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
摘要:如今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它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交流以及学习的工具。但是,由于网络的广泛性以及其他一系列的特征,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对于网络舆论而言,它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产物,它弥补了传统舆论的不足,但是同时随着它的发展也会造成一系列的不良的影响,如在网络舆论传播过程中会产生网络暴力以及非理性的舆论传播。本文主要通过法律视角来对网络舆论传播的暴力以及理性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实现网络舆论的优点最大化,使其在社会监督中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关键词:法律法规;网络舆论;暴力;理性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076-02
在如今,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互联网的产生,网络舆论也代替了传统的舆论方式,并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及看法并对其进行讨论,所以这就促进了网络舆论的形成,但是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在舆论的过程中由于人们素质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不同,就会造成网络信息的虚假传播,甚至有可能造成网络暴力。所以通过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对网络舆论的传播过程中的暴力与理性进行合理的分析,促进网络舆论更加高效地发展[1]。
一、网络舆论的相关理论知识
1.含义。网络舆论是在互联网的产生发展基础下而产生的一种有别于传统舆论的新型舆论方式,它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一时间发生的关注度比较高的事件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讨论从而形成网络舆论,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和重视。
2.特征。网络舆论主要是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的相互交流与沟通下产生的,所以它具备一系列的特征。对于网络舆论而言它改变了传统舆论的传播方式,有效地避免了传统舆论的传播中的缺点,传统舆论受时间空间的影响非常大,但是网络舆论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下对同一件事情进行讨论,没有其他的界限而言,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舆论的发展;由于网络舆论的言论自由性,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发表自己的言论看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公民的舆论参与积极性;同时由于网络具有广泛传播性,所以对于网络舆论来说,其具有一定的积极性也有一定的消极性,网络可以将现阶段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及时地呈现在公众的面前,这样人们可以对这一事件进行及时的讨论,将敏感的事件公开,给社会政府等机构一定的压力,促进社会事件的公平积极的处理,提高人们自我约束的能力。但是由于网络舆论的发表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同时人们的素质等也参差不齐,所以有的公民在此大肆地宣扬自己的不满以及消极的情绪,对网络舆情的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好的影响[2],由于网络舆论的发展传播速度非常快,甚至可能出现网络暴力等问题。
3.网络舆论的功能。网络舆论可以使信息进行传播,人们如果想了解任何的社会新闻知识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舆论进行了解,可以跟上时代的发展的脚步,了解人们对某一事件的看法,从而可以增加自己的认知。网络相比较传统的传播方式具有很明显的优点,所以网络舆论在现如今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网络舆论人们可以在对事件的认知上找到存在感与认同感,所以网络舆论还引导着人们的行为;网络舆论还有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在网络舆论形成的过程中,公众对事件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主观看法,最后对这一看法达成共识。这期间公众的讨论沟通的作用特别大,所以人们只有进行沟通才能促进网络舆论的产生发展;最后网络舆论还具有监督的作用,网络舆论在网络这一强大的媒介下产生并在短时间内形成广泛的影响,任何一个事件的主要人物等都不能逃脱,在短时间内发挥其最大的作用,给政府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促进这一事件的快速以及公平公正地处理,而且网络具有隐匿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公众的有效的合法权益以及利益。
二、法律视角下网络舆论传播的暴力与理性分析
1.概念分析。网络舆论暴力:主要是指在网络舆论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公众素质以及其他各因素的影响,通过偷拍等一系列的手段制造社会网络舆论对事件的主要人物进行人身攻击以及歪曲事实。
网络舆论理性:主要是指公众对于某一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以及理性的发表自己言论,对网络舆论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法律视角下网络舆论暴力与舆论理性的特征。法律视角下网络舆论暴力特征及危害:网络舆论暴力的产生是由多个方面组成的,它具有传播广泛性,影响力大,对事件的主人公造成心理以及其他方面的危害,网络舆论暴力由于网民过于激烈的言行会侵犯个人的隐私以及权利,有的公民没有经过他人的允许擅自将别人的照片或者代表个人信息的东西抛至网上,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肖像权以及他人的名誉权。有的公民借着法律上规定的言论自由等权利肆意的用语言行为攻击他人,虽然法律有规定公民的言论自由但是却不能滥用其权利[3]。
法律视角下网络舆论理性特征以及优点:网络舆论的理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它可以使公民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言论自由等权利,也可以使国家的信息公开化,使公民可以参与其中,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这样可以使事件及时地展现在大众眼中,也可以促进国家的相关的工作人员及时地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公平公正的处理。
3.我国现阶段的网络舆论法律法规研究。网络的有序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以及控制,在网络舆论中更缺少不了法律法规的约束,对于网络舆论中出现的暴力与理性的两个方面也都与法律的规制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法律在网络舆论中仍然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将网络舆论中的理性部分发扬,并尽量避免或者减少网络舆论暴力或者其他不好问题的产生以及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对当前网络舆论中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研究,才能创造一个优异的健康的网络舆论氛围。
(1)造成网络舆论暴力以及理性的法律法规的制度问题。造成网络舆论暴力的法律法规的制度问题:现如今,虽然我国现在所运行的法律法规对网络舆论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制作用,但是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现行的网络法律法规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网络舆论发展的需要,所以说,如今的网络舆论法律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现行的有关于网络的法律法规有将近30部,但是却没有一部是专门强调网络舆论的法律,可以看出国家虽然对网络的规制比较重视,但是还是缺乏对网络舆论的重视,所以为网络舆论暴力的产生提供了一个大的背景。还有虽然我国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具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却没有相关的法律对其进行监督并保证其有效的实施。现阶段我国的对于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主体不明确,法律的规制程度较低,行政以及各部门中的法律是主要的网络舆论保护体制以及规制法律,其权威性不足,所以在遇到其他高级法的时候,无法实施其法律对网络舆论的规范作用,使其丧失了它原本的法律意义。现行的网络政策并没有对公民的网络言论自由实施很好的开放性,如今现行的法律对其有很大的限制作用,并不能使人们很好地发表自己的言论。
形成网络舆论理性方面的法律法规问题:对于网络舆论的理性发展,除了人们的综合素质的影响还有一些法律法规对其的规制作用的影响,我国法律明确地规定了公民具有言论自由的权利,这样就可以使广大的公民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权利,提出自己的观点,还有法律也明确地禁止,不能过度地使用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对其他人造成人身攻击等。我国法律还规定,公民不能在网络上散布谣言,散布一些对国家以及公民不利的言论。对国家或者人民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以及影响时,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所以,这些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舆论的理性发展。
(2)建立完善的网络舆论的法律法规。法律的规范作为网络舆论的最后一道规制屏障,它的作用在其中是显而易见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严密的法律法规可以减少网络舆论暴力的产生,使网络舆论向更加理性的方面发展,所以,建立完善的网络舆论法律法规是如今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对网络舆论法律法规制定之前,我们应该先及时地梳理现行的网络法律,找出其缺失以及不足的方面,先形成一个清晰的结构体,再对其进行法律制定。在制定过程中应该注意处理好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国家在制定网络舆论相应的法律之前,应该先切实地了解现如今的网络的发展情况,一部适用的良好的法律应该与现阶段的网络等相适应。网络舆论的产生是建立在网络的基础之上,所以,在建立网络舆论法律之前应该及时地与网络最新的科技相结合。还有,要正确地处理法律与公民言论自由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好其中的关系才能正确地处理暴力与理性之间的关系,法律与公民的言论自由并不是相互牵制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法律应该积极地指导公民进行合理正确的言论,而不是对其进行压制。所以,在处理法律与言论自由的关系时,应该找到他们之间的关键的平衡点,正确地处理网络舆论暴力与理性之间的关系,促进网络舆论的良好发展。
结束语:
在法律法规的视角下,我们对网络舆论以及网络舆论中出现的网络舆论暴力以及网络舆论理性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通过网络舆论与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在现阶段,我国对网络舆论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还不完善,监督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国应该加大网络舆论法律的制定力度,从而创建一个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慧军.网络舆论传播规律及其导向研究[D].南昌大学,2012.
[2]卿立新.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及其应对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3]杨亚伟.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