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弱势群体的媒介形象建构

2016-10-29 15:11陈菁
2016年29期
关键词:媒介形象弱势群体

陈菁

摘要: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政治经济中处于相对较弱地位的一部分群体,他们很容易被社会边缘化甚至被社会所排斥,比如说农民工、失业者、残疾人群体等。但是作为公共性和公益性责任的大众媒体在其报道中往往对弱势群体进行无视和丑化,进而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建。因此,本文从媒介存在的歧视、排斥弱势群体等问题、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新媒体重新对弱势群体形象的塑造三方面入手,选取几个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论述,深入分析社会弱势群体的媒介形象。

关键词:弱势群体;大众媒体;媒介形象

弱势群体,英文为Social Vulnerable Groups或Disadvantage Groups,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分配和社会权力分配的不平等以及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也是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以及社会政策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1]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虽然中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个人和个人之间,群体和群体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的经济、生活水平具有很大的差距,依然存在不平衡现象,中国有以前盛行的平均主义转变为了收入分配比较大的社会,由于经济分化的缘故,社会分化也变大了,使得一部分人的社会地位下降,引起了严重的相对剥夺感,必须引起社会的重视。

在当代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对所有社会群体绝非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待社会弱势群体时,这主要表现在:

一、弱势群体被媒介无视而丧失话语权

当今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媒介始终把经济利益作为信息把关中的重要因素。为了迎合广告商的需求,媒介定位于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高的上层人群,传递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而弱势群体则被媒介无视、淡化,难以进入媒介的议程框架。时下火爆荧屏的《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花儿与少年》等真人秀节目无一不在呈现社会名人的情感和生活,而像贫困山区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群体的生存状况的类似议题却难以进入公众视野。弱势群体的长期缺位导致其丧失话语权,合法的利益诉求得不到表达,同时也为社会主流人群和大众媒介丑化弱势群体形象提供了可能。

二、媒介的定位忽视了弱势群体

媒体对受众的定位相当于媒体对受众群的选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媒体的目标是盈利,所以会获取经济利益。媒介的定位会选择能够实现经济利益的目标的有效的市场,原因是媒体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和商业的加入,所以这些因素都促使媒介获取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因此,媒介考虑到受众的生存问题和自身的经济获益,会减少其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媒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广告收益,因此媒体机构的新闻价值的选择标准是广告收入。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中产阶级以上的社会阶层是广告的主要目标受众群。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群体包括企业家,白领,体育明星和娱乐明星,他们的消费观念、时尚观念以及生活方式作为受众的指向标.由此得出,富豪和精英群体成为了成为媒体追捧的对象,也吸引到了媒介注意力。但是弱势群体购买能力不高,受到淡薄意识媒体报道的排斥。假如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也仅仅满足于受众的心理需求。“如美国《华尔街日报》对其主要读者描述为:整个华尔街及美国媒介公司界,外加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法律、政治、教育及医学界的巨匠们,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至少要花45分钟看《华尔街日报》。而且这些订户平均每户拥有总值92.5万美元的住宅及别墅,开4.3万美元的汽车。”[2]对我国来说,以报纸媒介为例,无论是传统媒体的都市报,财经报,还是时政报,比较追求高端理念。例如财经报,各家财经报纸均会一味地迎合具有较高社会地位、较大话语权和较高消费能力的人们的心理需求,因为他们是普通受众的意见领袖。人们利用媒介信息理解公共事件时,他们对这些对这些事件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媒介提供的信息。[3]媒体多数致力于高端的受众群体,让弱势群体增加了有效信息的获取难度,自然而然地损害了社会的福利水平。

虽然媒体存在着在报道范围上排斥弱势群体,在报道内容上歧视弱势群体等诸多问题及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但媒体还是对此“乐此不疲”,究其原因是:

1、大众媒介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大众媒介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其必须获得利润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根据大众传媒“二次售卖”理论,传媒的收益来自于第一次售卖过程中的信息产品收益和第二次售卖过程的广告收益,而正如尼古拉斯加汉姆所言,“没有广告,就没有今天的传媒业”,广告是传媒的生命线。为了迎合广告商的需求,媒介始终定位于具有强大经济实力,拥有良好购买能力的社会强势群体,而有关社会弱势群体的议题则被排除在媒介的议事日程之外。铺天盖地的娱乐综艺节目讲述的是社会强势群体的情感生活,传递的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遭遇的不公待遇成为媒介关注的盲点。

2、弱势群体“近用权”和媒介素养的缺乏加剧媒介工作者对他们的歧视。传播政治经济学派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层同样在精神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因此社会弱势群体缺乏媒介“近用权”。对于那些处于信息基础设施还未完善的偏远地区和无力购买媒介设备的弱势群体,较少接触和使用媒介,无法利用媒介传递声音、表达观点、塑造形象,大众和媒介对弱势群体的不了解造成了对该群体固定而笼统的看法,加之媒介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缺失等问题,因此在媒介报道弱势阶层时,更多的是以居高临下的视角批评和指责。更糟糕的是,弱势群体媒介素养的缺乏使其在面对媒介的不实报道和被妖魔化形象时,缺乏质疑和批判能力,缺少主动科学地利用媒介来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而这更加剧了传媒歧视。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媒介技术本身就会引起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巨大变化。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和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等的发展,为重塑弱势群体媒介形象提供诸多可能。

(一)为弱势群体赋权

Web2.0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原有的传播格局和传受者的角色界限被打破,每个人都享有在内容和自由程度上更加宽泛的话语权。尤其是以开放性、平民化、低门槛等为特征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更是成为社会弱势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的有效途径。12岁女孩“微博讨薪”,在其个人微上讲述了她和家人艰难的讨薪过程并希望好心人的帮助。起初,几乎没人关注,后来女孩@本地媒体,文艺明星等意见领袖,网络大v和专业媒介组织的微博充当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者角色,该信息在网络中迅速蔓延,并通过扳机效应引发央视等传统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在两级传播和多级传播模式下信息在更广的范围扩散开来。最终,相关部门介入问责欠薪方促进了问题的解决。微博让沉默的大多数不在沉默,让弱势群体获得话语权、让他们作为公民的合法权利得以实现。

(二)改变对弱势群体的“刻板印象”

新媒体以互动性为显著特征。在具备公共领域潜质的网络虚拟社区中网民们“互为主体”,通过彼此的交流和沟通,以更理性更全面的视角看待弱势群体。在长城网的微评板块上,发起了“环卫工人累倒岗位,尴尬了谁”的话题引发众多网友的热烈讨论。在虚拟社区这个“意见的自由市场”,理性的声音不断扩散,网民们纷纷表达了对环卫工人辛勤劳动的称赞,对他们现实处境的忧虑,并呼吁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环卫工人这一弱势群体。另外,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及其他主流媒体微博中有很多关于环卫工人等弱势群体的正面报道,如【想想寒风中的他们】在微博下的评论中更加强对环卫工人群体的认同感,在评论中组成的小群体成员通过转发等形式共同维护这种被夸大了的群体规范——对弱势群体的认同感。媒体还会开展微博公益活动、利用互联网传播丰富的知识给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因此,人们在网络虚拟社区中的互动交流中,逐渐消解了以往对弱势群体的刻板印象。

但是,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可能带来数字沟、知识沟等问题,另外弱势群体使用新媒介的能力较低,媒介素养有待提升,还有很多弱势群体被网上的娱乐内容麻醉精神,而忘记使用他作为表达民主权利的武器。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业真正做到克服和防止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排斥与歧视,最需要的是担负起大众传媒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薛晓明.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问题[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7月版.6.

[2] 陈成文.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3] 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媒介形象弱势群体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法价值分析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民粹风下,台军成岛内“弱势群体”
政治传播语境下政治人物公众形象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