[J].科技视界,2013(32).
[2]殷 雷.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心理状态[J].心理科学,2004(4).
[3]陈 刚,徐 畅.顶岗实习期高职生心理支持体系的构件与运作[J].职教论坛,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