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艺术教育的研究进展探析

2016-10-31 01:28付钰
现代教育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艺术研究教育

付钰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我国艺术教育的研究进展探析

付钰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艺术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和艺术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1998年至2015年CSSCI来源期刊所刊发的包含艺术教育关键词的文献来看,我国艺术教育的研究史可大致划分为萌芽(2008年之前)、成长(2008年至2012年)和发展(2013年至今)三个时期,研究机构主要有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研究主题涉及艺术教育国际比较、不同学段艺术教育和不同艺术学科教育等方面。总体而言,近年来我国艺术教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着研究力量分散、对学生艺术学习关注较少等诸多问题。

艺术教育知识图谱研究进展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学校中的美育特别是艺术教育取得了较大进步。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对高水平素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党和国家对于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也日益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例如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1]。与此同时,我国学者对艺术教育也开展了大量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那么,基于历史视角和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回答我国艺术教育研究的现状如何,有益于进一步深化我们对艺术教育的认识。

二、艺术教育研究的时空知识图谱分析

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是以知识域( knowledge domain) 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像。[2]为了以更直观的方式揭示我国近年来艺术教育研究的总体状况,本研究选用了目前学术界较为广泛使用的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软件作为研究工具,利用文献计量学和数据可视化分析的方法,对国内艺术教育研究的时间、机构及所属作者群体分布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截止到2016年1月1日,通过中国知网(CNKI)一共可检索到包含关键词“艺术教育”的论文12334篇,其中CSSCI核心期刊文献仅有1007篇。考虑到研究的学术性与代表性问题,本研究所选论文均来源于CSSCI核心期刊文献。由于目前CSSCI核心期刊最早仅能检索到1998年的文献,因此本研究仅对1998年至2015年CSSCI核心期刊中包含关键词“艺术教育”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

(一)艺术教育研究的时间分布图谱

根据不同时间的发文数量来看,我国艺术教育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2008年之前)、成长阶段(2008年至2012年)和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在上述三个阶段中,艺术教育年均发文数量呈现明显的由平缓到剧增最后到回归平稳的发展态势,但可以预见的是,艺术教育未来将成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持续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

1.萌芽阶段(2008年之前)

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对于艺术教育的研究总体较少,CSSCI核心期刊年均发文数量不足30篇。这一时期文献所关注的大多是具体艺术学科的教育问题和国外艺术教育经验的介绍,对于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关注较少。如若放眼至全部期刊文献,王易今(1950)所发表的介绍苏联艺术教育经验的《艺术教育的改造总结和进一步的任务》[3]一文是我国最早关注艺术教育的文章。而根据1998年以后发表的CSSCI核心期刊文献情况来看,吴开英(1998)的《改革:艺术教育的源头活水——97艺术教育回眸》[4]和陈汉明、傅才武(1998)的《湖北省实施<中等艺术学校部分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概述》[5]两篇文章是我国最早关注艺术教育的高水平学术文章。而1999年贺志朴和赵庆华两位学者分别在各自的文章中开始讨论建设艺术教育学学科建设问题,为艺术教育作为学科进行研究与建设奠定了基础。

2.成长阶段(2008年至2012年)

随着2007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6]文件的出台,我国学者开始大量关注中小学艺术教育问题。CSSCI核心期刊年均发文数量达到95篇,虽然2009年发文数量有所回落,但2010年至2012年发文量均在百篇以上。这一时期国内学界研究聚焦点也由萌芽阶段的单纯关注美术、音乐等具体学科教育问题而扩展到艺术教育教师的素质与培养大、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衔接以及艺术教育的经济价值、德育价值等较为宏观的问题。而这一时期对于国外艺术教育的研究也由萌芽阶段的单纯介绍转向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探索阶段。

3.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

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这一时期对于艺术教育这一主题的研究文章数量不再有大起大落的现象,而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CSSCI核心期刊年均发文数量达到82篇。特别是随着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7]在中小学正式启用,我国学者开始针对不同省市中小学的艺术教育现状开展调查研究。从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每年都会组织相关学者发布《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这一时期对于艺术教育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普通艺术教育发展、高校艺术教育改革路径和艺术人才培养等领域。从研究范式上来看,这一时期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均涌现了大量高水平的论文。

图1 1998-2015年以“艺术教育”为关键词的CSSCI期刊发文量统计图

(二)艺术教育研究机构及所属作者群体分布图谱

利用知识图谱来分析研究某一主题相关研究者与研究机构的发文数量与合作关系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方法。由于艺术教育研究相较于其他领域研究高水平论文数量总体偏少,为最大限度地避免漏掉相关作者和机构信息,研究需要适当降低筛选标准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本研究在CiteSpace软件的参数设置中将时间跨度选择为“1998-2015”, 每个时间切片的跨度为 1年,节点类型选择“Author”(作者) 和“Institution”(机构) 以便获取作者与机构共现混合网络视图,将TopN设置为50即仅保留每个时间切片内发文频次排前50 的核心机构及所属作者群。同时适当降低系统所默认的阈值,将其设置为(2,2,10)、(2,2,20) 和 (2,2,20),选择“Minimum Spanning Tree”(最小生成树) 算法以简化混合共现网络。运行软件后获得包含179个节点和52条连线的高产机构与所属作者混合共现网络(如图2所示)。

图2中节点上的标签代表文章的作者或所属机构,节点的直径以及标签的大小与作者或机构的发文量成正相关,节点间连线的粗细反映两者间合作关系的强弱。借助CiteSpace提供的视图数据,可以归纳出我国艺术教育研究机构及其所属作者群体的特征:从机构发文数量上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以25篇居首,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以18篇位居第二,上海戏剧学院以16篇排名第三。从作者发文数量上看,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周星教授以10篇论文排名第一,湖南师范大学的张卫民教授以8篇论文排名第二,长春师范学院的张波和吴江市教育局的胡继渊均以7篇论文排名第三。从发文单位的属性上看,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戏剧学院是国内研究艺术教育的三大机构,在发文量大于或等于2篇的所有机构中,师范类大学和艺术类高校占90%以上,而诸如文化部教育司、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地方教育局等政府部门的学术文章仅占很小的一部分。可见,艺术教育研究的中坚力量在教育界且受到教育和艺术领域学者共同的青睐。此外,从图2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发现,不同机构、作者之间合作较少,网络整体密度仅为0.0033,说明我国艺术教育研究力量整体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协同科研团体。

图2 艺术教育研究高产机构及所属作者群体共现网络视图

三、我国艺术教育研究的维度分析

我国学者在近二十年来分别从不同维度对艺术教育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而在众多研究中,其研究主题也存在着一定的聚类相关性。因此,透过不同的研究维度来对我国艺术教育研究进行整体考察与分析,不仅有利于从宏观层面把握研究的主要脉络,而且能对各个研究维度下的研究内容进行整体剖析。纵观我国艺术教育的整体研究状况,众多研究者主要从艺术教育国际比较、不同学段艺术教育和不同学科艺术教育等三个维度对艺术教育开展研究。

(一)艺术教育国际比较

由于我国教育界长期受“极左”思潮的严重影响,教育研究长期发展缓慢。因此,对于研究和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是我国教育界各领域研究者均十分关注的话题。在CSSCI核心期刊中,庄静(1998)发表的《试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的音乐教育》[8]是我国最早关注国外艺术教育发展的高水平文献。此后,我国研究者分别从中西方艺术教育宏观对比和不同国别艺术教育概况介绍两个层面对中西方艺术教育的传统与实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1.中西方艺术教育宏观对比

从中西方艺术教育宏观对比的层面来看,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高水平文章虽然不多,但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曾繁仁(2009)强调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东西方任何国家,人文教育与“人”的教育都是艺术教育的主线”[9]。在研究范式方面,张波(2009)认为“工具主义研究范式始终是西方艺术教育研究的重要思潮”[10]。在人才培养方面,王立民系统介绍了西方艺术教育传统学院的培养方式。这些研究均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学者从宏观的艺术教育培养与研究的角度来思考我国的艺术教育实践情况。

2.不同国别艺术教育概况介绍

从不同国别艺术教育概况介绍的层面来看,我国学者主要将研究的焦点关注在美国、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艺术教育发展现状与经验的介绍上面,其中对美国艺术教育的关注较多,相关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和系统。相关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美国艺术教育制度与思想。例如丁东红(2000)对美国艺术教育评估制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应宜文(2014)对美国首部《视觉艺术教育法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高迎刚(2008)从体制、模式和观念三个方面对中美艺术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张波(2010)对美国多元文化主义艺术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梳理出了多元文化主义艺术教育领域中的多学科艺术教育的学术谱系[11]。李天元(2012)以美国麻省艺术学院为例,详细介绍了美国艺术人才培养制度。张苏(2012)以南京艺术学院和美国代顿大学为例,从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学校与社会的接轨方式等方面,就中外美术教育模式的差异进行了比较[12]。(2)美国艺术教育历史发展。史万兵(2004)详细分析了美国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哲学、心理学基础以及实践特点。郭华萍(2010)对美国艺术教育发展进行了全景式的回顾。郭兰兰(2011)通过对美国艺术教育“零点行动”等三个项目的研究,系统阐述了艺术教育的价值。(3)美国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肖晓玛(2007)(2009)分析了美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较少干预取向、产品取向和指导—探究取向三种实施取向和儿童艺术、经典艺术、艺术为了儿童三种类型的艺术教育特色。阳黔花(2009)和陈迁(2010)系统介绍了美国将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与美学四门学科进行整合的多学科艺术教育模式。李延平(2012)以美国康涅狄格州HOT学校为例,介绍了通过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整合学校的课程,采用艺术家和教师合作教学、家长参与等教学策略来建立的独特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13]。胡继渊(2000)和王任梅(2011)概括了美国中学艺术教育改革目标上突出时代性、内容上突出广泛性、方法上突出主体性、设施上突出配套性、师资上突出专业性五大特点。钱初熹系统介绍了美国中小学所开展的心理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4)美国具体艺术学科发展。我国学者孟凡玉(2001)和刘沛(2001)对美国音乐教育发展概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王伟(2009)和易晓明(2010)系统介绍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这一美国艺术教育的新思潮。王宜文(2009)则对美国影视教育学科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我国学者对于俄罗斯和法国等国家的艺术教育研究相对偏少,但也有大量高水平的研究文章出现。(1)俄罗斯艺术教育研究。李英武(2009)从俄罗斯艺术教育的理论依据、实施方案和社会艺术教育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俄罗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穆兰(2010)详细分析了俄罗斯艺术教育的传统与特点。张立新(2012)对俄罗斯艺术教育目标及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任也韵(2009)从个体体验的角度对俄罗斯的音乐教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2)法国艺术教育研究。金妹(2009)提出宽容与超越是法国当代高等艺术教育的核心观念。而汪凌(2002)则依据法国普通教育高中新版的艺术教育大纲,通过对法国高二年级造型艺术教育课程的性质、内容的介绍与分析,系统介绍了法国普通高中的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此外我国内研究者还对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艺术教育现状和特色进行了研究,并为我国艺术教育发展提出了诸多有益的改革建议。

(二)不同学段艺术教育

学校是我国开展艺术教育的主要场域,随着我国艺术教育研究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聚焦于当前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之上。总体而言,对我国学校艺术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艺术教育和中小学艺术教育两个领域。

1.高校艺术教育

从研究对象方面来看,我国学者多将研究的焦点聚焦于高校艺术教育的价值和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两个方面。对于高校艺术教育的价值研究方面,贾韬认为应是通识教育,主要具有人文教育、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三种功能[14]。其他学者(沈宝莲,杨大千,杨晓华)认为艺术教育对于高校德育、弘扬民族文化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研究方面,我国有很多学者(冯兰芳,潘鲁生,傅有明,庞海芍)认为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机构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艺术教育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当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也存在着普遍得不到领导重视,艺术教育经费与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学生艺术素质普遍较差;艺术教师总体数量匮乏,且由于职称评聘不公等问题而流失严重等问题。这些制约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实际问题也不应被忽视。

从研究方法方面来看,当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研究领域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但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实证调查研究。例如王怡(2014)等人通过对七所农林高校开展问卷调查来探讨我国农林高校艺术教育改革的现状[15]。 鞠向玲、贺秀梅(2012)向全国120余所高校在校非艺术类学生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这些调查研究所获得的一手研究数据切实反映了当前当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真实情况有所存在的问题。

2.中小学艺术教育

从研究对象方面来看,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于中小学艺术教育进行研究时多将研究对象选择为云南、新疆、西藏等我国边疆地区或少数民族群体。例如,高旭清(2012)对新疆喀什地区艺术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详细分析了当地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16]。洛桑曲尼(2012)以拉萨市六所中小学艺术课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发现各学校存在艺术师资不足、课程开发和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科研能力和工作待遇有待提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西藏地区实际提出了若干解决建议[17]。而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郭声健(2003)等研究者对当前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过于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审美教育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批判[18]。杜卫认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当前学校艺术教育应该强调美育导向,既要克服把艺术教育简单等同于德育的倾向,又要着力把艺术教育从单纯的知识教学、技能训练引导到促进个体审美发展和艺术修养的方向上来[19]。从艺术教育教师的角度来看,赵青文认为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师必须具备独特的艺术教育智能、多学科为基础的知识结构、多元兼容的审美价值观、发现与发展的教育眼光[20]。李晶认为应对国内外艺术教育元素重组建构,从不同角度创生出多种艺术教师培训模式[21]。

从研究方法方面来看,当前学界对于中小学艺术教育研究同样以理论研究为主,但在调查研究领域涌现出了大量的质性研究成果。诸如苏和平(2013)开展了以民族艺术的教学为个案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现代传承研究[22]、曾静(2013)以云南少数民族戏剧为个案进行了乡野艺术教育研究[23]、巴战龙(2014)开展了以乡土教材《裕固族舞蹈》为个案的裕固族学校舞蹈教育研究等,这些通过对个案进行深入质性分析与探讨的研究成果为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三)不同学科教育

由于艺术教育是一个较为上位且宽泛的概念,现实中许多研究者往往喜欢选择音乐、美术或舞蹈等具体的艺术学科教育开展研究。基于不同艺术学科教育的研究大致集中于以下几类:

1.音乐教育研究

我国学者对于音乐教育方面的研究中以理论研究居多,其关注点大多集中于音乐教育观、音乐教育与美育、素质教育的关系等相关领域。例如王喆(2011)、董云(2012)、丁旭东(2015)分别在不同文章中就音乐教育观等宏观理论进行过深入的论述。而修海林(1998)、李燕虹(2001)、张欢(2003)、张帆(2014)等学者则更注重探讨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美育和素质教育的作用。此外,王伟平(2006)、刘学梁(2014)、张英(2015)等学者尝试探讨在艺术教育中将音乐与美术进行融合,为我国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滕守尧教授(2003)所提出的通过音乐、戏剧、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间的交叉、融合来开展的“生态式艺术教育”[24]则更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舞蹈教育研究

我国学者对舞蹈教育方面的研究中以实证性研究居多,其关注点大多集中于对现实舞蹈教育所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策研究。例如周慧(2011)较为关注高校舞蹈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问题[25],赵云艳(2011)则将关注点聚焦于中国现行舞蹈专业教育中技术与文化之间的矛盾[26]。另一方面,也有李鑫(2009)、陈岩(2012)、王静(2013)等学者较为关注舞蹈教育在学校中的德育、与素质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3.美术教育研究

我国学者对于美术教育方面的研究总体上要多于对音乐和舞蹈教育的研究,且研究关注点十分广泛,总体而言其关注点大多集中于艺术院校美术人才培养与中小学美术教学研究。例如华龙宝(2010)、商桦(2011)等学者主要关注高师院校中对于美术人才的培养方式问题,张东华(2002)、郭丽丽(2007)、王惠萍(2009)等多位学者将研究的聚焦点放在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之上。总体而言,对于具体学科的艺术教育研究大多内容较为微观,所研究的问题针对性较强。

四、对我国艺术教育研究的反思

从以上研究成果的梳理来看,我国艺术教育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实践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支持和政策依据。但从研究发展的角度来思考,我国艺术教育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研究力量分散,难以开展成规模的深度研究

从艺术教育研究高产机构及所属作者群体共现网络视图中可以看出,虽然有关艺术教育高水平论文总数呈逐年上升态势,参与艺术教育研究的机构众多,呈现多点开花、百花齐放的氛围,但在表面繁荣的背后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尚未形成在艺术教育研究方面具有足够影响力的科研机构。相关研究团体与研究学者比较分散,不同机构的作者各自为阵,相互之间鲜有合作,尚未能产生有足够学术影响力的艺术教育研究领军者。当前,某一个学科领域如果想取得较为深入的认识与研究成果,构建跨学科、跨机构且较为稳定的协同研究团队和长期对某一问题开展持续不断的深入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相关艺术教育科研机构在增加科研投入的同时,建立持续稳定的研究团队,改革和创新科研评价机制,采用政策鼓励和引导的方法,保障科研团队的研究主题专注度,并以此形成良性循环是未来艺术教育研究者的必由之路。

(二)比较教育研究成果丰硕,但研究深度有待加强

从上述国际比较的研究视角中可以看出,我国艺术教育研究者对于国外艺术教育的研究已取得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研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一方面,在研究对象上我国研究者对于美国艺术教育关注较多而对其他国家艺术教育关注极少。虽然美国作为当今发达国家的代表,其教育经验比较丰富,值得我们学习,但在当前崇尚多元化的时代,世界其他国家的艺术教育发展经验同样存在着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特别是与我国历史文化具有更多相似性的日、韩等东亚文化圈国家。另一方面,在众多艺术教育国际比较的研究成果中,对于国外艺术教育经验个案介绍类的成果较多,而对于成体系化的深入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对于将国外艺术教育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深入研究与转化探索的研究成果更为鲜见。未来我国艺术教育研究者应当更多地针对我国艺术教育发展需求来开展比较教育的深入研究,以期能够取得更多有较强借鉴价值的研究成果。

(三)现有研究对艺术教学关注较多,而对学生艺术学习关注较少

无论何种教育,学习者始终应是我们研究者所关注的核心对象。然而,从对近年来我国艺术教育研究视角的总体分析中可以发现,在众多研究中,研究者大部分都将目光聚焦于艺术教育教师、艺术教育方法、艺术教育模式等与艺术教育施教者密切相关的主题,而对学生的艺术教育学习机制、学习特点、学习方法的关注十分匮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感受到学生在学习艺术与学习文本知识上存在较大的学习机制差异。因为文本知识往往存在公认的标准答案,学生主要依靠记忆与归纳进行学习。而不同的学生在艺术学习的活动中由于个体认知水平的差异往往会生成不同的“审美意象”[27]。因此,传统上整齐划一的教育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对于学生艺术学习机制的研究是艺术教育特别是学校艺术教育研究的基础,未来艺术教育研究者应对这一主题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

总之,在当前党和国家对于学校美育工作高度重视的政策背景之下,学校艺术教育研究越发显得重要,同时其也在推进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学界在艺术教育研究的诸多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研究中依然存在着众多的不足与问题。这既是我们进一步深入推进艺术教育研究的重要基础与强大动力,同时也是更好地推动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实践科学开展的重要前提。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9/28/content_10196.htm.

[2]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2): 242-253.

[3] A.格拉西莫夫,王易今.艺术教育的改造总结和进一步的任务[J].美术,1950(3):45-50.

[4] 吴开英.改革:艺术教育的源头活水——97艺术教育回眸[J].艺术教育,1998(1):14-17.

[5] 陈汉明,傅才武.湖北省实施《中等艺术学校部分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概述[J].艺术教育,1998 (1):35-37.

[6]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795/200705/t20070530_80592.html

[7] 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8] 庄静.试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的音乐教育[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4):82-87.

[9] 曾繁仁.现代中西艺术教育比较研究的启示[J].文艺研究,2009(7):13-21.

[10] 张波.论西方艺术教育的工具主义研究范式[J].外国教育研究,2009(6):31-34.

[11] 张波.美国多元文化主义艺术教育思想探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1):31-34.

[12] 张苏.当代国内外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模式的差异——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与美国代顿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为例[J].艺术百家,2012(s2):419-421.

[13] 李延平,赵静.关注艺术与思维:美国康涅狄格州HOT学校[J].外国教育研究,2012(1):19-27.

[14] 贾韬.论高校艺术教育的性质与功能[J].江苏高教,2015(2):97-98.

[15] 王怡,刘志民,杜世纯.我国农林高校艺术教育改革研究——基于七所农林高校的调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19-126.

[16] 高旭清.对新疆喀什地区艺术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2(4):141-146.

[17] 洛桑曲尼.拉萨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路[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35-140.

[18] 郭声健.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和艺术课程改革的思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0(6):31-33.

[19] 杜卫.论美育与艺术教育[J].浙江社会科学,2000(6):144-148.

[20] 赵青文.新型艺术教育教师论[J].教育评论,2008(1):47-50.

[21] 李晶.艺术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探讨[J].教师教育研究,2010(3):27-31.

[22] 苏和平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现代传承研究——以民族艺术的教学为个案[J].西北民族研究, 2013(4):100-102.

[23] 曾静.云南少数民族戏剧与乡野艺术教育[J].民族艺术研究,2013(6):49-55.

[24] 滕守尧.论生态式艺术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16.

[25] 周慧.论高校舞蹈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4):57-59.

[26] 赵云艳.中国舞蹈教育现状中的问题反思——技术的高度发展与文化基础的低度徘徊[J].民族艺术研究,2011(4):48-51.

[27] 叶朗.美在意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1.

(责任编辑:平和光)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Art Education

FU Yu

(SchoolofDramaandFilm,ShanxiNormalUniversity,Linfen041004,China)

Art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issues in the current fields of pedagogy and art.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which keywords contain art education of CSSCI from 1998 to 2015, this research reviewed the three stages of art education literature in China: the budding stage before 2008, the developing stage from 2008 to 2012, and the prospering stage after 2013. It include three major research institute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and Shanghai Theater Academy. There are three major topics of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different stages and different subjects on art education. Overall, we have gained great achievements on art education. But there still exist such problems as separation of research strengths and less attention to students’ art learning.

art education;knowledge mapping;reserch progress

2016-05-09

付钰(1990-),男,河北邢台人,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艺术教育、教师教育。

G40-014

A

1005-5843(2016)09-0131-07

10.13980/j.cnki.xdjykx.2016.09.024

猜你喜欢
艺术研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纸的艺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