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视频+翻转课堂”的新生入馆教育探讨

2016-10-31 11:24吕淑仪
求知导刊 2016年26期
关键词:微视频教学活动翻转课堂

吕淑仪

摘 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在国外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国内许多学校也陆续开始尝试使用。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新生入馆教育的现状及局限性,以及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等,提出了基于“微视频+翻转课堂”的新生入馆教育模式,着重探讨了新生入馆教育课前教学视频制作、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并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为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入馆教育;微视频;翻转课堂;教学活动

一、当前新生入馆教育模式及其存在的不足

目前,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大致包括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学生为主的在线自学或自学宣传资料等的自主学习模式,另一种是以馆员为主的课堂讲授、参观教育等学习模式。这些培训模式在以往的新生入馆教育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各种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读者对知识认知的“碎片化”“视觉化”,认知途径的网络化、移动化[1],原有的入馆教育模式的缺陷日渐显现。上述两种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多,针对性不强,难以与学生的需求相契合。

第二,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师生间缺乏交流与互动,难以产生共鸣。

第四,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缺乏,难以对在网络时代成长的大学生产生吸引力。

第五,持续性培训机制的缺乏,难以实现对学生持久学习的支持。

目前,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 “Inv erted Classroom”)正在兴起。根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院校应用的可行性分析,高校已具备应用翻转课堂教学的条件[2]。因此,在新生入馆教学中引入“微视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可行的。

二、“微视频+翻转课堂”应用于图书馆入馆教学的优势

“微视频+翻转课堂”的图书馆入馆教育模式是综合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以新生为主体、集“在线学习、课堂互动与体验、在线测试”等于一体的多元化的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翻转课堂的学习最大的特点是以网络为基础,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将传统的课上教学活动录制成有针对性短小精悍的视频,并通过网络进行传授和演示,学生在课前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网上交流和在线测评。

第二,彰显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翻转课堂对教学重心进行了重新定位,增强了学生在学习时间分配上的主动性与灵活性,让学生能自主安排提前学习的时间,同时完成有针对性的练 习[3]。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自己哪些知识内容还没理解,从而带着问题进入课堂,通过与老师的交流互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

第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它以问题为主线,将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4]。教师制作的课前教学视频内容都是围绕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以思考的问题为主线来设计和构建的,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

第四,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翻转课堂是一个不断加强和深化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通过相互协作、互相交流、探究等方式得到解决。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成为指导者和参与者,参与学生的讨论并给予指导。师生、生生之间通过互动,可增强学生的相互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微视频+翻转课堂”的新生入馆教学活动的设计及实施

新生入馆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主要由课前教学设计、课前学习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课后测试、教学评价与提升组成。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如图所示。

1.课前教学设计

课前教学设计是整个翻转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前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设计、学习平台设计和现场体验设计。

(1)教学目标的确定。课前教学任务设计首先要明确新生入馆教育的目的和期望达到的预期效果,因此,必须分析以往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兴趣等来确定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而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2)教学内容的设计。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在于可将教学内容碎片化、分集化,我们可将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内容进行如下分集设计:①图书馆概况介绍;②纸质文献的查找;③数字资源检索。

为了使入馆教学内容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在新生面前,更能契合学生的需求,引起读者的兴趣,在设计与制作教学视频时应根据以下要求进行:①视频内容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联系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就业趋势以及图书馆与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的关系、产生的作用等进行设计。②视频应结合具体的场景,以学生、图书馆工作人员为主角,视频的对话和场景能给新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使其产生兴趣,能够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学习和掌握图书馆的应用知识。③在每集视频中间适当设计一些弹出问题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最后应设计相关的测试作业,使老师能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课堂活动的设计提供参考。

(3)学习平台设计。除了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教学微视频,还需在图书馆主页创建一个网络化的学习平台,老师可以将制作好的教学视频上传至该平台,学生可通过电脑或手机等移动设备登录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协作交流和提交反馈。

(4)现场体验设计。现场体验是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对所学内容实际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现场体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现场体验的设计要根据入馆教育的目标,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结合以往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常出现的错误等进行设计,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加深新生对图书馆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2.课前学习活动

(1)观看教学微视频,完成学习任务。课前学习活动是学生观看教学微视频、阅读相关学习资料的学习过程。新生须通过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并根据要求提交作业,完成课前学习任务。

(2)收集反馈,准备课中活动。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时的监督和指导,根据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和反馈的问题,科学规划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方案,确定需要在课堂上重点解决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所学的知识。

3.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活动是整个翻转课堂实施过程的关键,是教师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理解知识和拓展知识的过程,课堂活动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1)知识回顾。老师在课堂上对课前学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帮助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

(2)交流与互动。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度内化需通过交流和互动来实现。在课堂活动中,主要以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集体或分组讨论解决为主。老师在讨论中以指导为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在不断思考、提问、讨论和解答问题过程中逐步提升对图书馆的认识。

(3)现场体验。现场体验是以现场为课堂、以问题为导向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具有真实性、直接性和实践性等特征。现场体验注重的是学生的深度参与及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与沟通。在此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亲临现场,通过实际操作、与工作人员的互动交流等方式逐一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图书馆的利用方法。

4.课后测试

课后测试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检验方法,新生可通过图书馆的测试系统自行完成测试,测试合格后系统将自动开启借阅权限,至此新生教育全部完成。

5.教学评价与提升

教学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测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各种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对照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及个性发展水平做出科学的判断,进而调整、优化教学进程的教学实践活动[5]。入馆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课前学习活动评价、课堂教学活动评价和课后活动评价三个部分。

(1)课前学习活动评价。课前学习活动评价主要是检查学生是否在课前完整地观看了教学微视频和相关学习材料、是否提出疑问和建议、是否完成每节课所布置的练习和作业。课前评价的目的是检查学生的课前微视频教学内容掌握情况,评价课前微视频内容与学生需求的契合度,了解存在的问题等,为课堂教学决策看提供参考依据。

(2)课堂教学活动评价。课堂教学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兴趣及学习积极性的变化情况的评价。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检查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的吸收和消化情况,并根据评价结果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课后活动评价。课后教学评价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总体评价,包括对整个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方法及效果的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学预期目标的分析,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课前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四、应用翻转课堂进行入馆教学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

课前教学视频是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视频的质量决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要使课前教学视频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技能和一定的视频录制编辑技术。

2.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组织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讨论、教师指导为主,在课堂讨论中可能会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较强的组织把控能力,能较好地组织学生围绕学习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对学生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能及时形成解决方案。

3.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律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面对网络世界的诱惑,如何保证每位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网络环境中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也是翻转课堂教学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五、结束语

基于“微视频+翻转课堂”的新生入馆教育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在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在进行教学视频制作以及教学活动设计时,应根据本校图书馆实际的馆藏资源情况、服务项目等,结合本校开设的专业进行规划设计。要认真研究和探索适合本校各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把图书馆作为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

第二,教师必须适应从讲授者到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转变,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老师应关注学校各专业各学科的发展情况和就业情况等,并将最新信息融入新生入馆教学活动中,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更具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刘 涛.“90后”大学新生图书馆入馆教育方式创新[J].学理论,2013(15).

[2]卜彩丽,马颖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院校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软件导刊,2013,12(7):9-11.

[3]祁 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应用挑战[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2):102-104.

[4]路丽娜.“翻转课堂”:传统课堂面临的挑战及变革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14(6):66-70.

[5]许嘉璐.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数学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微视频教学活动翻转课堂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