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民水
乐于探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愿意探究、懂得探究、敢于探究、乐于探究,以更多精力投入现实的、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中,把枯燥的数学学习变成生动活泼、富有个性、主动探究的过程。一、在激发兴趣中探究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数学,哪里就有探究。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那些刚入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新地点、新老师及新同学、书本都特别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通过创设游戏或者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喜欢数学、爱数学,乐于探究,从而使教学顺利进行。如开学第一节课《可爱的校园》,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方式。以朋友的身份和语气对学生说:“亲爱的小朋友,你们现在是一年级小学生了,你会和老师一起在美丽的校园里学习、做游戏,你们开心吗?现在森林里有一所动物学校也开学了,我们去做做客,看看那里怎样,好吗?”听到这样一说,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再配上课本的封面、插图,对数学有了更深切的思考,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为后面学习探究做好铺垫。二、在积极参与中探究开放式教学就是在学生小组或群体对问题的讨论、辩论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整个学习过程,获得结论似乎成了副产品,更重要的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并在探究中通过亲身观察、猜想实验加以证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让学生机械地做习题,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数学交流,以增强集体的合作意识。例如教学圆形面积公式时,让学生用拼摆探究,有的剪,有的拼,互相讨论,几分钟后都使出自己的推导方法,接着大家开始交流,台上学生讲,台下学生不时加以补充、提问,学生在交流中看到可以用很多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但许多问题在有限时间内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集体合作的重要。这样的学习,不但使学生构建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三、在挖掘资源中探究数学是一门探索模式学科,任务之一就是探索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规律。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讲究教学策略,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目标,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引导他们广泛交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数学课本是供教学用的材料,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凭借课本,而应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组织学生探究,以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如教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堂课时,我是这样安排学生探究的:首先,给每个学生发三组小木棒,其中一组可以组成三角形,一组是两根木棒的长度和等于第三根的长度,一组是两根木棒的长度和小于第三根的长度。然后让学生量出各组木棒中每一根的长度,并用这三组木棒分别摆三角形。最后,我把学生量得的三组木棒长度分列在黑板上,并就此提出“请你用等式或不等式表示三条线段能够组成三角形的条件”的问题。这时学生一般会在能够组成三角形的那组数据里寻找关系式。有的会提出两线段的积大于第三线段的关系式,有的会对两根木棒长度的商与第三根的长度比较,有的甚至会提出用两根木棒长度的平方和与第三根木棒长度的平方进行比较。不管学生用哪种方式,我都板书到黑板上,然后引导他们一一筛选,最后只剩下要得到的结论。这种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四、在动手操作中探究新一轮基础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造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探究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皮亚杰告诉我们:“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物质活动向内部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源泉,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认识正方形,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新知,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只有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自探自悟,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思考、发现和探究,寻求知识的真理,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