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峰+薛峰+窦以鹏
一、引言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伊春市农业发展很不平衡,农民收入差距大。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
近年来,伊春市农民收入减少,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突出问题。减轻农民负担,增加收入来源和改善收入环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这直接影响到伊春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伊春市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一)伊春市农民收入总体情况
据统计,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308元,比去年增加了54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3年达到365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4年达到3804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54元。从表中明显可以看到,整个伊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在呈现每年的递增,但是每年的增幅相对于上年都会有所减少,这也表明了伊春市农民的收入在现阶段正走向持平。
(二)伊春市农民增收的基本情况
2014,伊春市增加了高效经济作物的发展,调整种植结构。同时,积极动员和引导农民实现种植计划,通过调整结构,增加粮食总效率,使农业收入达到目标。
伊春地区三次党的第十五大报告指出,“我们将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摆脱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鼓励农民发展棚室种植,扩大设施农业规模,尤其要特别注意对山农场200亩棚室建设,提高土地产出。我们将加大对传统农业和特色养殖业的支持,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空间。”
三、伊春市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农业结构调整不到位
目前伊春市农业种植结构仍以黄豆为主,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大部分。从当前市场上看,黄豆价格比前年增长了约20%,但是以质量的提高为中心的产业结构调整滞后,高质量的大豆产量较低,不能满足农产品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农产品销售不畅,导致农业效率的下降。
(二)农产品加工滞后
伊春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量少、规模小、产业化水平比较低。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弱;加工技术水平低,机电一体化水平低;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农业标准,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农产品加工水平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影响了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三)农业科技水平低
伊春的农业生产水平,科技实力和承载能力相比其他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有明显的差异。目前,其中三分之二的耕地都是中低产田,农村劳动力中存在22%文盲和半文盲。农民文化素质低、科技意识淡薄,导致了许多新技术、新成果难以推广,大量的新技术、新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伊春对农业科技研究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增长。
(四)农民负担仍然偏重
由于受多种要素的影响,农民包袱依然偏重,农民依然要承受很重的赋税压力;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依然广泛存在于农村中;教育费用高,农村学子上不起学的现象没有得到解决;“红、白”事、人情债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包袱偏重,使农民的实际收入相对减少,也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四、促进伊春市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一)农业体制的创新
1、健全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加强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活标准。一方面,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和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民增收。另一方面,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我们必须坚持农村基本制度,增加农民收入。贯彻和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核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性。
2、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应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市场为主导,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综合发展农、林、牧、渔各业,枳极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形成高效的产业结构,使农业成为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填础产业。
一方面,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发展林牧业,优化农业结构。注重加快林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其产量和质量,扩大其在农业中的比重;积极推广粮——经——饲三元结构种植模式;坚持养殖、加工并举,以名、优、特、新产品为重点。
另一方面,发展非农产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加大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调整和优化农村市场结构
1、调整和优化农村财税金融体系。增加农民收入,需要继续投入大量资金,这是金融和税收体系的支持。为此,我们需要继续深化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执行对农业投入的金融支持,农村和农民的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支出增长的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同时,灵活运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补贴和奖励,吸引社会各方投资,逐步形成标准化,增加农民的收入。
2、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提高市场经济水平,促进农村市场,以及市场制度的完善。一方面,深化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市场环境。
另一方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市场竞争力,鼓励和引导农民建立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培育大型流通企业,提高流通的活力,鼓励和支持大中型流通企业进入农村商品流通。
(三)加快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1、增加农村公共支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坚持继续对农村发展的资金投入,加速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另一方面,创新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改进机制,在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放宽政策,给予优惠。鼓励、引导支持民间资本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2、加快农村信息设施建设,构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和农业信息化建设,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一方面,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及时、无误、牢靠的农业信息,让农户能够及时做出调整,降低生产容错率。
另一方面,发展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现代化的农村信息管理体系。完善农民工信息档案的管理,实现信息裆案管现的科学化、法制化、责任化,从而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生活。
(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大科技、教育投入
1、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首先要增加农业科技投资。创新体系,确保科技战略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建立。政府的科学规划,科学和技术的持续投资是重点。
其次要建立一个以市场为导向,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一批具有高质量的农业推广队伍,来推广新型技术与农业科技,有效的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2、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一方面,抓好基础教育,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水平,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以此来提高农民的技能,实现科技兴农、创业兴农。(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叶春涛.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祖国,2013(04).
[2] 马培哲.我国农民增收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11(8):9-16.
[3] 方俊雄.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12(10).
[4] 宋莉莉,郭静利,王秀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动态变化研究[A].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增刊)[C],2010.
[5] Helling,Madeline.HIGH CTTON:Why the USA Should Not Provide Subsidies To Cotton Farmers[J].Econmic Affairs,2008,(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